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下爱 >

第310部分

下爱-第310部分

小说: 下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前去的俄罗斯,这么多年也该回国了。但是人在哪他也说不清,我亦未细问,那些已经旧掉的往事就让它们如烟随风逝去吧,还能跟着风走,说明他们的那些曾经是快乐的,因为只有快乐的东西是轻盈的。
  
  哦,忘了说,兰诗在现实生活的本名就叫Lan si。
  




☆、一些想说的话

  这文,写了很久,前面提过。
  
  要写篇文的念起于04年初夏,那个时候的我,勉强还算年轻,要做的,想做的事情很多,很没个定性,所以总是停停顿顿,任岁月乱蹉跎。
  
  从不曾想过会花这么长的时间,会有那么多耐心来写一篇小说,但在完笔的那一刻,我却发现自己长长一路走来也在成长,而且有所获,这是最值得庆贺的事。
  
  写文,我不知道对别人而言意味或代表什么,于我,除了自娱自乐,就是想借文中的故事和人物进行一些思考,得到一些解答。
  
  很庆幸,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首先,注释一下文中两段隐形的关系——
  
  舒琴心是斯哲和斯缇的生母,舒婵的堂姑,耿朝松为其一生不婚。
  
  易彬生母顾愔的大学同学明玲是明纪扬的大姑姑。
  
  其实这文原计划有三部,写的并不都是他们的故事,后面两部的故事大纲前几年一直在构思,名也取好了,其中一篇有个朋友很喜欢(不妨告诉大家,叫《天蝎的舞鞋》,个人其实也很钟意,(^o^)/~),还在追问我几时能出来。唔,依照我这纠结又懒散的个性,且现在心早已飞到另一个系列上,估计三年内都难吧。
  
  文中有一处意外。那就是漆宇宁和于筱祝这对。
  
  最初根本没想过把他俩凑一块,大概是写到二三卷时,朋友圈里发生一些事,事不算新鲜,但却让我对爱情友情进行了全新的思考。其中友A被爱情对象一次次背叛,她一次次选择原谅,却一次比一次伤得深,这份爱情似一段无法躲开的孽缘,让她一直痛苦深陷其中。而友C又因爱情对象出了点事,不在身边,被激情所惑,不小心做了爱情背叛者。前者让我怜惜,后者使我感到心痛,因为该友那个竹马情的爱情对象是我非常看重的一个朋友,而我竟是第一个知道此事的人。朋友信任我,自觉无法承 受'TXT小说下载:。。'压力,才同我说。记得当天我是心血来潮跑去她家住的,本来是很好的心情,却被这个十分意外的消息当场怔住了,脑子轰轰响,无法与她继续交谈,很快就回房了。
  
  当晚我睡不着,想了很多,想的是,她有错,但我不能因为朋友犯了错就看轻她鄙视她把她丢掉,毕竟大家相识十载,而她的处事我一向欣赏,如果放弃,哪里还得如此情谊?可若视而不见,我又该如何面对她的那位爱情对象,我十分看重的朋友?
  
  她这一举,真的是在大大考验我的爱情观和友情立场。
  
  于是爬起来写了篇日记,发在网上,主题关于爱的情和欲。后来她看到了,直觉是因她的事而发,当面跟我说那篇文章让她难过又伤心。
  
  其实我写文的初衷并不全因她,友A的事已经给我一个极大的冲击,跟着又到她,我当时,真的有点Hold不住。
  
  我也知自己发文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她,当即给她写了一封信。一千多的字信,我分析了她当时的情况以及会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末终我写道:也许我不认同你的某些方式,但我尊重你的决定,只要你幸福,无论爱情对象是谁,我都会送上祝福。信她没有回,此事大家也不再提,好在没多久她就认清自己的心,决然跟那个人了断,如今已和竹马过上幸福婚姻生活;而我们的关系依然如昔,甚至更深厚,该笑骂打闹还是笑骂打闹,只是都默契的对那桩意外缄口。
  
  从这个故事大家可能会觉得我那朋友就是所谓的‘渣女’,于我真不认为,毕竟人生在世,漫漫一生,每个人都难免有行差踏错,甚至心灵迷失的时候,有些人的爱情也许是无法避免要历经这样一个考验。
  
  记得多年前教基础心理学的老师曾说,学心理学,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问题。我想在这件事我算是做到了不制造问题吧。原因?非常简单,还是那句,我不能因为朋友犯了错就全盘否定她抛弃两人多年的情谊。
  
  毕竟,初次犯错的人是有资格请求原谅的。
  
  而相对的,友A,我当时对她怜惜也对她恨铁不成钢,她一直与那男人纠缠好些年,要断不断自受其乱。那么好的一个姑娘却被一个这样的男人一次次伤害,真是看得我们这些朋友又心疼又气恼,我甚至曾气到对她撂下狠话:你要是再跟他来往我就跟你绝交!
  
  好在,时间就是一切,以青春为代价,她终于看清了那人的真面目,彻底死了心断了情,如今也已嫁作人妇。她的先生,脾性温和,勤俭上进,真是个非常适合当老公的男人,我们这些朋友都很欣慰她找到如此好的归宿。
  
  呵,说得有点多了,回到正题。正是因为这两个朋友的经历才使得我临时决定将文中的于筱祝和漆宇宁凑成一对,我想,在爱情中受到过相同伤害的人也许更懂得尊重和珍惜。
  
  写出来的效果我是极其满意的,可以说全文那么对他俩最深得我心!只是这两个家伙实在太爱吃肉了,每次为了给两人找肉吃我都神经错乱三天啊!
  
  文中还有一处小Bug,我也是在前个月才发现,那就是4。5——情春(Ⅴ)第281小节中颜海勋和顾依依在琴房里提到的《水之轮回》。我前月无意在网上听到原来这曲有两个版本,一个的确是1995年发行的佛乐,另一个则为班得瑞的钢琴版,而我一直以来听的都是班得瑞的版本,文中用的也是班得瑞版,所以在此更正一下。其实两个版本都很不错,不过个人还是较为钟意班得瑞版,大家有兴趣也不妨试听。(*^__^*)
  
  这文起初是有想法写成悬疑爱情剧的,但发现写悬疑文十分耗精力,对我这类爱纠结的懒人的确不适合,于是放弃;也曾想过写成心理爱情文,可担心自己把握不好,对不起曾经的任课老师,所以作罢,最后就成了这样一篇又长又臭的类型。(⊙o⊙)
  
  其实末章5。11不是最后写的,它在今年年初就完成了,最后写的是5。9和5。10以及顾愔那十一篇日记,很不好意思告诉大家,这两章写完后我居然有点单萱附身,缓了一月才缓过来,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也许是因为写得太用力了吧!
  
  单萱这类有点偏执性格的女孩子,很让人怜惜,可如果遇不到那个懂得爱她比她更执着的人,人生会比较艰辛。说到偏执,这里就顺便对文中开篇那个狗血的迷功尸案做个说明。案子的背景,年纪双十以上的朋友或许都会有点印象,是的,灵感源自十五年间那个轰动全国的**功事件,传闻很骇人,包括那些宣传图片,也是触目惊心,给当时的我留下了极深印象,于是,写这篇文时,首先就想到了它。
  
  我想,无论是信仰还是爱情,甚至包括某种兴趣爱好,迷了,就是一种病。
  
  佛说,那叫执念。
  
  有个词语叫执迷,执著于所迷恋的。
  
  我却习惯反称:迷执。
  
  先有了迷恋,然后开始执著,别的什么的都不再看,通俗点解释,就叫一叶障目,死钻牛角尖。
  
  这是比较难解的一种病。
  
  我很害怕遇到这类‘病人’,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患过这样的病。
  
  这种病,最伟大的心理专家都难治,因为药是自己。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话不多说,借花献佛,就把这首诗送给那些依然患有深度迷执病症的朋友吧。
  
  也有朋友问,这文中的人物你认为谁的结局是最好的?我个人以为是童小清,无痛无泪,自然死亡,真的再好不过了。大家觉得呢?
  
  而关于秦天的死,大家可能觉得有点交代不清,我是真有写,大概写到九百多字时,我突然对自己生起气来,质问自己有必要事事必备吗?不如留给大家多余的想象。所以,写的那九百多字我全部删了,可能会有朋友觉得这样的结局有点仓促,但这却是我最想要最喜欢的结局。
  
  至于为什么两次安排易彬送向子纱乌龟这个情节,呃,算是影射他们的情感发展像乌龟那么慢吞吞,却也希望能像乌龟的寿命那么长吧。
  
  还有,文中最后出现的那首歌是多年前风靡华语乐坛的金曲,歌名我就不提示了,相信年纪双十以上的朋友应该能猜出来。如果我没记错,此曲是在93年发行的,今年巧好是它的二十周年。
  
  记得第一次看这篇文的朋友是已远嫁澳大利亚的阿姐,在三年前。那个时候,文章只完成了不到二分之一,可是她好有耐心,一直等我完成。今年发文时我给她留言,她二话不说又从头开始看起,看完还跟我讨论剧情,真的十分感动,完了后她还问我,你认为这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我略思,打下这一句:没有岁月可回头。
  
  最后想说一说本人笔名。通篇看文的朋友知道,一开始我用的不是‘谁意’这个笔名,而是e11ee,其实这算不上笔名,它是我的微博原用名。起初我是打算用自己的英文名作为笔名,但已有人注册,只能作罢,暂用微博名代替。而我原先自称11,这也不是新名字,我有个网络名带有11,用了近十年,是网上的朋友先叫的,久而久之我就以11自居了。可是前两个月偶然逛贴吧时却发现貌似一些原创文中的女主都是这个名,我当时可谓又惊又讶,用了近十年的小名再次套在自己身上突然觉得特别不合适,好似占了那些女主的便宜。
  
  于是一番思索后决定换名,想了好几个还请朋友们提议,但都不尽满意。后来有夜浅梦中,‘随意’二字突然闯入我脑海,我当场就惊醒了,觉得会跟它有缘。
  
  第二天起来赶紧查字典,一下子备选了三个同音词:随意,谁意,绥意。朋友较为钟意‘随意’,说显得潇洒,更似写文的人,其实随意二字我在生活中是经常拿来做口头禅的,我个人对该词向来择犬任情适意’的解释,只是却更偏爱‘谁意’和‘绥意’,又一时拿不定主意。在举棋不定间一次脑光乍现想到有本书叫《凭谁意行》,意思是:你听从谁的旨意行事?是诠释圣经的书,我只是浏览并未细看过,就是这么一想,一板就拍定“谁意”。
  
  对此名个人是极其满意又喜爱的。
  
  我对‘谁意’的解释是,这个‘谁’可以指任何人,我写文,顺从的是自己的意愿,也遵从文中所出现的角色的意愿,文章完结之后大家又有各自的理解,听从的是自己心的意愿。
  
  所以在谁意这里,请诸位任情适意,随意,亦谁意。
  
  当然,大家也不妨继续叫我11,因为网上的朋友还是这么叫的。
  
  读着读着又发现原来‘谁意’跟11谐音,而且‘谁意’二字的笔画居然就是我身份证上的生日,真可谓巧之又巧。
  
  看来它是要跟我一辈子了。
  
  从今岁起,在文字的世界里,我就叫谁意,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多指教。~(^o^)/~
  
  一下子就写了这长,呵,年纪大了,什么都无,就是废话多,见谅见谅。就到这吧,如果大家觉得本人的文还看得下去,不妨戳一戳新文《羊入虎口》。
  
  此篇轻松文,不足十万字,25号更完,温甜口味,乃本人心血来潮的产物,但写的过程很快乐,希望它也能带给你一丢丢的愉悦。(~(≧▽≦)/~ 发现自己快要变成广告小人啦!)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及出版图书;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