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极品小郡王 >

第156部分

极品小郡王-第156部分

小说: 极品小郡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缺乏考虑。

尽管韩健觉得杨余在这件事不像一个做大事人的考虑,不过就东王府和南王府以及朝廷部分大臣家眷和随从所组成的这支杂牌逃难队伍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杨余亲自来,等于是杨余破釜沉舟做最后一搏,如此汹涌而来的朝廷军,在阵容上肯定比孙少谦带来的那些更为庞大,行军速度和战斗力也会提升一个档次。

等追兵再追上来,空城计一招又使不上劲,那才是真的绝地。

因而在韩健得知朝廷第二批追兵出洛阳后,只能下令再加快速度。不过到此时,队伍已经疲惫不堪,速度不降太多就是好的,还要加快的话,有些要不战自溃自取灭亡的意思。

接下来一天,前后才走了四十多里路,主要因为路上积雪已经大面积融化,一路上经常会因为路况问题停下来,一停甚至长达半个时辰。

“再这么下去不行。”韩健把杨苁儿找来,表达了一下意思,“这么走下去,一个月也到不了禅州,必须想办法加快速度。”

杨苁儿微微眯眼道:“为何是去禅州,而不是定城?”

禅州是东王府最北的州府城市,定城则是南王府最北的城市。这两个城市,本身距离并不远,定城适当会比禅州距离洛阳城近一些,不过也只是近几十里有限。

“杨小姐,你这是何意?”韩健一笑,问道。

杨苁儿道:“将陛下接回你们江都,那你就是勤王之功,那我们南王府算什么?”

韩健听这话的意思有些不对,难道杨苁儿要仗着南王府将士多,要抢女皇回豫州不成?

“杨小姐,在下只是跟你商量如何加快速度,不是讨论这个的问题。就算要讨论勤王功劳,东王府也甘愿居于南王府之下。”韩健道。

杨苁儿语气冷淡道:“那就分道扬镳吧。追兵不知陛下在哪边,定会分兵追击,兵马可以分,但杨余这个人总不可能一分为二。你要带陛下回江都,只管带,相信杨余也是这么想的。”

韩健听出这话中满满都是反讽,只好陪笑道:“杨小姐的提议虽然不错,但现在我们主要保护陛下安危,要是我们自己一分为二,剩下这段路都会不好走。”

杨苁儿冷冷看了韩健一眼,不说话直接离开,让韩健老大没趣。

在帐篷里二人有了些小误会之后,韩健这几天有意避开杨苁儿,而杨苁儿也有意避开他,现在就连公事上,两人似乎也话不投契。本来好端端的盟友关系,全然被自己的冒失之举所破坏,韩健有些感慨,不过再一想当日的“眼福”,便也觉得这种事也算不错,只可惜吃亏的是杨苁儿,这也就怪不得杨苁儿会冷遇他。

本来韩健以为天气会再次转暖,好在一场寒风掠过,天气骤冷,原本融化泥泞的道路也给冻上,如此一来道路反而好走了许多。

韩健已经重新生活了十六年,对这里冬天的寒冷深有体会,到了冬天,大雪封门的事每年都会有几次,温度甚至会到零下二三十度。而他们此时也正面临着严寒的侵蚀。

道路好走,却换来的是严寒天气的威胁,人和马匹都需要保暖,而此时沿途的州府都有所戒备,想补充衣物和食物已经很难,到了晚上,只能靠生火来取暖,而一行人吃喝拉撒条件也不好,使得这几天不断有人生病。有人生病就需要药材,沿途又购置不到药材,只能在路过小的村镇时候试图去买一些,但村镇的居民见到官兵,都是唯恐避之不及,根本无人敢做生意。

不用追兵威胁,光是其他因素,就已令这支队伍举步维艰。

第二百六十四章问题

眼看已经到了十月下旬,天气逐渐转冷,队伍一行行动缓慢,一天下来也只能走四五十里路,队伍拖拖拉拉,已经没有开始时候的紧迫感。

但追兵却在逐渐临近中。到离开洛阳的第九天,韩健获知,杨余所率的追兵已经距离他们不到百里路,若是杨余此时连夜行军,甚至可在一夜之间追赶到。

但韩健知道杨余不会连夜行军,因为本身追兵也很疲惫。追兵用了比他们少四天的时间,走了相同的路程,追兵又是在寒冷中行进,损耗也很严重,贸然急行军,而且是在夜晚中,很容易会遭到伏击。这点道理杨余不懂,杨余手底下的将领也会提醒他。

但在第二天,从哨探的情报来看,追兵的确是夜晚行军了,不是急行军,而且在半夜左右便已经安营驻扎。韩健猜想应该是杨余本来想冒着严寒急行军,结果察觉滋味不好受,于是改普通行军,普通行军一段路之后,发现夜晚道路更难走,便直接扎营休息。

追兵有了昨晚的折腾,好似是追近了一步,但韩健知道,这反而是给他的机会。这也说明是不懂行军的人在指挥行军,光是昨晚追兵将士的损耗,就可能是平时的几倍,这说明杨余刚愎自用到想当然的地步,要是能利用杨余的这一弱点发起反击,未必没有取胜的机会。只要追兵队伍中发生小的败绩,就会形成连锁反应。导致追兵自乱阵脚。

但这几天下来,队伍一行已经人困马乏,已到了无力可支的地步,发起这样一次反击的风险更大。韩健在权衡之后,决定继续南下,毕竟此时距离江都之地还有六七百里路,要是东王府兵马出的及时,他们随时都会与东王府兵马相汇合,到时有兵有粮草军力雄厚,再打这场仗就稳妥的多。

在离开洛阳第十天的黄昏。一行赶了一天路。不得不再次驻扎休息。这次韩健知道,追兵追上用不了一日。也就是说,当晚怎么也要准备第二天的战事。

这次杨余带来的追兵具体兵马数量尚不清楚,韩健通过分析。追兵差不多有六千以上兵马。六百打六千。以一敌十。韩健知道取胜的难度太大。追兵的主帅杨余虽然本身刚愎自用,但他手下毕竟有能兵强将,这次韩健也无法泡制空城计和书信说服孙少谦的办法。追兵将士都以为皇帝宾天,希望在新皇帝面前表现优良以期封侯拜相。韩健分析一番,觉得这场战事近乎毫无胜算。

当晚的军事会议,韩健把张行叫来,除了张行,还有几名带兵的头领,再就是韩健的三姨娘韩崔氏。南王府那边杨苁儿也带来几人,这些天南王府的人逐渐接替东王府负责探查任务,杨苁儿得到的情报也不在少数。

会议一开始,韩健把情况说明。这次地形上,完全是平原无山,没有埋伏点,没有支援。按照韩健的想法,是进入某座城市中,以城郭来暂时阻挡杨余追击步伐,而后等东王府援兵赶至,再正面决战。

杨苁儿道:“说的容易,沿途这么多城镇,哪个是城门大开恭迎我们进去?我们下一座城,比杨余下一座城困难许多!”

韩健点头道:“话是如此,不过我们要进城,还是有些办法。”

杨苁儿想了想,没再说话。她知道韩健说的办法一定不是什么正规途径的办法。

“除此之外,我暂且想不到有什么更好办法。”韩健叹道。

韩崔氏道:“既如此,就想办法进城要紧,走了这些天,想必所有人也都想歇息。我们也好进城做一番补给。”

韩健道:“若是要进城,我看过周围,距离我们最近的城有三十多里路,明日出发恐怕来不及,我们必须今晚起行。”

“起行就起行,张侍卫,吩咐东王府儿郎,拔营起行。”韩崔氏有些迫不及待道。

韩健摆手示意张行先不用去,说道:“三娘,有些事不用太急,先听我说完。现在可能还有个不太好的办法,就是折回设伏。趁着追兵措手不及之时,杀一个回马枪,不管成败得失,总算能延缓一下追兵行进步伐,更有利我们南下。”

韩崔氏面色紧张起来,她看得出,韩健说这话时太过慎重,她觉得韩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想亲自去设伏。

“你不是想自己去吧?”韩崔氏看着韩健,问道。

“是。”韩健道,“我去,能让追兵将目标放过来。到时力有不逮还可以转道,轻骑行进毕竟方便些,追兵想追上也难。到时会吸引开追兵注意,有利你们继续往江都方向去。”

“不行!”韩崔氏反对道,“我绝不同意你这么做!”

“三娘,这事容不得你同意不同意,这也是我的决定。我们现在要进城,也是困守孤城,机会不大,而且进城本身就不是容易之事,要是城里的守备军与追兵里应外合,我们便是自寻死路。现在回兵拦截,追兵斥候消息滞后定然意想不到,反而有机可趁!”

韩崔氏见韩健说的如此气定,言语间已经是一个东王该有的风范,便感觉无力辩驳。

杨苁儿却开口问道:“那东王准备带多少人马先去?”

“我们东王府只有二百多人马,杨小姐准备支援我们一些?”韩健看着杨苁儿问道。

杨苁儿被韩健目光一直视,下意识便要去闪避目光,道:“回兵阻截之事,南王府自然要参与,我带三百人马随你同去!”

韩健也没想到杨苁儿到此时也这般讲义气,本来杨苁儿可以不参与,等他带着兵马走了,杨苁儿便可以将女皇送到南王府,到时南王府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她却决定带着南王府大部分兵马一同去阻截追兵,这可近乎是一条送死之路。

韩健想了想,道:“那好,事不宜迟,今夜先休息,明日破晓前出发!”

军事会议就此解散,韩健出了营帐,外面天气很寒冷,韩健却不知该去哪。这些天赶路赶的他也身心俱疲,明天又要去送死,再去跟那些想见的人见最后一面有些舍不得。他此时想的最多的还是顾欣儿,虽然他与顾欣儿相识时间并不长,但两人已算是心心相印。他没勇气去见,也怕这就真的是最后一面。

韩健在帐外徘徊了很长时间,直到他也有些困了,便要回帐篷休息,这才发现杨苁儿在他帐篷之前站着,像是在等他说话。

“杨小姐,明日我们就要行军作战,今晚怎么不早些睡?”韩健说话时脸上带着笑容,但这笑容中也带着很大勉强的成分。

“那日的事……”杨苁儿突然有些羞惭。

“哦,那日的事在下早就忘了。”韩健先是一愣,马上出口打断杨苁儿的话。

“忘了还说?”杨苁儿似乎有些生气,打量着韩健,目光中也带着些许怒意,“有些事,我只是要趁现在告诉你。”

韩健实在想不到杨苁儿要跟他说什么,便道:“杨小姐有事不妨直言。”

杨苁儿声色顿了顿,道:“其实,我父王之意,是要带你回豫州,并非让我护送你北上。”

韩健心说就是为了说这个?

“其实……在下早就从黄兄那里得悉,本来还想让他怂恿杨小姐护送在下北上。”韩健道,“只能说,此事在下早就知晓,还是要感谢杨小姐不计前嫌,护送在下北上,到现如今,还愿意出手相助。”

听到韩健说“不计前嫌”,杨苁儿脸上也露出些许的失落,道:“问你一件事,当初你我婚事不成,是陛下撤了婚事,还是如传闻所言,是你向陛下所提出?”

一个问题,令韩健登时不知如何回答。

当初的确是他主动向女皇提出拒绝婚事的,而女皇当时也答应了他,事后在京城一些朝廷高层官员中,才隐约有些传闻,说是当时是东王自己提出的拒绝婚事。因为这事并未广泛流传,因而普通百姓还不知有这么回事。

杨苁儿既然如此问他,那就肯定是希望得到此事她想得知的答案。韩健显然不相信杨苁儿问他只是为了再受打击一次,证实的确是提出的拒婚。那就是前一种答案,杨苁儿希望得知这桩婚事是因女皇临时取消而取消?

“杨小姐……缘何有此问?”韩健反问道。

“不想回答,就算了!”

杨苁儿说着转身要离去,却被韩健一把抓着胳膊。

杨苁儿登时低头看着韩健的手,也没去打开韩健的手,心里却感觉到委屈,这股委屈的情绪一上来,令她想到很多事,包括拒婚,包括韩健的无礼对待,还有自己不惜违抗父亲的命令私自护送东王北上却换得一次次被利用。

“杨小姐,既然你出言相问,在下也有个问题。”韩健并未松开手,一脸严肃问道,“若是当初这桩婚事无人阻挠,你是否会真心实意嫁入东王府?”

杨苁儿一时间也沉默,就好像一个无解的问题一样,她提出一个,韩健反提了一个。这种问题,都是二人心里很清楚却回答不出口的。

“会!”杨苁儿突然回答了一句,从怀中摸出当初韩健赠与她的口琴,塞到韩健抓着他胳膊的手里,快步而去。

第二百六十五章感情包袱

看到口琴,韩健不由叹口气。当初韩健曾对杨苁儿说过,爱琴之人会将琴带在身边,这是他为何会在皇宫宴会上跟杨苁儿“借琴”。眼前之事,却已不能用爱琴之人来解释,杨苁儿用一个字和一把琴告诉他,一个女子同样是可以有情的。

但韩健却感觉到杨苁儿这份情,很沉重。

要不是明日要一起去阻截追兵,要不是知道这次阻截追兵是去送死,杨苁儿也不会如此迫切想知道答案。杨苁儿违背父亲军令护送他北上,多次帮他,让韩健感觉到亏欠,而在之前,他竟丝毫没察觉这一份情,让韩健甚至感觉羞愧难当。难道非要让女孩子主动出言相问,他才会有所反应?韩健不禁无奈摇头,就算知道又如何?他什么也给不了杨苁儿。

杨苁儿在韩健所见女子中,是绝对出类拔萃的。出身好,才貌双全,有勇有谋,在京城清虚雅舍外第一次相见时,韩健就曾觉得她是个有胆识的美人,可惜韩健认识顾欣儿在先,十几个姨娘从小对他灌输了一些对南王府不好的意识,使他不想成为政治联姻牺牲品。对杨苁儿这桩婚事,他是自带的抵触,与人无关。

韩健想到当初在京城时,又是以“无弦琴”相送,又是当众借琴,能让一个女子暗生情愫,最后却被拒婚失意收场,这会令女子遭受到怎样的打击。即便如此,杨苁儿还是会不顾一切帮他。这又该是怎样的情怀?

立在寒风中的韩健彻底睡不着了。他感觉自己背负了很大的感情包袱,怎么也无法从心头卸下。有些情,可能永远没机会去偿还,若是杨苁儿再因帮他而丧了性命,他就更无地自容。

原本怎么也不会去想杨苁儿,可到此时,韩健心中竟满满全是杨苁儿,从相识在京城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