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三国变成蟒 >

第166部分

回到三国变成蟒-第166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变成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越书院修在望海城的南面,书院从开始动工一直到修好,差不多花了三个月,以望海城现在的修房速度,三个月差不多都能修成一个新池了,由此,也能看出林北和卞吉对书院的重视。
从望海城的西城门出发,先上南山路,往前行五里后拐进另一条水泥路,这就是通往南越书院的道路,名为书院路,水泥路的两边栽着茂密的果树,如今果树刚发新芽,等到盛夏或是早秋,书院路便会被绿意覆盖,会形成一个异常美丽的地方。
书院路只有三丈宽,比不得南山路的五丈,也比不得万江东西两路的七丈,这里最多只能让两辆蒸汽车并行,因为以后这条路也不会是车辆的主干道,如果学子入学,大部份都会居住在书院里。
书院路的尽头,便是南越书院的大门,大门口有一个假山池,正方形,长宽都是一百米,假山池里的假山都是海里的赤红珊瑚礁,摆成一个拱门形状,并且采用活水设计,里面还养了近千条暹罗巨鲤,不过都是小鲤鱼,除了一条身长三尺外,其余的鲤鱼大都在半尺左右,鲤鱼和假山的寓意为鲤鱼跃龙门,很好的象征。
书院路在这里从假山池的两边分开,然后再合并。通过南越书院的大门,南越书院的大门采用敞开式设计,虽然有个门字,但是其实却并没有真正的大门。
在大门的正上房,银白色的龙形标志熠熠生辉,这是林北的图形。龙形标志下方,便是南越书院四字,大门两侧,分别写着: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这两句名言出自‘管子权修’,林北开始还闹了笑话,他以为卞吉不知道呢,哪知道卞吉比林北知道的都多,原文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意思是说如果注重培养人才。其效果将会是相当神奇的,一般只有有王者之志的首领才会如此做法,卞吉听林北说要用这两句名言,觉得很是欣慰。
从南越书院的大门进入,书院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舒服和敞亮,书院里路的规划很好。树木极多,走在哪里都是绿意,学堂以及学子的宿舍都是掩映于路和树木之间。
现如今根本不缺土地,所以整个南越书院相当的大,如果要逛一遍的话。一两天估计都很够呛,现如今书院中有教学楼十五座,学子宿舍楼三十五座,四个食堂,五十个厕所,八个大操场以及两个人工小湖,同样以门牌号区分,以书院路为主干道,其余的路都处在这条主干道上,连通各个建筑,只要稍微的留心一下,就不致于会迷路。
这么大的书院,能容纳的学子也是惊人的,按照现在的规划,已经可以容纳一万名学子同时入学,在这个时代算是最大的书院了,以如今望海城的人口,每一批的学子肯定不会有这么多,但是林北想的是以后,像这种规模的书院以后肯定还会再建。
卞吉骑着自行车,林北奔行,大概的逛了一圈,如今还有些地方正在扫尾当中,很快便会彻底完善,一路上,林北把自己的设想和后世学校的经验都告诉了卞吉,让卞吉慢慢消化这些理念,卞吉以前虽然也教书,不过当一个这般大的书院院长还是首次。
“到时候所有学子都配备一辆自行车,另外,书院内的早中晚都开通公交车,便于这些学子读书和回宿舍,哦,对了,用水这些都弄妥当了吗?”
“嗯,书院后面已经挖了一条河流,并且蓄起了水,到时候书院的用水大半都取自于这条河流,另外,书院内也打了近百口水井,不致于会缺水。”
这个时代是没有自来水的,庶民用水,要么是打井,要么是挨着河流,以人力把水打上来取用。
“如果所有设施都齐备了,那便开放书院吧。”
“现在就是夫子不够,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卞吉有些无奈的道。
“我知道,不过就算不够也没事,要的就是那种共同学习的气氛,书籍这些东西可以多印一些,最起码先把夫子你的藏书都印刷出来,先让学子们掌握,共同交流进步。”
“如此,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现在做不到因素施教,那便只有让学子们自学了。”
其实这种方法在古代很常见,古代不光书籍少,夫子更少,世家大族的子弟还好一些,会有专门的夫子教导知识,但是寒门学子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能有木简就算是不错了,至于夫子来教导知识?这显然是奢望,寒门子弟全凭自学,也正是因为如此,能自学成才的并不多,也导致了人才都出自于世家大族。
现在书院没有那么多夫子,但是如果学子们都齐聚书院,就算没有夫子,光凭学子们互相交流显然也会比自学的效果来得好,如果说自学成材的机率是百分之一,那么这样成材的机率应该会有百分之十。
“哦,对了,虽然说夫子没有多少,但是匠人却不少吧?”
“匠人?”卞吉疑惑的问道:“大人,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书院不要光只教学子们读书识字,这虽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别的东西也要学习。”
“别的东西?大人是指匠人的手艺?”
“嗯,夫子认为如何?”
“大人之言,学生倒不反对,关键是学子会学吗?”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吧?夫子,我告诉你,我认为的学堂,最少需要做到三件事中的一件,这才方是一个好的学堂。”
“那三件?”卞吉虚心的问道。
“第一,教学子做人。”
“读书识字后,自会明理,这个不难。”卞吉点头道。
“第二件事,会一门吃饭的手艺,因为不是所有的学子都能力成为官吏,更多的只能庸庸碌碌,所以会一门吃饭的手艺才能让他们不致于浪费时间。”
卞吉想了想,也点头表示同意,确实,如果把人分成人才和庸才这两种,庸才显然是数量最多的,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最终归宿,只能平平淡淡的过一生。
“第三,有赚钱的本事,做人,手艺和赚钱,这是我认为一个学堂应该教会学子们做的事情,如果做不到,便不是一个好的学堂。”
“大人此言确实发人深省,卞吉受教了。”
林北这是有感而发,在现代的时候,许多学校并不能做到这一点,老师们只会让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功课功课还是功课,成绩便是一切,岂不知九成以上的人都是平庸的人,好多人大学毕业后,身无一技之长,又不会任何赚钱的本事,只有回家做啃老一族。
林北想起一个笑话,小学的时候老师会告诉学生们:好好读书,要不然将来没有好工作,挣不到钱,中学的时候也会如此,高中大学的时候也是如此,就是好好读书,否则将来有你后悔的,等到进入社会后,老板则只会骂你:你怎么什么也不会?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就光读书了?
这种情况导致了好多人走上社会后需要重新学习,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多数人三四十岁还是一事无成。
除了现代,明清两代的情况也很恶劣,那些书生个个手无缚鸡之力,除了会背八股文之外,真是什么也干不了,能中举倒还罢了,总算能当官,如果不能中举,那才真是全家的灾难,多少人因为读书一事闹得家破人亡。
有鉴于此,林北才不想南越书院培养出来的学子变成这样子,有能力的可以为官,没有能力的有一技之长或是去赚钱,这样最起码能养活自己。
“如今书院的夫子几乎没有,那么便让望海城的匠人抽出时间来学堂授课,教导学子们手艺,另外,夫子再挑选一些商家,定期来为学子们讲解经商之道。”林北言道。
“大人,如此一来,恐怕学子精力不够。”
“所以就得因材施教啊,喜欢读书的,让他们专心读书,手艺和赚钱稍微涉猎一下,喜欢学手艺的专心学手艺,识字也不能落下,喜欢赚钱的也是如此,夫子需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硬性规定学子们该如何如何。”
“学会谨记于心,不忘大人此言。”卞吉点头,随后叹了口气道:“大人,他日这些学子若是有成,定会感激大人。”
“都是本大人的子民,本大人与他们而言,乃若父母,所以此事是理所当然。”
这次谈话,也把南越书院以后的施教方式给定了下来,学子入学之后,不光只会傻傻的读书识字,手艺和赚钱能力也是他们学习的目标,对大多数学子来说,后两种反而更加重要。(未完待续。。)
ps:  ps: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另外,也求自动订阅。。。


 第296章 学子入学

书院落成,望海日报里刊登了这则消息。
随后,无数望海人涌进南越书院,参观这座在这个时代规模最大的书院,这也是望海人自己的书院,每个人从里面出来之后,脸上都有着强烈的自豪之情,他们对这座书院还是极为认可的。
然后,林北和卞吉开始着手学子入学之事。
这个时代学子的入学年龄和现代并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六岁便可接受教育,现如今,望海城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上的稚子不超过一千五百人,是一千四百五十四人,五岁到六岁年有四百多,卞吉本来想把五岁的也弄进学堂,林北给否决了,第一批学子就是六岁到十二岁的男女稚童。
这是第一批学子,他们都会是小学生,另外,因为望海城书籍的普及,这批学子的识字程度都是差不多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特别笨的,这就没有办法了,林北希望这些学子会选择手艺或是赚钱。
至于十二岁以上的,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成年,他们有些还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必须要承担家里的农活儿,所以林北就没勉强,不过如果他们也想入学,那可以随时前去,南越书院暂时并未设置门槛,这些人可当走读生,可以学几天又离开。
龙神新历二月二十三号,望海日报刊登了学子入学的事宜,需要家长们准备什么东西,并且规定了入学时间,时间为二月二十五号,也就是两天后,顿时,望海城鸡飞狗跳。尤其是家中有适龄学子的人家。
学子入学后,将会住在书院里,有些东西肯定是需要他们自备的,另外,入学后的三个月内,学子都可以在书院里免费吃饭。三个月后则要交伙食费了,以龙神币支付。
“这些小家伙们应该能在书院里学会自立吧?”林北有些不太确定的问卞吉。
卞吉笑道:“大人,可别小看他们,虽然仍是稚龄,许多顽童却已经能帮着家里烧火做饭洗衣,自是无事。”
“那就好。”
一晃两日,到了入学之日,这天早上,天刚擦亮。许多人家就已经起来了,这些都是家里有学子的人家,在殷殷叮嘱一番后,小家伙们背着书箱走出了家,和周围的小朋友们汇和,朝望海城西门行去,他们要赶去学堂了。
书箱都是各家自制的,里面会放书和换洗的衣物。至于被子和吃饭的东西,书院都会帮他们准备。
等小家伙们走到西门。林北和卞吉已经等在了城门口,含笑的看着他们。
“拜见大人。”小家伙们一本正经的跪拜行礼,个个稚气,却极富朝气。
“嗯,先去书院吧,今天大家先安置下来。”对每一批学子。林北都会这么说。
“这些小家伙们以后将会是我们望海城的未来。”林北对卞吉笑道,卞吉点头称是。
入学当日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乱子,都是一些小问题,比如某个小家伙找不到住的地方,比如某些小家伙不会骑自行车。比如不知道食堂在哪里,幸好这一天卞吉安排了五百军士对这些小家伙们进行引导,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顺顺当当的度过了第一天。
小家伙们很快便知晓了书院的好处,因为周围都是他们的同龄人,肯定是有着共同的语言的,另外,也都是望海人,所以并不会互相排斥,只一天时间,这些小家伙便喜欢上了书院这个地方,这是很好的一个开端。
不过第二日,小家伙们便得开始受苦了,林北并不是要他们来虚度年华的,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因为暂时没有夫子,所以林北搅尽脑汁的给这些小家伙定下了学习的日程表,早上七点起床,到八点半吃完早饭,然后有半个时辰的早读,随后便随军士去跑步,也是半个时辰,跑步过后,习练武艺,一直到十一点,随后中午休息和吃饭到下午两点,然后是匠人授课,一直到晚上五点再休息。
这个日程表除了上午需要锻炼身体和习武之外,别的都不算重,等到夫子齐备后,课程表又会更换,林北是希望这些小家伙们真正的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以后不能当官员,那么还可以当军士,如果这两种都不行,做手艺人或是商人也不错,反正林北并不岐视任何职业。
书院慢慢步入正轨,同时,书院也是望海人现在最喜欢去的地方,人气极旺,每当下学,家长们便会呆在书院门口,这点倒跟现代并无区别,同时叮嘱他们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好为大人效力。
时间进入三月,望海人开始了迁入望海城后的第一次春耕。
跟去年不一样的是,这次春耕望海人的热情高得不可思议,每天天未亮,许多望海人已经出城干活,一直到天黑许久后,他们才会疲惫而欣悦的回家,有些人甚至干脆就住在外面的木棚里。
安忠直也很忙碌,他得调派牛马象这些牲畜帮着庶民翻田播种等等,如果庶民中有孤寡老人的,安忠直还会派出军士帮着干活,总之,不会让一个望海人耽误春耕之事。
“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晚上,身体很疲惫精神却很振奋的安忠直对林北言道。
“因为庶民们看到了希望啊,只要他们好好种上一年的地,好几年便不愁吃喝。”林北笑道,他乐于看到这种情况,“对了,有多少庶民里的稻田里养了鱼?”
稻田养鱼也写进了望海日报里,林北号召大家在稻田里养些鲤鱼,至于鱼苗,湄公河那边能抓到不少。
“有不少庶民都养了鱼了,不过也有些并未养,毕竟我望海紧邻海边,鱼是不愁的。”
“那就这样吧。”林北点点头,也不再说什么,如今情况大好,慢慢来就是。
和蛮城换人的事情也进行得很顺利,这些人也并入望海城,重新发放户籍,并入这一批人后,不算土著,望海人的数量已近八万,望海城已经相当的繁荣了,而且望海城以及周边的田地也快饱和,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