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建宁公主 >

第4部分

建宁公主-第4部分

小说: 建宁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泥泞,看起来让人很是心疼,吴应蹲下,将伞撑在建宁的头上,这个时候,建宁却笑了。  这笑美的让吴应无法移开眼睛。  吴应见建宁打了个冷颤,解下身上的披风盖在建宁身上,从怀里掏出一方手绢为建宁擦脸上的雨水,指尖不小心碰到建宁白皙的脸颊。  建宁只盯着吴应,根本没有察觉这样有多暧昧,她感觉到的只是吴应指尖的温柔与温暖。  建宁眼神傻乎乎的,又十分单纯,并且充满信赖……  信赖?  吴应敛下心头的异样感觉,告诉自己眼前的不过是一个小女孩,轻声道:“起来吧,我送你回去,好么?”  建宁使劲点点头。  吴应笑了下,或许他说将她卖掉,她也会点头。  吴应扶起建宁,又将披风裹好,帮着建宁摆弄了下旗头,摘下上面粉白色的团花,收在建宁的袖子里,道:“白色的花戴着不吉利。”  她听了,将团花扔出去,她不要了!  吴应以为建宁发脾气,捡起团花,又道:“这是你的,你是公主,不能随便扔,免得让别人拾去。”  建宁愣了下,点点头,乖乖的收在口袋。  吴应下意识的捏了下建宁的脸颊,不知道为什么建宁脸红了,吴应愣了下,也脸红了……  吴应咳嗽下,一本正经道:“公主,卑职送您回去。”  建宁点点头,伸手拽住吴应的衣角,眼汪汪的看着他,吴应想了下,点点头,两人,一把伞,走在宫道上……  建宁居然希望,雨不要停,不要到东五所。  但是实际上,她年纪小,跑的也不快,根本就没有跑多远,不过三个拐弯就到了,东五所门口嬷嬷也着急,见建宁被平安送回来,也就放心了,又多谢吴应。  吴应只道:“卑职本就在这附近巡逻,职责所在,不必多谢。”顿了下,道:“听说公主前段时间风寒刚痊愈,现在又挨浇了,一定要吃药。”  一旁的嬷嬷连忙称是,而建宁郑重的点点头,道:“好,本公主知道了。”  嬷嬷见建宁这样,很是惊讶。  吴应也觉得很有趣,笑了下,点点头,对建宁道:“卑职告退。”  吴应走了,嬷嬷们才松口气,生怕这事传到太后和皇上耳朵里,连忙拉着建宁去换衣服。  建宁推开那个嬷嬷,道:“我是公主。”  有的时候,人明白一件事,只需要一瞬间……

 ;。。。 ; ;
011 从来都没有来过这
    以后,建宁在东五所的日子没有那么磋磨人了,她也不急着去找皇帝哥哥了,也不是经常和那些格格玩了,只在房里绣最简单的花纹,或者在院子里看着天空看着花朵愣神,嬷嬷们并不敢管。  建宁好像一瞬间知道自己是女孩自己是公主了,学会了用优势去对付那些烦人的嬷嬷了。  现在已经是顺治七年的春天了,建宁自被吴应送回东五所那一日来,只在过年的时候参加新年大宴的时候见到过一回吴应。  吴应在巡逻,和很多侍卫,但是建宁一眼就认出来了。  建宁想找他玩,去被吴应的眼神制止了。  很奇怪,她居然明白吴应的眼神。  建宁听话的没有去折腾吴应,只是回去后,建宁发了回脾气……  这一日,福临将建宁叫去重华宫戏楼看戏。  看的是木兰从军,有打戏也有情戏,看戏是建宁唯一觉得有乐趣的事,又能见到皇帝哥哥,自是高兴,与福临说了几句话,就被戏吸引了。  福临见建宁这个模样笑了下,看了眼吴良辅,吴良辅躬身退下,不一会便走进来一个英挺的侍卫,福临抬了下手,示意不必请安,才笑道:“吴侍卫在宫中过的还好?看气色倒是比之前好了。”  吴应拱手道:“想来是紫禁城更养人吧。”话说完抬起头,才看见坐在一旁的建宁,一身藕荷色的旗装,多了几分雅致,之前吴应就发现了,这个小姑娘喜欢穿偏白色的衣服。  这个时候建宁只认真的看着戏,眼神平和,神情认真,坐姿端正,全然不似以前那般活泼,这样的建宁吴应从来没有见过,居然多了几分高贵,建宁毕竟是大清公主。  福临循着吴应的目光看过去,瞬间,福临居然从建宁的神态看到了太后的影子,也对,建宁毕竟在圣母皇太后跟前长大,耳濡目染,有些相似也说的过去。  建宁被两人盯着,自是有所感觉,一扭头,先是看见吴应,这感觉就好像求而不得东西突然放在自己手上,随即露出一个笑容,笑道:“吴应,你站在我身边。”  福临没有理由的松口气,建宁还是建宁。  吴应迟疑了下,见福临点了下头,才过去,拱手道:“公主金安。”  建宁不再看戏,只抬头看着吴应,吴应比之前长高了些,身子也壮实了些,纵使穿着一身盔甲也让人觉得文质彬彬的,脸上依然带着温和的笑意。  对于建宁这种刺人的目光,吴应选择无视,他在宫中时间多了,多少也知道建宁的身世,在他看来,他不过是一个对建宁稍微好的人而已,但这让建宁产生了安全感。  福临也没有将建宁的异样放在心上,小女孩,总是对自己不清楚的人事物感兴趣。  戏台上唱念做打、幽咽婉转,热闹非凡。  这边福临眼中却迸出寒意,轻声对吴应道:“十一月十三,古北口出,热河狩猎。”说完就继续看戏,就好似从来没有说过话似的。  吴应道:“是。”之前福临交代的事,因为缺少一个机会,一直都没有办成,现在这个机会来了……  福临又道:“你亲自告诉吴应熊。”  吴应愣了下,这意思是他可以出宫了?这一刹那,心中还是高兴的,宫中的平淡他虽喜欢,但是却也不喜欢处处受制于人。  福临眼看着戏台,嘴上道:“三天后有人会安排你出宫,你从来都没有来过这里。”  吴应道:“卑职明白。”  福临脸上带了些笑容,而建宁却完全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阳光下,她有些眩晕,吴应的身影在脑海中无限放大……好像与戏台上勇猛的将军合二为一。  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十二月初九,多尔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

 ;。。。 ; ;
012 或许真的是做的梦
    顺治八年,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两件事,就是顺治亲政还有顺治大婚。  自从顺治亲政后,建宁见到皇帝哥哥的时候就更少了,不过这并不是最打击她的事,最令她痛苦的是吴应不见了。  那日看戏后,吴应送她回的东五所,约好有空就来东五所看她,她也可以在宫道等他,但是不能打招呼。  可是她等了很多天吴应都没有来看她,她明白,吴应不方便,所以她去宫道上等着吴应巡逻,在宫道坐了一天,没有吴应,或许是因为这里是深宫,吴应并不方便过来,她偷偷跑出东五所,到了一条自认为很远很远的宫道,果然有侍卫巡逻,可是依然没有吴应……  也没有侍卫愿意将她送回去,她最后是被一个小太监送回东五所的。  为此她生了一场大病,东五所的嬷嬷都受了责难,换了一批,再以后,她就不能随便出东五所了,皇帝哥哥告诉她,没有吴应,那些都是她病中做的梦,东五所的嬷嬷也都说,她从来都没有在雨天跑出去过,也不会有侍卫在这里巡逻。  建宁听说吴应去过太医院,可是太医说,是有侍卫来取药,但是没有建宁说的那个侍卫。  皇帝哥哥派人寻找一个叫吴应的侍卫,甚至连守城门的都查了,找到了三个叫吴应的侍卫,可是,他们都不是吴应,建宁后知后觉的明白,吴应离开了……  慢慢的,她也觉得之前的一切或许真的都是做的梦……一个很温暖的梦。  这一日,太后带着一个女孩来到东五所。  这个女孩看起来年纪十四五,穿着一身白色汉服,容貌很是清丽,尤其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眼中含着悲戚也含着一种坚韧。  建宁看见她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个女孩好像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虽是女子却飒爽英姿。  太后对东五所的嬷嬷道:“此女是哀家的义女孔四贞,以后吃穿用住形同和硕格格,不得怠慢。”  众人自是应下。  太后又对诸位格格交代一番,如互相友爱之类的。  建宁只盯着孔四贞,她见多了满人格格,今日来了个汉人格格,自然好奇。  孔四贞言之有物,举止娴雅,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好感,众人只知道孔四贞父亲殉国,其家一百二十余口悉数被杀,仅她一人逃出生天,心中都佩服这个格格。  只是孔四贞并不喜欢与这些格格亲近,也不喜欢谈自己的身世,倒是与建宁合得来。  自从年初那场大病,建宁的性子又变了些,不再如疯丫头似的瞎跑了,只喜欢静静的坐着,想起什么后自己笑笑,又叹一场……  而孔四贞需要的就是这种安静,她满腔的仇恨都存在心中,平日掩藏的好,但是稍有碰撞就会溢出来。  孔四贞明白整个东五所只建宁最重要,但是慢慢的,也发现建宁的好来,无论你说什么,她都很认真的听,也从来都不乱说,好像从来都没有听过这些话似的。  建宁听孔四贞说话,就好像在听戏折子似的,那是一部精彩绝伦的戏,孔四贞是主角……孔四贞有疼爱她的父母,还有兄长,虽然最后也同自己一样只剩下一个人,但是孔四贞有一个想要实现的目标。  建宁很羡慕,她自己的目标,似乎只是等着那些离开她的人再回来,但是她自己明白,那要很久很久以后了。  八月,顺治大婚,敏感的建宁看得出来,她的皇帝哥哥并不喜欢成亲,而这个时候,无奈的福临也只有在建宁身上能找到些慰藉。  而建宁的身边还有一个孔四贞……

 ;。。。 ; ;
013 心中明白此卿类我
    自大婚后,顺治便搬出中宫。  其实建宁还是挺喜欢这位皇后的,因为自从她来了,皇帝哥哥又和以前一样,经常叫她过去说话,有的时候,还一起看戏。  建宁将这个想法告诉孔四贞,孔四贞只无奈摇摇头,倒是对那位小皇帝感兴趣了,年纪不大,真命天子,却对建宁疼爱有加。  而建宁也经常向皇帝哥哥说孔四贞,在建宁的嘴里孔四贞是一个完美的,勇敢,有想法,坚韧,但同时又温柔、善解人意,身上有满人的勇猛也有江南女子的娴静的女孩,几乎完美。  顺治对孔四贞的遭遇也很同情,可是他一时无能为力,他刚亲政,要处理的事很多,要维稳。  亲政来,他很清楚,当皇帝并不容易,更不可能事事顺心,这种无能为力的感受,比他之前当傀儡皇帝还要心酸。  冬月,今年的雪下的很早,地上一层厚厚的雪,踩在上面嘎吱嘎吱的。  她与孔四贞撑着一把月白色缎面伞走在宫道上,这雪下了整整一天,便是现在还有还有些小雪花,只是阳光出来了,倒是没有那么冷,看着哪里都是亮堂堂的,紫禁城好像就没有这样明亮过。  皇上召她去重华宫看戏,昭君出塞,想来配上这雪景一定很雅致。  她穿着花盆底鞋,也不让人扶,只自己走,走一步回头看自己留下的脚印,觉得很有趣。  自从和孔四贞在一起她就更有理由穿白色的衣服了。  今日她穿的是粉白绸缎绣白梅的窄袖旗袍,袖口和领口是一溜白兔毛,外面披着一件与孔四贞一样的白色大麾,配上单纯的眼神,根本就看不出她是十一岁的女孩子。  孔四贞则撑伞着在一旁慢慢的走,不知建宁喜穿白,只当是为了她,心中多了几分感动。建宁是个单纯的女孩,看着她,多少能想到以前的自己,免得心被那滔天的恨意所吞噬。  这时迎面走过四个巡逻侍卫,建宁听到脚步声,便又恢复端庄的模样,待到侍卫走过,她停下,扭头看一个侍卫,孔四贞也跟着停下,问道:“怎么了?”  建宁只看着侍卫的身影,刚才有个人很像吴应……她还以为吴应回来了……只是那人脸上并没有温和的笑意。  她怅然若失,也没有玩雪的兴致了,只跟着孔四贞慢慢走。  白茫茫的雪地上,走着两个仪态万千的女子,一个高挑清丽,一个娇小纯美,也是一幅美景。  顺治看着两人走过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建宁见到顺治,心情才又高兴起来,跳到顺治一旁,笑道:“皇帝哥哥安好。”  孔四贞规规矩矩的屈膝行礼,道:“皇上万福。”  这并不是孔四贞第一次私下见顺治,前几次,建宁也带着她来见顺治,第一次见时,她心中是紧张的,只不停告诫自己,顺治不过十四,却已经是天下之主,必然有他的厉害,万万不得小看。  建宁道:“嬷嬷们怕我走丢了,非让四贞姐姐陪着我。”  顺治上前虚扶一下,笑道:“四贞还是如此固执,不必多礼。”  孔四贞虽是女子,却从虎口逃脱,且顺利进入紫禁城,定然是不同凡响,不可小觑,这也是顺治第一次见孔四贞时的想法。  结果,两人都看见了对方眼中的打量、欣赏以及惊艳,同时都愣住,随即又相视一笑。  心中明白,此卿类我。

 ;。。。 ; ;
014 互为知己皇后驾到
    昭君出塞,耳熟能详的戏,配上这大雪,多了几分凄冷。  建宁专注的看着戏,心中只恨不得变成大雁陪着昭君去那塞外,那里应该是广阔无边吧。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这是怎样的风光呢?  她爱看戏,喜欢听话本,宫中嬷嬷不敢给她看话本,只给她讲列女传中的故事,她早就听烦了,好在孔四贞来了,给她念诗,讲故事,她小时候又和长平公主念过几首诗,因此倒是能看得懂字,也只会写简单的字,背些诗句,至于诗中的具体含义,她一知半解。  孔四贞看的角度与建宁又不一样,她从桂林一路逃回紫禁城,所受的苦无法想象,现在又寄人篱下,这与昭君也有些相似。  孔四贞叹口气,道:“只恨那毛延寿害人害己。”  顺治则又从一个角度看看昭君出塞,只笑道:“也多亏毛延寿害人害己,给汉和匈奴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  孔四贞笑道:“这功劳本是昭君的,在陛下嘴里,倒成了毛延寿的了。”  顺治听了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