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走三国-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问题。
人活着就是为了发现真理,其余的不过是形形色色的寻找与迷惑。比起讨好公众来说,追求真理无疑更有意义。我不需要在追求真理和讨好公众之间寻找平衡。我愿意和每一位读者分享我的发现,但我不会为了赢得公众的好感而讨好他们。我是那样地爱着生活,爱着人类,可是爱与讨好并不是同一回事。
问3:从《水煮三国》到《管理三国志》,再到这部《千里走三国》,您一直都在从管理学的路径看历史,从历史学的路径谈管理。那么,这三部作品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像您这样不辞辛劳地千里走三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资费,您认为值得吗?
《水煮三国》2003年初版,而后畅销于海内外,至今已整整五年。我便一“煮”成名,就像《细说三国》的黎东方先生当年所说那样:“用和平的方法翻了身。”我不再是一个追赶电梯的上班族,也不再从事卖弄聪明的管理咨询工作。因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财务自由,我能够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或者外出讲学,或者回家写作,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我喜欢的书。
与此同时,我也常常为《水煮三国》中那些精彩却失于###的论述而惶恐不安。我的语言是灿烂而有机锋的,我也很善于嘲笑现代管理学遇到的问题,可是在那些语言和问题的后面,能够找到最终的答案吗?惶恐之余,便发了一个宏愿,要认真研读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作为改过自新的证明。我开始试图从“用人文历史来诠释管理”的写作方式,走向“用人文历史来研究管理”的求学方式。于是就产生了《水煮三国》之后的几部论著,其中就有《管理三国志》。
事实上,《管理三国志》最初是我在全国各地讲学的一个课题,后来根据课件和录音资料整理成书。在一次又一次的讲学中,有许多历史学和管理学的难题被一次又一次地追问,我也因此进入得很深很深。比起五年前,我已经变得深刻多了。在《管理三国志》里面,我提出了一系列贴有成君忆标签的管理学理念。
然而,还是有很多人怀疑我。也许,我可以置之不理——可是我想啊,他们之所以怀疑我,是因为他们需要更有效的解答。这种“从管理学的路径看历史,从历史学的路径谈管理”的治学方法,需要解决两头的问题,一头是历史学,一头是管理学,同时还要把两头打通。有许多历史学的问题等着我去解决,便有了千里走三国的文化苦旅。
答问录(3)
《千里走三国》是我很用心的一部作品。它很可能不像《水煮三国》那么畅销,也不像《管理三国志》那么惹人争议,但它对于我而言,却是一次相当重要的人生之旅。它让我的心灵与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所经历过的历史、以及与这个世界所面临的问题,产生了如此深远和大面积的互动,使得我拥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阅历。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充满奥秘,无论我懂得了多少,我依然显得如此地无知。我愿意为我的无知,付出一辈子的求索,不会在意时间和资费上的成本。没有什么值得与不值得——人生是一个需要用心来体验的过程,而不是一场交易。
问4:在千里走三国的整个过程中,您一直在寻找历史的真相。您所谓的真相,又往往与人类的良知有关。在这个崇尚“狼性文化”的商业社会,您认为有多少人会在意您的良知呢?作为一位管理学专家,您的这些观点会不会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发生冲突呢?
当一个人迷失了他的良知,他就会陷入惊恐不安,继而依赖于某种力量和权谋。现代社会之所以崇尚“狼性文化”,其实也与人们的迷失有关。人们一方面否认道德和正义的存在,一方面又把暴力和权谋美化成正义的替身。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被称为“侠”的主人公可以用正义的理由杀害他的敌人,让读者享受到一种阅读的###,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追捧。当互联网时代到来,那些孩子们又开始热中于那些能够显示战斗力的杀人游戏。在企业生活中,人们崇尚的是那些以“领导力”、“执行力”和“影响力”命名的管理理念。这是一个崇尚英雄主义的社会。
毫无疑问,我的一系列观点都会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发生冲突。但我明白我的责任,不是为了让人们承认我,而是为了帮助我的读者们解决问题。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惟一路径,就是帮助他们找回自己的良知。我坚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如果人们能够找回自己的良知,他们就会看见另一种人生,并且恢复生命中那种固有的善良的人性。
当今世界,人们为各种自圆其说却又互相矛盾的价值观所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知,却又因为各种外在的利益追求而遭到否认和戕害,于是,良知就被蒙蔽了。我现在所做的,不过是一些提醒和启示,以使得人们发觉那个人性本善的世界,那个可以通过良知到达的无限美好的世界。
问5:您怎么看待当前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三国人物形象?
有一家日本公司,生产一种名为“三国志”的电脑游戏软件。他们声称,他们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但我告诉他们说,他们并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只是在用自己的价值观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透过那些中国古代服装,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日本人的影子。例如,他们居然认为可以用金钱去收买三国时期的孔融。我质问这家公司的员工:“你们知道孔融是什么人吗?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道德君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使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怎么会被你收买呢?请问,你的道德可以被收买吗?”
这年头,中国的历史文化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七嘴八舌的好不热闹。冷不丁地冒出这样那样的声音,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都声称自己最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真相。果真如此吗?我的看法是:未必。真正的真相是,他们都在利用中国历史文化唱自己的歌。
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质性的内容。让一个大男人穿上女人的服装,无论服装多么漂亮,他依然是一个大男人。同样的道理,给诸葛亮穿上现代的西装,无论他的外表多么现代,他的灵魂依然是诸葛亮。按照这个说法,无论是吴宇森的《赤壁》、或者是高希希的《三国》、其实都不过是现代人的价值观在作祟。
中国所谓的大片,从张艺谋开始就有了一个特点:画面可以布置得美仑美奂,动作可以设计得惊心动魄,但内在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结构的合理性却很成问题。就像人们经常批评的那样:“剧本太滥了!”中国的大片,几乎都是大滥片。
透过《英雄》,我们看到的是穿着秦始皇服装的张艺谋。透过《赤壁》,我们看到的是穿着曹操服装的吴宇森。透过高希希版的《三国》,我们看到的则是穿着赵云服装的高希希。就像透过“三国志游戏”,我们看到的是某些日本人热中于战争和权谋的用心一样。
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出入。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很难去理解真正的中国历史文化——与此相反的是,我们倒是很容易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扭曲中国历史文化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