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证红楼-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把珠大奶奶送的东西给扔出去了,还骂了好些话呢。”
紫鹃大约是认为,这件事情足以引起黛玉的兴趣吧?
黛玉确实是有些兴趣的。不说别的,这至少证明了灯姑娘和李纨之间确实是有些问题的不是?但这黛玉之前已经想到了,如今也只是证明了这一点。
你不能说,李纨就有太大的错误,最重要的是,李纨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势,能把灯姑娘逼到这种地步。贾珠房中出去,千娇百媚的人,想要嫁个好人家,想来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她如今的这种状况是受到了某人的逼迫,那么动手的人是王夫人的可能性比较高。在经过了袭人事件以后,黛玉已经不怀疑这一点。
当然啦,就好像让凤姐管家一样,王夫人同样借着李纨的手,赶出了那些她认为“勾引贾珠变坏”的漂亮、有灵气的女孩子。
那个时候,王夫人已经彻底失去了贾政的宠爱吧,所以把所有的心力都放到了儿子的身上。
现在她更在意的,是紫鹃的态度。
紫鹃表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真正的物伤其类的态度。同为丫鬟,她们的感伤和姑娘们完全不同。
黛玉其实也一直都在想这个问题——
她离开之后,别人不说,紫鹃和雪雁怎么办?
她们两个都满心以为,会跟着她出嫁,成为她的左膀右臂,甚至是她所嫁之人的房里人乃至于姨娘。这种想法是这样的天经地义,她们两个又都是那样的忠心耿耿,以至于黛玉一直以来,都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好的答案。
甚至她想过,教她们修炼。
但很不幸的是,她自己对自己的修炼都迷迷糊糊的,既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一个好老师,也不知道,这样做必须要随之带来的,改变她们的思想观念是不是一件好事。
这种事情很容易造成紊乱的。
毕竟,即使是放在后世,那个所谓的男女平等的世界,对许多女人来说,所希望的生活,都不是孤独的长生,而是嫁一个可靠的男人,滋润的过完一辈子。
“……雪雁之前也说了,晴雯那嫂子本来是珠大爷房里的人。那个时候珠大奶奶说了,她们都年轻貌美,守不得,要一个个放出去,但看来晴雯那嫂子却是不愿意出去的,至今满肚子怨气,说起珠大奶奶的时候,话都不用说了……”紫鹃还在继续说。
黛玉稍稍奇怪,“她是那死去的珠大哥的房里人不成?”
紫鹃笑道,“其实还是老爷看中的呢。也是老太太房里的人,说是珠大爷年纪够了,能放进他房里去。况且珠大奶奶又有了身孕,恰好去服侍。谁知道去了没几日,珠大爷就重病不起,以至于就那么去了。这些都是晴雯嫂子骂人的时候说的,听来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原来还有这样的事。
黛玉摇摇头——这么说来,那灯姑娘却果然算得上是贾珠的房里人了,也许没有名分,但是……
黛玉很快就撇开了这些,在紫鹃还在说灯姑娘的事情的时候,她忽然开口,“紫鹃,你看晴雯嫁出去以后,可能过得好?”
紫鹃愣了一下,才说,“听说选的夫家倒是不错,应该还成吧。这园子里的丫鬟,凡是被放出去的,不都是这样么?这还算是好的。总不成人人都有赖大家的运气,受着主子的照顾不说,子孙还能读书争气。”
黛玉突兀的问, “那么紫鹃,你觉得过那种日子如何?你能过这种日子么?”
这次紫鹃彻底愣住了。就连在一边,一直好奇的听着的雪雁也瞪大了眼。
作为黛玉的贴身丫鬟,她们是最接近黛玉的人。也唯有他们,隐约的察觉到了,黛玉也许并不是什么姑娘家的矜持,也不是在故作什么姿态,而是真的对和宝二奶奶的位置无意。
甚至,她对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人,成为一个大家奶奶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无意的。
只是这想法太过于惊世骇俗,紫鹃和雪雁固然有那么一点点隐隐约约的怀疑,也从来都不敢相信——自己就打心底怀疑自己的这种想法。
但黛玉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两个丫鬟突如其来的发现,她们的怀疑很可能是真的!不管嫁到哪个家吧,她们两个都是黛玉必带的人。没有让她们外嫁的道理。
会这么说,难道说……
紫鹃和雪雁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眼中露出了又惊又惧的神情。
黛玉瞧见了,叹了口气。想要改变一个人长久以来认定的观念是一件很困难,有的时候还显得很可怕的事情。紫鹃和雪雁显然对那样的事毫无心理准备。
就不要说距离她们的想象更遥远的事了。
但是她觉得,她有这个必要让紫鹃和雪雁想想了,这几年来,有些事情她们也看在了眼里才对。现在,就是要让她们不要继续无视。
于是,虽然她们满是猜疑,黛玉却并没有安慰她们的意思,只是笑道,“怎么了?便是不喜欢那样的日子,也直说便好,这是在干什么?”
紫鹃和雪雁两个对视了一眼,心中的疑惑显然完全没有消退,不过,却也不敢再问了。紫鹃更是瞬间沉默了下来,好像满肚子想说的话,都全部忘记了一般。
黛玉相信,她们两个也不至于把这份猜疑去报告贾母。雪雁尤其不会。但是,到底在她离开的时候,应该让这两个贴身丫鬟怎么办,这依然是一个难题啊!
却说在贾府这里为贾母准备八十大寿的时候,卫朝却又是再出了事。
前年的时候,尚且在北疆打了一个大胜仗,在这之后,有人隐约察觉到,从南方来的,北静王家的那个清客燕霜夜有些不同寻常。
这两年,开始有些官宦人家不顾他和北静王的某些绯闻,想要把女儿家嫁给他了。
但燕霜夜却是一一婉拒。
这使得不少人对他有怨言。而到了六月份的事情一发生,这种怨气就化作了彻底的幸灾乐祸。当然啦,这事情同样是令人很惊讶的。
毕竟北疆那次凶险之极的战事后,人人都以为天下太平。那个时候,可是全国大范围受灾,国家最为艰难的时候!那次都打赢了,足以说明国力的强大了,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可是,却偏偏出了一次大败仗。
二月份的时候,东瀛小国一批流寇跨海而来,联合了一批海盗,在两广劫掠,当时朝廷没有当回事。但后来,竟不知怎的,爆出那批流寇原来有他们本国官方背景的事情来了。
这下事情就大了。
朝廷一边遣使责问,一边派了军队剿匪,谁知道,却是在集结了四周兵力后,反在六月份遭了大败,被那流寇——后来也有说是军队的——趁势劫掠了两省之地,从从容容的退回去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
在深闺之中,照例这样的事情是听不见确切消息的。
黛玉同样对这个传闻模模糊糊。会知道这件事情,还是因为这次大败和贾家有些联系呢。王子腾在外做官,这次据说也是负责筹集粮草之人,这次兵败是有些责任的,当然,军队并非因为粮草不济而败,而是指挥不当,所以这罪责倒也不大,只是怕连累到。
但这个模模糊糊的传闻,就已经让她有了一定的怀疑。
在她的印象中,原本应该处于这个年代的明朝,虽然和日本的海寇经常爆发冲突,但似乎都是小冲突,没有和日本这个国家开战过。
虽说因为之前出现了一个穿越者,这个穿越者又受到了后世的某些影响,两广之地因为发展海运比起原先这个年代的时候要发达了很多,但也正因为如此,很是有些兵力的,虽不如江淮地区有重兵把守,似乎也不应该轻易被流寇攻入。
如果真是由政府控制的流寇,又怎么会轻易暴露身份呢?
这样简单一想,似乎事情就有了诸多的不合理之处。
但她到底不是一个政客什么的,虽然知道有不合理的地方,却也没有深思。
因为这和她没有太大的关系。
硬要说关系的话,只有一点,那就是她隐约听说,所谓的事件平息之时表面上的。
南安郡王是当时领军的将领,此刻南方省依然有流寇肆虐,皇帝不欲扩大事态,引得北方骚动,所以压下了这事情,给了南安郡王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让他迅速平定这次事件。
这让黛玉敏锐的想到了她记得的那个故事里面,对探春的判词。后来的研究者似乎普遍认同一点,那就是,探春远嫁到了无法回来省亲的地方。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女孩子外嫁因而一辈子无法回到家乡,并不是什么太奇怪的情况。至少完全无法称得上是悲剧。任何一件事情,当它是社会的常态的时候,你可以说这常态是悲剧,但单独拿出一件来大说特说,就不是很有意义了。
若要说是悲剧,肯定有些别的什么原因。
异国他乡,他乡不是悲剧,但“异国”就是了。
而且,这次远嫁很有可能是由南安太妃促成——至少这是一个挺常见的观点。南安太妃在贾母的八十大寿上,曾见了几个女孩子,其中只有探春是适合远嫁的……
黛玉处于一种不知道这个世界是真是幻的迷茫中。
太后的病危——只有她死了,才能起到和那个故事里面太妃死去一样的效果;这次南安郡王的战败也是。那南安郡王如果为求安泰,而私下去和亲安抚敌国皇室以求退兵的话……这似乎也能起到,将探春推向既定命运的效果。
而且,王家如今是四大家族在官场上最大的依靠。
王子腾若败,四大家族距离灭亡之日,只怕也就不远了。
王子腾……也牵连进了这次的事件中。
这很奇怪。
那个故事不过局限于贾史王薛四个小小的家族,但如今给人的感觉,却是这整个世界,都在为了推动这里面的某些命运而发展……至少是发展出了某些事件来。
这是为什么?她无法将这些乱糟糟的头绪整理清楚。
但她知道两点。
其一,虽然这世界也许会为了推动那个故事的“命运”而出现些事情,但这些事都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当出现某个外力因素的时候,就会变化。比如说,她的力量挽救了太后,虽说太后差不多也该到头了,但是,至少不能追究贾琏国孝私娶了。
其二,她活在这个世界,感知着这个世界,所以只能将之当做真实,不管事实上这是真还是幻。她总得生存下去。
当然,即使是那么想,混乱的感觉也不会轻易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黛玉仍然过着她平静到有些一成不变的生活,直到迎来了贾母的八十大寿。
这次贾府为贾母的八十大寿可谓下了大力气。贾母的寿诞是八月初三,但贾家却准备把寿宴开上几天。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荣宁两处齐开筵宴,宁国府中单请官客,荣国府中单请堂客,大观园中收拾出缀锦阁并嘉荫堂等几处大地方来作退居。
这本来也不算稀奇,无非是儿女表示孝心,家族炫耀富贵的一种方式,但放在如今的贾府身上,但凡是知道贾府那些毛病的,都能将贾家的意思猜到一二。
七月二十八日。
这一日贾府宴请的是皇亲驸马王公诸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夫人等。
因为贾母的诞辰,作为贾母最宠爱的孙子,宝玉去跪“保安延寿经”了。贾母径自领着邢王二夫人,并凤姐李纨和其他几个族中的媳妇在荣庆堂待客,却让园中众姑娘们在她的院子里面待着,另叫了府中的那十二个小戏子——已不是前几年那些了,有死的,也有后补的,单另给她们开了个小戏台。
因着彼此都是熟悉的人,所以倒也热闹。
小戏子们唱得还算认真,姑娘们却是吃的吃,说的说,玩的玩,除了宝钗,并没人认真看戏。
黛玉也坐在宝钗的身边,神情懒怠的拿着一个小酒壶自斟自饮,她倒是没有认真看戏,但也没有加入到姐妹们的玩闹中去,过了些时候,惜春也走过来了,坐下,只是一言不发。
又过了些时候,湘云拉着探春来坐下了,笑道,“你们都不玩,那还有什么意思呢?罢了,大家一起看戏吧。”
宝钗笑了笑,才要说话,但转眼又咽下了,“宝琴呢?”
“宝姐姐放心,琴妹妹拉着李家姐妹出去了。本来就是许久不见,自然有许多话说。”
黛玉看了湘云一眼,笑了笑,没说话。
要说这宝琴,在这里过的比起她记忆中的那个故事可要差多了。随着宝钗露出退意,贾母逐渐对宝钗露出了善意,甚至隐约透露出,可以为她寻找夫家的意思。而对宝琴,自然也就不需要保持之前的那种宠爱了。
而且,宝钗没有彻底拉拢她,她也不如那个故事里那般,和薛家好的亲如一家。
宝琴在这园子里面,就没有了十分要好的人,也没有那么如鱼得水了。
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她是过得更好也说不准。凭借自己的才貌,她迅速在京城中的女学寻找到了位置。虽然随着贾家的败落,她越来越不如前,但她的未婚夫家乃是翰林,所以总算是还有那么一席之地,这使得她飞快的成长起来,变得越来越圆滑,越来越……像是前几年,在贾母的压迫下也在飞快成长的宝钗。
宝钗对此似乎也是看在眼里的,但是也没什么表示。
事实上,当她决定要退出这场宝二奶奶之争以后,她的很多态度,就和以前变了个样儿。
“这么热闹的日子,也没有接二姐姐回来。”惜春忽然说。
“应该是要初一办家宴的时候才会回来吧。初一的时候,不是大老爷那里开家宴么?”黛玉顺口就回了她一句。这话一出口,才发现探春的表情变得挺怪。
“三妹妹怎么了?”这一问,同样是顺口问的。
探春想了想,还是笑道,“之前二姐姐派人来传话说,要初二办家宴的时候再回呢。之前老太太也说了先把人接回来,但她似乎有了身孕,所以不愿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