八宝书库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京城捕王 >

第5部分

京城捕王-第5部分

小说: 京城捕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店铺赚的钱多,帐也多。送来的账目让秘书科大吃苦头,只好设法从下属各科调来会算账的人员帮忙。老太爷就是这样被调进来的。

  但是,秘书科会计看到老太爷打算盘的样子的确有些特别。第一,他打算盘左右手两把,令人大开眼界 – 秘书科长许连儒是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开玩笑说  双手打算盘,据说古代只有大奸贼杨国忠有这个本事啊;第二,当时都是几个人同时盘一本帐,盘着盘着,他会告诉旁边的人 – 喂喂,你刚才打错了,错在哪儿哪儿。

  这可就有点儿神了。

  有人说老太爷能有这份能耐,第一是遗传。

  老太爷的父亲解放前是北京一家寺庙的知客,相当于今天的外聘公关人员,傅作义征兵的时候把他列入了名单,他竟然能在间不容发之间跳上了一个相熟的国民党中央军军官的汽车,溜出北平。但是,跑到上海,人家说没法再帮忙了 – 按照这个撤退法,再帮,您就得跟着去台湾也。老赵老太爷恋土难移,当然不会跟着走,决定北归。但是,人家说了,现在国共两军正在京沪间打仗呢,您老回得去吗?

  人家当然回得去,仗着在寺庙工作多年,老爷子先找了一个上海的和尚,请人家帮忙弄了份度牒,僧袍,然后就出发了。一路上见人说佛话,见鬼也说佛话,居然被他平安地回到了北平,正赶上和平解放……

  这样的遗传,不是谁家都有的。

  第二呢,就是老爷子的经历了。赵老太爷在解放前上的私塾,解放后四年读完了初中高中的课程,然后上了公校十五期,老爷子的智商可想而知。

  ……

  不过,问到老爷子头上,他却说这不过是两个笑话。

  所谓双手打算盘,其实左手那个是唬人的,因为一本账盘起来要很长时间,中间要是算错了,再恢复很费时间。老爷子有心,左手拿个备用的算盘,算几页就把数儿在左边的算盘上,留个底而已(也可以用一个算盘,但那样打的时候比较费时间,左手还闲着)。用笔记也可以留底,但左手不能写字,记录的时候右手的活计要停下来,老爷子打算盘图个流畅,就用了这个特别的办法。

  至于帮人家纠错,也是因为几个人盘一本账,大家进度都差不多。打算盘的人都知道,拨同样的数,响声应该是一样的。老太爷只不过打得娴熟,所以还有闲心听别人的算盘,有时候啪的一声和谁的都不一样,难道不是打错了嘛?老太爷说,这种事儿,说出来不值一提……

  老太爷说那段时间对自己此后的事业助力实多。因为盘账后还要到各个密点核查,结识了那些熟悉三教九流的老侦察员们,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甚至,后来的探案中,那些老侦察员还曾多次教授他使用社会力量侦破案件的手段。

  当初调去盘帐,老太爷并不高兴,和大多数侦察员一样,他还是喜欢干外勤。但是,跟着秘书科工作的这一段,却让他能够全面了解十三处的工作和通过点滴情报破获案件的手段。这些都对他以后管理一个部门大有帮助。

  这简直就是专门的干部特训啊。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完'

  。

  京城捕王之八 第一个目标

  热度 34已有 448 次阅读2012…1…21 21:46 |个人分类:梦里关山(纪实,传奇)

  刑警4队的两位队长把几个白领与防盗门大盗的案子联系起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 他们注意到这几个人帮酒店修水管的事情。

  老太爷对此感叹,说这会技术的人要做了贼啊,那叫一个防不胜防。

  说完,忽然看看老萨,眼神看来竟有几分心虚,大概是想起老萨也是干技术这行的。

  这其实没什么的,俺们科学院的女研究人员,杀情敌都能把脑袋割下来,这在北京市公安局是有案可查的……

  坑里不挖坑,咱们言归正传。

  从现场勘察来看,防盗门大盗使用了某种特殊的工具,因此,他们当中应该有人十分熟悉机械。从这一点引申,会玩扳子钳子的自然嫌疑会大一些。

  但是,怀疑归怀疑,在北京干警察这个行当,办事儿没证据是不行的。

  就在老太爷他们开始怀疑永兴酒店那几个白领的时候,市局二处的侦察工作也取得了进展。

  很多案件的破获,只是因为负责的干警做事比别人认真一点而已,这一次也不例外。几支专门派出的小分队选择积存小广告较多的住户加强巡逻,这种守株待兔的做法如果兔子不来撞桩子似乎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然而,在巡查中,依然有一位细心的干警找出了一丝蛛丝马迹。

  这个干警巡逻的时候,特别注意了一下那些住户门上到底有哪些广告。也许他自己也没想过这样会发现什么,但是,看来看去,居然真的被他发现了问题。回来一查,立刻部署警力,在当地蹲守。

  当天傍晚,两个拿着一卷东西的人走进了一座居民楼中,他们挨家挨户地把那卷小广告塞到各家的信箱或者门把手上。当他们在微弱的楼道灯光下走到某单元的防盗门前,把一张“新桂米粉”的广告刚塞到门上,蹲守的干警已经一拥而上,当即将两人抓了起来。

  两个发小广告的被连夜突审,口喊冤枉。这京城真是不一样啊,不就是乱扔个废纸吗,至于蹲笆篱子吗?

  那位看出问题的干警问,你们真的是发小广告吗

  这个…… 也就是混口饭吃。

  警察乐了,说你们俩知道我住哪儿吗?

  您住哪儿?

  就住你们那家“新桂米粉”对门啊,你说这家店都关门一个月了,怎么还会雇你们发广告呢?

  两人顿时语塞。

  原来,这位干警看到有的人家门上居然有这家已经关门一个月的饭馆的广告,不由得起了疑心,再回头一问,一家最近被盗的防盗门大盗案现场也有这种广告,便设下了埋伏,专等对手再次到来。

  这样一审查,两个被抓的人终于低了头,交代的确是利用这种方法踩点。每次,他们将广告塞到人家的门把手,一天以后再发一次,如果连发三次都没有人清理,便可以认定这里的主人已经出门,于是上门撬锁洗劫。小广告,是随手顺来的,他们也不知道那家饭馆已经关了门。

  一时,防盗门大案似乎破获在即,前景一片光芒。

  只是有的干警觉得有一点不对头 – 在随后的审问中,这两个案犯承认了七八起撬锁案,但并没有和防盗门大盗相关的案件。虽说避重就轻是案犯常用的手段,但侦查员们还是感到一丝担忧。

  “先抓沙皮狗。”

  “先抓王经理。”

  就在市局对两名发小广告的继续突审之时,并没有得到消息的刑警四队正吵成一团。对于这伙“白领”的进一步调查显示疑点越来越多,他们发现,这几个人在酒店登记的身份和身份证号,都是伪造的。然而,赵老太爷认为这几个人销赃途径不明,作案滴水不露,似乎极有反侦察经验,因此嘱咐大家侦察取证一定要小心从事。

  但是,即便如此,刚刚开始侦察,永兴酒店已经人去楼空,那几个人忽然就消失了。

  是不是觉察了我们的侦察?

  消息传来,侦察员们炸了窝,纷纷建议先抓一两个仍能掌握的涉案人员讯问,通过搜查和审问获得进一步的线索。这里面被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外号沙皮狗的出租车司机,通过车号查到本人,已经找到了他的住址。另一个则是永兴酒店的王经理。抓谁呢?老太爷让大家讨论,结果弟兄们各执己见。这中间,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先抓司机,按理说,他很有可能直接参与了犯罪,如果开口,会给案件带来重大突破。然而,抓他的理由不很充足。于是又有人提出先捕王经理,因为王经理有销赃和提供犯罪窝点的嫌疑,弄得好,也能审出不少东西来。

  别人说得热闹,老太爷却在听天鹏副队长汇报情况:“那跟人借钱的小哥俩是表兄弟,都姓牛,在北京一个铅笔厂打工,他们租住了一家农户的房子,老孙悄悄去看过,里面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

  “你好像还有什么话没说,有疑点吗?”老太爷看了他一眼。

  “也不算什么疑点,在他们的住处,看到两本小学课本。老孙说这种东西在打工的住处还是第一次见到,您知道他们都是单身,更别说有孩子了……可是,听人说这他们俩都挺好学的,写得一笔好字,也不算疑点吧。”天鹏道。

  “铅笔厂?铅笔厂……你去查一下是哪个铅笔厂。”老爷子点点头,脸色却有些阴沉,“我觉得闹不好这背后可能有一个大案子……”

  “好吧。”副队长天鹏点点头。

  老太爷转回身来,一锤定音 – “先把那个姓王的经理拘起来吧。我亲自带人去。”

  事后老太爷才解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 –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那几个人应该还没有掌握公安人员的监控,最多是有所怀疑。结合他们和王经理关系变差,突然搬离也可能是巧合。但如果那几个人“上班”,“沙皮狗”每天早上准时去接他们,我们抓了“沙皮狗”,到第二天早上他还不供怎么办?那对方不就“惊”了?而拘姓王的经理应该更安全,因为他以前有过吸毒记录,以此为由抓他,不见得引发那几个“白领”的警觉。

  甚至,由于他们之间前些天闹了一些矛盾,很可能当我们拘王经理的时候,对方根本就没有警觉。

  这一次,老太爷还真低估了对方的敏感程度。

  '待续'

  京城捕王之九 有性格的王经理

  热度 42已有 533 次阅读2012…1…22 01:04 |个人分类:梦里关山(纪实,传奇)

  抓捕王经理的过程并不顺利,此人当天并未上班,到他家中追捕的时候这位老兄从三楼上跳下试图逃走,动作如此猛烈,连楼下的一个预制板小房都被砸穿了。

  对于刑警4队而言,这算是相当罕见的情况。说到抓人,老太爷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宁可放弃抓捕机会,也绝不让自己的部下冒伤亡的危险。抓捕西直门枪案首犯陆世宏是如此,抓捕角门浮尸案主犯李志辉也是如此。老太爷有话,人这次不抓,下次还有机会,要是伤了人,我怎么跟孩子们的家属交待呢?

  所以,对他来说,不熟的瓜不摘,尽量不多让部下冒险就成为一条行动选择。

  因为这个,不知道老太爷少立了多少次功,也要承受不少压力– 你们警察是干什么的,不是为民除害,舍生忘死的吗?

  这话也对。

  然而,一位担任缉毒警多年,功勋卓著的朋友听到此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跟着这样的领导,真好。”

  就在他说这话之前,我正问他:“你经历过那么多生死瞬间,能给我讲讲这种时候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呢?”

  他沉吟了一下,回答道:“那种时候啊,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血腥气,浓烈的血腥气充满我的鼻孔。”然后,他给我讲了一次缉毒抓捕行动的经历。

  那一次,他们一个队的十名警察在滇南某地抓捕一伙毒枭。按照线报,这伙毒枭正在进行某所住宅内进行交易。最初的行动十分顺利,在毒枭住宅之外,他们上房压顶,控制窗口,并一个回合将门口的一名保镖制服。由于保镖身上没有带枪,而且说屋内的人也没有枪,让带队的指挥员放松了警觉。除了三名在外警戒的干警外,包括我的朋友在内的七名警察,在队长带队下持枪破门,冲入该宅实施抓捕行动。事后证明,对于保镖的过于轻信是导致这场枪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宅内的毒枭并不是在交易,而是两个不同的团伙在“讲和”。

  这种黑道上的谈判,双方说定都不带枪,但实际上除了门口摆样子的保镖外却没人遵守,几乎每个毒枭都带了武器,从制式左轮到霰弹枪应有尽有。

  当警察们冲进房中的时候,双方的谈判正在关键时刻。由于警察是便衣,两伙神经紧张的毒枭都误以为是对方要黑吃黑,纷纷拔枪射击。于是,一场混乱的枪战就此打响。

  在封闭的空间里每一声枪响都如同雷鸣,伴随着子弹穿透人体的“嗤嗤”声,变了调的喊叫声,几乎所有人都在极短的时间里丧失了理智。子弹打在墙壁上反弹回来,在人与人之间蹦跳。

  “我只记得自己不断地开枪,直到把子弹打光。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子弹打中了人,但我甚至没法确认打中的是敌人还是自己人……”

  我的这位朋友身材较小,而且在第一时间滑进了沙发的下面,所以在枪战中得以全身而退。可能由于过度的紧张令人鼻腔血管充血,他当时最强烈的感受就是鼻孔中充满的血腥味。

  当室内的枪声最终沉寂,在外警戒的几名警察冲进来接应时,我的朋友是屋里唯一能够站起来的人。

  “最难受的是,把死伤的战友抬出来时,周围当地老百姓那种冷漠乃至敌视的目光。我明白,在他们眼里,我们是外地人,抓的,却是他们的乡亲…… 可是……”

  这样说的时候这位缉毒警的表情平静,甚至眼神中没有一丝波动。这么多年,他早已习惯了。

  因为匆忙行动引发这场枪战的那位刑警队长,并无需去面对死去和伤残部下的亲人。

  队长在烈士名单中排在第一位。

  我的这位朋友讲完这段经历,大家沉默良久,而后,我给他讲了赵老太爷的原则。

  我想,他的那句感慨,并不是在责怪牺牲的战友,只是给了赵老太爷一个更高的评价 – 壮烈是值得钦仰的,但不是我们所追求的。

  对王经理的抓捕没有悬念,老太爷早有部署,虽然案犯一直跑到了对面的胡同里,还是被埋伏好的干警抓个正着。倒是他这种不顾一切的架势,让老太爷和他的部下们深感此人有大案在身,否则他犯不着这么跟我们玩命。

  王经理孤身一人,没有出现家属拉着不让抓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