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极品小郡王 >

第479部分

极品小郡王-第479部分

小说: 极品小郡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八月二十六,韩健南下黄河回到洛阳。此时距离他出征关中已过去三个多月,关中一战从年初开始筹备也过去了半年之久。割据一方的西王府已有四十多年。却在短时间内平定,除了军事上的动作之外,更重要的是韩健所派出一些情报人员对于关中将领的收买。

杨平举儿子众多,加上其为人骄横跋扈,其实在军中不得声望。很多将领早就对杨平举有怨言。本来在西王府上下齐心所向之时,即便韩健派出几路人马然后袭击,也不会取得太大的进展,但也就是因西王府内部人心不稳,加上之后林詹所部的参战,令西王府防线一溃再溃。等到东王府兵马抵达长安城时,西王府早已是离心离德,军中叛乱不断,除了有将领开城门献降,也发生了西都叛乱,最后令杨平举没有回到大本营而死于乱军之手。

在杨平举死后,其一族近乎被早有怨言的将领所屠戮,杨平举之下,除了他的那些儿子之外,根本没有树立起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一些将领虽然有名望,但本身却无兵权,被韩崔氏和林詹甚至是苏廷夏分而瓦解,到后面,西王府人马要么溃散到地方自立山头,要么被东王府所收编。偌大的关中,在两个月时间内便被彻底平息。

八月二十九,刚被封为安定侯的苏廷夏近乎是被人押解到洛阳城。

进到城中的苏廷夏,再也不是号令一方的将领。便在他自己都感觉朝廷不会放过他之时,所迎接他的却是提前几日回到洛阳的东王韩健。

韩健亲自领东王府部分将领出城迎接了苏廷夏,好像迎接凯旋的将领一般。

但到苏廷夏进城之后,却并无进宫朝拜天子的机会,而是被送到临时为苏廷夏所准备的府邸之中,虽未说禁足,东王府也未派兵看守,但苏廷夏进到府中之后,便也好像进到坟墓一般,一心调养。

直到九月初三,宫中举行朝会来封赏此次西征有功人员,苏廷夏才作为将领代表出席了朝会。

苏廷夏亲自进宫,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不可思议之事,旁人都以为苏廷夏回到洛阳之后就将被杀,就是不被杀也会被囚禁起来。因为苏廷夏做的恶事太多,无论是朝廷或者是东王府都应该尽力撇开与他的关系。但苏廷夏进宫则代表,朝廷已经接纳了苏廷夏之前所作的那些恶事,也等于是承认了那些恶事间接是由朝廷所默许的。

苏廷夏进宫之后,所受到了无数人的冷眼。同时被请进宫的一些儒学之士都将他看成是屠夫和魔鬼,就差当面对苏廷夏嗤之以鼻。

但苏廷夏却好像坦然接受自己是魔鬼的事实,很心安理得进宫。

朝会之上,杨瑞却并未亲自出席,此时杨瑞已经怀胎九月,要行动非常不方便。朝会则是由太子杨曦和监国韩健来主持,在朝会之上,苏廷夏还是得到了很高的待遇,不但可以列于武将之首,甚至还得到了颁赏,并且领到象征兵马大元帅的节杖。

这也遭致了很多人的不满。但毕竟是朝会,而且天子并未出席,即便有些人有鼓动,但还是没在朝会上惹出什么麻烦了。

到朝会散了,宫中举行午宴,官员和武将,还有被请来宫中之人都移步到文武殿内饮宴。此时杨瑞才姗姗来迟,众臣见到杨瑞大腹翩翩的模样,也消除了对于杨瑞被韩健所软禁的担心。

午宴之上,杨瑞亲自给苏廷夏敬酒,却是以茶代酒。苏廷夏受的也是心安理得,这又引起不少人的非议。

杨瑞只是在午宴上呆了不多时,便在人相扶之下离开。之后韩健也随之而去,主持宴会的是杨曦。

经过西征一行,杨曦虽然还未彻底从阴影中走出来,却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窝囊不堪。就算他出席到宴会这种人多的地方,也不会太怯场,只是让他说几句话则比较难。

说是杨曦主持,后面宴会则基本是礼部侍郎林恪的独角戏。林恪毕竟是东阁尚书出身,属于学者派,心中自然也看苏廷夏不过眼,既然韩健和杨瑞默许让他来主持宴会,而且他本身已经失势,就没什么顾忌,明着好像对苏廷夏分外礼重,不断给苏廷夏敬酒,却总是在敬酒的时候不阴不阳加以讽刺。

苏廷夏则是一脸淡然而接受,全当听不懂一般。

整个宴会之中,苏廷夏和林恪成为主角。

到宴会散了,已经快临近黄昏。在苏廷夏一副事不关己神情出宫之时,却在宫门口遇到也刚从皇宫內苑出来的韩健。苏廷夏本想放慢脚步等韩健出去之后再出宫,韩健却是迎过来,笑盈盈将他给拦下。

第七百三十章西凉王

从苏廷夏帮韩健平息张行军中生变,再到韩健将他派领两万兵马北渡黄河,韩健已经有近两年没见过苏廷夏。这两年时间里,苏廷夏在北方闹的是轰轰烈烈。是他将北王府在北川城以南的防线全数击溃,也是他兵围北川城,又是他带兵过北关进入到渤海,将渤海闹的天翻地覆,甚至令新罗对魏朝臣服。而后领兵打西王府,他也算是居功至伟,但到头来他也是受非议最多。

无兵无粮,只是给了他两万人马,还有一个便宜行事的权力,他便完成了兵马扩充以战养战,去的时候是两万兵马,回来却给韩健带回了十几万大军,到最后真正被东王府几次收编下来,也得六七万兵马。这样的作战奇才韩健也实在不知该如何处置,苏廷夏身上所背的那些非议和恶名,说到底原本是属于他的,只是被苏廷夏代领了。

“东王殿下。”苏廷夏还是行礼,礼节上没有多少恭敬,只好像是平辈论交。

韩健摆手示意让随从退下,这样他可以与苏廷夏单独说话。苏廷夏一脸镇定自若,面对韩健走上前来,他也感觉到韩健来者不善,但若是韩健要对他下手,不会等到皇宫赐宴结束。或许韩健也会将他软禁,只要他不死,别人的非议将会持续存在,一些原本应该会安在东王府身上的罪名就会嫁祸到他的头上。

“安定侯得胜归来,陛下甚为欣慰,已在城中为你赐下府邸和奴婢,安定侯只管先静养些时日,之后自会再有派遣。”韩健道。

苏廷夏再施礼,韩健话说的客气。他自然也就没有辩解什么的必要。他的非议也是他自找来的,从他带兵抢掠开始,就已经料到有一天会遭来话柄,也会为东王府所弃。现下东王府并未对他加以弃用,而是留下他仍旧为东王府效力,只是被剥夺了军权。但仍可在京城中行走没有剥夺他的自由,他感觉也像是被优待了。

但一介领兵在外叱咤风云的将领,突然成为洛阳城里无所事事的闲人,这种地位的反差他一时又怎能轻易接受?若非韩健在关中一战摆了他一道,令他将兵马折损过半,或许也有与朝廷对抗的资本,但现在就只能忍气吞声,甚至面对韩健也要摆出无所谓的模样。

没有太多的话说,韩健也只是礼节性跟苏廷夏说了几句。随后韩健亲自给苏廷夏委派了差事,苏廷夏将会以兵部尚书的官职来负责前线战略上的统筹。但实际也跟虚职一般,并不负责真正的作战方略和指挥调度,就连京城的防务他也没有插手的权限。

苏廷夏也无何怨言,只是把领兵的兵符交出,再者出皇宫,在他所带回的一些随从护送下回府而去。

韩健直接回东王府,在他出征在外这些日子。洛阳城一切都安定,原本韩松氏担心杨瑞会趁机收权。本来杨瑞的确有机会这样做,但她也许是刻意为避嫌而不引起韩健的误会,再加上即将分娩,还有身边无太多可信任之人的缘故,到韩健回来,洛阳仍旧是相安无事。就连韩松氏也未在他离开后太多去针对杨瑞。

韩昭氏原本在潼关准备回洛阳,但得知林詹北上,她也不得不去西都和长安城帮韩昭氏整顿军务。在东王府兵马攻下关中之后,留守关中的是韩崔氏,虽然韩崔氏所部是一支整合军队。但在完成对西都和长安城的占领之后,军中秩序井然,地方很快恢复了平静。就连原本隶属于西王府治下的地方官,大多数也投奔了朝廷,朝廷也两次下敕令到地方,规定地方官只要拥护朝廷的,暂时都会留任。

回到东王府内,虽然韩崔氏领兵尚且未归,但整个家里却是喜气洋洋。韩健远征归来,西王府平定,如今东王府已经控制了北方大多数的领地和兵马,韩健已经成为魏朝无冕的帝王。而顾欣儿等人却并不太在意这些,韩健能平安归来才是一家子女人最为关心的。出征在外三个月,韩健回来之后有更多时间去陪身边的女人。

家中家宴,还没等结束,韩松氏已经在说韩健晚上要去陪谁的问题。韩健身边女人越来越多,在开始时韩健基本还能保持公平,但随着他公务的繁忙和这次的出征,回来之后再不是单纯的轮流去陪顾欣儿她们,韩健也必须拿出更多的精力才会令后院安稳。

不过当晚韩健还要办一些公事,要到晚一些才能回来,吃过晚饭之后韩健便要往军所衙门去。

到军所衙门,等待他的不是各级的将领,现在东王府的将领多数都派遣在外,要么跟随韩崔氏和韩昭氏在关中,要么随林詹在北川城和北关,韩健要见的,也是刚从关中回来的洛夫人和李云,这两个西凉旧部派系下的女人。

关中一战,看似浩大,但整个战事来说属于波澜不惊,东王府这面折损最重的莫过于苏廷夏所部,而西王府的溃败则完全来自于内部的变乱。随着朝廷旗号进入到关中,很多地区的守将和地方官都是主动献降,到最后,关中之战所发生激战的地方也不多,激战也多是西王府军中叛乱之后的乱战,于东王府一边无太大损失,反倒令东王府可在战后收编到相当数量的西王府旧部。

到八月初时候,原本西凉旧部的属地,有三名地方郡守和镇抚使都投靠朝廷,西凉旧部领地内并未发生变乱,原本西凉旧部西支的人马,还想趁机夺回政权,但很快被地方守备军弹压下去。但韩健毕竟曾经有过要为西凉复国的意思,虽然洛夫人和李云在这次的关中之战中所立下的功劳不多,为她们所刺杀的将领只有区区几人,而且在情报刺探方面也很滞后,但在战事结束后,她们还是第一时间返回到洛阳来向韩健邀功,其实也是试探韩健是否真的会履行当年的承诺。将西凉国单独划出。

在韩健看来,明显是洛夫人和李云有些痴心妄想,但他还是会见了这二人,却是在军所衙门这等很正式的地方。

“……关中一战,你们二人做的倒也是不错。”韩健先是给了洛夫人和李云定心丸,虽然不至于说将西凉旧国的领地所归还。但至少在论功请赏上也会有她们一份。

“都是少公子指挥有度,妾身不敢居功。”洛夫人一脸恭谨道。

“夫人过谦了,这次江都兵马助朝廷平息贼逆,你们也算是立下功劳,在请功册上本王也会记下你们一笔。”

韩健话说的很轻松,洛夫人和李云却是对望一眼,她们很想问韩健关于西凉旧地归属问题的,还有韩健之前让她们去代为掌管西凉旧地的政令是否还有效,这是她们为东王府效忠的基础。虽然名义上是这么说。但就算是韩健不准备把西凉旧部单独划出来,她们也不敢有怨言。

二人虽然手底下都有一群效忠之人为其办事,但毕竟是女流之辈,在西凉灭国二三十年间,就算有几支成型的西凉国旧部兵马发起抗争,到最后都被平息,现在光靠她们两个女人的力量,想从东王如此枭雄手上将西凉旧地讨回去。连她们自己都觉得太过不现实。

洛夫人和李云当着韩健的面不敢问,韩健却先说道:“你们二人难道就没别的事问?”

洛夫人毕竟跟韩健的时间也算长。对韩健性格多少有些了解,韩健属于那种说到做到的,不至于会赖她,但之前韩健也说过,会按照她们的功绩来判定是否会兑现诺言,现在她们自问在这次平定关中的战事中。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甚至都不敢提讨回西凉旧地之事。

“少公子,如今关中之地,还有阳关以西之地,都是刚刚平定。人心不稳,不知东王可有何安排来安地方之民?”洛夫人言外有音道。

韩健微微冷笑道:“关中地方都归顺了朝廷,如今也无乱党闹事,就连原本西凉旧地的将属,也都归顺了朝廷,夫人你这句人心不稳,恐怕是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洛夫人紧忙行礼道:“妾身并非此意。”

“管你是什么意思也好。本王知道你们想说的是什么,关中一地,你们是立下一些功劳,但若是将阳关以西的西凉旧地归还,你们自问可有这般的功绩所能受得起?”

洛夫人和李云都有些惭愧,为东王府办事,她们也算是小心谨慎。原本在她们看来已经是强大无比的西王府都已覆灭,整个北方已经唯东王府马首是瞻,现在就等于是把自己卖了什么也换不回。

“不过……”就在洛夫人和李云感觉大失所望之时,韩健突然话锋一转,“西凉旧地本就为西凉之人所有,本王也考虑上书朝廷,将西凉旧民或从关中迁回,以封地形势重设西凉王,代朝廷管辖一方。”

洛夫人和李云心中心中又有了些期待,洛夫人紧忙问道:“不知东王可有人选?”

韩健道:“本王乃是东王,将来西凉之地的主人是西凉王,同为朝廷谋事,本王就算有人选那又如何?一切还要等陛下的圣旨。你们也别觉得本王是刻意敷衍,这么说吧,就算本王做不得主,但眼下能真正为朝廷镇守西凉之地之人,也不过是夫人和公主二人,一个有财有势,而且为本王帮手。朱余公主,你毕竟有西凉李氏皇族的血脉,能得西凉百姓的拥戴。”

洛夫人和李云原本已经冰释前嫌,准备一心从韩健这里争取到属于她们的东西,在听到韩健的话之后,二人对望一眼,目光中又充满着敌对和仇视。韩健的话也等于是说,还是会扶植她二人去管理西凉旧地,甚至扶植她们做西凉王。但还是只会选择她们当中一人。

原本洛夫人早投奔东王府,自以为不会有何障碍,但她最大的对手李云,毕竟是西凉的旧皇族,在西凉旧地的号召力非她一个商贾女子可比。现在她们若想得到韩健的绝对支持,就必须要将对方打压下去。

韩健再道:“既然本王要向朝廷提议让你们来统辖西凉旧地,你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