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中华再起 - 风云 >

第256部分

中华再起 - 风云-第256部分

小说: 中华再起 - 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赞同道。  伞兵团有着光荣的传统,如果说铁血青年团是军队王牌中的王牌团的话,那么101伞兵团就是天下第一团,至少徐永晋是如此理解他现在所在的团。  不过让徐永晋担忧的是,因为运输机有限,伞兵实在太少了,全世界唯一的这个团不过八百人,虽然有个团架子,可从人数上来说,他的这个团不过是相当于陆军一个普通营,而且重火器还不如步兵营。战争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武器不起决定性作用,这话没有错,可没有武器,或者虽然有,而武器太差,这也是万万不成的。中国有不少武林高手,听说有些武林高手在白刃战中,一个可以对付十来个敌人,可是由一群武林高手组成的大刀队,在机枪与火炮编织成的火网下,他们能冲到敌人战壕里的,不足百分之十,其他百分之九十都要交代到冲锋道路上。武林高手都是如此,普通人又会如何?而且对手要是战车部队,徐永晋实在无法想象那些高手能大喝一声,一拳将战车打个窟窿。能做到这样事情的,不是高手,而是神仙了。  徐永晋的伞兵团里当然没有神仙,长这么大,除了年画和寺庙,他也没在什么地方看到神仙,人都是肉长的,一枪过来两个眼,没有谁真能视子弹与炮弹如无物。武器要是不如人家,想要获胜,难度自然很大,这不是简单说一句“部队有必胜决心”,或者“我军是百战百胜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就能把武器的作用完全蔑视了。  就装备而言,很可怜,他这个天下第一团装备实在太差劲,不是说武器不好,战士们手中武器都是研究院精心研制,军工厂用心打造出来。不管是手枪、冲锋枪、卡宾枪、狙击步枪,还是机枪、迫击炮,在同等口径下,它们的性能都是出类拔萃的。可这些都是轻武器,装备伞兵最多的是手枪,手枪有效射程才五十米,五十米内,可以精确瞄准敌人射击,超过五十米,打着谁没打着谁,这只有天知道,如果超过四百米,就算打中一蚯蚓,子弹也只是让蚯蚓觉得自己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少量装备的轻机枪性能不错,能对四百米内目标进行有效压制,超过四百米?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而且不管是轻机枪还是轻型迫击炮,这些都无法对战车构成什么威胁。  据徐永晋掌握的情报,德军在意大利部署了大量师团,其中还有少量战车部队,根据掌握的情报,加尔加诺半岛、萨勒诺湾都有这种战车部队存在,至于格罗塞托——这是徐永晋认为伞兵团极有可能空降的地区——不光部署了一支参加了法国之战与俄国战争的精锐战车部队,还有大批德、意空军驻扎在那里。看样子第三集团军群要发起的行动,已经被德、意掌握,至少是部分掌握,而且他们也知道即将对意大利发起的进攻,将动用中国所拥有的世界上第一个伞兵团。现代战争无秘密可言,可以选择的地方就那么几处,同盟国很容易就选择了在什么地方加强部署。  能给予伞兵团一定支援的有那些?徐永晋面对一波又一波冲刷着沙滩的海浪,默默曲着手指数着。按照徐永晋预计,即将发起的战役,伞兵团不可能距离海岸线太远,任何远离主力部队的举动,都是极为危险的。如果距离海岸线近,伞兵团将取得海军舰炮火力支援,还有现在部署在西西里岛与撒丁岛的轰炸机群,它们也能给伞兵团必要的空中掩护,当然,这些都需要电台能稳定并且及时和各支援部队联系。  “请示总部,请求给我们团,营级单位装备无线电台,同时团部也需要备用电台。团里面研究下如何在空投时,更好地保护好电台完整,能及时正常工作。即将到来的战斗,电台对我们行动将极为重要。”  “好,我尽快派人到前指走一趟。”  唐龙刚走,徐永晋还没感受多少科西嘉岛夜色之美,团政治部主任钟涛又找了过来。  “团长,胳膊还好吗?”  徐永晋下意识用手捂了下划伤地方,淡然道:“没什么问题,不过是树枝划了一下。开始有些火辣辣疼,过段时间就好了。”  钟涛如释重负:“没什么大碍就好。”  徐永晋看着钟涛有些难为情,还在西西里岛时,这位政治部主任可是竭力反对徐永晋“身先士卒”,非要逞强和战士们一起跳伞不可。为了体现出自己在伞兵团的权威,徐永晋甚至连威胁也用上了。幸好科西嘉岛上跳伞进行的很完美,参与跳伞的团部军官没有一人遭遇不幸事件,不然出现了死伤,他这个团长必须承担责任。现在最先提出跳伞的自己受了点小伤,政治部主任却没抓住这点,来强调当时他的英明,钟涛越不说,徐永晋越觉得脸有些发烧。  “有什么事?”  “没什么,只是过来看看。”  “主任应该去看看战士们,他们今天转场辛苦了,这时候政治部主任应该和他们在一起。”  “等下我会去各个连转转。”钟涛看了眼徐永晋:“今天晚上拉练还照常进行吗?”  徐永晋却问道:“上级有没有下达作战任务?”  “没有。”  “既然没有,训练照旧。”  “我猜也是如此。”钟涛笑了笑:“那些最先抵达营地的战士呢?他们是否取消今夜训练?”  “说出去的话总要兑现,主任不希望我失信吧?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话是这么说,不过大家都拉练,就那么几个人留在军营睡大觉,别人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徐永晋摇了摇头:“战士们不会这样想,他们只会埋怨自己跑的太慢,不过以后训练中,要是有什么奖励,有些人玩些小聪明是很可能的。”  “我就怕这样,决不能让这种歪风邪气冒头。”  “这个用不着太过担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告诉战士们,我们马上要上战场。为了他们自己性命着想,还是赶紧临阵磨磨枪罢。那些运输机明天什么时候走?”  “天一亮就起飞。”  “那么红旗一师后天开始就要抵达这里。”  “不,我刚才从前指政治部过来,听那里人说,红旗一师已经起程,他们乘坐轮船过来。”  “不是说坐飞机?”  “时间来不及。”  徐永晋看着大海,若有所思道:“这么说,战斗离我们已经很近了。”  徐永晋和钟涛刚才提到的红旗一师,是中国第一支快速部署师,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红旗第一机降师。成立了伞兵团后,军方认为有必要在建立一个搭载飞机的步兵师,这个步兵师不用和伞兵一样,跳伞投入战斗,而是伞兵团先占领一个机场,或者是占领一片可以供运输机降落的开阔地,然后红旗一师搭载飞机过去投入战斗。由于受运输机机舱空间与载重限制,机降师的重装备比普通步兵师稍微少些,战车、重炮当然不可能有,不过轻型火炮数量却不少。  和伞兵团一样,红旗第一师也是中国军队中头等主力部队。说起来101伞兵团和红旗第一师有着深远的渊源。101伞兵团前身是在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荣誉第一师第一团,离开这个师改编成伞兵团不过一年多时间。至于红旗第一师,他不过是换了个番号而已,红旗第一师原来的番号就是荣誉第一师。  在一年前部队扩编中,成立快速反应部队时,军部很迷信解放战争中那些功臣师团。从荣誉第一师抽调一个团成立了伞兵团后,荣誉第一师的其他三个团整编成了机降师,和其他陆军部队不同,改编后,红旗第一师取消了旅级指挥层。  除了陆军大批师团现在就在科西嘉岛,海军的陆战旅也和外籍军团早就抵达这里,现在伞兵团也到了,还在西西里岛的红旗第一机降师又会在两三天内抵达,众多部队集结在此,当然不是让大家过来欣赏科西嘉美景。随着最后一支王牌部队到达,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即将打响。  “你刚才到政治部去了?”  “是啊,人家说明明计划里没有团部军官跳伞,可怎么团长亲自跳下来了?还一瘸一拐的,他们要拿我是问。”  徐永晋干笑两声:“这些人怎么这么多事?算了,随他们折腾去。你去政治部有没有见到傅副司令?即将开始的战役,可是在他领导下,傅副司令有没有说什么。”  “傅副司令倒没见着,不过张参谋长倒是见到了。参谋长还很不高兴说‘这个徐永晋,他以为自己是士兵?你去告诉他,下不为例!要是再给我知道他不经请示私自行动,我非扒了他皮不可!’”  “参谋长真这么说?”  “我还骗你不成?”  “哎呀……”徐永晋摘下军帽,挠了挠头:“可惜跳伞太危险,不然我请张参谋长体验下跳伞多好!你有没有向参谋长保证?就说我以后再不会犯这种事情了。”  “保不保证不都一样?反正这个团你做主,别人说什么也没用。”  徐永晋听钟涛话里酸气太重,不由笑了起来:“怎么能这样说?我这人很民主,能够听取各位前辈意见嘛,只要合理的意见,本人一定采纳。这些不用深究,反正民主集中制我是举双手赞同的,决无破坏规矩行为。参谋长还说了什么,有没有提英国那边准备?”  钟涛暗想徐团长破坏民主集中制的例子实在太多,只是这人脸皮比谁都厚,除了符合他心意的,还有什么意见是“合理的意见”?不过部队主官里向徐团长这样的人实在太多,要抓典型还轮不到他徐永晋。  既然徐团长不想就此事展开,钟涛只能回答后面的问题:“英国那边没有最新消息过来。不过参谋长倒是说同盟国在意大利的守备力量又得到了加强。”  徐永晋踩着地上沙子,用后跟转了几圈,沙滩上出现一个浅坑,接着他又在另外一处,再次踩了一个浅坑出来,看着沙滩上的坑,沉思道:“是啊,我们把意大利周围的岛屿占的差不多了,不管是西西里岛,还是撒丁岛,或者是科西嘉岛——最近还拿下了厄尔巴岛——从这里我们很方便就能登陆意大利,就算游泳,也能从西西里岛游上意大利半岛。对同盟国来说,想要守住意大利,恐怕没那么简单了。而且我们占领了这些意大利西部的岛,这样意大利的西海岸的压力可想而知,这时,如果我们出奇兵登陆布林迪西呢?他们可防不胜防啊。这就是掌握了制海权的好处了。”  “制海权的好处,你知道,我知道,敌人也知道,可他们又能怎么办?总不能没有制海权就不打仗,真要这样,战争倒简单了,守不住他们也要守,要是给我们攻占了罗马,同盟国更是乖乖不得了。”  “不错。可英国人在干什么?难道他们想等我们把所有的敌人都牵扯到自己身边,他们在闲庭信步登上法国海滩吗?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这是上层该考虑的事情,你我就不用为古人担心了。”  “不错,管他别人干什么,我们还是管好自己再说吧。”徐永晋看了眼身后星星点点的篝火,再看了看手表:“回去吧,让战士们先休息两个小时,两小时后拉练。”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四十九章 绣衣行客 ↑回顶部↑
  “伶俐,这些东西还要吗?”  徐倩收拾着行李,从床铺边桌子后面翻出一大堆各种食物,不由皱起了眉头。  上铺叠着衣服的吴伶俐探头出来,看了眼徐倩手中袋子,马上说道:“留着吧,反正小杨是男人,他不背谁背?”  徐倩眉头皱得更厉害了,数落吴伶俐:“带这么多零食,你就不怕撑死你?这又不是去无人区,不管我们到哪里,当地驻军都会很好招待,你看看……鸡蛋、米粉、梨、淡包……这么多,吃不了最后都要坏掉,你就不嫌浪费?”  “把它们扔掉?那不更浪费。”吴伶俐叠好了衣服,装进袋子里,从上铺爬了下来,手拎了拎她的那些食物:“一路上倩姐已经唠叨过好多次了,我都怀疑倩姐你得了更年期综合症。”  “谁得了更年期综合症?死丫头你别跑,看我不撕了你那张小嘴!”  吴伶俐在说徐倩患了更年期综合症后,吐了下舌头,像头小鹿,飞快逃出船舱,徐倩笑着追出去,作势欲打吴伶俐,刚拉开门,猛地站住了。过道上一个二十来岁戴了眼镜的小男孩正朝她们这里走来。吴伶俐已经笑着迎了上去。  “小杨,你怎么来了?”  被徐倩称呼为“小杨”的年轻后生脸上挂着阳光般笑脸,很是恭敬说道:“倩姐,吴姐,我来问一下你们这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  小杨是浔阳早报军事版专栏记者杨炎,杨炎今年不过二十三岁,离开学校还不到两年,他的父亲是陆军少将,按照浔阳普通人眼光看,杨炎的父亲算是高级将领,浔阳早报在招收杨炎进入报社后,也希望利用杨炎父亲的关系,多挖掘一些值得报道的军事新闻。  近水楼台先得月,自从杨炎进入浔阳早报后,浔阳早报在竞争激烈的浔阳报业脱颖而出,它的军事新闻报道既显得有分量,同时又妙趣横生——很多报道杨炎自己没怎么动手,都是军队秀才写出来,再由早报的总编做了文字修改后刊登出去。——大量独家新闻让浔阳早报销售量节节攀升,报社老板数钱数的手抽筋,两只眼睛早就眯成一条缝,再也张不开了。  招收一名记者能带来这么多好处,浔阳早报的老板把杨炎当成了菩萨供起来。可或许是杨家尚武传统,这个离开学校没两年的杨炎却满脑子想着去前线——如果不是视力不好,他当年就考了军校,就算没有考军校,也会报名去当兵——开始他不过在老板面前念叨几句部队的好处,哀叹自己时运不济,眼睛不好当不了兵。时间长了,杨炎又突发奇想,要上前线采访浔阳籍战士,搞些第一手的资料供报社采用。  浔阳早报的老板虽然钱赚的每天都说“今夜做梦也在笑”,可他却不愿意派人去西方,采访那场炮火翻飞的战争。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然是虽然报社舍得在采访新闻上进行投入,可是在后方也能得到的前线资料,就没必要派专人去前面冒着生命危险去采访。而且万一发生什么意外,报社很难向记者家庭给予交代……  老板的理由听起来很有人情味,同样盼望能到战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