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极品小郡王 >

第269部分

极品小郡王-第269部分

小说: 极品小郡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小夙。你这东王府的大管家,不能总是操劳,是时候也要保养保养,不然走出去。别人还以为我刻薄了你呢。”韩健不说正事。先是在那发感慨。

“少公子……”林小夙脸色有些茫然。不知道韩健在说什么。

“什么少公子,太见外了。你兄长仙子出征在外,你们家也没什么人了。这次我跟你承诺,从豫州回来,也把你小外甥带回来,到时候你们一家人可就算是一家团聚。”

林小夙脸上这才露出丝喜色,也恢复了以前的几分狡黠模样,道:“少公子说话可要算数。”

“小夙,这次出征,粮草供应上,可能会有些麻烦,本来应该留下你镇守后方,但行军路上,也需要你从中协调。这样,你随军出征,这样也能早些见到你小外甥。不知可好?”

“嗯。”林小夙虽然不知道韩健为何要作此安排,但还是点头答应。

“那小夙你也准备一下,不日大军将出发,到时候还有的你忙活。慈州那边的事,你也先暂时放放,别多想,只是想让你安下心,别受外界干扰。”

林小夙脸色有些不悦,努了下嘴,没说什么,再点头答应。

韩健说的“慈州”的事,是林小夙在地方上负责征粮的时候,官府与地方百姓发生冲突,结果死了几个人,之后有百姓组织到官府闹事,说是要声讨官府,其实矛头对的是林小夙。

虽然之后事态平息,但还是给林小夙的东王府大管家蒙上些污点,之后地方上有小的骚乱,韩健为了早些彻底平息,也让林小夙随军出征,断了别人的闲言闲语。

在韩健看来,慈州的小乱子,根本是东王府这一年来财政压力巨大,在战祸之后,又要按照往常年的税赋征税,才与地方百姓起了冲突。本来韩健也不想刻薄百姓,但还是财政的问题,这次马上要大军出征,要是没有粮食和物资作为后盾,一切都白搭。错不在林小夙身上,韩健也准备在战事之后,对地方百姓进行安抚,事情在年底之前便会落实。

韩健这次准备的“御驾亲征”,就是想在年底之前结束。

把林小夙调回来,江都问题上,没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只是要把一些人调到军中,随军出征。其中便有林恪。韩健心里想的是,既然这次他要出江都,林恪这人老奸巨猾,万一要是趁着他不在的时候搞点名堂出来,韩松氏可能镇不住他。不如直接带到军中,留在身边看管着,一了百了。

等韩健把这事在朝廷会议上一说,林恪的脸色颇为难看。

明摆着的事,韩健对他不放心,才会让他随军。

“林尚书,手头上的事,能交托出去的便交托出去,交托不出去的,暂且放下。而今最重要的,是陛下御驾亲征,先取豫州,后定洛阳,稳定朝纲。本王让你随军,也是想在大军进驻洛阳之后,朝廷能早些有人主持。这差事,非林尚书你担当不可。”韩健义正言辞道。

林恪自然不能有意见,他要是说不去,韩健指不定会怎么“对付”他。他也算识相,知道这时候老老实实随军是明智之选。

事情都差不多妥善交待好了,韩健才去女皇寝宫做最后的总结汇报。

这次韩健没有独行,而是带与韩松氏、林恪以及几名东王府的要员一同前去。韩健还带了奏折,对于女皇和他离开江都之后的交待,都列明在奏折上,以便让女皇知道,这次的御驾亲征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作出了妥善的准备。

寝宫旁的小厅里,女皇坐在书桌之后,手拿着奏折在仔细看着。上面列明了行军以及粮草后勤事宜,也包括东王府接下来的行政治安,还有兵马上的协调调度,可说是非常详细。

女皇也惊讶东王府在仓促准备御驾亲征的这几天时间里,能作出如此妥善的安排。本来她还以为,韩健很多事不会有经验,需要韩松氏等人在背后帮衬,但从这件事上,她便觉出韩健不是只会死皮赖脸。

“东王的安排,朕看了。嗯。”女皇抬起头,看着众人,点头道,“很好。不过在行军上,不是一份奏本能陈列的,你还要随时应对变化。”

“陛下所言甚是。”韩健恭敬回了一句,心里却想,这不是废话吗,这种小儿科的问题,还用提醒?

女皇转而看着韩松氏道:“郡王妃,在朕和东王不在的这段日子,你要打理好东王府一切事宜。一旦情况有变,你也要去信到军中,也让朕……和东王,心里有数。”

“是,陛下。妾身知道如何做。”韩松氏欠身行礼,恭恭敬敬道。

自始至终,韩松氏都低着头,没正眼看女皇一眼。这看似恭敬,却也令女皇心中感慨,看来是“女大不中留”,以前自己的心腹,就这么彻底帮别人去了。

韩健奏请道:“陛下,后天清早,大军将开拔。而今兵马已经在城外军营中集结,本需要点兵点将,而今形势危殆,洛阳为北王逆军所困,出兵刻不容缓,点兵点将之事也要暂且放下。”

“嗯。”女皇点头。

韩健续道:“明日晚上,便请陛下移驾于军营中,后天清早与大军一同启程。”

“明晚?”女皇想了想,也没说什么,再点头,算是答应了这件事。

将事情说的差不多,韩健和韩松氏、林恪等人便告退,韩健也没单独留下来跟女皇说话。

到这时候,韩健也要准备不少的事,大军出发,他最少也要有两三个月不在江都,公事上他可以交托给韩松氏,自家的内院,却也只能靠自己先安抚。

韩健本来晚上是要陪顾欣儿和雯儿的,不过在临近黄昏时,他还是先去了杨苁儿那里,看看杨苁儿是否已经准备妥当行军路上所需。

“天都快黑了,你还过来?”杨苁儿见到韩健,有些惊讶,本来他以为韩健是要在顾欣儿院里,不过来。

杨苁儿可以以东王随军参谋的身份,在韩健身边,说白了就是来“慰藉”韩健的军中劳苦,她自己也乐于消受,毕竟是先去救豫州,又能帮南王府,还能陪在丈夫身边,不用与别人争宠,可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晚上有家宴,明日下午我们便要去军中,今天算是出征前最后的家宴。”韩健道,“我来接你一同过去。”

“哦。”杨苁儿边收拾东西边应道。

韩健走上前,看了看杨苁儿准备的东西,女儿家的东西颇多。

想起之前与杨苁儿从洛阳回江都的时候,那时候杨苁儿轻装简行,身边不过带个小包袱,而今日出征,却是大包袱小包袱,还准备了箱子随马车运。

“苁儿,你这带了多少东西?这是随军出征,不是游山玩水,不至于吧?”韩健咋舌道。

“相公莫非想在路途上刻薄你的娇妻?一路上辛苦,而且跋山涉水,几个月都回不来,奴家也是很担心的呢。”杨苁儿一副小女儿的姿态,好似在对韩健撒娇,脸上的笑容却掩不住。

“随你。不过先说好了,要是真发生了什么激烈的战事,轻装上阵,不用你上前线去杀敌,可要逃命的时候,这些乱七八糟的,还是要能舍则舍。”韩健无奈道。

“好的,都随相公。”杨苁儿脸上娇滴滴说着,却白了韩健一眼。那目光分明在说,老娘出得沙场,入得闺房,还用你提醒?

第四百四十二章三个女人

大军将于十月初八出征,在十月初七黄昏之前,韩健策马与同时骑马的女皇,在侍卫护送下抵达城外军营。而杨苁儿作为东王府的内眷,却是乘坐马车。

本来女皇身为女子,即便要御驾亲征,也是要乘坐马车的。但女皇却是坚持一身戎装上马,给人一种她要出征,不是随便说说的架势。

韩健自然也不说什么。

事实证明,女皇这一身装束,在进到军营的时候,还是令军心振奋。女皇进军营的时候,士兵迎接,群情激昂,一个个见到女皇跟打了鸡血似的。他这个东王,在一旁反而显得有些“碍眼”。

进到军营,马上升帐议事,算是大军开拔之前的一次动员会。

会上,女皇亲自出席,但主持的还是韩健。与会的除了东王府和朝廷的一些将领,还有以林恪为首的一些随军官员,林小夙作为东王府的大管家,也出席会议。

女皇升帐,在场所有人都是一副严肃模样。韩健也没什么废话,把行军的一些大致事项说了,一天行军多少里,何时拔营,何时埋灶,何时扎营。这些本来就是一些废话,但作为女皇亲自委任的主帅,他还是要重申一遍,以示他这个主帅的威仪。

“诸位,这次讨逆之战,涉及我魏朝国本。若是行军路上有何差池,有什么人对逆贼通风报信,可别怪军法无情!”韩健最后以威吓的口吻道。

手底下的军将自然领命,这种话。他们听多了也就习惯了。

到会议结束,军将都退去,女皇也没说什么话。等人都走了,韩健留下林小夙,跟她说了说粮草供给上的安排。随军粮草,大概能支撑两个月左右,剩下的需要从江都各地来调运,而之前林詹所部的粮草供给,也需要安排,毕竟林詹所率的才是东王府的精锐之师。有六万兵马。这次三万六千兵马。全当是押送粮草到前线的。

林小夙在女皇面前,显得很拘谨,韩健说什么,她也只是唯唯诺诺答应着。

等林小夙下去。营帐里只剩下韩健与女皇二人。女皇像是由衷而发道:“你这个管家。外界传的有多神奇。看起来却也是平平无奇。”

“陛下,您没必要在臣面前,数落臣的帮手吧?”韩健不屑一笑。“不知陛下身边,有何不平平无奇的能人异士?”

女皇面对韩健这带着冷嘲热讽的话,也没多说,像是生气一般出了营帐,随后便有两名身着戎装的宫女护送女皇到休息的营帐去。

她毕竟是皇帝,杨苁儿身边没丫鬟伺候,但她还是需要一些人照顾起居,毕竟吃喝拉撒睡,一个女子在军中多有不便,她又不像杨苁儿那么“有经验”,因而韩健提了提,女皇便让身边两名宫女陪同。平时两名宫女在女皇銮驾的马车里,女皇留两个宫女在身边,也是警告韩健别“乱来”。

第二日一清早,大军便开拔出征。

三万多兵马,分为前中后三军。

前军已于十月初七晚上便出发,先于中军大约二三十里,也不能太远,毕竟这年头道路不是很通畅,加上马车和马匹行速并不快,再远容易前后不能呼应,要是被敌军偷袭,很难应对。

韩健和女皇,身处在中军之中,中军以两翼为防守,免得被偷袭。至于后军,则是晚于中军三个时辰出发。

三军彼此之间以哨马传递消息,在发生什么变故的时候,也有特别的讯号来传递消息,以做到前后呼应,彼此掩护。

第一天行军,一共行路八十多里。

本来这也不多,可在以步兵为主的兵马队伍中,已经算是很快的。一天之内走八十里,一般人脚早就磨破了。韩健很久没有骑马远行,一天下来身体也有些扛不住,一扎营,他便马上回营帐,找杨苁儿给自己“按摩”。

“相公也是的,撑不住先乘马车好了,可以慢慢来,好久没骑马,一下子骑这么久,容易把身体拖垮的。”杨苁儿一边给韩健按着身子,一边埋怨道。

“我少年郎一个,瞻前顾后的岂是我辈风格?哎呀娘子,你这手真是威武有力,给你这么一按,感觉身轻如燕,再去策马行他个十万八千里,也不再话下。”

韩健笑盈盈说着,却被杨苁儿狠狠顶了一拳。

却在这时,门口侍卫大声通禀,说是林小夙来求见。

“林管家?相公,她来作何?不是想……你可不能那样啊……”杨苁儿一副“这个女人要抢我相公”的姿态,一脸无辜之色道。

“小夙她是过来跟我商议粮草的事,娘子你净瞎想。”韩健知道杨苁儿是装的,却也还是解释了一句。

“呸,叫人家小夙,还不是有什么?哼。”杨苁儿怨气冲冲起身,不再理会韩健。

韩健自然不会让林小夙到杨苁儿的营帐里来说话,便出了营帐,与林小夙在外面说。

“少公子,后续粮草的事,下面已经筹备好,小女子特来禀告。”林小夙一脸沉稳模样,说道。

“这么快?还是小夙你有本事。本来还以为要耽搁些时日。”韩健笑道。

“少公子过誉了,小女子知道现在前线吃紧,要是没有这批秋粮作为支应,别说是陛下御驾亲征,就算我大哥的兵马,也难以为继。之前我做错了一些事,是心里太急,没顾及百姓的感受。还请少公子责罚。”林小夙一脸愧疚之色。

“用人不疑。”韩健道,“你有能力是众所皆知的事,就算你做错什么,错也不在你。何况征粮之事,年年都会有冲突,换做别人,也不会比你做的好,你心中也不用想太多。只要作好现在的事便可。”

林小夙点点头,神色有些释然。

“小夙,回去休息吧。行军路上很辛苦,要是撑不住,便来说,现在还没出江都地界,沿途你可以留下来歇息,不用太辛苦。”韩健道。

韩健本来好心的安排,却令林小夙觉得自己被轻视了一样。

林小夙一脸倔强道:“少公子这是看不起人?”

韩健咧嘴一笑,这还真是别跟林小夙犯犟,这女人,疯起来也很可怕。一个要强的女人,什么事都顺其自然最好。

回到营帐,天色已经暗淡下来。韩健与杨苁儿先吃过晚饭,晚上他还要召集军将开例行会议,这也是行军路上的规矩,就是每日一总结,也是督促手底下的军将要做事,而不是说行军路上就可以懈怠。

“陛下一会会去吗?”杨苁儿吃着饭,头突然转向韩健,问道。

“陛下怎会去?这只是普通会议,陛下应该会留在军帐中。”韩健道。

“哦。”杨苁儿似有所思点点头。

“苁儿,你为何要问陛下去不去?难道……你也想出席?”韩健问道。

“不是,在行军路上休息的时候,陛下找人来知会我,说是入夜以后过去陪她……我,相公,你也知道,我……我还没跟陛下独处过,不知道说什么。要是陛下去升帐,那还可以等你回来以后,让你与我一同过去。”杨苁儿面有难色道。

韩健心说,女皇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居然让杨苁儿过去“作陪”?

难道是女皇路上无聊寂寞,想找个人说说话?

“陛下让你过去,你也不能拒绝。这样,你先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