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第14部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14部分

小说: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子说:“是是,我答应你。”
  白眗眗看着他放心地一笑,说:“你呀,傻弟弟!”
  就在这个时候,诗芬正在与文化局一位领导争吵。她有些失去理智地嚷道:“你知道吗?海子本不愿参赛的,是我劝他参赛的,给他一个三等奖,让我怎么去说啊?”
  “可评委说他的诗逻辑混乱,读不懂啊?选评个三等奖还是因为他是法大教师,给我们培训班上过课啊!”。 最好的txt下载网

14 我的琴声呜咽(2)
“评委懂诗吗?这个海子是谁啊!北大的才子啊,与西川、骆一禾是好弟兄,北大三诗人。骆一禾该知道吧,‘十月的诗’编辑。”
  “骆一禾我知道,学者型诗人。”领导说。
  “那我告诉你,骆一禾的诗没海子的好,这是骆一禾自己说的。海子发表的诗多着呢,给他一个三等奖,让天下人笑话我们昌平文化局!”
  “真的?”领导将信将疑,他的确不了解海子。
  “你等着,我去将他发表的东西拿来你看。”说完直奔海子宿舍。
  诗芬赶到,他正在那儿呆想。她很快发现他胳膊上的伤,也就忘了拿诗稿的事,关切地询问着。海子若无其事地说:“没事,骑自行车摔的!”诗芬却心痛不已,悉心地叮咛。
  “海子,海子!”白眗眗站在门口喊。诗芬跑去拉开虚掩的门,白眗眗和蔼地笑着打招呼,放下手中的水果问,“好些吗?”
  “谢谢眗姐,没事的,就是一点皮外伤。”海子满脸的感激。
  “那好,我走了,你们聊。”白眗眗说着离开,海子送她下楼。
  在楼梯上,白眗眗语重心长地说:“海子,我看诗芬真的对你挺不错,人也成熟,你别犹豫,该好好把握!”
  “眗姐,我与她只是姐弟,没有那种感觉,真的。”
  “别傻了,培养培养吧。”白眗眗关切地说。
  白眗眗的话给了海子很大启发,他内心清楚与波婉的分手是迟早的事。虽然自己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想。
  他尽量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诗芬,当晚写下了《不幸》这首诗:
  四月的日子 最好的日子
  和十月的日子 最好的日子
  比四月更好的日子
  像两匹马 拉着一辆车
  把我拉向医院的病床
  和不幸的病痛
  四月是诗芬鼓励海子参加昌平文艺大赛的日子,他们是一般朋友。到了十月海子从内心感到与波婉分手在即,不得不重新正视诗芬,努力将她从朋友、姐姐的位置纳入女友、恋人。这又何尝不是一个痛苦的心理历程。
  在这种痛苦的状态中,他自我疗伤地写下《泪水》一诗,在诗中拷问自己,也赌气地表白要忘却波婉。
  是否此魂替我打开窗户
  替我扔出一本破旧的诗集
  在十月的最后一夜
  我从此不再写你
  然而要彻底忘却谈何容易。波婉是他不计后果、不顾一切深爱的女孩。在痛苦中糅合着希望,他硬是将自行车学会了。骑着车去老校区约波婉,她却委婉地拒绝了。
  曾经紧紧相贴的两颗心竟如此疏漠。爱与恨的交织加重了他在昌平的孤独感。他写下《在昌平的孤独》,写下自己恶劣的心绪——
  孤独是一只鱼筐
  是鱼筐中的泉水
  放在泉水中
  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
  梦见的猎鹿人
  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
  幸好能与波婉维持一种淡淡的交往,还不至于彻底绝望。可随后,淡淡的交往与淡淡的希望被波婉的父母无情地掐断了。
  远在呼和浩特的父母密切关注自己的女儿和海子。他们已无法忍受关于海子的种种奇谈怪论。终于来到法大,直接找到校、系领导。
  在系办公室里,波婉的父母一脸怒气,作为知识分子的父亲说话条条上纲上线:“我们含辛茹苦培养女儿,指望法大的管理和教育能以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有理想有作为的学子。然而法大的教师竟置道德不顾,以写诗歌为名引诱不谙世事的女学生。法大如何向天下的父母和学生交待?”
  学校迫于压力,只得干涉海子与波婉的交往。海子将自己关在房间,不见外人,不能写作,痛苦喝酒,然后倒下去睡,醒了再喝酒,昏昏沉沉中度过两天。他恨波婉,是她将自己引入爱河,是她激发着自己的诗歌热情。如今又是她忽然撒手,让自己落入痛苦无助的万丈深渊。在这万丈深渊里,他万念俱灰,将自己与那些天才的艺术家一一对照,他想起了天才的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以及他那“幸福与爱情只是一时的欺罔”的观念。脑中反复出现的就是那次在葡萄园之西,在钟声中,波婉信誓旦旦要与父母背叛,做义军的首领的情景。而今,她退缩止步了。他们的爱情就这么不堪一击,誓言真的只是欺罔。“为什么要欺骗我?”他捶着桌子大声责问。
  波婉托人捎来一信,里面没有自责的话语,也没有劝慰的文字,仅是摘录的诗句:
  我奉献的不能叫爱情,
  它只算得是崇拜,
  连上天对它都肯垂青,
  想你该不致见外?
  这是英国杰出诗人雪莱的诗句,波婉引用它为自己往日的诺言找一个光明的借口。这让海子无比激愤,他无泪地疯狂大吼:“崇拜?谁要你的崇拜?”“爱情必须向整个人类和村庄交待!”“为什么要让你甜蜜的誓言变成残酷的欺罔?”
  楼下住的是一位工人,他被海子那来回走动的脚步和捶桌子的震撼声搅得无法入睡,忍不住走上来,捶着门大喊:“静一静,你疯啦?”
  屋内的海子痛苦地哈哈大笑,边笑边说:“对,疯啦,我疯啦,爱情欺骗了我!我能不疯?”
  那位工人被吓住了,悻悻地下楼。对迎面而来的另一个人说:“他失恋了,快疯了。”他无法忍受,终于在一个下午,找到波婉,一路无语来到军都山。海子怒火中烧,气愤地逼问:“你为什么要欺骗我?”
  “海子,我没有欺骗你,一切都是真实的,包括过去和现在!”
  “你说过,你要做义军的首领,可如今你却要这么轻易分手。”
  “海子,你明白我俩的处境,能再交往下去吗?你的教师身份还有我的学业!”波婉谨慎而平静地说。
  “真正的爱情应该执著而坚贞,哪怕赴汤蹈火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你为什么做不到?”
  “海子,那是你诗人理想中的爱情。可爱情是不能超越现实的,这是一个真理,你会明白的。眼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现实!”
  “你对我付出的不是爱情而是崇拜,对吗?”
  “对的!”波婉依旧平静,“这几天我理智地梳理自己,我以前对你的感情里,有爱情但更多的是崇拜,今天仍是崇拜你,这是我们今后仍能做朋友的基础。”
  “我只问你,现在还爱我吗?”海子逼问。
  “别问这好吗?”
  “不,你必须回答,真实地回答!”波婉没有说话。
  浓黑的云从东北升起,从山头压过。两人僵持着。
  暴雨降下,军都山下的原野、城市都弥漫在雨帘之中,飘溅的雨水如烟似雾。海子逼视着波婉,她埋着头,雨水顺着发梢流下。那曾让他熟悉的身躯在雨中颤抖,他心头一酸,走上去揽她入怀。
  波婉泣不成声地说:“海子,我们是永远的好朋友,好吗?”
  海子泪流满面,无法回答。爱与恨让他无言以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 悲痛的马
在十月的最后一夜
  穷孩子夜里提灯还家 泪流满面
  一切死于中途 在远离故乡的小镇上
  在十月的最后一夜  
  ——引自《泪水》  
  他特意记下这个日子:1986年11月18日,是海子与波婉彻底分手的日子。抱头痛哭一阵后,他冷静下来,真正明白了彻底分手反而更好,那种在绝望中求生的感情纠葛如在刀口上痛苦难挨。
  海子展开纸,写下平生少有的日记:“我一直就预感到今天是一个很大的难关,一生中最艰难、最凶险的关头。我差一点被毁了。两年来的情感和烦闷的枷锁,在两个星期(尤其是前一个星期)以充分显露的死神面貌出现。我差一点自杀了……”
  在这种恶劣心绪的观照下,他写下带有*性质的诗篇《马》——
  我就是那疯狂的,裸着身子
  驮过死去诗人的马
  整个城市被我的创伤照亮
  斜插在我身上的无数箭枝
  被血浸透
  就像火红的玉米
  这个时候,诗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从失恋的痛苦中得到慰藉,几个月后,他又向太阳诗篇挺进。但因对《太阳?断头篇》接下来的宏大构想无法驾驭,只得暂时中止,而转入《太阳?土地篇》和《太阳?大扎撒》的创作。
  要感谢母校北大,一直关注从她的怀抱中放飞的诗人海子。这一年由北大中文系发起的“中国当代新诗潮诗歌十一人研究会”吸收了海子为会员。在北大的十三期《启明星》杂志上刊登了十一人的姓名,除海子外,还有李书磊、骆一禾、于慈江、老木、西川等人,名誉顾问是中文系谢冕教授。
  同年的十二月,北大给海子颁发了“北京大学一九八六年度五四文学大奖特别奖”。在这次奖项中,最高奖是中国新诗奖,由北岛获取;新诗探索奖由芒克与宋琳获得;特别奖是海子与西川。在颁奖大会上,北岛致了答谢词。海子没有出席大会。他还与西川一起,合印了油印诗集《麦地之瓮》。这是这一年的下半年给海子最好的精神安慰,毕竟都与诗歌相关!
  一个秋后的黄昏,海子的长诗完成得顺畅。他站在窗前,满意地嘘了一口气。窗外,风吹起落叶,接着下起了大雨。纷纷洒洒,残荷摇曳。这雨,让他想起那次军都山下雨的情景,他在雨中与波婉拥抱分手。两个月来,想刻意忘却波婉,仍免不了触景生情。找出旧作《我请求:雨》,心情又被牵扯到痛苦之中。
  诗芬推门进来,放下雨伞,抖着衣服,问:“海子,午饭吃了吗?”
  海子仍在伤感中,说:“吃过了。”
  诗芬意识到海子的情绪又不对。用手拽过诗稿说:“过去的东西,不给你看,过去的就过去了啊!”说完,她收起诗稿,帮海子整理书架。
  她穿着红色毛线上衣,挺直的线条将那青春健康的身材衬托得修长,腰肢纤细中透着丰满,细长的脖颈从衣领中伸出,耳后的肌肤玉一般润泽。她望着海子,眼中漾荡着甜蜜的柔情。海子心弦拨动,想起白眗眗的话,觉得自己应该接纳这个女孩,一动情走上前来抱住她。
  诗芬浑身一阵电流闪过,在海子怀中颤动,口中呢喃:“海子,海子!”
  海子悄悄压住她滚热的唇。两颗感动的心相拥相融。
  窗户,雨丝密密地交织,沙沙有声。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 你的黑发覆在我身上(1)
你的黑发披散着盖住了我的胸脯
  我将我那随身携带的弓箭挂到墙上
  那弓箭我随身携带了一万年  
  ——引自《冬天的雨》  
  成熟的诗芬用她的柔情她的关爱冲淡了海子失恋的苦痛,使他得到了挺进长诗的激情。但他内心总是感到与诗芬的交往缺少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无法像过去对波婉一样,不计后果地深爱这位爱自己的女孩。
  他的爱情应该与诗相关,诗芬是生活上的关怀者,却不是诗歌的好知音。他莫名地开始思念安妮,怀念当初与她一起快乐写诗的情景。他梦到了她的故乡达县,一个别具风情的地方!
  寒假一到,他就从北京乘车到成都,顾不上去看诗友,径直找到安妮工作的医院。安妮回了老家达县。他决定去达县。他首先从广元下车,乘汽车去九寨沟。九寨沟也是他精神上的一个高地,不仅有绝妙的风景、神奇的传说,而且因为杨炼游历考察九寨沟后,以其为精神领地,创作了颇具影响的诗篇《诺日朗》,对中国先锋诗人而言,这是一个“文化史诗”的代码。
  结束九寨沟之行,海子乘车来到达县。中国的版图上,达县同样是一个普通的地域名词。因为有了安妮,达县也就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走入海子的精神领域。这是四川东北部的一个县域,东汉置县,称作宣汉县,梁称石城,隋号通川,明曰达州,至清时改名达县。同是北大毕业的诗人何其芳即出生在这里。
  安妮已是成家生育的人了,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海子的到来,让她既惊又喜。
  “海子,你来了,这些年我都在关注你。”安妮无法掩饰自己,声音哽咽,一种激动的哽咽。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关注海子,从一禾那儿了解到他的境况。
  海子眼睛发热,只说:“我来看你。”
  这是一个幸福而伤感的相见。一个是深爱对方多年,一个始知对方爱着自己,当彼此明白心意的时候,一人已花落他乡!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慨万千的重逢相见,海子在《大风》中写道:
  她头发飘飘而面颊发凉
  守着她的母亲
  抱着她的女儿
  坐在盆地中央
  “你丈夫呢?”海子问,“怎么不在家?”
  “他很少回家,成天到晚就是钱呀钱的,庸俗不堪!”安妮发出怨恨,她母亲则在一旁叹气。
  接下来的两天是让海子终生难忘的日子。安妮将幼小的孩子托付给母亲,陪着海子在外游玩,好好陪伴让自己倾慕多年的诗人。
  初冬的达县,细雨蒙蒙,安妮的黑发在风中飘拂,缕缕生香。
  两人走在伞中,温情浪漫。伞下,安妮又怨又爱,娇嗔地说:“海子,知道吗,在北京写诗的日子里,我给你写了许多诗,只是你一直只知道傻傻地教我写诗,我才没给你,这些诗我一直保留着,包括我做新娘的那一天都揣在身上。我想今生今世一定得找机会给你,今天,机会终于来了。”说着,将一叠整齐的诗稿慎重地交给海子。
  娟秀的字体,散发着诗香。海子急匆匆地读着最上面的一首:
  今生没有这样的相逢
  也许 心绪永远不会沉重
  上帝啊让我认识了你
  恐怕我一生不会轻松
  北京 是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