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巫祠时代 >

第19部分

巫祠时代-第19部分

小说: 巫祠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史记有一篇“太史公曰”读了能够知道塑造黄帝的过程。

  “五帝本纪,太史公曰”:

  “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百家言黄帝,其言不雅驯。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家或不传。”       

  (西汉的学者都说五帝,可是,尚书只从尧以后记起。战国以来,讲述黄帝的话很多属于神话。有关五帝的赞辞,帝系姓,儒家也不传讲。)

  “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喾,尧,舜。从禹以后进入“夏朝”。“儒家”将“尚书”当作权威的古历史书。尚书有“古本”和“今本”两种。古本尚书流传于商代和商周之际,记载了黄帝,已经失传。今本尚书流传于周以后,只保留了“尧以来”的部分。这里说的是今本尚书。

  “百家”:是指春秋百家,百家言黄帝是指春秋战国时关于黄帝的传说。“雅驯”:在周以前只有“神史”,从周以后开始有“人史”。司马迁作周以前的历史也是从神史中收集资料。他将神史的资料分作雅驯和不雅驯两个部分。

  “孔子”:孔子在春秋时代,“孔子所传”的部分在史记中有记载。这里的儒家指西汉时代的“学术界”。

  “予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我曾经西,北,东,南的做过调查,有学问的人都传说黄帝,尧,舜,跟西汉时代的儒家看法不同,与战国时的古书记载相近。)

  “空桐”:在陕西。

  “涿鹿”:在河北。

  “海”:指今天的山东丘陵。

  “江淮”:指今天的黄淮平原。

  “长老”:代称有学问的人。

  “风教”:指说法,看法一类。

  “古文”:指战国时代关于五帝的记载。儒家的“经典”中没有关于黄帝的记载。古文中对黄帝的传说很多,尧舜禹的故事甚祥,对颛顼和喾只有赞辞。

  “予观国语,春秋,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予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我看了国语,春秋等书,书中讲述的五帝德,帝系姓,都很明白,不必一一地考察,都符合历史的真实。上述的书对黄帝(五帝)的记载不完整,不完整的部分往往在别的书中见到。关于五帝,对那些不能深知历史,只知表面的人(儒家)就很难说明白。我依次地将符合历史真实的记载记进书的第一篇,作为历史的开端。)

  社会的上层,学术界(儒)不承认黄帝。社会的下层,知识分子,读书人承认,并且信仰黄帝。这个黄帝是有还是没有?这个问题摆在了司马迁的面前,由他来抉择。国语,春秋记载的五帝德,帝系姓记载了黄帝,是讲述了一个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是真实的(皆不虚)。就是说,黄帝符合历史的真实。这一点是做历史的基础。对那些浅见的儒家说不清这个道理。所以,司马迁决定,将黄帝当做历史的开始。将历史(从尧以来)向上推了几百年。我们今天崇拜黄帝,将黄帝当作中华民族的“祖先”,依据于史记的记载。

  读者,读了这篇太史公曰,你不为有这一位历史学家感到骄傲吗?感到骄傲吧,司马迁是二千年前的古人。他的历史观,他的治史的思想并不低于今天人。他以历史的真实做选择资料的依据,选择了战国时的资料。战国人对黄帝的认识不够准确,这是历史的局限,不能强求于古人。司马迁忠实于“历史的真实”,将战国时代的认识传递给我们。战国时人认为有一个“部落时代”,尊称部落首领为“五帝”,而部落首领的佼佼者是黄帝。今天,我们重新认识黄帝,还黄帝以“历史的真实”,黄帝崇拜记录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

  史记的记载。

  史记&;#8226;五帝本纪&;#8226;黄帝: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少典”:见于国语&;#8226;晋语。黄帝的少典说流传于山西南部。在山西南部,据山海经,有“轩辕山”。这些资料对于我们探索黄帝的起源有意义。

  “公孙”:周以后开始有姓。黄帝时代没有姓。公孙,意“公侯的后代”。

  “轩辕”:在山海经中,轩辕是“巫祠”的名字,叫作轩辕丘,轩辕山。巫祠,用今天的话说,相当文化机关,行政机关一类。古时流传下来的名字从周以后大多被当作了“圣人”。

  “生而……”以下五句,载于大戴礼,是对黄帝的“赞辞”。大戴礼中,对五个帝分别有赞辞。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陵,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宾从”:拥护。轩辕时,已经有了一个叫做神农氏的氏族中心,轩辕是一个后起的氏族,轩辕氏族得到“依附”氏族的拥护(诸侯咸来宾从)。蚩尤,炎帝争夺神农权。天下大乱。小氏族将平息战乱的希望寄托于轩辕。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做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归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披山通路,未尝宁居。”

  轩辕先是征服了炎帝(三战然后得其志)。又擒杀了蚩尤,于是,轩辕成为了新的中心,轩辕被尊称为黄帝。黄帝的名字就是这么叫起来的。这一段说到了“教熊,罴……”,“杀蚩尤”两件事。这两件事都是移植于神话。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为与多焉。获宝鼎,迎日推荚。”

  “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人力耳目,节用水火财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岱宗,泰山。鸡头,今宝鸡。熊,楚姓氏。荤粥,匈奴的古名。云师,前说兽兵,又说云师,可知是二个出处。万国,相当于氏族,战国时已经有了氏族认识。封禅,拜神,拜天,拜地。这些传说在今天大多不见记载。

  风后四个名字,风,力,常,大是附加语,典型的汉语结构。幽明之占,商时代的特征。日月星辰,与星历天象有关,早于商,在颛顼时代。土德,土色黄,这是对黄帝名字的解说。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指二十五个“国”。国是“族”和“巫祠”的意思。黄帝时代的国不同于春秋时代的国。十四个姓自称是黄帝的后代,这是周以后的事情。

  “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缧祖。缧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惠焉。”

  “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娶于西陵之女,话中有话。玄嚣,江水,昌意,若水,蜀山,昌仆,显示了西方的人名地名,在渭河上游地区。可知,缧祖又是一个神话来源。

  结语

  一  关于黄帝的资料,见于古书记载。一位学者从古书中一点一滴的将资料收集起来。这位学者叫作徐旭生。徐旭生先生相信从古书的记载中能够揭开古中华之谜。他辛勤耕耘一生。本文的作者方便的使用这些资料,“踏上别人的肩膀去摘取树果”。

  二  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神。帝的古义是拜。拜一拜叫禘一禘。从禘到帝,见于徐旭生的考证。黄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黄(玉)的敬拜。

  三  古中华是说使用古汉语的氏族,中华民族是说使用汉语的民族。古汉语氏族由中华民族接续。古汉语氏族包括以下四个成分:河南以东地区的商氏族,河南,山西的周氏族,渭河的秦氏族和秦岭南的“荆楚”氏族。在著名的伏羲,华人和禹始族中没有产生独立的大政权。

  四 黄帝崇拜是古中华的古老崇拜,源远流长。黄帝崇拜起源于华夏祖先,从渭河到黄河,经过了商,周和秦,汉几个时期的发育。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