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极品小郡王 >

第256部分

极品小郡王-第256部分

小说: 极品小郡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萧翎想留下就算了,毕竟他是惠王,是南朝的王爷,到了北方,他只是个人质。

但现在一心想要去江都的司马藉和千素栎都选择留下,令她之前怎么也意想不到。

“你们以为留下,朝廷和谢汝默的人,便会放过你们了?”大西柳反问了一句。

司马藉微微一笑,道:“西柳小姐放心,既然在下选择留下,便有办法助惠王渡过难关。惠王是在下的朋友,将来也是江都的朋友。在下敢说一句,要是惠王作出对江都不利之事,在下会亲自杀了惠王,再自我了结,当是朋友之间绝情无义!”

萧翎也没想到司马藉竟然会如此坚持替他说好话,虽然说要杀了他,但他感觉却好似很温暖。一个人肯真心实意留下来帮他,不计后果,这令他感动非常。

“不用司马兄动手,若真有那天,我自行了断便是。千小姐也请放心,今日之事,保证无人知晓。在下也绝不会再去滋扰。”萧翎感激涕零地说着。

大西柳见司马藉如此坚持,她也只能先离开。再不走,到了天明之后,城内恢复秩序,想离开也难。

等大西柳的人离开之后,董升看着眼前的司马藉和萧翎,道:“既如此,俺也不多留你们,司马公子和惠王殿下,便请自便。”

司马藉点点头,道:“还请董当家的,送西柳小姐到一个妥善的地方,等事情平息之后,西柳小姐再露面不迟。”

交待完,司马藉便亲自带着萧翎离开了漕帮的据点,董升派了两个人送他们回去,同时也是有什么变化,可以带他们回漕帮,商议如何出城的问题。

离开漕帮,萧翎心中忐忑不安,现在等于是从绑匪手上逃出来,要说被绑架,与眼前这个朋友不无关系,但要不是司马藉坚持,他也不会逃出生天。

“司马兄,天马上就亮,我们……现下如何?看样子,我的王府是回不去。”

“与我去见一人,他肯定有办法。”司马藉道。

“一人,何人?”萧翎有些不知所措。

司马藉没解释,带着萧翎趁着城中纷乱,在大街小巷中穿梭,不多时便来到一所棋院。萧翎抬头看了一眼,觉得熟悉,这地方他以前也来过几次。

“你是来见……山野先生?”

“嗯。”

司马藉点了下头,便敲门,有小厮开门,随后引二人进去。

此时的李山野,正在弹琴之中,听到后面的脚步声,问都不问,琴音停下,悠然道:“猜想你们也该来了。”

“山野先生,这到底是如何一回事?”萧翎有些莫名其妙,自己无端被人就给绑架,现在被司马藉带来见李山野,竟然连个招呼都不知该怎么打。

李山野转过身来,此时正是旭日东升的时候,李山野站在窗口,看着窗外的旭日,道:“惠王,可是有想过君临天下富有四海?”

“这个……”萧翎尴尬一笑,这事他还真从来没想过。但他知道,李山野问他这样的话,肯定不是想得到否定的答案。

“惠王现在只管去皇宫,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李山野道。

司马藉不解道:“李先生,您说惠王去皇宫,现在谁人都想对惠王不利,这么去……不等于是送死?”

“哈哈。”李山野一笑道,“现下谁都想对惠王不利,可在明面上,谁又敢对惠王不利?”

这一句话,令司马藉豁然开朗。

有人来刺杀惠王,是因为知道惠王存活着,会令齐朝多一个政治派别,杀了他一了百了。但谁都不敢明目张胆杀惠王,是怕老惠王的旧部心有芥蒂不说,现在惠王还领着南军的兵符,拥有几万兵马供他调遣,杀了惠王的人,显然要承受这种政治压力。

李山野续道:“而今蛇鼠一窝,不对,是朱谢同流合污,这姓朱的,也是太瞻前顾后,这种时候他不谋反,将来就有人会逼他反,现在,只要惠王去了皇宫,必会得到何太后的器重,将来惠王在朝中地位,只会比今日更盛。而且有司马公子在旁辅佐,我敢说,不出三年,南朝将会易主。不出五年,惠王将会君临天下。”

司马藉听着这话,虽然觉得有几分振奋,同时也带着几分隐忧。

这李山野,在他看来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但这个人好似是个“狂人”,想帮惠王登上皇位不说,还想帮惠王统一天下。这问题就回归到江都的问题上,他始终不会让惠王跟江都正面为敌,而之前,惠王也的确作出了这样的承诺。

“就要劳烦司马公子,陪同惠王往皇宫里去一趟了。现在乱兵已经退去,没人会威胁到惠王的安危。”

司马藉点了下头,他虽然知道现在陪着萧翎出去,会有危险。但他也信李山野的话,只要去了皇宫,那就万事大吉。

现在朱同敬和谢汝默签订和谈协议,看似解救了金陵,但实际上,朱同敬却是将自己立于何太后的对立面。

现在何太后或许不会发作,但心中必然会有芥蒂,为了将来能扫除朱同敬和谢汝默,何太后必须重新培植一些人和一些势力。这时候本身就拥有兵权的惠王,将会成为太后最佳的拉拢对象。

有了太后这座靠山,萧翎在朝中的地位会逐渐稳固。将来到底是否能铲除朱同敬和谢汝默,暂且不说,但至少是萧翎在这次谋反事件中,会成为最大的得益者。

“李先生,告辞。”行礼之后,司马藉便要与萧翎离开。

“等一下。”李山野突然叫住二人,“今日,可是有人……曾想救你们?”

司马藉微微皱眉,眼前的李山野情绪好像有些不对,这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李山野,扭扭捏捏,好像在说什么私事。

“有。左谷上人,和她的徒弟柯瞿儿。在下身在北朝时,曾与她们师徒打过交道。”司马藉道。

“唉!她们还是去了,这真是……算了,你们去吧。到了皇宫,若是有危险,记得大喊惠王的名字,保管没人敢与你们为难。”

第四百二十二章家务事

金陵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平静,而司马藉也真正意义上恢复了自由。他从朱同敬所看管的囚犯,变成了萧翎的座上宾,萧翎也因他的劝谏而跻身朝堂,成为影响朝局的关键人物。

此时金陵时局仍旧保持一种平衡,在短暂平静之后,是一场血雨腥风。宋黄李岳四大辅政大臣,和他们背后不少的政治利益家族,都因此而被镇压而覆灭。作为这件事的主导者,谢汝默保持了一贯的心狠手辣,当他把政变责任推出去的同时,便注定了宋黄李岳原本四个辅政大臣的覆灭。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晋的辅政大臣中,朱同敬是新贵,也是旧宠。而萧翎和萧桐则是为了平衡朝局所推出来的人,萧翎是何太后所主张成为辅政大臣,萧桐则是谢汝默推出的。

甚至在萧桐被任命为辅政大臣之后,这个在封地过苦日子的临江王,才往金陵赶。

放下手上江南时局的情报,韩健心中也算有数,这些天他都在派人监视着的江南的一举一动,反而是有些忽略豫州的战局。

在得知朱同敬和太后一党已经貌合心不合之后,韩健知道自己的这个老对手已经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总的来说,江南的时局变化在往豫州有利的方向发展。

金陵越剑拔弩张,江都越安全,江北越安全。何太后、朱同敬和谢汝默自顾内斗,也就没有心思趁着江北的乱事而出兵。这对魏朝时局迅速平定下来是好事。

到八月下旬。豫州求援的信,不断送到江都城来。一封封的求救信,令韩健呕血心烦。当初江都告急的时候,他可没发过一封求救信给豫州,现在豫州有危难,杨洛川好似巴不得他这个女婿去“尽孝道”,简直是在逼他出兵。

韩健的确派出了兵马,林詹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豫州城下,却未发生任何交兵。不论是与南王府或者是亲了南王府的西王府和北王府。林詹的先头部队也不再是什么秘密之事。等东王府的兵马,再次出现在豫州城下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年前韩崔氏和韩昭氏带着十万兵马去讨伐豫州的那一次。人们也很自然的想,这次是否江都准备坐收渔利。趁机会拿下豫州。

在以前。江都有这样秘密出兵的举动。会被人看成是自不量力。可在东王府取得了江都之战的胜利之后,豫州的出兵也便显得合情合理。别人再说起江都兵马的时候,也带着一股由衷的敬佩。毕竟,能在北王府兵马的压力之下,近乎全歼洛阳兵马,这本身就证明了江都兵马的实力。而东王府的野心,也通过这一战显现出来。

相比于西王府和南王府,东王府在政治立场上更无退路,因为女皇在江都,天下人都在看着江都,北方的士子甚至会以江都马首是瞻。

这种情况下,江都不拿出点魄力出来,也无法得到民心所向。

可当林詹兵马出现在豫州城下,并非是援救豫州而是陈兵城下的消息传开之后,韩健面临着一个麻烦。便是他的“首席军师”杨苁儿的不满。

韩健并不太在意朝廷洛阳派系之人的意见,权当那些人在放屁。可后院的稳定,实在是令他头疼,主要是他对杨苁儿,狠不下心。

“不是说派出林将军的兵马,是要援救豫州?你怎的还不接纳使节,与其商议援城之事?”韩健一回到杨苁儿的小院,杨苁儿便出来质问韩健,一点都不顾及自己的形象。

韩健坐下来,叹口气道:“苁儿,之前不是说了,若是你父亲并非真心实意效忠于陛下,那就算兵马派出去了,也只会观望。”

“不行。豫州已经告急了,我父王也派了多少波人来求救了,你再不管……你这个南王府的女婿怎么当的?”

杨苁儿说着,已经开始抹眼泪。

别人哭,对韩健来说没什么感觉。甚至是顾欣儿在他面前流泪,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效果。

可杨苁儿毕竟是那个沙场上能骑马作战的女将,本身何等傲气,却在他面前露出小女儿家最柔弱的一面,韩健便感觉有些顶不住。除了好言相哄,他还真没别的办法。

若只是一般家事也就好办了,可偏偏杨苁儿坚持的是军国大事。韩健很不想将二者混为一谈,但他一心知自己身为东王,很多事撇不开。

韩健上去哄了一会,杨苁儿还在擦着眼泪。韩健只好再将自己的计划和意见重申了一次。

他也试着狠下心肠,拒绝杨苁儿的哭诉。对他而言,有时候疼爱娇妻固然重要,但一家之主的地位,也需要巩固。他逐渐也发现,越是对后院仁慈,后院的女人越会对他没规矩。比如说雯儿,现在已经学会在他面前“没大没小”。

“这几天,第二批兵马已经在调集,不过这批兵马主要是调集过来,平定山东一代的叛乱。”韩健道。

“你……不去救豫州?”杨苁儿听了,不由更急。

本来韩健说要全力营救豫州,现在倒好,韩健只是象征性派出一路兵马,反倒现在着眼起山东的乱事。这不是置豫州的安危于不顾?

“苁儿,围魏救赵的道理,你不会不懂吧?”韩健叹问道。

“你……你想打洛阳?”

“打不打是一回事,威胁一下总是可以的。江都多少兵马你心里大概也有数,就算把江都的男女老少全都调过去救豫州,你觉得会有几成胜算?”韩健道。

“谁要什么男女老幼?其实……我也只要你有这份心。你派出兵马,却胁迫南王府,你让我……如何自处?”

韩健搂住杨苁儿,道:“苁儿,给你一句承诺。豫州绝不会有事,就算到时候你父亲执迷不悟,就是不肯向陛下效忠,我这个做女婿的,也不会放豫州不管。唇亡齿寒,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跟魏朝的几条豺狼拼了。”

杨苁儿听到这种话,心里觉得愧对韩健,毕竟在军国大事上,她的影响已经有些左右了韩健的决定。她今日所做,不过是利用韩健对她的疼爱,有些恃宠生娇的意思。但实际上,这是在拿江都的利益,来交换豫州的利益。本身出兵的事,韩健已经早有全盘计划。

“相公,苁儿错了。”杨苁儿适时“见好就收”,虽然没得到她想要的结果,不过却也得到了韩健的承诺。

对于她来说,韩健的承诺比什么都重要。东王府如今是韩健一手独揽,韩健已经充分掌握了江都的军政大权,没人会想韩健是否羽翼未丰,但韩健身边,的确是缺少能干而拿得出台面的帮手。

“苁儿,行军上的事,还要你多用心提点。”韩健道,“至于政事上,二娘这些天也在奔走,眼看快要入冬,江都这个冬天,可不怎么好过。”

江都经历了上半年的战事之后,很多行业和土地都在荒废。短时间内,战争的影响力会在人口损失上体现,再到中期,一两年时间内,体现的地方便在粮食减产和物资减少上。这算是战争后遗症。

现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江都想彻底抽身事外是不可能。接下来的,是要面对豫州战事。江都作为豫州的盟友,出不出兵其实早就有定论,毕竟豫州也是江都唯一可能结盟的盟友,豫州一失,等于是失去屏障,江都无法在西王府和北王府的夹缝中生存。

“这几天,南王府又派了使节来。还是商议出兵的事。”韩健道,“不过这次使节应该清楚江都已经出兵,可能会就此做文章。苁儿,这几天你可千万别去见这些使节。”

“为何?”杨苁儿不解道。

“我怕这些人居心叵测,将你给拐跑了。”韩健道。

“哼。”杨苁儿本来坐在韩健怀里享受温存,闻言起身,怒视着韩健道,“你当妾身是什么人?妾身已经嫁入东王府,出嫁从夫,相公这是不相信妾身?”

“那倒不是。”韩健一笑,想把这问题揭过。

“相公,苁儿想说的是,就算最后相公不想救豫州,苁儿也只当是任性而为,以后……我少说豫州的事便是。免得你为难。”

韩健沉默了一会,没多说什么。

近来其实他已经为出不出兵的事而心烦。

本想逍遥自在过日子,可他身处高位,已经不能以平常心来过生活。很多事要斡旋之后再从长计议,这令他感觉到几分累。这反而令他有种想放手,自在下来过日子的感觉。可权力一旦握住,再放出去,那便等于是自取灭亡。

韩健在杨苁儿房里坐了一会,便要与杨苁儿一起过去吃家宴。在东王府,逢初一十五,家宴也不可少。本来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机会就少,现在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