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谱-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有位大款,2000年被《福布斯》杂志以2.5亿美元的总资产,排在中国大陆富豪榜的第11位。之后5年,他在《福布斯》的位置不断下降。当有记者问及这方面的情况时,他表示自己拒绝参与任何财富排名,“我不喜欢别人称我是富豪,我曾多次致电胡润不要把我排进富豪榜”;“自己在《福布斯》的排名也经常有变,但这种变化无需捕捉,这个排名不一定准确,真正的商人是不会在意这种排名的”。
虽然对财富的具体数额不愿多谈,但他仍然着意地宣传自己的经济实力。他告诉采访他的记者:“我有10多辆车,刚买了一个700万的车,你可能没听说过牌子,天窗太阳能发电,坐进去腿伸直还够不到前座”;“我现在是名副其实的皮包公司,只不过我的皮包里有钱,其实,我只是利用了自己的品牌优势、诚信人格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用虚拟经济模式在全球进行招标、采购、加工、生产、销售。”
善于炫耀财富的人有两条基本的原则:一是只针对自己的同类,或者有明确合作可能的人,这样无疑更安全,也更有获得利益的可能;二是数字抽象,这样不会有明显的破绽,也给他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2002年6月,###邀请香港各大传媒的记者及基金经理到上海,参加两天一夜的“上海首富真人秀”活动。活动期间,他向记者和基金经理们自爆有150亿元的身家,并透露自己正在静安区打造房地产巨舰,弄得风生水起。不过,事实上那次“秀”的结果并不佳,很多媒体反而对他产生怀疑。《壹周刊》认为,他的资产中仅有两分真实,八分悬疑。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周说的数据太具体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你显得自己很有钱,没有人会有疑问,如果你说有150亿,别人就要问一问,这些财富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有充分的证据吗?
。 想看书来
财富(2)
当然,显示有钱并不总是让你获得敬仰。金钱不像权力、名望一样,可以在自己不减少的条件下使别人受益(投资是一种例外)。对没有合作可能的人来说,“你的钱是你的,不可能白白给我”。所以,人们在表面上常常装出对有钱人的满不在乎:“你不就是有点钱吗?”
。 想看书来
权力
2003年3月,年仅22岁的李兆会紧急接替被歹徒枪杀的父亲李海仓,成为庞大的海鑫集团的董事长和90%股权的所有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李兆会先后将李天虎(其五叔,原海鑫总经理)和辛存海(原海鑫副董事长、书记)“挤”出海鑫权力层,从而完成了自己对海鑫的绝对控制。
控制住海鑫的局面后,李兆会接连出手签署了两项股权收购协议,总金额超过6.5亿元。2004年10月18日,李兆会与中色股份(000758)达成协议,将以接近6亿元的代价,分期取得后者手中的1.6亿多股民生银行(600016)股权。海鑫实业为此付出每股3.7元的收购价格,这是到当时为止民生银行最高的股权转让价格。同一周,李兆会又通过一家完全由其一手创立的公司,以近6000万的价格达成了收购华冠科技(600371)21.25%股权的协议。
这两宗股权转让涉及到的交易金额,对于净资产为18亿多元(截止到2003年底)的海鑫实业来说,决不是一个小数目。李兆会为什么会选择将这么多的资金投向两家主营业务与海鑫钢铁主业相去甚远的上市公司?有业内人士分析说,除了看好两家公司的发展前景外,李兆会如此大手笔的目的,关键是要向世人证明自己已经取得权力。怎样证明?那就是行使自己的权力。这两起大收购还选择了其父亲生前从未涉足的资本市场,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意在向世人证明,自己已经获得了海鑫的绝对权力,海鑫已经不是从前李海仓的海鑫,而是李兆会的海鑫。
据媒体透露,在海鑫集团所在的山西省闻喜县或是省城太原,如果看到三辆奔驰车同时驶过,那可能就是李兆会的车队。他喜欢坐中间的那辆。这种阵势与古代的官员出巡有相似之处,除了有安全上的考虑外,也向内外宣告:李兆会就是海鑫的新主人。④
按照政治学上的定义,权力是一种指使他人、调配资源按自己的愿望行动的能力。权力在人类社会几乎无处不在,最明显的是在正式组织内带有强制性的法理权力,权力所有者一般具有正式职位,享有决策权与对组织资源的调配权;其次是在各种非正式组织中的影响力,如意见领袖、专家、长老等,以其人格魅力、独特背景、知识技能影响追随者;还有一种是在临时性的人际关系中占有的地位优势,如主持人、质问者、指导者等,依靠拥有的暴力、信息、技巧与角色安排等操控、俯视他人。
不管其来源与表现方式如何,权力都是一个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对象。有权意味着有势,意味着可以控制局面,意味着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它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最直接证明。在任何社会,彰显权力都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冲动,甚至比炫耀财富的欲望更强烈。
如同炫耀财富有其实际功用一样,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行为,显示权力也有其内在的实际功用:对外,可以引导其他人以相应方式给予对待,避免遭到怠慢、降格或产生不必要的实质冲突;对内,不断地提醒、敦促他人认同你的强势地位,达到让人信服、遵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每逢一个地方局势紧张,美国就会派航空母舰到附近海域游弋,就是典型的显示权力(武力)的方式。
研究权力政治学的学者认为,权力长期不显示、不运用(运用权力也是显示权力),可能使他人遗忘权力的存在,或者怀疑掌权者行使权力的决心,导致权力效能的衰减甚至失效。古时官员出行时鸣锣开道,被认为是必行的官仪,否则被认为不成体统。郑板桥任知县时,夜间出巡悄无声息,也不用“回避”、“肃静”牌子,只让一小吏打着写有“板桥”二字的灯笼为前导。时人对此都看不惯,他的朋友郑方坤说他“于州县一席,实不相宜”。
权力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越高,对权力的炫耀就越张扬。古代社会,官家无所顾忌地彰显自己的权力。即使牢狱的牢头,也要对新进犯人大打一通“杀威棒”以示权威。现代社会,在民主和多元力量的制约下,权力拥有者变得低调、平和得多,但“摆威风”的喜好并没有从此绝迹。外出时的前呼后拥、“拿腔拿调”、冗长的汇报与审批程序、新上任时的“大开杀戒”、特殊化的待遇等等,都是彰显权力的手段。
人脉
上世纪30年代,胡适在国内的声誉日隆,文化、教育界乃至政界,不少人以认识胡适为荣,“我的朋友胡适之”成了社会名流口头上的招牌话语,以至林语堂在文章中拿这开起玩笑。在今天的文艺圈,胡适的名字换成了王朔、张艺谋、艾未未、余华之类,前面照样以“我的朋友”开头;在企业界,“我的朋友柳传志”、“我的朋友王石”、“我的朋友张维迎”也是让人耳朵一震的说法。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要求再低一点,与什么样的人同桌吃饭——是自己所处的阶层和个人的“活动能量”的证明,当然也是显摆的对象。
人际关系有天然性的,如亲戚、同学、战友等,也有人为努力营建的,如各种业务伙伴、兴趣上的朋友。它们之所以成为一种值得显摆的资源,是因为它们的稀缺性和难以替代性:前一种需要天然性的客观条件,可遇而不可求;后一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建立起彼此的了解、信任与互利关系。
中国社会是典型的“人情社会”,民间有“人熟好办事”、“有钱比不过有人”之类的说法,对人际关系高度崇拜。企业招聘员工,社会关系广泛是公开的优先录用的条件;商学院招收EMBA,其天价学费的重要理由,就是高层次的同学关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招生广告,曾赫然标出一些国内企业界风云人物的名字。广告词极具诱惑力:“在这里,你可以跟李宁做同学,称张维迎为老师。”这种现象的背后,体现的是人们对减少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利弊权衡。
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高(级别)、广(范围)、深(交情)”三个特点。精于世故的人士总是有意无意地散布各种传言,说自己“门路宽”、“层次高”、“关系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别人相信你甚至依赖你,从而增加交往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身价。一般老百姓的婚丧嫁娶、单位的各种庆典仪式,也无不尽可能地邀请到与自己有关系的头面人物,内在动机之一就是公开展示自己的人脉。
与金钱、权力不同,人际交际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不仅不贬值,反而在交往互动过程中进一步深化(金钱用一点就少一点,权力的使用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和风险)。这正是它的吸引力所在。此外,人际关系还具有一种玄妙的自我复制、波浪式扩大的特点。如果你的“关系广”,别人希望通过你结识更多的人,掌握更多的信息和机会,他也就进入了你的关系网络。在每一个行业,都有一些交游广泛的半职业性活动家——掮客、社交积极分子、咨询顾问专家以及资深媒体人员,他们将自己原本有限的人脉充分利用,最终由虚变实并不断扩大。这些人不一定是这个领域最有实力的人,但常常是最受欢迎的人。
展示、交换人际关系更适于在私人场合、在小圈子中进行。一则公开的、成本低的东西都不值钱,而且有可能给关系人带来打扰;二则避免被想象成为违背公平原则、损害公共利益的非正常的私人关系。所以有的时候,人们要刻意掩盖自己的人际关系。找政府办事,到企业订单,本来熟悉的对象也要装出是“陌生拜访”,避免让旁人认为有徇私舞弊和暗箱交易之嫌。
。 想看书来
名声(1)
名声是外界对一个人的认识与评价。由于它具有公认性与一定的稳定性,名声一旦形成,就成为个人可以调配的重要资源。好的名声与财富、权力一样,是个人成功的三大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对专业人士、学者等难以在财富和权力方面出人头地的人来说,名声是其一生孜孜不倦、奋力追求的目标,也是重要的生存手段。
名声有知名度与美誉度两个基本维度。知名度是公众、行业、社群对他的知晓程度,知名度越高,名声越稳定;美誉度是外界的认可与排名,一般从能力与道德的角度进行,美誉度越高,表明他在公众或行业、社群的地位越高,话语权越大。
由于名声具有极大的“从众效应”和自我复制功能(与人脉类似),对名声的炫耀、传播能起到直接的增值效果。财富、权力的“马太效应”有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要靠把握事后增加的机会来获得,名声的“马太效应”——“从众效应”则迅速、明确得多,当下即可实现。名声制造出更多的名声。当人们了解到你在公众或行业内的名声时,将倾向于按照其他人共同的认识来定位你。只要你能基本保持与名声相对应的姿态,并将这种信息不断地传递下去,就会不断有新人加入对你的信从者和崇拜者的行列,导致你的名声逐步累积,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这一现象在明星人物身上表现得特别典型。演艺明星是依靠名气生活的群体,名声越大,地位和报酬就越高。水平一般的二三流明星,其报酬水平也要远远高于没有知名度的一流艺术家。所以,艺人及其经纪公司无不极尽所能地进行包装和炒作,大摆排场,大造声势,以此凸显自己的当红形象。一个艺人最大的灾难不是才艺平平,而是场面寒酸,被人认为是不入流的演员或过气明星。这种信息控制不好,有可能使艺人的事业由此滑入恶性循环。
近几年来,韩国电影在亚洲观众心目中地位攀升,但很多韩国大腕跑到欧洲就没了声响,不得不自己带人造声势。2005年5月,在电影《无极》中出演主角的韩国影星张东健参加戛纳电影节,自费带去了22个亲朋好友为自己助威。但偏偏《无极》剧组没能在戛纳主会场的红地毯上走秀,于是,他把大队人马拉到戛纳郊外的一座古堡边,摆POSE亮了亮相。
商界与学界人士在知名度上不能与娱乐明星相比,一般更乐于炫耀自己获得的美誉度。展示媒体、行业对自己的赞誉与排名,在大型庆典、论坛和电视媒体亮相并发言,向合作单位要求特别待遇,都是这类人士显示自己名声的重要途径。这些方式提醒面前的对象:“我是一个获得了社会公认的人,你应该按照相应的规格、待遇对待我。”
在炫耀名声方面最露骨、也最富想象力的知名人士,当数有“股神”和“奥哈马贤者”之称的巴菲特。这是一个精明透顶的商人,他充分了解公众(特别是企业界人士)对他的仰慕,并懂得如何运用这种价值。巴菲特屡次将自己用过的普通物品进行公开拍卖,几乎到了一种上瘾的程度。在1999年的一个慈善拍卖会上,他将自己用了20年的钱包以21万美元的价格卖出;2004年,他在一张1美元钞票上签上自己的大名,在内布拉斯加州的一次教会拍卖会上以100美元的价格卖出;从2000年开始,巴菲特开始在全世界范围拍卖与他共进午餐的权利——“巴菲特午餐约会”,获得的收益转入巴菲特旗下的一家慈善基金会。2003年拍卖地点转到eBay网上进行。2006年,中国步步高公司创始人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的出价,获得当年与他共进午餐的权利。
这些拍卖行为一方面是为慈善事业募款,一方面也是巴菲特对自己知名度的公开炫耀。巴菲特有的是钱,钱对他已经没有太大的激励,他要的是一种自己受景仰程度的证明,以及类似打赌获胜一样的快感。敢于将自己用过的旧东西(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