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世纪千年史话 >

第113部分

中世纪千年史话-第113部分

小说: 中世纪千年史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两国在边境的武装冲突始终不断,持续了足足五年。

  胡安一世到死也没能染指葡萄牙王位,直到1411年,葡萄牙再次重创卡斯蒂利亚以后,卡斯蒂利亚才正式承认葡萄牙的这个新政府。

  【英国…葡萄牙同盟】

  在葡萄牙的解放事业里,英格兰的无私帮助功不可没。于是,英葡两国签署《温莎条约》(Treaty of Windsor),结成永久军事同盟。

  至今,英葡两国仍是盟友,这是迄今为止历史上最长久的同盟关系,史称之为“英国…葡萄牙同盟”(Anglo…Portuguese Alliance)。

  两国都从这一盟约中得到好处。1640年葡萄牙反抗西班牙的战争,以及二战期间英国的反法西斯战争都是这一同盟关系的最好见证。

  【急流勇退】

  在葡萄牙的解放事业里,奴诺居功至伟,成为葡萄牙的民族英雄。

  妻子死后,急流勇退的奴诺出家成为一名修道士,一直到1431年七十一岁去世为止。在当修道士的日子里,奴诺虔诚至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之中。

  在奴诺生命的最后时光,约翰一世驾临修道院,奴诺在国王的怀抱中欣然地合上双眼与世长辞。

  看着好兄弟垂下双手,约翰一世的热泪止不住地涌出眶外。和岳飞、贝利撒留的悲惨遭遇相比,奴诺能够全身而退,死后备受敬仰,也许和他急流勇退有着莫大关系。

  很可惜,奴诺的坟墓在1755年的里斯本地震中毁于一旦,但墓碑上的铭文却永远铭刻在葡萄牙人心中:

  这里长眠着著名的奴诺,他是军队统帅、……、受上帝赐福的修道士,他生前虔诚至极,死后登上天国……他在尘世中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他却对此并不在意……

  1918年,教皇本尼迪克特十五世(Pope Benedict XV)为奴诺行宣福礼,祈祷他受到上帝的祝福。

  2008年,教皇本尼迪克特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发布两份教令,表彰奴诺的英雄事迹,并追封奴诺为圣徒。

  值得一提的是,奴诺的闺女嫁了个好人家,他俩的后代开创了17世纪葡萄牙的布拉甘扎王朝(Braganza dynasty),并在19世纪统治巴西。

一一六  明枪暗箭!英法的宫廷斗争
葡萄牙危机尘埃落定,英格兰却又卷入危机之中,日盛一日的宫廷斗争在英法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一场争权夺利的角逐在历史大舞台上演。

  【毫无意义的政治联姻】

  理查二世小朋友在泰勒起义中表现出了超凡的勇气和胆识,他在处理紧急事件中的泰然自若绝对令人折服。

  看起来英格兰有望,上帝赐下一个绝顶优秀的领导。可是,理查二世的统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

  *泰勒起义后,理查二世做的第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娶媳妇。这不是为了传宗接代,和以往的宫廷速配一样,这是场*裸的政治联姻。

  理查二世的老丈人正是德国皇帝查理四世(当时查理四世已经驾崩好几年了)。在天主教大分裂和百年战争时期,这一洞房花烛夜事件看似比英格兰以往的任何一场政治联姻都有意义,原因何在?与法国走得近乎的德国有希望成为英格兰的有力盟友。

  理查二世的想法不错,可事实又是什么呢?夹在英法之间,德国倒是谁都不得罪,理查二世给德国整车整车送大洋,却并未换得德国任何有价值的军事援助。

  【宫廷斗争】

  政治联姻没能帮助英格兰在百年战争中占得先机,而宫廷斗争却让英格兰陷入一系列内乱,世界股票市场上大有再多一支ST股的趋势。

  英格兰王宫相互斗法的有两大团队,一个是备受理查二世宠信的国王近臣队伍,我们就称之宫廷党吧,很明显,宫廷党的后台老板是理查二世,但这哥并没实权;另一个则是掌握实权的摄政派,他们的总瓢把子就是前文提到的王叔约翰,那个坏到出水的家伙。

  宫廷党不但是摄政派的死对头,还很不招贵族待见。在世人眼里,宫廷党就是围绕在领导身边的奸佞小人,除了会打小报告以外一无是处。对于这种现象,中国和外国早在几百年前就接轨了。

  真正让两派闹到水火不容地步的还是在对待百年战争的看法上。宫廷党属于鸽派,主张英法议和,这种想法原也不错,再打下去只会两败俱伤,有百害而无一利。可是,摄政派是典型的*,约翰极力主张猛攻猛打。

  两派争执还没弄出个子丑寅卯,一队所谓的十字军就从英格兰出发,结果以十分悲惨的命运结束了这趟“旅行”。

  在法国连续不断的失败,让理查二世的心有些洼凉洼凉的。看来直取法国并非上上之策,理查二世掏出《三十六计》翻了又翻,哇塞,终于找到一招——釜底抽薪。

  1385年,理查二世亲自挂帅,把矛头对准“老同盟”里的苏格兰,意图先断法国一臂。

  理查二世的战略思想挺对路,但在战术上实在差强人意。这次北伐除了劳民伤财一无所获,理查二世竟然没和苏格兰军干一仗就退回英格兰。由于这场不战而败,理查二世和约翰的关系更加恶化,两人见面白眼对白眼。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叔侄关系成为谣言的力量源泉,伦敦立时被各种小道消息塞得满满的。所有传言里,约翰最担心也是最害怕的一句就是“国王要对王叔下手啦!”

  在对待法国的问题上,约翰表现得挺猛男,实际上他是个缩头乌龟,在泰勒起义中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尽管手里有实权,约翰还是被谣言整得不寒而栗,他三十六计走为上,找借口逃离英格兰。

  宫廷党在与摄政派的第一轮较量中胜出,但这只是刚刚开始。

  【逼宫】

  总瓢把子的离开让摄政派没了主心骨,宫廷党正在看哈哈笑,这场大戏里的另一个主角出现了,他就是格洛斯特公爵白金汉(Buckingham)。

  白金汉是反对宫廷党的中坚分子,摄政派找到新老大,便纷纷投靠到过去,紧密团结在白金汉周围。我们就把这个新团伙称为逼宫派吧,至于为什么这么称呼,请看下文。

  逼宫派即使宫廷党的新对手,其实又是老冤家,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长年奋战在反对宫廷党第一线的摄政派成员。大家不要以为这是换汤不换药,在白金汉领导下,逼宫派远比摄政派强悍多了。

  经过一轮轮明争暗斗、明枪暗箭。逼宫派终于等来搞垮宫廷党的伟大时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在勇敢者腓力摄政下,法国大有反客为主的意思。事实上,勇敢者腓力的确制定出入侵英格兰南部的计划,只是一场意外暴动使之未能付诸实施,但来自法国的威胁始终未减分毫,入侵英格兰的举动越来越明显。

  宫廷党的带头大哥叫迈克尔,是理查二世最亲密的“战友”,也是财政大臣。

  迈克尔提出,英格兰各地的防御必须加强,以备不期而至的法国入侵。故而,在宫廷党谋划下,一场史无前例地向全国伸手征收重税的计划摆在国会的会议桌上。史无前例?对,史无前例。

  没想到,这一史无前例的事件让国会怒无前例,宫廷党人最终也死无前例。

  国会成员看着宫廷党的提案就气得七窍生烟,泰勒起义是怎么爆发的,难道你迈克尔全忘了?

  明智的国会阻止了迈克尔的愚蠢行为,并提出如不罢免迈克尔,国会就不对任何请求做回应。

  在理查二世看来,凡是和宫廷党过不去的,都是在和逼宫派狼狈为奸。国会的做法自然让理查二世把它定性为狼或狈。

  理查二世一怒之下扬言说,自己不会罢免任何宫廷党人,更别说迈克尔了。

  国会更横,积极召开大会,商量的内容让理查二世脖子直冒冷气:废黜理查二世,另立新君。

  这回子理查二世傻眼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丢车保帅。

  迈克尔狼狈离开领导岗位,流亡异国,他留下的活儿——王室财政大权,由一个新委员会打理。

  这一事件给理查二世上了一课,他手里没有实权,仅凭几个宫廷党人成不了大事。于是,理查二世离开伦敦,在全国各地巡回走访,四处寻找勤王力量。

  这趟“驴行”收获甚大,理查二世在柴郡(Cheshire)着手组织勤王军队,并对一些政府首脑封官许愿。

  当理查二世兴高采烈地返回伦敦时,逼宫派就冲过来逼宫,把一纸诉状拍到他面前:以叛国罪起诉宫廷党人,顺便还捎带上了几名忠于王室的高官。

  这分明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裸地夺权!从小就睿智的理查二世这点猫腻还是看得出来的,这一次他该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呢?

  和以前相比,理查二世腰杆不那么软了,他手里是有军队的。现在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柴郡的勤王军队杀到首都,一切就尽在掌握之中。

  本着这一逻辑,理查二世和逼宫派打起马虎眼,尽量拖延时间。与此同时,信使赶奔柴郡,通知勤王军队进京护驾。

  理查二世在王宫里不停地转着圈子,不停地比划着十字,焦急地等待着消息。不久,坏消息传来,勤王军队在进京途中遭到拦截,大败而逃。

  完了,一切都完了!理查二世痛苦地答应逼宫派,随后的几天是处斩宫廷党高层,四处追杀迈克尔等人的娱乐节目。理查二世的一批贴身骑士也遭清洗,死得比窦娥还冤。

  至此,支持国王的势力土崩瓦解,理查二世再次在这轮宫廷斗争中败下阵来。

  但是,我要说个但是,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理查二世又有了翻盘的机会:

  一、逼宫派积极组织的反法联盟以失败而告终,英格兰北部却连遭苏格兰入侵。国人把这些失败解读成为逼宫派执政不利。

  二、王叔约翰回国,但他人走茶凉,以前摄政派的老部下都成了白金汉的“自己人”。约翰势单力孤,摄政的头衔已成空衔。于是,他与理查二世化干戈为玉帛,联合起来对付逼宫派。

  三、理查二世不再是小朋友,他早已是二十多岁的大青年。

  所有以上诸种原因混合起来产生化学反应,所得的化合物就是1389年,理查二世信心十足地向国会提出单独执政的要求。

  他把以前的政治混乱都推到宫廷党身上,说自己都是受那帮狗头军师的蒙蔽,他本人也是受害者。说这些你亏心不亏心啊!

  把责任推到一帮死鬼和逃犯身上倒是不错的主意,而真正让理查二世胜出的却另有原因。

  虽然在对待宫廷党的问题上,国会和逼宫派的意见一致,但两者的根本出发点是不同的,逼宫派是要夺权,国会则显得大公无私,要维持国家正常运转。

  逼宫派把持朝政期间的所作所为令国人大失所望,这迫使国会拥立理查二世。于是,理查二世如愿以偿地当上名副其实的国王。

  掌权伊始,理查二世就推翻逼宫派的激进外交政策,转而寻求与法国修好。

  这一年即1389年,理查二世对法的温和政策标志着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终于在理查二世努力下画上句号。

  在结束战乱、减轻老百姓负担方面,理查二世功不可没,但这并不表明他此后的执政就是那么得人心。

  另一方面,逼宫派并没解散,理查二世还在想办法、找破绽,寻机消灭白金汉一党。

  【舞会风波】

  英格兰的政治混乱暂时告一段落,在随后的十几年里,英格兰局势相对稳定。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英吉利海峡东岸,享受一下法国的宫廷斗争。

  相比英格兰,法国的宫廷斗争没那么复杂,这是因为法国国王查理六世不像理查二世那样意志坚决、百折不挠,这哥精神实在太脆弱。

  有一天,王后的一名贴身侍女结婚,爱热闹的查理六世借机寻乐子,举行一场盛大的party。

  有人出主意,陛下何不搞场化装舞会,岂不乐哉?

  查理六世一听真乐了,妙哉,化装舞会甚好!

  那人又出主意,陛下何不扮成野人,岂不刺激?

  查理六世一听又乐了,嗯,扮野人甚好,整天穿得正经八里的太没劲,还是野性一点好。

  查理六世不仅自己回归大自然,还找来几名贵族,大家打扮得乡土气息十分浓郁:浑身上下裹着亚麻布片,布料上涂满树脂,看上去从头到脚乱蓬蓬的。

  穿上这身“时装”,“野人们”显然成了易燃易爆物品,查理六世很有防火意识,让手拿火把的侍从站到大厅角落里。

  随着音乐响起,大厅里热闹异常,侍者们吹拉弹唱,贵族戴着各式面具在舞池里翩翩起舞,耍得最欢的就是那几个“野人们”。

  大厅里真是欢歌笑语,偶尔还会听到几声浪笑。噢,原来有个贵族正在向坐着看热闹的女公爵献殷勤,二人眉来眼去,窃窃私语,女公爵被调戏得笑声不断。

  这时候,理查六世的兄弟、奥尔良公爵路易进了大厅。一进门,路易就被如此热闹的气氛团团包围。

  大厅里光线不够充足,路易拿着火想看清现场。没想到,一个“野人”舞动着腰肢扭到他跟进,只见呼啦一下,火星窜到“野人”身上立马变成熊熊大火。

  “野人”继续扭动腰肢,显然这次的动作表明变成火球的他极其痛苦。“野人”在大厅里到处乱窜,火星窜到其他几个“野人”身上,一个火球变成N个火球。

  惊慌比大火蔓延得更快,浪笑被妇女同志的尖叫声取代,大厅顿时乱成一片。

  一名贵族一面拍打着烧着的衣服,一面勇敢地纵身一跳,转体360度后一头扎进洗碗缸里,这才保住小命。

  慌乱间,女公爵看到一个浑身是火的人,哦,已然分不清是人还是火球了,正往自己这边扭来。

  女公爵一看,这不就是刚才调戏自己的那位吗?女公爵二话不说,撩起长裙把那人裹在里面,一顿乱扑终于把火扑灭。

  那人从裙子里露出头来,一阵傻笑,黑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