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周瑜 >

第22部分

周瑜-第22部分

小说: 周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竹林已经层层掩映,颜衡突然生出一种逝者如斯物是人非之感。

  早年的颜衡学孔子周游天下,饱读诗书又行过万里,却从来无意仕官。事事以孔子为标准的他,只希望能建立起一座天下最大的学府发扬仁义礼智信的义理,使天下人都能温良恭俭安居乐业。

  他一手创办的淮江书院一时得到了天下许多有名之士的帮助,像是处守朝廷要职的清官卢植以及名满天下的儒士乔玄等都大力相助。那年官学荒废已久,灵帝为了表彰颜衡教民兴学之功,鼓励天下更多人读书,于是赐了颜衡三品秘书监的官职,同时又享有特权。就是每月无偿拿国家俸禄却无实务要劳烦他,他只需安心办学即可。所以,短短的二十几年,单单这一系列的事情便足以让淮江书院名贯天下。

  然而和他一起经营这间淮江书院的两个好朋友,却因为一些原因都离他而去。

  卢植被皇上看重,征为博士,与蔡邕一起在朝廷里补续《汉纪》。于是便没有再回过淮江书院。而十多年前,乔玄带来了一个青年人希望颜衡能够收容他成为淮江书院里一名学子。那个青年名叫曹操,字孟德。然而那时颜衡看了曹操后觉得他太落拓不羁行为*,想事情又很不正道,于是毫不情面地拒绝了乔玄的要求。乔玄本来对曹操入学淮江信心满满的,不料却被老朋友当面如此拒绝,顿时觉得很是气愤。自此之后,乔玄也不再回淮江书院里了。多年来,颜衡一个人独自支撑淮江书院,他已经是年过半百之人,特别是在这两年,渐渐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

  “公瑾,射箭之本讲求力神合一,你看。”

  颜衡看到竹林一个熟悉的场景,想起了曾经在这里教周瑜射箭的场景。那时颜衡接过了周瑜手上的长弓,随即轻松地一个满月。

  “前蹬后弓立稳上身,弓开满月引而不发,直到你视目标中心大如圆盘,感觉好像在你面前似的。那时发箭当百发百中。”颜衡话音落点,箭早已经‘嗖’地射出一百二十步之外的靶心,力道之大竟然使靶子整个摔倒在地,扬起一阵尘。

  (公瑾是个勤学聪慧的孩子。)

  颜衡摸着胡须微笑着,那时周瑜跟他学了半个月的箭术。每天周瑜都闻鸡起舞,比任何人都早起床来练箭。半个月已能够百步射中靶子接近中心处。这不简单呢。想当年自己练箭,即使再有天赋,也练了一个多月才有公瑾的水平。

  颜衡做了个深呼吸后,很宽慰地笑开了。自乐融融,每次想起公瑾,他都会很幸福开心。这孩子很合他的胃口,读书习武下棋抚琴样样鹤立鸡群,又是个内明的孩子,虽然偶尔会显得比较自负,但是年轻人无可厚非。有傲气是好事,有傲气的人不会自卑,只会更加努力地完善着自己,使他有资本可以傲视天下。

  (不过,有两个月没见到公瑾了吧。)

  颜衡算了算,差一天就刚刚好两个月了。说真的,颜衡觉得自己开始想公瑾这个孩子了。他觉得自己这两年真的老了,淮江书院可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操持了。他早已经结束了筛选,决定等公瑾这次回来后,向学院公布自己将淮江书院的重任交给公瑾的事情。虽然公瑾还年少,但是公瑾也说过,有志不在年少。所以,淮江书院交给公瑾,对颜衡来说绝对是最最放心的事情。

  人老了,时间好像变得多了起来,每每喜欢回忆起往事。

  那时学院开始了新一年的入学考校,也就是差不多四年前了,公瑾那时十岁。

  对于和公瑾三年之期的约定,颜衡已经差不多忘了。

  可是那天门仆却突然来说,有个叫周瑜的少年来参加入学考校。那时颜衡才想起了这件事。没想到三年后的同一天,周瑜如约而至。

  (让我看看,这三年你到底成长成什么样了。)

  颜衡让门仆给周瑜进来参加考试。

  文较考场上,学子们论战得激烈,颜衡忙完了手头上的工作后,便去文较考场上巡视,同时观察下那个叫周瑜的少年怎么样了。那个时候学子们正在讨论关于读书的问题。

  有个十七岁左右的少年站在论战台上,老生常谈地说:“读书必须认真才有成效,要像苏秦和孙敬一样,一个头悬梁,一个锥刺股,夜以继日地苦读才有前途。”

  那个少年说的没错,也是真理。一个人不读书,便不能明礼。也就不能达到儒家所说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境界。那时颜衡点了点头,觉得那个少年虽然说得很简单,但是几乎没什么人可以反驳的。

  可是却在这个时候,台下有一个少年举起了手,然后站上了论战台,稚气的脸上却是不容小瞧的自信。颜衡看了那少年一眼,突然停驻不前。他记得那个少年,三年前见过他。公瑾,是么?且看他有何说辞。

  那个叫公瑾的少年朗声说道:“依在下所见,苏秦和孙敬两个人,可以说是完全不懂读书的人。”

  他一言既出,举座哗然。天呐,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估计连书都没有碰过,竟然对先贤大不敬。座下的学子议论纷纷,无不对那个十岁的少年表示不屑与鄙夷的态度。

  然而那个少年却是不卑不亢接着说道:“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很快乐的事情。每每读书,便像是跟一个智者对话。智者用一生体验过后浓缩的智慧,在你读书的那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全部毫无保留地传给你。你阅一本书,等于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如此读书,只会让人废寝忘食食不甘味乐不思时。当你们读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时,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即使到了很晚很晚,自己还是处于很亢奋的状态,一点也不想睡觉。而苏秦与孙敬两个人如此自残自己的读书法,无疑说明了他们一点也不喜欢读书,只是在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罢了。所以苏秦一本几百字的书研究了三年才完全弄懂,而孙敬大家除了知道他刺股读书的事情外,几乎对他没有什么印象,他也不可能像是商鞅嬴政白起东方朔这些人一样妇孺皆知。”

  语惊四座,连颜衡也震撼到了。

  这少年颠覆了众人一直以来传统而死板的想法,从另一个途径对读书的问题做了解说,使大家有了另一种更高程度的理解领悟。这样的睿智,在一个十岁少年身上体现,不得不令人咋舌称奇。

  在颜衡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时,之前那个少年很快不服气地嘲笑道:“即使你曲解了悬梁刺股的本意又怎么样,淮江书院的学子最小年龄都有十五岁,还得有名士举荐才有资格入读。像你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不过就懂得淘气地曲解经典罢了,淮江书院是不会接受你的。”

  台下又是议论了起来。虽然有些人觉得那个十七岁的少年说得有些刻薄嫉妒,但是他说的其实没错,只是这样直接对于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来说,会不会打击太大了。

  不想那个叫公瑾的少年依然不卑不亢地笑道:“甘罗十二岁便成为秦国的丞相,项囊七岁便成为孔子的老师,孟尝君十岁便成为齐国相府的主人。可见,有志者不在年少。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富有创造性,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清如湖水的赤子之心,惟其如此,才越有培养的必要。等到长大了,定性了,便不好塑造了。嬴政十二便登基做了勤王,阁下如今都不止十五岁了,依然在淮江书院里无所作为,不好好反省居然还好意思来指责我,当真可笑至极。”

  一席话,说得全场沉默无语。几乎所有人都勾下了头在反省,而那个叫公瑾的少年则扬长走出了文较场,向武校场方向去了。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觉悟
“夫子!”一个矜持的声音在颜衡的耳背响起。

  “啊,是子翼啊。”颜衡回过神来,见蒋干正好在竹林下向他走来。蒋干偶尔的清晨比较闲,都会很早来淮江书院里晨读。颜衡想起了什么,面对着蒋干问道:“公瑾他,怎么样了?”

  “夫子,公瑾不见了。”

  “不见了?怎么回事?”颜衡本来是不经意地一问,因为周瑜跟他说家母患病要回家侍奉左右。这大孝之事本来无可厚非的,颜衡也就没怎么犹豫答应了周瑜的请假。不过周瑜这一去两个月的,颜衡还是有些担心。

  几天前他叫蒋干去周家探望一下周瑜患病的母亲,带去颜衡的问候,顺便问问公瑾什么时候要回来淮江书院。他有大事要找周瑜商量,是关于淮江书院未来的事情。可是现在突然听到蒋干说周瑜不见了,虽然不明所以,但是从蒋干的表情中,颜衡好像能够猜出发生了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了。

  “这两个月公瑾似乎没回过家。”蒋干面对颜衡,显得极其恭敬,丝毫不敢隐瞒。“我去的时候,周瑜的母亲还托我代替她多谢夫子您,说公瑾两个月没回家了,一定在夫子这里用功奋斗,所以他们并不是很担心。”

  “怎,怎么?两个月没回家了?”颜衡感觉有些晴天霹雳,按理说,公瑾请假便一定是回家去了。他是个懂事的孩子,断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如今,家里也是两个月没见到他了。难道……颜衡感到一个不好的念头闪过了脑海。“莫非公瑾遇到歹人遭遇不测了?”

  “不会的,夫子。”蒋干倒是说得干脆。“公瑾的武艺极高,寻常歹人绝对不会是他的对手。况且他那么聪敏,一旦遇到事情,一定会设法逃脱的。”蒋干相信周瑜的能力,同时也为了宽慰夫子的心。

  “子翼,周家知道公瑾失踪了的事情么?还有,他的母亲没事吧?”颜衡显得冷静,想了想问道。

  “回夫子,公瑾的娘亲没有生病,恐怕只是公瑾一时的托词。周家现在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周家上下现在忙得一团糟,都出动了到处寻找周瑜呢。”蒋干矜持地说道。

  颜衡看了蒋干一眼,觉得蒋干总是缺点什么,一种说不出的不妥感。这种感觉使得颜衡一直不怎么看好他。目前关于公瑾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怎么可以冒然告诉周家人呢,这样很容易生出事端。不过其实蒋干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样一件料所未及的事情,周家上下有权知道。只是,蒋干做得有点……

  “到底,公瑾会去哪里呢?”颜衡虽然跟周瑜关系很好,跟周瑜相处的时间很多,但是其实他并不知道周瑜内心在想什么。有些人给颜衡的感觉像一潭水,很深很浑浊,很难去明白他们的想法。然而公瑾不同,公瑾给他的感觉更想是头上那片万里无云的晴空,洁白而深邃……

  “子翼,除了你之外,公瑾还有没有其他像跟你一样的好朋友。”颜衡沉思了一下后,问道。

  “好像有……”蒋干矜持地想了想,突然回忆起来:“夫子,你记不记得,那个用左手使剑的少年。”

  “你是说,鲁肃……”颜衡倏然想起那个头戴着深蓝色头巾*不羁的少年。

  “恩,就是他。”蒋干也是回忆起来了,兴奋地说道:“两个月前,公瑾一直很烦闷,可是那天他突然一脸兴奋地跟着鲁肃一起去合肥城第一客栈里饮酒畅谈。会不会跟鲁肃有关?”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颜衡显出极其担心的样子,叹息了一声,默默无语地望着天空愣怔出神。

  “夫子……”

  “但愿公瑾不要出什么事情才好。”

  (是嘛,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对公瑾,夫子那么在意,对我却……)

  颜衡背后的蒋干,脸上绽放了一丝莫名的微笑。

  ……

  就在颜衡和蒋干疑惑不解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鲁肃和周瑜,正骑着马结束两个月旅程的洗礼,往淮江书院赶回来。

  周瑜在这两个月里,跟着鲁肃走南闯北经历过江南馨儿的事件,又经历过百姓易子而食事件,还经历过黄巾贼盗墓事件,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事件。仅两个月的见闻,所看到的天下,早就颠覆了他以前所知道的那个天下。

  所有的事情让周瑜明白,这是个乱世,而且,乱世是血腥的。

  “公瑾,你回去后打算怎么做?”鲁肃见周瑜一脸严肃,一路上都在想着事情,于是好奇地问了一句。

  “离开淮江书院。”风吹起了周瑜长长的头发,那风带着冷意令他清醒着。

  “离开淮江书院……颜夫子那么看重你,况且你父亲和母亲管教那么严,他们是不可能随便让你离开的。”鲁肃毫不忌讳地说出了压在周瑜身上的难题。“况且,这是一件极其出格的事情。天下人都认为,唯有读书,通过正规书院苦读,毕业后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那时才算是成功。你这样子,身败名裂呢。”

  “我会离开淮江书院,靠自己的力量离开。”周瑜冷冷地说。

  “颜夫子的儒家思想已经深入骨髓,而舒县的人都很闭塞守旧,你是不可能说服得了他们的。你执意那样做只会当做大逆不道……”

  “那就让我背叛他……”鲁肃的话没说完,周瑜又是冷冷地一句。

  “背叛淮江,等于背叛全天下的读书人……这种压力,你扛得了承受得来么?”鲁肃依然不折不挠地问了一句。

  “为了那个真正的光明的未来,用一时的身败名裂地赌一把,总比再这样腐朽下去坐以待毙的好。”周瑜一扯马绳停驻不前,他望着那片万里无云的长空,说道:“一个人读书,最终并不是只为了让自己有个幸福的一生,而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改变整个天下。这是个充满着不平等与腐朽的国家,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中,等待着有识之士去改变这一切。”

  “历史上多少人失败多少人成功,差别只在于千万人吾独往矣的勇气。秦孝公如果没有勇气重用商鞅进行史无前例的变法,秦国能够在七大战国中迅速崛起成为最终统一天下的最强战国么?李广如果没有勇气,当年能够以百骑汉将让匈奴大军闻风丧胆么?也许,目前我最好的做法是继续留在淮江书院,等多两年后我毕业了,到时再另谋出路。可是,天下变化这么快,谁知道两年后的淮江书院会怎么样。明知道继续耗在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