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极品小郡王 >

第299部分

极品小郡王-第299部分

小说: 极品小郡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瑞没好气道:“自己抢来的,岂能跟别人送上门的相提并论?”

韩健稍微怔了怔,打量一下杨瑞,杨瑞登时明白韩健是语带双关。本来韩健追求她也是想明抢。最后却是她自己送上门。事情竟然跟今日之事有些相仿。

韩健叹道:“强扭的瓜不甜,瑞儿你该清楚为夫的秉性,为夫这些年,身边的女子,哪个不是付出真心的?”

听到韩健这话,杨瑞神色好转了一些。细想一下,她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韩健身为东王,竟然是反对政治联姻的那种人。之前她曾为了韩健张罗过婚事,甚至要将杨苁儿嫁过去,竟会被韩健所拒绝。之后虽然杨苁儿也进到东王府。那也是很久之后。韩健和杨苁儿发生感情之后。再有顾欣儿、她自己,甚至是韩健身边的小丫鬟雯儿,也都是跟韩健感情颇笃。但她还是想到了韩健的“劣迹”,便是韩健对她替身所作之事。

“你就没做过违心之事?”杨瑞反诘道。

韩健叹道:“若是瑞儿你早些回心转意。那还真没有。”

杨瑞立在那。过了一会。她气差不多也消了。当她得知宁原准备把一些名媛送给韩健的时候,她心中便有火气,本来她以为韩健会当场拒绝。没想到韩健接受。换做以前,什么事都有商量,可现在她身为韩健身边的女人,这种事就绝对不能忍受。

“瑞儿,气消了?”

韩健走上前,揽着杨瑞的腰,问道。

杨瑞没有挣脱,只是把脸朝向一边,道:“有什么解释,说了吧。我倒是想听听夫君有什么借口。”

韩健听杨瑞重新称呼自己为“夫君”,便知道她现下已经坦然。毕竟很多事,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杨瑞是自己女人的事已经无法改变,既然进到东王府门,就要适应一下他身边不止一个女人的现实,也要作好争宠的准备。这也是她日后的必修课。

韩健道:“几日之后,我们便将离开洛阳,若将这些世家大户全都迁到江都去……”

“想都别想。”杨瑞横了韩健一眼道,“这些名门望族,是洛阳繁华的基础,他们全都迁走,洛阳岂非一片萧条?”

韩健笑了笑道:“又不是说不回来。再者,而今洛阳战祸频频,还有当日繁华景象?这些家族迁走,自会有新贵族涌上来。到时候,对洛阳也并无太大损失,反倒是能令洛阳更安定一下。”

“嗯?”杨瑞明显在思考韩健所说的话。

韩健又道:“我们毕竟暂时不宜在洛阳城久留,北王府和西王府而今暂时正兵戎相见,难保他们不会结成一线,到那时,洛阳便等同于不设防。为了洛阳安定,这时候不易大动干戈,不如先放过洛阳这些权贵,等天下彻底安定之后,再由瑞儿你培植新的名门世家,到那时,再清算不迟。”

杨瑞沉默,本来这些事,是不需要别人在她面前指手画脚的。但现在韩健是她的男人,说话在她心中有份量,她也愿意让自己的男人帮自己来分担。

“那这些女子,你准备如何处置?”杨瑞问道。

韩健道:“一切政治交易,都是要有筹码的。这就是那些名门世家所交出来的筹码。若然我不接受,怎能顺理成章为他们向瑞儿你说项?连他们自己也不信,这次放过他们,是出于对局势稳定的考虑,而不是阴谋。只有他们自己相信了,以后才会步履维艰为朝廷效命。瑞儿你觉得哪些人不可用,只管罢官了便是,他们所开出的条件,便是罢免朝官,只求家族得以保全。”

杨瑞沉默了半晌,最后只是叹口气,像是默认了韩健所提的事。

韩健趁机在杨瑞身上揩油。一个盛装的杨瑞,在韩健看来还是颇有魅力,可惜杨瑞身上的衣服太紧,韩健没法撤开把手探到里面,韩健还想有进一步动作,杨瑞却先推开他,道:“外面似乎有人来了。”

“嗯?”这次轮到韩健不解。

韩健仔细辨别了一下,果然有轻微脚步声靠过来,倒不是有人敢接近偷听,而是小太监走路都是踮着脚走,因而声音很轻。韩健感慨,杨瑞武功还是胜他太多。

“陛下,南王殿下到了。”

“知道了。”杨瑞朗声一句,稍微避开韩健一些,稍微整理了一下被韩健弄乱的衣服,对卉儿道,“去把门打开。”

“……是。”在旁边看了韩健和杨瑞吵架到和睦收场的卉儿,有些心悸过去开门。之前她还以为女皇和东王之间会为此大吵,那时她才是最危险的。

随着烨安阁门打开,韩健也退到一边立着,而女皇回到书桌前坐下。

“传南王进来。”杨瑞道。

“传南王觐见!”小太监朗声道。

杨洛川一脸深沉进到烨安阁内,随他而来的,还有几名谋士模样的人,却只能留在门口等候召见。

“臣参见陛下。”杨洛川行礼道。

“南王无须多礼,与东王一起就坐便是。”杨瑞轻轻一笑道。

杨洛川见到杨瑞如此的红光满面,也颇为惊讶,他自然不知昨夜杨瑞已完成蜕变,正式成为妇人。而这时候始作俑者的韩健,正立在一边含笑看着他。

“南王。”韩健拱手行礼。

“贤婿早来了?”杨洛川见到韩健,一笑回应。

韩健笑道:“应该说是来早了才是。应该去南王府与南王同行。”

韩健与杨洛川寒暄两句,在一边椅子上坐下,也只有他们二人今日才有资格落座。

随即,杨瑞开始传召大臣,因为烨安阁地方并不宽敞,因而也是要分批次召见,先是从中书省开始,一步步召见,主要是问政。

林恪和一些中书省的官员,最先觐见,这些官员,大多数都是从江都一起过来的,对于洛阳的政务,他们尚未开始接手,因而也没什么可问的。随即杨瑞开始召见六部官员,其中也包括刚才曾对韩健进献六七十名名媛闺秀的宁原。

杨瑞只是循例问了问朝廷的一些事,因为在杨余逃走,洛阳被东王府接手之后,整个洛阳都处在军统的情况下,因而大多数政务都处于荒废。朝廷的这些官,挂着空名衔,其实连俸禄也都被拖欠了很久。但俸禄显然不是他们最为关心,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前途问题。只要这次不被清算,那日后还有机会东山再起。若是被清算,那整个大家族也就轰塌。没有了政治资源作为凭靠,就是他们将来的子孙从政起来也会很困难。

问了一些事,自然说到了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对于曾经效忠于伪帝杨余的那些人。

这时候,林恪却突然跳出来,道:“陛下,臣与礼部尚书宁尚书商议过,陛下归朝,一切百废俱兴,当改元为上。”

“改元?”杨瑞眯起眼看着林恪。

“正是。”林恪道,“而今是元丰七年,若是又逢甲子,臣等建议,改元以向天下彰显陛下皇恩。”

杨瑞打量了林恪一眼,林恪在刚提到清算问题的时候,马上叉开话题,明显也是有要出来说项的意思,先转移话题。

“改元的事,回头再说。”杨瑞冷声道。

林恪脸色颇为尴尬,就好像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一样。

本来杨余登基,改元隆宁,可隆宁的年号才用了不到两年,又说是元丰七年,其实也算是名不正言不顺。虽然杨余是叛乱篡位,但在一些人眼中,他毕竟是当了两年皇帝,只是现在杨瑞重新夺回帝位而已。要改元也并非不可,只是要涉及的事很多,不是随便说两句,元就能改的。

“朕要说一件事,曾经在贼逆篡国之时,洛阳一些人,不思皇恩,投了贼逆。这些人,即便朕不去追究,也要有人出来细究。东王,你过来!”

第四百八十七章送礼送上门

韩健听到杨瑞的话,走上前,恭敬行礼,杨瑞则是看着韩健,又看看宁原,目光似乎在说,你们今天是一伙的。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韩健见杨瑞神色还是不太好,便问道。

杨瑞道:“东王,你先前不是说,归附贼逆者,不思皇恩,当严加惩处?而今朕回到洛阳,是时候算一算,你现在怎么看?”

韩健稍微一沉默。之前他把自己要帮宁原说项的理由算是说出来,总的来讲,是为洛阳稳定。而以先前杨瑞的态度来看,杨瑞似乎也接受了他的说辞。怎么现在却怎么“威逼”起他要表态来?

说是威逼,因为杨瑞先表明一个立场,还借机说了他的立场,先预设好论调再让他说,好像让让随声附和一样,只需要同意杨瑞的说法便可。

“回陛下,臣以为,为洛阳长治久安,附庸贼逆之事,当前事不计。”韩健行礼道。

韩健这一说,在场不少人都松了口气。本来杨瑞这一说,都以为韩健将会保持跟杨瑞一样的口风,就追究的问题大做文章,现在只要身为东王的韩健不说话,将无人再为洛阳的几个世家说项。

“哦?”杨瑞脸色明显冷峻起来,道,“东王,你为何改变主意,可是有其他因素在内?”

说着,杨瑞还看了宁原一眼,好像把韩健和宁原有过政治瓜葛的事揭发出来一般。

韩健不动声色,道:“臣并无其他因素。只是以洛阳稳定为考虑。此时陛下归朝,人心正值动荡之时,不宜大动干戈!”

“啪!”杨瑞突然拍了下桌子,把在场的人吓了一跳。

杨瑞一脸怒气,在场之人看的是很清楚,因为韩健等于是公然在顶撞于她。那也就是说,身为女皇的杨瑞,跟身为东王的韩健有争执。别人出争执,在这些朝臣看来是无所谓,反正也与他们无关。但现在东王府与以往不同。而今名义上说。是女皇归朝,但其实是东王府挟天子以令诸侯,东王府占据的洛阳。

从行政上来说,而今的洛阳也是军统。以军事为主。至于行政。一切服从于军事之下。也就是说,东王府才是洛阳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而女皇却只是名义上的魏朝之主。这就出现一个问题。那女皇和东王和睦,自不用说,那怎么决定就怎么来,可一旦有争执,到底是听东王的,还是听杨瑞的,两边必然有一方要妥协。可这也代表着,洛阳城将会不安宁。

“东王,朕以为,矫枉过正才是根本。若然对谋逆之事都不追究,日后再有如此境况,天下人都不思皇恩,连君臣之礼都不顾,朕如何治理万民?”很久之后,杨瑞像是把怒气平息了一些,才稍微平静问了一句。

整个烨安阁内虽然有不少人,可仍旧是一片宁静,谁都不说话,也不敢说话,都等着韩健来回话。

半晌之后,韩健道:“那陛下认为,当如何矫枉过正?”

杨瑞道:“就算不能事事计较,也不能不计较。不能人人计较,也不能人人不计较……”

杨瑞说到这地步,基本就跟一些大臣的猜想相吻合,也就是杀鸡儆猴。对于跟杨余一党过从甚密的,必须要追责,可能会被抄家灭族,但也不会说一杀到底,总会有一些当初还算识相的,当时致仕的,或者是跟杨余走的不是很近的朝臣,就不计较或者是象征性惩罚一下。

但这个度,谁都不知道会把握到怎样的地步。到底怎么算才是跟杨余过从甚密的,也需要一个考量标准,但现在没有这样的考量标准作为参考。

但不管怎么说,宁原当初为杨余登基立下“汗马功劳”,似乎是非计较的那类人不可,因而这时候以宁原为首的一些人,还是分外紧张。

韩健也是沉默了一下,才道:“回陛下,臣以为,若计较,那便人人计较,若不计较,应该一视同仁,不该有所偏狭。”

杨瑞冷冷一笑道:“东王的意思,就是不计较了?”

韩健想了想,最后点点头。

“啪!”杨瑞将旁边的砚台打翻,直接站起身,拂袖而去。

到烨安阁门前,杨瑞才冷声丢下一句:“此事容后在议!”

言罢,杨瑞头也不回离开,等人走远,整个烨安阁内的官员还是没有松一口气。因为现在只是中场休息,也许过一会,杨瑞就是下旨惩戒那些归附了杨余的“贼逆”。到时候洛阳城将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南王,陛下回去了,看来我们也要先出宫了。”女皇走了,韩健好似脸色轻松跟一直坐在一边很悠闲的杨洛川说道。

杨洛川一笑起身,清算的事,本来就跟他毫无关系。这次他算是勤王有功,再加上他还有大批的兵马在城外,杨瑞怎么说,也不会计较到他头上,而韩健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贤婿,有时间与王妃一起到南王府走走,本王随时招待。”杨洛川笑呵呵说着,声音也不小,就好像在像当场的官员表明他跟东王府的关系。

韩健带着曾经身为南王府二小姐,现如今为东王妃的杨苁儿来洛阳,那也是人尽皆知的事,前一日韩健还与杨苁儿一起出席了女皇归朝的晚宴,在场官员基本都是看到的。

“南王说的是,有时间,一定过去拜访。”韩健笑着,与杨洛川一前一后出了烨安阁。

这时候,其他的官员才战战兢兢出来,有不少人还是在为自己家族未来的命运担忧。

而本来在外面等候,还没来得及被女皇召见的,明显还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何事。以至于女皇会气愤而去。见到东王和南王,以及里面的朝官出来,都想上前问个究竟,却也没人敢当着东王和南王的面造次。

“东王殿下,老臣有事与您商议。”眼看韩健准备陪同杨洛川一起出宫,一边的宁原有些着急,只好硬着头皮上来说了一句。

杨洛川看了韩健一眼,笑道:“既然贤婿有事,那本王先出宫。有时间,一定带王妃过来。”

“好。”韩健笑着点头。恭送杨洛川离开。

等杨洛川走了。韩健收回目光,脸上的笑容也淡下去,这时候宁原立在一边,态度也没了之前的傲慢。则是有些着急立在那。低着头像是在想什么事情。

“宁尚书。陛下的态度你也看到了,不是本王不想帮忙,实在有时难以帮上忙。”韩健摆起脸色道。

“东王殿下。不知可否一同出宫说话?”宁原老脸也拉了下来,有些不顾面子说道。

“嗯。”韩健点了下头,“边走边说。”

宁原与韩健同行,明显一些人远远跟着,像是在等宁原与韩健谈话的结果。

宁原道:“殿下肯为洛阳这些世家说话,实在难能可贵。老臣也知,陛下这一年多来,流离吃苦,实在也是我等拥戴不及所致。陛下要追究我等,本来不该强辩,可……终究我们也是为形势所迫,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