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04陈赓 >

第28部分

04陈赓-第28部分

小说: 04陈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部队积极准备渡河作战的时候,黄河水势突然变化,河水暴涨。听到这个情报,陈赓心里异常焦急。他立刻派纵队司令部情报科长到黄河边日夜监视水情,又专门架起了一条电话线,随时向他汇报水情变化。一天过去了,河水仍在暴涨,二天过去了,河水仍在涨。陈赓急得直跺脚。

陈赓的耳边又仿佛响起了毛泽东的声音:“现陕北甚为困难,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有效的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这是前几天他接到的毛泽东的电报。

看了毛泽东的电报,陈赓心里更加着急了。他怕黄河水情会影响这次渡河的行动,又立即给刘、邓首长发电报:河水突然暴涨,因渡船都是用新伐的树造的小船,水高浪急,强渡不能,不能如期渡河,焦急万分。只待河水稍落,立即率部抢渡。

毛泽东得悉这一情况,即拟稿电示陈赓,指出可推迟几天待水退后再渡河。

“你们看!中央多关心我们。但是,现在是战略反攻,需要整个解放战场统一行动,互相配合,刘、邓首长屁股后面的左右跟着二十来个旅,情况太紧急了,我们还是尽量争取早日渡河吧!”看了电报,陈赓很激动。

刘、邓首长接到陈赓的电报后,也立即回电陈赓:“我们这里并不太紧张,你们晚一天过河也没有关系,渡河要确保安全,不能着急。”

看了电报,陈赓感慨他说:“我们吃的是刘、邓的饭啊!”

就这样焦急地又等了两天。雨终于停了,黄河水终于落下去了,陈赓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了地。

8 月12日,陈赓兵团所属各部,开始南征。全军振奋,士气昂扬。曾经养育过这支部队的太行父老,大力支援子弟兵的南征,九纵队的战旗上,写着太行人民引以为荣的壮语:“太行子弟结长缨,跨河南征缚苍龙。”

陈赓和太行父老挥泪告别,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片与子弟兵血肉相连的土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正是阴雨连绵的季节。白天,战士们在暴风骤雨中踏着泥泞的山道艰难行进。晚上,村边,路旁燃起了篝火,战士们脱下淋得透湿的衣服烘烤。尽管艰辛,可他们不知疲劳,个个精神振奋,欢欣鼓舞。

8 月20日,东路部队抵达济源长泉渡口附近,西线也如期到达平陆蒡津渡口。这里地势凶险,水流湍急,两岸均为峻峭的陡壁。

为确保这场战役的胜利,陈赓指示司令部制定了一套周密的作战方案。

他亲自带着同志们来到黄河岸边,仔细查检了部队的渡河准备工作。望着奔腾呼啸的黄河,他对四纵队各旅旅长们讲起了当年项羽北渡攻打邯郸“破釜沉舟”的故事。

旅长们听了,都激动他说道:“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望着旅长们个个神情激昂的表情,陈赓微笑地点点头。是啊,这些与他一起出生人死的部下,每次战斗,他们都争先恐后地挑起重担,对他们,他完全是信得过的。

他向旅长们说:“我们对黄河南岸的敌情掌握得并不很准确,他们有铁路,有汽车运输,随时都有增加兵力的可能;对他们夜间的行动,我们就更难发现了。如果是在陆地作战,我们部队这么多,敌人就是增加一个师也不怕。渡河作战就不一样了,黄河水急浪大,我们的船又小又少,倘若敌人再秘密增兵,那就不是偷渡了。我们事前要有充分的应急准备。”

接着,他一连提出一系列可能遇到的情况:“如果敌人发觉我之渡河意图,偷渡不成怎么办?我们突击部队过去了,如果受到敌人阻击不能发展,怎么办?部队偷渡成功占领滩头,如果后路突然被切断,怎么办?”

针对这些问题,大家又展开了热烈的议论。

周希汉说:“我们渡河点长达几十里,敌人不可能知道我们渡河的准确时间和地点,偷渡是能成功的;黄河水面窄水流急,顺流横渡、强渡并不困难;我们把掩护渡河的火力阵地部署好,压住敌人的火力,占领对岸阵地应该不成问题。”

陈赓望着担任突击任务的周希汉和陈康旅长问:“如果遇到第二、三种情况怎么办?”

周希汉回答:“我同二十九团团长带一个营先过。如果遇到第二种情况,我在滩头固守,如果遇到第三种情况,我打游击去,等候后继部队。”

接着,其他几位旅长也纷纷表示了自己的意见。

陈赓深情地望着周希汉说:“好,就这样!过河以后,只能前进,没有退路!”

“过了黄河就不回来了!万一被敌人截断了我们还可以打游击嘛!”周希汉说。

“要做多种设想,准备独立处置各种没有料到的复杂情况!”陈赓又叮嘱。

8 月23日拂晓。大雨倾盆,黄河浊浪翻滚。

就在这时,我军出其不意地发起了渡河作战。一艘艘渡船悄悄地拉到了渡口,突击部队静悄悄地依次登船。在渡河点北岸组织起五个强大的火力点,掩护着部队的渡河行动。济源县第七区“杜八联”的水上民兵英雄们,给部队撑船,他们组织了葫芦队,在激流中护送我军渡河。

船未开动以前,“杜八联”游击队员们,手中执着枪,头上挽着衣服和子弹,胁下夹着葫芦和油布,在汹涌的激流中大显身手。他们或在前面开路,或在旁边护船,或与激流搏斗。勇敢地向对岸游去,很快就赶走了岸上的敌人。

第二十九团三营突击队第七连,乘七只大船,在民兵葫芦队的掩护下,仅用十五分钟即突破黄河天险,冲到了对岸,并占领滩头阵地。

第二十八团二营,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的攻击,奋勇前进。不到三十分钟,就把敌人前沿工事占领了。

渡河战斗开始后,陈赓一直坐在报话机旁指挥。

胜利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听到这些消息,陈赓紧张而焦急的心才落下来。当第十旅渡河成功的消息传来时,陈赓兴奋地说:“渡河成功了!马上通知第十一旅和九纵渡河,我们也过河去指挥。”

24日拂晓,陈赓带着一部无线电话随军渡过了河。

到25日,陈赓兵团除第九纵队和后方部队外,均已完成甫渡任务。

陈赓兵团十万余众横渡黄河的伟大创举,在黄河沿岸人民中引起了种种传说。人们说,一天黑夜,大军刚刚来到河边,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黄河咆啸如雷,惊涛骇浪中突然出现一条金色蛟龙,朝着陈赓将军摇尾颔首,大吼三声,陈赓大手一挥,十万大军骑上巨龙,腾云驾雾,飞过黄河,吓得国民党守军目瞪口呆,一个个乖乖地当了俘虏。

人们所以在这个传说里提到骑着巨龙过河,也不是毫无来由的。原来当右纵队第一梯队第二十二旅到达平陆蒡津渡一带黄河岸边时,发现敌人已把附近的船只,统统在不久前抢走,砸沉了。怎么办?看到这一情形,指战员们心急如焚。部队派人找当地群众去商量,群众说:“蒋军抢走了我们的船,抢不走我们的心,我们一定要送部队打过黄河去!”他们提出要解放军“骑龙渡黄河”。这龙就是黄色的油布包。县委副书记介绍说,从前反敌人封锁的时候,这里的群众就利用油布包当船使用过。部队同志听了,当场作试验,他们把油布包抬进水里,两位战士卷起裤腿跨了上去,桨刚着水,油布包便冲了出去。

大家看了很高兴。但感到每个油布包只能坐三四人,而且不好操纵,战士们大部分来自山区,不习水性,到了河心,万一油包一打转,战士们难以驾驭。这时,有个通信员说:“把几个油布包并起来怎么样?”一句话提醒了大家。大家当场作实验,把三个油布包并在一起,后尾安上个舵,可以坐一个班的人,并同时载上一挺机枪和一门小炮。试验成功了!战士们欢呼雀跃。

部队在群众的积极支援配合下,一面加紧制作油布包,一面在水上练兵。

22日,电闪雷鸣,风声、雨声、雷声,同黄河河水的怒吼声交织在一起。

战士们冒着雨,顶着风,抬着油布包到黄河边。几十个黄澄澄的油布包首尾相连,真的像巨龙一样,在河面上一字排开。

午夜时分,第一批渡河的十几个油布包,离开河岸,飞向河心,老艄公们稳稳地掌着舵,乘风破浪,冒着对岸守敌炮火的袭击,奋勇向前。

二十分钟后,对岸发出了胜利的信号:三堆大火熊熊燃烧起来。

接着第二批、第三批油布包也顺利地渡过了河。

从此黄河岸边有了新的传说:陈赓骑龙过黄河。这一传说久传不衰,表达了黄河岸边人民群众对陈赓的无限崇敬。

黄河不可攻克的神话被粉碎了。陈赓兵团在一夜之间,就将东起洛阳、西至陕县三百余里敌军的黄河防线全部突破。

陈赓兵团神速突破天险黄河,出其不意地挺进豫西,使蒋介石措手不及。

正当他穷于应付刘邓大军时,他怎么也没料到陈赓兵团又从侧背杀进一刀。

陈赓兵团斩断陇海,攻占四城,不仅为我军以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又从战略上调动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西北野战军和刘邓主力作战。

为了对付陈赓,蒋介石急忙组织起两个兵团,准备东西夹击,以堵住这一缺口。但此时蒋介石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不得不忍痛剜肉补疮,从尾追刘邓的部队中抽调三师、十五师、二○六师等部增援,会同洛阳地区守军共八个旅的兵力,组成第五兵团,由李铁军统一指挥;以分布在陕东和灵宝、陕州地区之整三十师的二十七旅、整十五师的一三五旅、整七十六师之七十五旅等部约四个半旅的兵力,组成陕东兵团,由西安绥靖公署陕东指挥官谢甫三指挥。企图从东西两面夹击我军,打通陇海线,阻止我军的发展。

这时,毛泽东连续给陈赓发来几个电报,指出:“目前在兰州以东,长城以南,平汉以西,汉水以北的广大地区,主动权已转入我手,应放手发展,力求运动战,机动迅速,广占地区。”并指出:“洛阳地区敌所必争,不应使用主力;主力应向西,乘胡宗南在西面尚未完成部署之机,抢占陕县、灵宝等城,歼灭分散之敌,然后以一路出陕东南,一路出伏牛山,在豫西、陕南、鄂北建立根据地。”

陈赓深入细致地研读了这些指示,准确地把握了毛泽东的意图。决定一方面以第十旅、第二十二旅及三十八军一部绕过敌人重兵把守的陕州、灵宝,直趋潼关,第十二旅及三十八军一部进抵伏牛山,摆出一副欲重点攻占潼关、直取西安的态势;另一方面又命第九纵队除留一个旅监视洛阳外,其余在洛阳以南分散活动,攻占城镇,给敌方以主力在豫西的错觉,借以稳住第五兵团。

当时敌人的陕东兵团正在拼凑之中,陕县以西的敌人还在集结部署,这里一个营,那里一个团地摆成一字长蛇阵。陈赓命令十一旅绕过陕县先打灵宝,攻克灵宝之后再攻陕县。

灵陕战役战果辉煌。灵宝一战,全歼灵宝守敌,生俘五千六百余人,陕县一战,全歼陕县守敌,生俘四千七百余人。

与此同时,陈赓又以一部兵力越过铁路南进,揳入伏牛山脉,牵制敌第五兵团西援,给敌十五师、二○六师、第三师等部以重大打击。

仅仅半个月时间,陈赓兵团就歼灭敌人的陕东兵团等部三万多人。敌总指挥谢甫三弃城而逃。

陈赓兵团的活动,极大地牵制了蒋介石的兵力,有力地配合了西北野战军的作战,使蒋介石心惊胆颤。陈赓兵团像一把刀子割断了中原和西北战场的联系,形成对东西两面的严重威胁。蒋介石急忙抽调十几个旅去修补两大战场的破绽,并撤换了作战不力的谢甫三,改任斐昌会为总指挥。

陕北。

毛泽东窑洞。

毛泽东接到陈赓在前线的捷报,兴奋地对周恩来说:“陈赓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你看,蒋介石从陕北抽兵了不是?”说着放下手中的电报,说:“立刻拍电报表示祝贺,指示陈赓兵团挥师向南,歼灭豫西各县分散守备之敌。”

9 月23日,陈赓接到毛泽东的电报。电报要求陈赓“率主力四个旅于二十六日开始隐蔽东进,突然包围敌六十四旅及武廷麟师部,相机歼灭之。”

然后,“再寻机歼灭李铁军主力,并继续攻占郑洛以南、平汉以西十余县。”

11月2 日,敌十五师师长武廷麟率其师部从许昌进驻郏县。敌六十四旅的两个团,也由许昌而来。行装未卸,我军即“神兵天降”,出现在郏县城下。

负责指挥这场战役的周希汉旅长决定乘敌立足未稳,出其不意地歼灭该敌。

周希汉率第十旅于11月2 日夜完成了对郏县的包围。

此时,李铁军率五个旅正向郏县行进,欲包围第十旅以解郏县之危。李铁军在报话机里告诉武廷麟,说他四日到达郏县,包围共军不成问题,要武坚守待援。

周希汉得悉这一情况,一面立即派一个团去阻击来援之敌,一面又加紧作发起总攻的准备。

11月3 日,周希汉一声令下,部队突然向郏县之敌十五师袭击,发起猛烈的进攻。我军集中炮火压倒了敌人火力,炮兵将山炮推到距敌碉堡仅二十米的地方直接瞄准射击,工兵则对封锁、阻挡我军前进的碉堡进行连续爆破,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守敌,活捉敌第十五师师长武廷麟。在最后的一刻,武廷麟仍然负隅顽抗,声嘶力竭地请求李铁军快速增援,然而,尽管李铁军近在咫尺,却无法挽救十五师全军覆没的命运。

当李铁军急冲冲地赶来时,满以为可抓住我主力军决一雌雄,却不料周希汉率领部队已转移。李铁军一路追击,并以三个旅的兵力,在飞机掩护下向我军发动猛烈进攻,当即遭到我军痛击。随后第十旅甩开敌人的追击,与纵队主力会合了。

“郏县战斗是周希汉的杰作!”陈赓高兴地夸奖。的确,这是一个机动作战的范例。

首战告捷,李铁军尝到了陈赓的厉害。再不敢轻举妄动了,企图再寻战机与陈赓较量。

十一月的豫西地区,已是天寒地冻,冷风嗖嗖。

打下郏县,我军刚进至南召、方城一带,李铁军就带着七个整旅,气势汹汹地扑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