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极品小郡王 >

第316部分

极品小郡王-第316部分

小说: 极品小郡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健进到里面,俯视着坐在池水中的两位玉人,笑道:“瑞儿难道在说为夫的坏话?”

“妾身哪里敢?只是与苁儿说一些闺房的悄悄话,防止被夫君偷听了去。”

杨瑞说这话,显得很妩媚。

韩健面对这么一个很懂得情趣的娇妻,心中也觉得有些太快了。

本来他印象中的杨瑞,从来都是高不可攀的模样,却也不知杨瑞竟也有自己的热情,在与他合卺之后,杨瑞便放下很多心结,甚至在杨苁儿面前也会如此“放荡不羁”。

“夫君还不下来,让妾身和苁儿妹妹为你清洗一番身上的疲乏?”杨瑞突然将身子直起来一些,娇声说道。

韩健点点头。他也不会客气,本来就是闺房之乐。在人前保持一副姿态已经令他很累,要是在两位娇妻面前,还是那么一副冷面孔,整个人也就没什么趣味。

韩健宽衣,直接下到池水中,杨瑞毕竟来过两次,已经对这周围的环境很熟悉,直接起身,走到韩健之前。也让韩健能欣赏到一些难得的风光。杨苁儿则只是坐在池水的一角。连动一动都觉得很羞,更别说是过来迎接。

韩健扶着杨瑞一起到了杨苁儿身边,坐下来,左右环抱。心中也觉得有些累。

“妹妹。夫君这模样。应该是两日没休息好,快服侍夫君沐浴过,早些回去就寝才是。”杨瑞见韩健姿态。便好像能觉出韩健心中所想,对杨苁儿吩咐道。

“嗯。”杨苁儿这才带着娇羞,起身撂水帮韩健沐浴,而一边的杨瑞则是在帮擦拭身体。

一炷香工夫之后,韩健差不多沐浴完。这时候外面轻微脚步声传来,本来在外面守着的卉儿捧着换洗的衣服进来。

只是个未经人事的小丫头的卉儿,见到这池水间里的旖旎景象,整个人都快站不住,捧着衣服立在那,动也不动。

“还不拿过来?”杨瑞板起脸道。

“是,陛下。”卉儿这才走上前,杨瑞接过衣服,先是拿过韩健的那一身,道,“苁儿妹妹,先帮夫君穿好。”

“嗯。”杨苁儿帮忙,韩健却自己接过衣服,往身上套。

杨瑞却盯着卉儿,恶狠狠道:“你个小丫头,以后要服侍的地方还多。真想把你扔到这水池里,看看还弄不弄出这一副谁欠了你的模样。”

卉儿一听吓了一跳,她可没觉出这是杨瑞在吓唬她,还以为杨瑞真的要这么做。

韩健见杨瑞那一副坏笑的模样,便也觉得杨瑞有她不同于平日的一面,连个小丫头她也不放过机会去整一整。

穿戴整齐,杨瑞道:“夫君还是先暂且稍等再走,卉儿,你留下来服侍东王,可明白?”

“是。”卉儿应声道。

本来对韩健很害怕的卉儿,这时候却是觉得留在韩健身边更安全一些,对杨瑞更怕一些。

杨瑞与杨苁儿一起离开,而韩健则是在里面等了等再走,等于是要错开回去的时候,被人察觉。

“走吧。”韩健觉得时候差不多,对卉儿道。

“是。”卉儿又是机械性应了一声,只是低着头在前面引路。

韩健见卉儿差点连路都不看,便试着问道:“卉儿,你今年几岁了?”

“十……十四。”卉儿道。

韩健笑道:“我家中有一位娇妻,与你年岁相仿,却也大了你一岁。不对,是两岁才是,你是十四虚岁吧?”

“嗯。”卉儿应声,脚下也平稳了许多,跟韩健这一说话,她也就没之前那么害怕。

韩健叹道:“平常人家的闺女,十四岁差不多也要出阁了,以后跟在陛下身边好好服侍,陛下不会亏待了你。”

卉儿这次没有应声,头却稍稍抬起,走路也更加平稳。

韩健与卉儿一起回到杨瑞的寝宫,掀开布帘,卉儿立在外面不敢进,而韩健则是直接进到里面,这时候杨瑞和杨苁儿都还在用毛巾擦拭湿了的头发。

杨瑞有些自责道:“苁儿妹妹身体尚未痊愈,倒是妾身考虑不周,这一洗,恐怕病情会有所反复。”

“没事的姐姐。”杨苁儿道,“苁儿习武日久,身体以前得一些小病,很快便会痊愈。”

杨瑞看着杨苁儿,叹道:“妹妹今时不同往日,就说妹妹,已经多久没骑马上阵了?”

杨瑞这次彻底无话可说。

以前身体好的时候,那是她上阵杀敌的时候,现在养尊处优早就没了以前的好身体,身体也越来越“不济”。

杨瑞续道:“况且妹妹现在身怀夫君的骨肉,要是这一病,对骨肉有什么损伤,那就是姐姐的罪过。来,早些上榻,暖和一下。”说着,又看韩健一眼,“夫君也是木头,早些去疼疼苁儿妹妹,不是能让她身体更暖一些?”

听到这么露骨的话,杨苁儿不由娇嗔一声“姐姐呀”。

韩健不由瞪了杨苁儿一眼,这么有原则的杨苁儿,果真是被杨瑞给收买了?连最基本的原则都不顾了?

第五百一十章洛阳故人

芙蓉帐暖一度**,韩健早早起来出宫,因为中午便要动身出发回江都,杨苁儿也并未在宫中逗留。

经过这一次的事,韩健发现其实杨苁儿并非外表所表现出的孤傲和冷僻,主要还是对人,杨瑞以诚心对她,便得到她的回应。韩健心中也不得不感慨杨瑞待人的本事,能将杨苁儿都治的服服帖帖,杨瑞似乎已经找到做他东王妃的一种感觉。

到宫门口,韩健送杨苁儿上回东王府的马车,他自己则没有同行。杨苁儿毕竟身怀六甲,需要精心调养,趁着中午出发前还有段时间,韩健也想让杨苁儿多休息。

离开皇宫,韩健直接去了武安所。武安所内,京城防务的最高将领张行正在与一人说话,见到韩健,张行和那人一起起身相迎。

来人韩健乍一眼看上去并不认得,很年轻,但面颊却饱经沧桑,一脸胡渣子好像多年都没有修理过。但仔细看,仍旧依稀可辨当初的模样,正是曾经在洛阳掀起一片腥风血雨,最后落得发配南疆的前科状元苏廷夏。

“苏某人见过东王。”苏廷夏见到韩健,拱手行礼。

韩健听到苏廷夏自报家门,心中才确定自己没有认错人。

本来苏廷夏给他的印象是年轻有为,而且心机颇深,仔细一想,其实苏廷夏历经三次科举,加上这两年的颠沛流离,已经是年近三十。有这么一副成熟的老相也并非稀奇。

“苏兄客气了,请坐。”韩健心中也有些感慨道。

想当初。苏廷夏也曾预言了洛阳即将动乱之事,也预言了杨曦会成为太子,这样一个可说是奇才之人,只是因为前半生的一点过错,不但令家人蒙难,连他自己也才堪堪保住性命,至今仍旧是孑然一人。韩健想想也觉得苏廷夏这半生活的相当不易。

苏廷夏还礼道:“不敢当。”

韩健先行落座,张行和苏廷夏这才坐下。

韩健道:“本王听闻苏兄在南王府麾下效力,之前钦佩苏兄的才华,便向南王讨个人情。将苏兄借用过来。还请苏兄不要介意。”

苏廷夏一笑道:“东王赏识苏某人,乃是苏某人的荣幸。不知东王有何驱使,苏某人定当尽心效力。”

韩健点点头,问道:“苏兄在南王麾下官居何职?”

“左军殿卫长吏。”苏廷夏恭敬回道。

韩健点头会意。这官职相当于校尉级别。比林小云那愣头青要高的多。不过苏廷夏和林小云能在发配南疆之后,都能靠着自己的能力在军中谋个一官半职,也说明他们是有本事。

韩健道:“苏兄为长吏。到东王军中,自然也平职在军中担当。苏兄便以长吏官职,出任随军右使,暂且在张将军麾下效力。不知苏兄可否嫌弃?”

苏廷夏一听有些吃惊,长吏在军中算不上什么将军,而他因为身子单薄又是以笔杆子出身,最多是在副将级别的官员身边出谋献策而已。但现在韩健任他为随军右使,虽然是校尉级别,但本身已经是一个大集团军副参谋长级别的随军文官。

“苏某人恐怕不敢担当此任。”苏廷夏起身行礼道。

“苏兄也不用太客气。你与我,还有张将军,这都算是患难之交,当初本王也是悔不听苏兄的劝解,才令我朝陷入四分五裂。而今有幸能得苏兄这样的将才,若是不能才归所用,实在是本王之错。”韩健略带感慨道。

苏廷夏这才躬身领命。

韩健对张行吩咐了一下,让他给苏廷夏举行一个简单的任命仪式,现在苏廷夏名义上便是张行的军师之一。

说完话,张行要出去负责军队调度的事,毕竟东王军大军要折返回江都,军中上下还有一些论功请赏的事在做,张行这几日都很忙。

等张行走了,韩健才有机会跟苏廷夏单独谈一谈。

韩健先问了一下苏廷夏在南王府军中经历,苏廷夏言辞之间有些不想再提的意思。韩健之前也大致去调查过,苏廷夏刚到南疆军中也受了不少的苦,毕竟他并非习武出身,一个文弱书生,到了军中服役,能坚持过最初的一段时间本就很难。

“苏兄,这次可有回乡探望的打算?”顺着话头,韩健问了一句。

苏廷夏无奈摇摇头,道:“孤身在外,乡间已无亲眷。当初若非东王仗义相助,苏某人连大仇都不得报。回乡又见何人?”

韩健安慰两句,苏廷夏问道:“听闻林兄而今在东王麾下为将领,不知是否还有缘再见?”

韩健见苏廷夏目光热切,突然觉得苏廷夏问的并非是林詹,而是林小夙。

“自然会有机会。”韩健笑了笑道,“林兄和小夙姑娘而今都在东王府麾下效命。”

“哦?林小姐也在?”苏廷夏目光中也有了些神采。

韩健点头道:“小夙而今是东王府大管家,负责整个东王府前线军粮的调配,如今他尚在渠州,我们归去江都途中,应会与我们会合。”

苏廷夏勉强笑了笑道:“林小姐是苏某人的恩人,在下一直想报答,却总无机会。东王切莫以为在下对林小姐有非份之想。”

“怎会。”韩健也是一笑。

心中却还是有些介怀,要说苏廷夏的本事,他的确是钦佩,曾经一个书生,就能跟北王府这样的势力来抗衡,不但有胆气,而且是有魄力的很。不过对于林小夙,韩健心中便没那么舒服了。他之前以“小夙姑娘”对林小夙相称,大约是苏廷夏也听出些意思,马上解释没有非分之想,其实也只是表明态度而已。

说了一会,韩健问道:“苏兄对时局有独到的认识,不知而今这江北的形势,苏兄怎看?”

苏廷夏好像早就料到韩健会有此问,微微摇头道:“江北形势,不再是单独一体,而是与华夏之地两朝六国休戚相关。苏某人本不该有所妄论,但以在下看来,江北之乱耗时日久,恐怕三五年内不会平息。”

第五百一十一章夫随妻

韩健听到苏廷夏的话,略微点了点头,北方的形势,基本形成相持,要说短时间内不会平息他也相信。苏廷夏如此说,并未有太多建设性,反倒只是说出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

“那苏兄认为,而今是否该让陛下移驾到江都?”韩健问道。

苏廷夏看了韩健一眼,露出个很晦涩的笑容,道:“不妥,但也无可厚非。”

“此话怎讲?”韩健续问。

苏廷夏好整以暇道:“若是以我朝稳定来看,陛下自然不应往江都。但若以而今东王府立场上,陛下还非去江都不可。”

听到苏廷夏的话,韩健也不由沉默。

这次苏廷夏说的还是一句大实话。

若是想令北方长治久安,自然杨瑞不该离开洛阳,因为少了她这个主心骨,也就等于连北方的政治中心都没有。可东王府毕竟也不是做亏本的买卖,把杨瑞留在洛阳,之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政治效应,对东王府有利无害。这也是苏廷夏所说的“东王府立场”。

“苏兄,本王先告辞了,之后张将军会带你见下面的军将。中午之后,大军将出发前往江都去。”韩健起身道。

“恭送殿下。”苏廷夏起身,行礼送韩健出门。

韩健也没让苏廷夏相送,毕竟苏廷夏对东王府来说,只是一个刚到的门客,这里的一切他还不是很熟悉。

韩健回到东王府别院,让人查点了府上要运走的东西。在确定无误之后,也是时候展开“搬家”。

等东王府车驾一行离开东王府别院,原本戒严的街道上突然也多了一些自发出来的百姓。

这些百姓,大都只是洛阳城的平民,在见到洛阳的世家大户都准备着要迁往江都之时,他们也感觉自己将会被遗弃,就算是明知道而今洛阳是在戒严之中,他们还是走出家门,出来一探究竟。

“少公子,今天从上午开始。洛阳城不少地方都是如此。赶都赶不走?是否要动用武力?”下面的军将见到韩健。紧忙过来请示。这对他们来说很难办。

本身戒严只是一种形势,要是百姓真不怕被追究,一起出来,本着法不责众的原则。很多事也很难办。杀一儆百的话容易引起民愤。

“由着他们吧。”韩健一叹。道,“本王进宫请示一下陛下。”

随后,韩健便带着侍卫进宫。

宫门口。已经聚拢了不少的大臣,其中也包括一些随东王府兵马一起进洛阳的人。其中也包括了文官中翘楚的林恪。

“殿下。”林恪见到韩健,迎上前来行礼。

“为何这么多人在此?”韩健问道。

林恪有些为难道:“还不是来恳求陛下莫移驾往江都?殿下……您也别怪这些同僚,人都有思归之心,长年在这洛阳生活久了,都有不舍之意。”

“再不舍,也要舍。”韩健随口说了一句,又道,“陛下可还在宫中。”

“这是自然,銮驾说是午时三刻才会出宫,这会应该还在里面准备着。殿下是要进去见陛下?”

“嗯。”

韩健点了下头,道:“随本王一起进宫。”

林恪这才跟在韩健后面进宫,而其他来恳求杨瑞留下的官员,则是被阻拦在外面不得进宫。

到烨安阁,杨瑞却不在,韩健料想她应该还在寝宫那边让人收拾东西。杨瑞之前也说过,准备将洛阳皇宫的宫女和太监一并带上往江都,还要将江都的行宫修缮一下,来作为临时的皇宫。

韩健正要进内宫去找杨瑞,杨瑞却是带着两名小太监先往烨安阁这面过来。

“参见陛下。”韩健和林恪一起行礼迎驾。

“嗯?东王,林尚书,不是要准备出城了,怎还在这里?”杨瑞见到韩健和林恪也有些奇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