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嗜血的皇冠 >

第43部分

嗜血的皇冠-第43部分

小说: 嗜血的皇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鼓噪起来:哭一个!骂一个!求饶一个!失禁一个!西门君惠回望着百姓,百姓们知道他要说话了,齐刷刷安静下来。西门君惠莫测高深的一笑,道:“刘秀真汝主也(刘秀真的是你们的皇帝呀)。”百姓们先是困惑,这算什么话!继而就不满,号叫着让西门君惠再多说些什么。西门君惠却还是那句话:“刘秀真汝主也。”百姓们于是嘲笑他,扔东西砸他。西门君惠高昂着头,他坚信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不怪这些愚昧的百姓。

到了东市刑场,西门君惠坦然就刑。刽子手大刀举起,西门君惠回头对刽子手道:“刘秀真汝主也。”刽子手扬了扬眉:是吗?西门君惠见刽子手有些相信,不禁大为欢喜,咧开嘴笑。

大刀落下,西门君惠的头颅连同笑容,被一道砍落在了尘埃里。

【No。2 暮悲】

刘歆和王涉用自杀摧毁了自己的生命,同时摧毁的,则是王莽最后的信心。

在王莽漫长的一生之中,他从未吝啬过自己的屠刀。流血杀人,他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反感,他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手段,该干就干,冷静而漠然。他究竟杀过多少人 ?'炫书…'数目已经无法计算。为了儒家的理想,为了帝国的未来,杀多少人都不是问题,杀多少人都不可惜。

然而,这一次王莽崩溃了。

作为帝国的独裁者,他已经上了年纪,趋死之感也日渐强烈。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基本上只干了两件事情:一是改朝换代,把刘氏江山变成王家天下,这一点任谁也抹杀不去,历史必将在此郑重地记下一笔。二是政治改革,自他称帝以来,他便凭借自己的强力意志,不惜绑架着自己的帝国,向着儒家的理想国狂飙突进。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于是终于失败。在人生的暮年,眼看着好端端的帝国硬是被他折腾成了一个乱摊子,而他却无力收拾残局,他内心有着说不出的厌倦,他烦透了自己。

刘歆和他维持了近五十年的友谊,王涉则是他信赖有加的堂弟,最亲密的战友和自家兄弟的联合背叛,终于将本已虚弱不堪的他彻底击溃。他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苍老起来。

在此之前,王莽的身子骨一向硬朗,精神十足。加上他相貌的过分丑陋,轻易就掩盖了他的年龄,显得极为经老。然而在刘歆和王涉死后,他整个人瞬间就垮塌了,行动迟缓,神态呆滞,说话也开始前言不搭后语,而且经常走神,他再也无法像年轻时那样作连续的思考,他彻底地老了。

就连他曾经无比热衷的食色,此时也丝毫不能引起他的兴趣。他已经失去了食欲,只是不断饮酒,偶尔再嚼上几口鳆鱼干。同样的,他也失去了性欲,在他眼中,后宫佳丽不过是一堆皮囊赘肉而已。至于他钟爱膜拜的儒家经典,也早已被他扔在一边,他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阅读各种兵书,书读累了,就靠在几案上小睡片刻。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上过床,他的头再也没有挨过枕头。

见王莽企图从兵书中找到救国之道,大司空崔发进谏道:“何不召回王邑?”王莽仿佛溺水者抓住了一根稻草,闻言大喜。尽管王邑像一个败家子,在昆阳毁了他几乎所有的军队,然而在此走投无路之际,或许也只有王邑才能带给新朝一线生机。大司空崔发又道:“王邑昆阳大败,无颜再见陛下,流连洛阳。今陛下召其前来,以王邑之狂傲决绝,只恐其一见诏书,便将自杀以谢陛下。陛下当善言慰之,厉言晓之。”王莽于是诏下王邑,道:“君死无益,为我惜命。我年老无子,欲传汝以天下。敕亡得谢,见勿复道。”

王邑接诏,百感交集。他对不起王莽,他败光了王莽的军队,而且也没保住王莽的独子,倘若王莽要他去死,他眉头也不会皱一下,反而会感到解脱。然而,以王莽睚眦必报的性格,居然会原谅他,而且还要召他回长安,由此也可见出王莽处境之艰难,以及对他期望之殷切。王莽诏书所云“敕亡得谢,见勿复道”,即严令他不许推辞不来,过去的事就过去了,见面后也不用再提,以免他再有顾虑。至于王莽说要将皇位传给他,这话自然只是随口说说,把他当小孩哄而已。

对王邑来说,死很容易,忍受着耻辱活下去反而更难。他决定活下去,为他的皇帝和兄长王莽竭尽全力。王邑回到长安,拜见王莽,伏地长哭。王莽扶起王邑,道:前事不提。今国家危亡,计将安出?

王邑道:敢请陛下宽心,天下事尚大有可为。今洛阳、武关俱在,中军犹有数万精兵,可保长安无虞。帝国之大患,只在汉军。其余流寇,并无远志,可以利诱。臣请招降赤眉,许以高官厚禄,金银珠宝无数,命其领兵而东,讨伐汉军。纵两寇以相斗,陛下居中,坐收渔利,收拾旧河山,其日必不远矣。

王莽闻言大喜,拜王邑为大司马,命其依计而行。

【No。3 哭城】

且说汉军在度过了因刘縯之死而引发的一场内部危机之后,开始发动志在灭亡王莽的总攻。七月初,汉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定国上公王匡率领,北上攻打洛阳;另一路由申屠建、李松率领,向西进攻武关。

汉军大出,三辅震动。析县豪杰邓晔、于匡起兵响应,邓晔自称辅汉左将军,于匡自称辅汉右将军,众数千人,先后攻下析县、丹水,进逼武关。

武关都尉朱萌,乃王邑旧部,当初在王邑面前断指明志,誓与武关共存亡。人通常只对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发誓,朱萌也不例外。一见邓晔等人兵临关下,朱萌想也未想,麻利地开关而降。邓晔拿下武关,士气大振,挥师北上,一路势如破竹,攻下湖县之后,距离长安已不足两百里。

王莽知道,就像人终究要死一样,汉军迟早会来,但他绝对想不到,汉军居然会来得如此之快。他近日恶补兵书,军事略通,他知道,失了武关,就意味着长安南边门户洞开,汉军可以自此源源进入关中。丢了湖县,则意味着长安向东的道路已被拦腰截断,再也无法和洛阳取得联系。

长安已是孤城一座,而派往招降赤眉的使者,却有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眼看外援断绝,难道只能坐以待毙?

然而,超现实的一幕发生了。

王莽彷徨无策之下,召集群臣而问。群臣大眼瞪小眼,也是毫无主意。只有大司空崔发献计道:“周礼》及春秋左氏》皆有记载,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故易》称‘先号啕而后笑’。宜呼嗟告天以求救。”

大司空崔发,说来也是饱学大儒,此次领兵攻打武关的汉军将领申屠建,当年便曾在他门下学诗》。然而,无论崔发如何引经据典,馊主意终究是馊主意,哭如果也能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话,婴儿早就天下无敌!

王莽病急乱投医,毕竟,馊主意也是主意,于是听崔发之言,率群臣至城外南郊,筑台祭天,陈其符命本末,又作告天策,历数自己的功劳,长达千言,念罢,双臂临风,仰天高呼:“皇天既命授臣莽,何不殄灭众贼?即令臣莽非是,愿下雷霆诛臣莽!”说完,搏心大哭,气尽,伏而叩头。

王莽祭天完毕,崔发又献计道:“国难当头,陛下一人哭之不足。理应举国恸哭,以祈上天垂怜。”王莽一切照办,命长安城中百姓旦夕聚哭,凡是来哭者,由朝廷管饭,哭声悲哀而响亮者,边哭边能诵策文者,则加封为郎官。

于是,长安数十万老百姓,很高兴地哭了起来。长安随之变成一座哭城,从早到晚,哭声不断。

古来善哭者,莫过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毛宗岗评三国演义》,讥刘备曰:安得一副急泪?大有视刘备为演技派之意。然而,刘备不干了,人家不是演技派,人家明明是实力派!

想来却也释然。所谓眼泪,必从伤心处觅。刘备一生颠沛流离,伤心事不知凡几,随便想起一件来,都足以洒上半斤热泪。随想随洒,何急之有?

再说长安这些老百姓,奉旨而哭,起初也无眼泪,只能装装样子,慢慢便摸出了规律,拼命想自己的伤心往事,很快便泪如决堤。哭虽是假哭,泪却是真泪。

此类假公济私之哭,西人亦然。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叙及英雄帕特罗克洛斯之死,一众女俘汇聚哭丧,共悼国殇,云:

〖伊等尽皆号啕,无不热泪盈眶,

看似哀痛帕特罗克洛斯之阵亡,

实则各自哭着各自的悲伤。〗

人生各有各的不幸,于是各有各的哭法。长安数十万老百姓,在眼泪中逐渐分出了高下,最终五千余人脱颖而出,凭借他们杰出的恸哭,封拜成为郎官。

【No。4 兵临城下】

事实证明,长安并不相信眼泪!要想保卫长安,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战争。

王莽仓促拜将军九人,号称“九虎”,领北军精兵数万人前往东方迎战。这数万北军,乃是帝国的最后资本,倘若再打没了,那帝国也就彻底完了。王莽将九虎的妻子儿女作为人质扣留宫中,以督促九虎在前线为国尽忠,又赏赐士卒每人四千钱,以激励士气。

四千钱是什么概念?以当时飞腾的米价而言,四千钱都不够拿来买半石米。王邑见王莽如此抠门,直谏道:区区四千钱,还不如不赏。成败在此一役,想要将士们往死里打,赏赐也必须往死里赏。

当时,国库尚有黄金约八十万斤(一斤金约兑换一万钱),其余钱、帛、珠玉财物无数。王莽以收买人心起家,出手一向慷慨大方,视钱财如粪土,当此危难之际,更无吝啬心疼的道理。然而,面对王邑要求他加赏,王莽却沉默以对,久久不答。

君臣相对无言。王邑鼓起勇气,正视着王莽,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王莽,哪里还是他熟悉的那个君临天下的帝王!在王莽的身上,已经没有了生机,只有垂暮的颓唐,很显然,他已经默认了自己的失败,他已经从精神上放弃了抵抗。他现在只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孤独地坐于空旷的宫殿,内心一片荒凉,不再有任何欲望,剩下的只有悲伤。王邑不忍再看,别过头去,心中也是大感凄凉。

良久之后,王莽这才叹道:事已至此,夫复何言!如果他们爱钱胜过爱国,宁愿为钱而战,也不肯为国而战,那这个国我不要也罢。说完,泪如雨下。

直到此时,王莽仍然没有抛弃他对人性的幻想。他把问题抛给了北军将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们究竟爱钱还是爱国,自己决断!

北军将士们的回答却很简单,国已经不国,钱永远是钱。区区四千钱就想换我们卖命,你王莽也实在是太侮辱人了。于是怨声载道,斗志全无。

九虎领北军至华阴回溪,不敢迎击汉军,只是扼守关隘,北起黄河,南抵太华山,布下一道数十里长的防线。汉军见官兵前来,于匡领数千弓弩手,乘堆挑战。邓晔则率二万余人从阌乡南出枣街、作姑,绕至九虎背后。九虎腹背受敌,大败而走。其中三虎郭钦、陈翚、成重收拾散卒,撤退至渭口,守卫京师仓。另有两虎史熊、王况则逃回长安,诣阙谢罪,王莽派使者责问,两虎自杀。其余四虎(史册无姓名)落荒而逃,不知去向,至于还留在王莽宫中的妻子儿女,你王莽爱杀不杀,咱是顾不上了。

邓晔大败九虎,适逢申屠建、李松也从武关赶来,于是合兵一处,共攻京师仓。邓晔又以王宪为校尉,领数百人北度渭水,进入左冯翊,攻城略地。李松则遣偏将军韩臣领兵西进,试探长安道路。

李松和邓晔久攻京师仓不下,不免气馁,小小京师仓尚且如此费劲,何况长安城!看来必须等汉军主力前来才行,于是引兵退至华阴,休整部卒,修治攻具。

李松和邓晔攻击受挫,而被他们像风筝一样放出去的两个小兵——王宪、韩臣,却所向披靡,战果丰硕。王宪北至左冯翊,不费刀枪,各县豪杰已纷纷归降,王宪一路收兵,很快便众达数万人,再折向南行,兵临渭水,长安城已是隔河在望。韩臣西进至新丰,正遇新朝波水将军(史册也无姓名),两军交战,波水将军大败而逃,韩臣热血上涌,在后一路猛追,而这一追,便追到了长门宫,距离长安城已不足二十里。

长安城已在汉军包围,而王莽最后的军队北军已伤亡殆尽,王莽无奈之下,只得赦免长安城中囚犯,授以武库之兵,由其岳父更始将军史谌统领,出城迎战。王莽亲自劳军,杀猪饮血,立誓道:“有不为新室者,社鬼记之!”

史谌领众囚犯从洛门而出,正准备度过渭桥,囚犯们已是一哄而散。几秒钟之内,作为堂堂更始将军的史谌,便沦落成了光杆司令。史谌左顾右盼,妈的,一个人也不剩,逃得还真是干净。史谌一人一马,怏怏而回。王莽大为惊奇,问:这么快?史谌点头道:嗯!王莽又问:兵呢?史谌摇头道:哼!

王莽闭上眼睛,不再问。

【No。5 城破】

八月中,长安城下,汉军大集。在他们当中,有郡县豪杰,有旧日官吏,有地痞流氓,有奸猾无赖,而更多的,还是贫苦百姓。然而,无论他们曾经的身份和地位,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那就是跟做梦一样。他们居然在讨伐皇帝王莽,他们居然在围攻都城长安!

面对眼前这座有着两百多年光辉历史的宏伟都城,他们心中已不再有敬畏之感,而住在都城之中的皇帝王莽,已不再是凛然不可侵犯。

然而,作为汉军临时首领的王宪和韩臣,却并不敢盲目乐观。攻城从来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三个月前的昆阳,便是他们的前车之鉴。王邑以百万雄师,居然久攻昆阳不下,最终兵败如山倒,新朝精锐就此毁于一旦。小小昆阳尚且如此坚挺,更何况是汉新两朝苦心经营了两百多年的长安?和昆阳相比,乃至和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城市相比,长安都称得上是一个无可比拟的庞然大物,周长六十里,经纬各十五里,面积达三十五平方公里,城墙高三丈五尺,墙基厚七丈,版筑夯土,固若金汤。王宪和韩臣绕着长安城转来转去,仿佛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商量之下,决定还是先等待邓晔、申屠建、李松率众赶来。

长安虽然暂时围而不攻,但长安城外却已经是汉军的天下。在这里,没有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