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极品小郡王 >

第87部分

极品小郡王-第87部分

小说: 极品小郡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达官显贵和富户为了迎合朝廷的庆典,也自发组织了一些活动,诸如开些流水席宴请宾客和百姓,商户挂上节庆日才会挂出的红灯笼,放些鞭炮……

洛阳城也的确很久未如此庆祝过。因而百姓也好像被周围庆典热闹的氛围所感染,连街市也兴旺热闹了许多。

作为魏朝的郡王,韩健在这天一早便收到宫里的旨意,让他进宫去观礼。说是观礼,不过是见证一些两位皇子赐封王爵,顺带按照规矩去祝贺一下。韩健觉得这没什么可祝贺的,要祝贺也要等杨家两兄弟哪个当上太子,光是封个亲王,又不是世袭,没什么作为的话下一代就降格为郡王跟他一个级别,再过几代皇家祖坟都看不见坟头了。现在的嫡系皇子,若是将来不能登基为帝,那逐渐会成为旁系,无人问津。

韩健身着朝服进宫,应天门外比昨夜还要热闹。在洛阳城的官员,只要是六品以上的,除了军职当值之外,其余一律放假一天来参加这个庆典。这也是朝廷在查处了贪污亏空案之后,第一次的公开活动,户部和库司两司被一锅端。这个阴霾仍旧压得魏朝朝廷有些喘不过气。韩健虽然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却也令魏朝朝廷的声望一时跌落谷底。

韩健可以先进宫,但他没有着急进宫。在应天门外,他遇上个熟人,兵部司典黄烈。黄烈的品级刚刚到六品,因而今天他也有资格过来参加庆典。

“韩兄,今天真是好天气。听说杨公子封王了,一会能不能瞧见?”黄烈兴冲冲过来跟韩健打招呼,打完招呼便是两句废话。

韩健观黄烈的模样,大概是黄烈以为自己运气好。结识了东王不止。还结识了未来的康王。有了这两个朋友,他今后在洛阳城便可以继续为所欲为。

“大概能看到吧。”韩健敷衍道,“对今日赐封之事,朝廷具体安排我尚且不知。两位皇子是否会露面。现在说不准。”

黄烈一叹。好像很有感触道:“姓杨就是好。你看看杨公子,为人那么老实,说封王就封王。还有我表妹……算了,不说她。可惜我姓黄,不然我能封个王什么的,有自己一大块领地,自己说了算,那真是……别提有多美了。”

韩健心说这黄烈人不咋的,倒是还有点志气。韩健真想说,就你这德性还想封王?下辈子吧!

韩健转开话题,问道:“这次你们兵部来了多少人?”

黄烈笑道:“能来的都来了,不过咱官职卑微,上次陛下说将来会提拔重用我,后来是听到些风声,怎么到后来一点风都没了?陛下到底是赏还是不赏?”

韩健知道黄烈说的是上次他救出杨余,女皇说要赏赐的事。当时杨余获救,女皇也就随口一说,对别人来说这赏赐可能会尽快落实,但黄烈出身兵将世家,将来肯定会为南王效力,女皇赏不赏关系不大,就算女皇欣赏黄烈要留他在洛阳城为朝廷效力,女皇也要考虑南王的反应。更何况黄烈的本事众所周知,女皇大可不必为这么一个“窝囊废”让南王有所误会。

“应该……快了吧。”韩健随口道。

黄烈一脸懊恼,大概是他嫌弃自己的官职低,在洛阳城这等地方,随便把抓出个就可能是侍郎尚书的,又或者是什么将军王爷,而他一个六品官,就算背景再雄厚,也只是个小吏,走到哪都矮人一头。

说着话,宫里面有人出来通传,说是官员可以进内。韩健也没把自己看的太特殊,只是随众官员一起进了应天门,只是在例行检查的时候,韩健有些特权不用被搜身,直接可以进皇宫正院。

进了皇宫,韩健正要往今日举行赐封大典的正殿方向行去,却见迎面过来一个匆忙的身影。此人迎着他走过来,正是大太监卢绍坤。

“给东王殿下请安。”卢绍坤上来见礼。

“卢公公安,这是有事出宫?”韩健笑问。

卢绍坤看了眼韩健身后刚被搜完身过来的众大臣,脸色有些为难道:“殿下,借一步说话。”

韩健心有疑惑,这卢绍坤怎么感觉有什么要紧事跟他说,而且好像还是机密之事。照理说今天是两位皇子被封王的重要日子,卢绍坤为准备两位皇子搬出皇宫到自己府第的事应该会很忙,无暇过来跟他说话。

到了一边,卢绍坤才凑上前低声道:“陛下让老身知会殿下一声,说是中午时候去涵礼宫那边去。”

“涵礼宫?”韩健心说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说宫里有这么个地方,“卢公公,不知这涵礼宫在何处?”

“就在文武殿隔壁,殿下知道文武殿在哪吧?”卢绍坤道。

韩健点点头,文武殿是他第一次进皇宫,女皇招待群臣的地方。

见韩健点头,卢绍坤总算放心,好像是有事,急忙告辞而去。等卢绍坤走了,韩健才想起来“文武殿隔壁”的确是个很笼统的概念,皇宫里殿堂林立,就是隔壁也有前后左右之分,而短短一段距离就会有不少的宫廷侍卫把守,要过几道门也说不定。到时候他不知确切的位置,只是去文武殿,再找的话怕是找不到地。

韩健这时候想,要是现在杨曦能来指路,那就最好不过。但他也知道,现在杨曦即将被封王在,自然也没时间出来见他。

“希望这小子听了我昨天的话,上点心,别总是一副对何事都无所谓的态度。”韩健心里一叹。

随后,韩健跟在众大臣的队伍中,直接去了皇宫正殿。在正殿外,已经被布置好,礼部和九卿的官员已经先一步到来,而此时正殿的宫门尚未打开,应该还在等女皇和两位皇子过来。

韩健刚站定,便又见到一个熟悉而陌生的面孔。这张脸他初来洛阳城时倒不止一次见过,但近来却一直没再见到。

是南齐使节,南朝的“大太监”朱同敬。

此时朱同敬只是一人前来,并未像上次一样带着随从。而他仍旧是一身白衣,手拿一把扇子,看上去文采风流,不过更像个小白脸吃软饭的。

韩健在跟朱同敬有过几次交集之后,也曾特地去调查过此人,据闻此人并没有太深厚的背景,是官宦子弟出身,自小便家道中落。而朱同敬的发迹,完全是因傍上了南齐的太后,之后才逐渐崛起于南齐的朝堂。

南齐的情况,与魏朝很相似,都是上一代的皇帝人到中年便撒手人寰,而膝下子嗣年幼。魏朝皇帝的做法是把皇位传给了长公主,也就是当今女皇。而南齐则不同,南齐上一代皇帝死后直接把皇位传给时年五岁的小皇帝,以皇后为太后来监国,同时安排了几名辅政大臣。这事发生不过是四年前。

南齐如今的小皇帝才九岁,南齐的权力基本分化为两边,一边是太后,一边是辅政大臣,两边对权力各不相让,却也各拿对方没有办法。而朱同敬,就是太后一党中的重要人物,他不但才学样貌出众,懂得讨女人欢心,更重要的是他有才能,能为南齐太后出谋献策。至于朱同敬到底是不是太监,在南齐那边也是众说纷纭。因为南齐太后只能压住南齐朝廷的半壁,因而在南齐境内,关于太后和太后的一些传闻也无法被禁止住。南齐的几名辅政大臣有意贬低南齐太后的形象,而朱同敬也被他们重点抹黑。

此时的朱同敬,好像只是一个普通的观礼者,到了皇宫来也没四下打量,似乎也没注意到韩健的存在。

朱同敬不惹他,韩健也没心情去理会这个会耍阴谋的小白脸。上次朱同敬就在清越坊内通过跟他接近,来让廷尉府少府胡德明认为二人有什么勾结。从那时起,韩健便知道朱同敬并不止是个小白脸,他的手段也很高明。

韩健等了一会,内阁的一些大臣这才过来。首辅尚邵明和次辅顾唯潘等人,手捧着诏书过来宣读。

韩健随众大臣下跪听旨,这算是女皇正式为两个弟弟赐予爵位。除了赐爵,女皇还在诏书中特别点名,让两个弟弟参与到朝事中来,匡扶社稷。

话说的很高调,韩健有些想不明白两个皇子出仕的方式。韩健想,大概还是跟以前一样,两个皇子不会有什么正式的官位,只是在女皇有什么特别事情要派二人去做的时候,才会交待他们去做,就跟安排了两个钦差差不多。

宣读完圣旨,皇宫正殿大门打开,众官员便可进去等候女皇和两位皇子到来。

这时候韩健才注意到,延宁郡王和安平郡主并不在,除了他二人,再就是户部尚书汤生也不在。当下户部和库司,仍旧是两个空衙门,汤生和他韩健,是这两个衙门硕果仅存的官员。

第一百五十七章突如其来的战事

韩健进了正殿,便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照理说诏书应该在女皇带两位即将封王的皇子到来以后,再由大臣来宣读。可到现在,女皇和两位皇子仍旧不见踪影,连除了他之外,另外几个在京城的两位郡王和一个郡主,延宁郡王、康王和安平郡主也未出现。就算是老康王身体有恙,但康王世子照理说也会跟他一样收到女皇的旨意进宫的。

韩健想,莫非是出事了?

韩健正不解之间,卢绍坤又匆匆忙忙过来,当众道:“诸位,都先请回吧。今日陛下身体抱恙,怕是不便出来与诸位相见,至于册封之事,一切从简。就无须铺张了。”

众官员带着诸多的不解,和没见到女皇的一种无奈,纷纷离去。韩健本来也要走,但想起之前卢绍坤说的让他去涵礼宫,便想上去让卢绍坤带他过去,却见卢绍坤脚步匆忙去了后殿。后殿是皇宫正殿的禁忌之地,除了女皇之外,想过去的除非是宫女或者是太监,韩健不得传召是不能进去的。

韩健无法,只好自己出去找涵礼宫的位置。

从皇宫正殿出来,韩健看了看其他大臣去的方向,都是往宫门口方向。也就是说只有他一人被传召。

可为何传召的地点在他从来没去过的涵礼宫,而不在烨安阁,韩健就有些想不明白。而涵礼宫到底是做什么的地方,他也不知道。

韩健直接穿过皇宫正院的侧门,通过熟悉的廊道。到了文武殿院子的门口。此时文武殿的院子安安静静,连个侍卫的影子都看不到。韩健正想要不要进去找个人问问,便见杨曦在院子里树荫后朝他招手。

“杨公子,是你找我来的?”韩健四下环顾一下,除了杨曦没有别人,只好上前问道。

“才不是,是姐姐找你来的。出事了,姐姐好像很急,她怕你找不到涵礼宫在哪,所以让我到这里来等你。”杨曦有些感慨说道。

韩健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杨曦。一身便服跟平日出宫穿的没什么两样。哪里有正式要接受王爵册封,参加庆典的隆重正式模样?韩健想,这也说明杨曦老早就知道今天不用去皇宫正殿那边出席繁琐的册封仪式。那也就是说,是真出事了。

“什么事?”韩健一边随杨曦快步往文武殿隔壁走。一边问道。

“到了你就知道。具体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姐姐刚把几个人派出去,应该是北边要打仗了。”杨曦道。

北边要打仗?韩健心里微微紧促了一下,是说朝廷要跟北王开战了?还说长城北边那些少数民族又南侵?

韩健想了想。应该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现在朝廷虽然接连拔除了北王在京城中盘踞的几个势力,也缴获了大笔的钱粮,但说到底,两边还未到撕破脸的时候,北王要起兵造反也不至于如此操之过急。但韩健也觉得有北王造反的可能,北王在得悉朝廷举动后,知道朝廷一旦得到这大笔的钱粮,整顿之后此消彼长之下他可能无法再取胜,于是仓促间起兵,能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既然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韩健也就不去多想。直接随杨曦到涵礼宫内。

这是韩健第一次来涵礼宫,涵礼宫只是一个不大的屋舍,只有一层,进去之后感觉光线不太好,很暗,简直不像个宫殿而好像是个库房。在涵礼宫内,此时没有大臣、太监和宫女,连卢绍坤也没过来。女皇立在一张有些杂物的桌前,像是凝神看着桌上的某样东西,而桌子旁边只有一个人,是杨曦的兄长,三皇子杨余。

“姐姐,我把韩兄带过来了。”杨曦一进门便对女皇招呼道。

“来了?”女皇回头看了韩健一眼,摆手道,“无需多礼,过来说话便是。”

韩健本来还要行礼,听女皇如此说直接到桌前,这时他才看到桌上到底是什么东西。原来是一张很潦草的地图,从地图上地理位置的标注来看,应该是北方的军事图,涉及到长城边关内外的一些战略要地,还包括了黄河的北段。

“东王,你看看。”女皇摆手示意道。

韩健瞅了瞅,因为军事图画的有些潦草,这年头没有飞机和大型的丈量测绘工具,要画一份比例大小尺寸正常的军事图那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军事图除了几个地理标注之外,没什么特别的说明,只能说这是一份军事图,对地理还有所了解的他根本不需要去看这个。脑子里的地图也比这个完善。

“陛下传召,不知所为何事?”韩健看了杨余一眼,恭声问女皇道。

女皇微微一叹道:“鲜卑人,又要开始与我魏朝开战。这月他们已经两次犯我边境,最近的一次,是前天夜晚……”

韩健终于证实了内心的猜测,原来是北方少数民族闹事,而不是北王造反。

“那陛下……意下如何?”韩健问了一句。这算是形势上的相问。在他想来,毕竟朝廷跟鲜卑开战不是一次两次,就算是鲜卑大规模的入侵,几乎每几年都会有一次,鲜卑人在女皇登基之后也没消停过。可能是这一两年,因为鲜卑热闹要应付北方其他几个少数民族的崛起,而对北部边关少有动作,但这不代表鲜卑会放弃南下劫掠。鲜卑也仅仅是南下劫掠,就算是占了魏朝的城池,也从来不会占据超过半年时间就会从长城以南撤兵。魏朝在长城以北也有几个纵深城市,只是这些城市不被重视,甚至很多时候在开战后还会被废弃。

北方的事,一直是由北王主导。北王跟鲜卑开战,最多是跟朝廷不断索要钱粮,除此之外,很少会请求朝廷派兵,就算请求了朝廷也会以各种理由来推脱。韩健想,难道是这次鲜卑入侵事情是假,其实是北王试探朝廷,顺带跟朝廷要钱要粮要兵?

女皇叹道:“鲜卑人贪婪不止,这些年北王许久未出兵,鲜卑人已渐渐恢复元气。此番鲜卑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