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小军阀 >

第358部分

小军阀-第358部分

小说: 小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逸云连声称好。

吴蕴初其实还有些话没有说出来。

其实这“味精”二字本来是大总统先想出来的,自己不过加以了一些想像而已,但大总统却再三交代过自己,不要说出大总统投资的事情来,因此,也只能把这个命名的功劳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来了!

吴蕴初在那停顿了下又继续说道:“这‘味精’二字,又使我产生了一些遐想,它是提炼自植物蛋白,是素的,却兼有鲜肉之美。佛门之徒,食素已惯,必更喜欢,乐于享用。佛在天堂,供佛所用的珍馐美味自也多集中于天堂之上,天上的厨当为世上信佛吃素人向往的庖厨。我的厂子取名为‘天厨’好了,进了我的厂子,就使人如入天上的庖厨,不待功果圆满,就可享得天上的美味!并且将商标也与佛门搭起界来,采用佛手为图,张兄以为如何?”

张逸云拍掌称绝道:“妙极!妙极!你何止是位大化学家,简直也是位大学问家,鄙人望尘莫及,这‘天厨’可太妙了!佛手御天厨,令人向往不已,放心,放心,有您这等高才,阿拉坚信天厨味精厂一定办得成人间天厨!”

继而,吴蕴初连产品的包装装磺也设计出来了:

“‘味の素’是享誉已久的商品,模仿一点它装模的长处亦无不可。比方那分装的小瓶子,看上去薄薄的偏偏的,不仅雅观,也似很有容量,其实容量并不大,是大为可取的。至于外观色调,即着佛气,则应以素雅为主色调,蓝黄二色就是净素的标志,可做为净界上气的象征,以为商品包装的基本色调。”

张逸云自也赞同。

“天厨”厂诞生了!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生产味精的厂家,不仅首创,填补了产业空白,具有不可泯灭的意义。

而且正是这一家新厂,即将历史长久、设备精良、生产手段先进的日商“味の素”击败在脚下!

第六百一十二章 独霸市场

味精之所以能在市场上很快地强过味の素,有其两大原因:一是成本作用,二是心理效应。

天厨佛手牌味精是从面筋中提取的,而日本的味の素则是由鱼类、大豆及其他蛋白质中提取的。相比之下,味精后来居上,成本本来相对为低是一个重要原因。再加上又得了个近水楼台的便宜。纺织业也需要面粉,而所取点不同,织布浆纱主要所需是面粉中的淀粉部分,面筋则变成了纺织厂的处理余品,自然价格更低。

而上海这个最早的通商大埠,纺织业不但兴办得早,而且厂家也越来越多,收购起来极为低廉与方便。又是就产就销运费微乎其微,而味の素则须越国跨海,无异又拉大了成本差。在质量相当的情况下,价格是竞争的最重要手段,成本低自具极大的天然优势,降价竞争的结果,成本高的一方一旦被迫将价格降到成本线以下,如无特殊原因,势必被迫自动退出市场。

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先进与落后只是相对的,是受时间参数制约的。一时的先进,如不再接再励,不断更新,泥于保守,时间的推移,必导致后来居上,先进反而成了包袱。从中也可以看出吴蕴初的历史作用。这是成本优势。

至于心理效应,一是具备了国人之前在满清和北洋时代因备受列强侵害,对列强,并因列强而及洋货,所产生的逆反心理作用;二是吴蕴初匠心独运的厂名、品名及商标的听觉与形象作用,及张逸云、王东园的广告作用。

张逸云于味精厂开业之初,便将新产品佛手牌味精移来门面好、信誉高、历史久的张崇新酱园一并销售,在他那福建路临街的大门脸上几乎贴满了彩色斑斓、令人醒目的广告:

“天厨味精,鲜美绝伦”;“质地净素,庖厨必备”;“天厨味精,完全国货”……

王东园又是位很出色的公关人员,眼光敏锐,机变灵活,每天几乎一刻不停地驾着一辆小彩车,作着生动活泼极为吸引人的宣传。小车上插着五彩缤纷的小旗,旗光闪动间是一条醒目的标语式广告:

“天厨味精,胜过日本的味の素”。

车行时缓时停,广告声却一刻不断,后面还跟了几个敲锣打鼓吹喇叭的人,大助声威。王东园用他那甜而亮的宁波腔诱人地喊着:

“天厨味精,天厨味精,佛家妙品,人间享用!”

“国货味精,国货味精,完全国货,与洋货不同!”

“超过味の素,价格更公平,不信您就尝,一尝保相中!”

……

每日价酱园前、小车旁总是观者如堵,议论纷纷地道:“这味精可是新货色,是不是能和味の素一样?”

“尝尝,尝尝,反正用不了几个钱,好了就买么!”

“总是国货嘛,就算差点,比吃洋人的货肚子里也舒服!”

一尝,果如宣传的一般。物又美,价又廉,还是国货。吴蕴初又根据用户对新产品难免疑虑的心理,将工厂厂址,特别是采用的原料公诸于众。面里取的嘛,可以去看看,不会有毒!打消了某些人的疑虑,并澄清了某些别有用心者制造的舆论,谁还犯傻不买味精去买味の素?第一批生产的五百磅当即供不应求。

“天厨”厂在诞生之后,不但没被汹涌而来的洋货冲垮,而且冲垮了洋货。

由于成本、心理效应等竟争优势,逼得日本味の素节节败退,难以招架,在多种洋货逞凶中,争了一口气,反败为胜!

民国十年,“天厨”厂的年产量由初建的两千多公斤飞快地翻了两番多,达到了九千公斤。

依靠大总统王恒岳和民国政府的暗中全力支持,日货更受抵制,本来无力与味精竞争的味の素更趋颓萎,连南洋的华侨也弃日货味の素,改用了国货味精,进入了“天厨”行列。

佛手牌味精不但打入了南洋各国市场,而且很快就成了该市场的紧俏商品!

在以后几年中,“天厨”厂的产量几乎是年年翻一番,到民国十三年起翻了近五番。

事业如此之兴旺,经营如此之红火,莫说较那些艰苦挣扎的企业,就是当时的整个工商界也是很少见的。

尽管产量大幅度成倍增长,仍是供不应求,而滞销于一隅犹如困兽的味の素,由于无人问津,只急得经销商们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

“天厨”就乘机派出人去私下里压价收购,再集中在一个亭子间里改换成味精的包装投放市场。

日商多少年来都已惯于以居高临下的优势雄踞中国这个广大而优厚的市场,尽情地攫取,如今一旦被味精将其“味の素”击得狼狈不堪,如何能不又急又气?

气急之下,又采用了他们一贯的霸道野蛮手法,鸡蛋里挑骨头,硬是牵强附会地将天厨产品的名称“味精”说成是由他们曾做过的“味の素”广告词中“调味精粉”中截取下来的,于是抓住这根稻草由日商铃本株式会社出面通过日本驻华大使馆向中国商标局提出了“抗议”,要求取消天厨厂味精商标的专用名注册,企图以此破坏味精的声誉。

吴蕴初根本就不担心,因为他知道在他背后撑腰的是谁!

不过为了在表面上应对日本人,他还是派出了营业经理王东园赴南京去打官司。

王东园不愧公关老手,再加上大总统王恒岳的全力支持,这场官司打赢了。与气势咄咄逼人的日商打赢了官司,也是天厨的一次扬中华之威的贡献。

民国十三年张逸云与吴蕴初决定将味精制作方法公开,以做好向欧美行销的准备,便决定向美、英、法等国申请专利,也取得了这个权利。

这是我国化工业产品获得国际专利的首例,自也增了国威,其意义是很重大的。这也正是吴蕴初、张逸云所追求的根本目的。从吴蕴初本人来说,也应被视为对我国化学工业的重大贡献。

他靠着大总统的无条件的支持,以及他的奋斗,孜孜不倦的目标追求,终于将国人从饮食上以及精神上请入了“天厨”。这贡献,国家和民众永远也都不会忘记……

“天厨”厂最大的,也是最神秘的股东王恒岳,随后开始觉得原来的合伙结构形式,已跟不上甚至限制了发展要求,于是在他的建议下,将“天厨”厂改为无限公司,增资二十万元。

同时由于产品产量的激增,仅靠各纺织厂家的面筋已大大供不应求,在吴蕴初的主张下,“天厨”厂开始订购加拿大小麦,因为加拿大小麦面筋含量高达百分之六十。为适应生产能力的发展,他们将原租用的菜市场地皮买了下来,拆除旧房,重新建起了钢筋混凝土楼房,并且又加盖了新厂房,增设了淀粉车间,制造淀粉、糊精、葡萄糖、酱色等供应市场,增加了一份附属企业,而淀粉车间的副产品面筋却正可补充市场供应之不足,一举两得。

天厨厂终于从几颗微粒变成了大厂,为它的股东们,特别是为吴蕴初创造了可贵的财富。说可贵,就因为这些财富到了吴蕴初的手里又发挥了可贵的作用。

王恒岳答应吴蕴初的电解设备,也顺利的从法国人手中购入。

为了这套设备,王恒岳再度大举增资,在上海周家桥购置了地皮,建起了厂房。因其是为天厨味精厂提供原料的,故吴蕴初为它取名为“天原电化厂”。

同时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天府乐园的意思。因为大总统王恒岳是由四川开始起兵的,四川又素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因此这个厂名也有为感谢大总统为民族工业所做的一切的暗示。

不到一年的时间,天原厂正式投产。开始的产量并不是很大,日产盐酸两吨、液碱四吨、漂白粉三吨。这些产品与味精一样,在此前的中国是没有的,如果说有,那么天原电化厂就是第一个,为中国的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新起点。

这不仅是标志着吴蕴初的化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其拓宽了前进道路,而且充实了民族工商业的实力,壮大了工商企业的阵容!

盐酸一项不仅满足了天厨的全部供应,而且大部分外销,解决了一些企业的急需。碱与漂白粉则全部销出,市场上见到了令人扬眉吐气的国货!而且这国货也很值得国人扬眉吐气!

国内应用的企业,哪个不争购天原电化厂的产品?

日货当即冷落不堪,首先是盐酸被狼狈地赶出了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市场。漂白粉更显出了它的优势,因为它是时效性很强的化工产品,它的主要作用:漂白,是以出厂一月内为最佳,过了一个月就要减效,时间长了更会失效,保管条件要求又高,尤忌潮湿,见水就会因产生反应而当即失效,无论是过期还是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一个不慎就会变成一堆废物,反而成了负担。

洋货远渡重洋,又主要靠的是时速尚不很高的轮船,几经装卸,跋山涉水,很长时间才能运到中国,就算幸未遭什么客观条件的侵蚀,又登岸即售,也较天原这得天独厚的就地产销相差甚远了。

吴蕴初兑现了自己当初对大总统许下的诺言:

不用三年时间即可以把包括盐酸和味精在内的全部日本企业从中国市场赶出去!

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会战(一)

大总统王恒岳在国内展开了一系列的视察,而在克敦斯诺亚尔斯克的大围歼作战也开始了!

在梅列茨科夫担任代理司令官的第9集团军,分成了大量以营、连为单位的小队,以游击战的方式,对中国军队进行节节抵抗。

而中国左翼第一军团的总指挥刘昭承,也针锋相对的以连为单位不断突袭前进,同时,也加强了对游击队的清剿。

尽管在突击的过程中,遭到了俄国人的疯狂阻击,致使伤亡较大,但同样的也给予了俄国人以重大杀伤。

同时,随着对游击队清剿力度的加大,包围更加严密,也切断了俄国正规军和游击队之间的联络,进一步压缩了俄国人的生存空间!

刘昭承打的非常耐心,他并不给予要一口吃掉包围圈里的第9集团军,而是一点一点的进行消耗。

在这样的消耗中,第一个承受不了的是俄国人……

弹药、补给大量的消耗着,起初还有的炮击次后便逐渐消失,一直到无影无踪为止。

在第五天的时候,随着大量俄国人的被歼灭,第9集团军有些顶不住了。

在一些地方中国人开始始终迫击炮、喷火器不断的反复梳理着,让躲藏在其中的俄国人被迫钻出了藏身地点,向中国人反起了进攻。

而这,却正是中国人最乐意看到的。

战争的天平正在朝着对中国人有利的一方倾斜……

梅列茨科夫对此却无能为力,甚至分散游击作战的坏处也很快显示出来。梅列茨科夫的新的命令无法下达到师、旅一级的单位,而师、旅长们也很难掌握到团、营一级单位的动向。

所有的俄国人都是在那独力作战,无法组织成有效的体系……

他们缺乏电台,缺乏有效的通讯工具。甚至有的时候两个正在遭受中国人攻击的连队,相互间的距离非常近,却也根本无法沟通从而协同作战。

中国军队表现的非常冷静,他们不仅仅一点点取得着战场上优势,而且还开始通过政治鼓动来瓦解苏俄红军抵抗到底的决心!

大量的俄国俘虏,通过喊话的方式,呼唤他们的同伴放弃抵抗;大量写着俄文的传单,也不断的散发着,有的时候这样的方式往往要比单纯的攻击来得更加可怕。

苏俄红军中开始出现了投降的部队。先是零散的少数人,接着便发展到了班排单位……而中国人也兑现了他们的诺言,并没有为难这些投降的俄国人,反而给他们补充了武器,在白卫军军官的带领下重新向苏俄红军倒戈一击!

这是最最可怕的。

这些投降者们太熟悉自己那些原先同伴们的一切了,包括他们有可能的藏身地点,互相的联络暗号等等……

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之下,11月10日,让中国人振奋的一幕出现了:

他们成功的咬住了杜马切夫旅的旅部!

当得知咬住了第9集团军中号称最能打仗的杜马切夫旅部后,刘昭承立即下令邻近部队全部加入到包围攻击之中,不许使该旅旅部突围!

周围的中国部队、白卫军全部开始行动起来。到11日上午,包围已经完成。

中国人再度企图利用政治喊话,迫使杜马切夫投降,从而兵不血刃的解决战斗,但是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得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