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回望的目光 >

第7部分

回望的目光-第7部分

小说: 回望的目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正是有那些秉承〃耕读传家〃的士大夫家族去中和周村商埠的过于浮华,商人们才在心中多少有点敬畏,而不至于被钱财冲昏了头脑。在他们迷惑的时候,他们或许会想到那些志存高远的文人们拖着清洁高古的影子,反照他们内心的势利。而周村商埠几经磨难忧患而不倒,或许也和它周围的这些文人有关。文人,商人在周村组成了一个奇怪的气场,于是,商脉不绝,文脉不断。     
  李氏家族:今日无税     
  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这一年,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有一支十万人的明朝大军趁着夜色悄悄进驻周村。这支亡国的哀兵走投无路,统领这支军队的山西巡抚李化熙也走投无路。他刚接到陕西巡抚的任命还没有到任就被崇祯皇帝传檄改任榆林三边总督,他的军队刚调遣齐备就听到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消息。于是李化熙只好把没有了皇帝的军队带回自己的老家周村静待时局变迁。     
  这十万人的大军的到来一举奠定周村作为山东商业重镇的地位。十万人的军队,要吃饭消费,况且在乱世,有十万大军驻守无疑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于是,周村的市面前所未有的繁华起来。     
  关于这十万大军的最后去向,是在清军平定了北方诸省后,主帅李化熙带领他们归顺了清王朝。于是,周村又逃过一次兵劫。在清顺治11年这一年,政治上如日中升的李化熙终于感受到了厌倦,他作为汉人再也禁受不起被歧视的卑微处境,于是以柱国太子太保、刑部尚书的衔请求告老还乡,他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第一个主动请辞的汉人。     
  据说当时顺治皇帝问他有什么请求的时候,他要求减免家乡周村的税赋,皇帝沉思片刻说,国家根基未稳,赋税不可免除,但念及李化熙功高年迈,特赦免周村一日无税。且手谕一份,曰:今日无税。拿着一纸圣谕的李化熙哭笑不得,一日无税有何用处呢?只能惨然回到家乡。传说李化熙把圣谕先是埋在自家祠堂下面,不料夜间红光四起,扰的方圆百姓心中不安,于是只有起出来供奉在中堂之上。一日,这位退休的老人忽然顿悟,哈哈高笑而去。他命人把皇帝的圣谕刻在石碑上,立于周村街头。每次当税务官到周村时,看到皇上亲题的〃今日无税〃便不敢收税。于是〃今日无税〃变成了〃日日无税〃。     
  传说总归是传说,今日无税的商埠却是来的不容易,今天,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今日无税〃碑立于大街的北首,这块六角形石碑见证了传说之外的历史。李化熙在告老之后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请求官府减免了一批荒地税。当时管辖周村的长山县有一千六百顷荒地无人耕种,却照样要缴税,这些税银自然转到百姓头上,李化熙上书山东巡抚〃特疏得免〃。另一件事就是代完市税。他承担了周村市场的税银,周村由〃官集〃改为〃义集〃。当时的集市一向有〃官集〃和〃义集〃之分,〃官集〃就是由官府设置的集市,设立〃官牙〃,商人须向官府领牙贴、缴牙税;而〃义集〃则是民间自行交易,不必纳税。至此,周村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保税区〃。     
  其后,李化熙的家族一直秉承先人遗愿,代完市税。李化熙的孙子、两淮盐运使李斯全代周村缴纳税银三十年,并请地方官刻石立碑,永远禁止侵扰市场,今日无税碑于是立了起来,上面书着〃倡设义集〃的内容。康熙49年,长山知县金鉽的《周村义集记》中写道:〃长邑南十八里,为周村大镇,地不通夫水陆,而天下之货聚焉,熙熙然贸易有经,如游化日,余心窃异之,不知其何能尔?……在昔市税银两,豪滑多就中取利,商困难苏,五弦大司寇(李化熙)予告侍养时,于周村市力捐课税,每岁代为完纳,豪棍敛迹,不得横行肆里。则斯镇地僻而业盛。〃     
  李氏家族代周村完税一共持续了六代,二百余年。李化熙去世后,周村商民集资在西市场为他建产了规模很大的祠堂,每年九月初九日,全市商民化祭李大司寇。届时,唱三天大戏,挂李化熙的画像,供大家拜,这成周村的一个隆重的节日。李化熙的尚书府在周村傅家庄,高楼大厦数十座,贯南北大街人称李家大楼群。他家门前的街因此叫府前街,后面的叫府后街,家族的祠堂在永安镇以西,南北也是贯通两条街,故祠堂西面的街叫祠堂街。         
。←虹←桥书←吧←  
第20节:回望的目光(20)       
  李氏家族可以说是家族中的一个异数,他们的显赫不是因为豪门望族的做派和威严,而是默默的作为,可以说,没有李氏家族就没有当初周村的繁华。这个非常的家族遗留给我们的除了一份坚忍不拔的信仰,传奇和故事很少,我想,可能正是这份朴实的行动,感染和铸就了周村商人的品性,让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文人血脉:因缘 因园     
  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文人保持有很强烈的好感,尤其在世风日下、知识被鄙夷叱责的时代,那份纯真的狷狂和傲气更令人神往。中国民间一直坚持这样的门庭观念,即才子配佳人。才子者,君子也,白衫飘飘,阳光俊朗。所以,在武侠小说中,常常出现佩剑的书生。或许,只有坐怀不乱的书生才配得上宝剑幽眠高古的光泽。宝剑与书生,也给文弱的书卷气里带来些许刚毅。     
  赵执信是一个典型而完美的书生。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名门望族,这决定了他将走一条读书作文为官的路子。14岁那年,赵执信被补为博士弟子,也就是当了秀才,两年之后他参加乡试,考中第二名而成了举人,18岁时参加会试,以第六名而为殿试二甲进士,从此开始了他十年入京为官仕途。康熙十九年(1680年),年仅19岁的赵执信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当时康熙开鸿博科,广招天下博学鸿儒之士,一时名士云集京师,赵执信以少年之身,往来其中,谈诗论文,纵横挥洒。康熙二十五年,赵执信升迁为右春坊右赞善,参修《明史》、《大清会典》。这样的年纪即被委以如此重任,可谓少年得志。《清史列传》说:〃是时方征鸿博之士,绩学雄文者麇集辇下,执信往来其间,倾倒座人。又为陈维嵩、朱彝尊、毛奇龄所引重,订忘年交〃。     
  才子者,童年时代定有非常的故事。赵执信9岁那年,当他看到于钦的《齐乘》中有〃淄水出岳阳山东麓〃之语时,知道于钦把岳阳山和原山混淆了,提笔便写了〃梦中鬼话,贻误无穷〃的眉批。老师会客回来,见此批语十分生气,训斥道:〃如此小小年纪,竟敢傲世不恭,贬辱先贤,成何体统!〃随即出一上联,对赵执信说:〃若对不出下联,便罚站两个时辰。〃这个上联是〃江河湖海激流清〃,一句话中的七个字都有水字旁。这时的赵执信一肚子委屈,心想:〃读书全信书,不如不读书,我到底有什么错呢?〃由于精力不集中,好长时间没有想出下联。正在这时,耳边响起了一片杂乱的马蹄声。     
  原来,赵家塾堂紧靠一条大道,是地方官吏进城的必经之路,人们管它叫〃官道〃。官道北起北门里街,至东门里街,长200余米。赵执信一听官道上传来的声音,便想起了一个〃马〃字,立即对出了下联:〃骑骥骅骝骏驷骋。〃先生闻此,怒气全消,转怒为喜,急忙让他坐下,再细看对《齐乘》一书谬误的批改,不禁拍案叫绝,心想:〃谨拘于翰墨者,有何前程?后生可畏,实今之千里驹也!〃想到这里,便感慨地说:〃策马千里行,何必紧缰绳。〃赵执信看到先生已谅解了自己,遂用衣袖抹了把眼泪,又脱口吟出两句诗:〃长街本坦途,且听鼓点声。〃这件事一经传扬,有心人便根据师徒两人的对话把官道改成为〃马行街〃了。     
  赵执信的少年诗才让很多人佩服,据说,有一天他在院子里手扶梧桐树转悠着玩,父亲赵作肱正在上楼,见儿子像猴子一样机灵,便说:〃手扶梧桐团团转。〃赵执信看了父亲一眼,顺口说到:〃足踩楼梯步步高。〃赵执信如此聪明,老师就要求他更加勤奋,让他五更天就进塾堂。说话的第二天夜里,四更过后,天还黑洞洞的,又刮起了大风,赵执信打着白纸糊的灯笼提前到了塾堂。老师一高兴,来了诗兴,便看着灯笼说:〃灯笼、笼灯,白芷(纸)、防风。〃赵执信经常翻看郎中给家人治病的药方,知道先生说的是暗含中草药名称的双关语,正想点破时,只听樵楼打起五更鼓,灵机一动,脱口而出:〃更鼓、鼓更,陈皮、木通。〃     
  可以想见,当还是19岁的少年气的赵执信名动京城,骑马试街的时候,多少候门花质女为他倾心,这个满怀豪情的才子此时正年轻气盛,他不会想到,九年后,也就是在他风华正茂的28岁上,他会永远的告别仕途。清朝初年,流行两句话:〃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说的是两出戏风靡一时的盛况。〃收拾起〃出自李玉《千钟禄》中的唱词〃收拾起大好山河一担装……〃;〃不提防〃出自洪昇《长生殿》中的唱词〃不提防余年值乱离……〃赵执信不但诗文写得好,还懂音律,爱好戏曲,据说他从外地任所回来,所乘骡车只带一部《元人百种曲》,日夕吟诵,如痴如醉。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一爱好让赵执信的仕途走到了尽头。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21节:回望的目光(21)       
  康熙二十八年八月,洪昇创作《长生殿》初成,赵执信亲自为他改定,并具柬遍邀京城名士观演此剧于查楼(即后来的广和楼),一时间,〃竹肉相宣沸华馆,枚马金张座中满〃。来宾既有〃枚乘、司马相如〃那样的知名文士,也有各类达官显贵,但却漏请了一位时任礼科给事中的黄六鸿。时值康熙佟皇后病逝不久,黄六鸿据此上奏皇帝,认为在此忌辰设宴张乐为〃大不敬〃,要求给有关人〃按律治罪〃。康熙皇帝于是下诏将当晚前去看戏的所有官员一律免职,洪昇被革去〃国子监生〃的头衔,赵执信则被〃削籍还乡〃,这对于正是春风得意中的赵执信来说,可谓青天霹雳。史籍载:〃黄六鸿者,康熙中由知县行取给事中。入京以土物及诗稿,递送诸名士。至赵秋谷赞善,答以柬云:〃土物拜登,大集璧谢。〃黄遂衔之刻骨。乃未几而有国丧演剧一事,黄遂据实弹劾,朝廷取《长生殿》院本阅之,以为有心讽刺,大怒,遂罢赵职,而洪昇编管山西。〃 同席被贬斥者十余人,皆知名之士。     
  当时京城中流传着这样一首诗:〃秋谷(赵执信号秋谷)才华迥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出《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赵执信当时的心境可想而知。     
  事情就是这样子的,不由叫人不感怀。赵执信从此之后到过世的五十多年间一直过着或漂泊浪迹或隐居的生活,世间一切的烟云离他已经太遥远了,以至于他都记忆不起自己曾经名动京华。繁华何止如流水,简直如同一颗掉入水中的石子,叮咚一声后便了了,连波澜都不惊起。     
  此后事情的发展更加简单,赵执信花了三十年时间浪迹江南中原,他五次云游南方,最南到过广东潮州。在漂泊的途中,他把自己寄情山水与诗之间,闲云野鹤般出没于江湖,六十三岁这一年他停止行走的脚步回到了博山的老家,然后一直隐居到八十三岁病逝。很难想象他被罢官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失落和沉闷,他要把一个年轻人的所有光荣和梦想都忘却,但难以忘却的是伤痛。以至于他要用三十年的时间才可以平息和消磨自己。在离开京城前,他有《出都》诗一首:〃事往浑如梦,忧来岂有端,罢官怜酒失,去国觉天寒,北阙烟中远,西山马首宽,十年一挥手,今日别长安〃。     
  他的故居就位于博山,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秋谷高风〃四个字,然后左转,焉然看见〃因园〃两字,〃因园〃就是赵执信的故居。因园,因缘,缘起为何,缘灭何为?世间一切皆因为缘而起,而赵执信则为缘而终老园中。     
  因园的面积很大,风格决迥于北方传统的花园。其间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空寂的长走廊和石径交相穿插,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浓郁而强烈,这个曾经浪迹大江南北的文人似乎对自然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园的〃览秋台〃左右是一排长长的红木回廊,宛转周折,尽头是〃衔月亭〃,赵执信隐居的最后二十年,肯定常常流连徘徊在回廊里,在因园浓缩的山水之中浅吟低唱。     
  在因园赵执信的卧室,我看到一副老人的遗像,身穿朝服,白须冉冉,这个一辈子只有十年仕途的文人,至死都不能忘怀朝堂。只是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落魄气太重了,他被包裹在朝服中,格格不入,剩下的,只是心伤。     
  这个才子有十个子女,小女儿赵慈继承了他的衣钵,天然的一个卓越女诗人,但是,似乎父亲的悲剧色彩太浓烈了,这个堪比李清照的女子,从父亲浪迹的情怀中走出来,走的如是艰难,如是寂寞。都道是,红颜薄命。     
  那个叫赵慈的女才子,字雪庭,约在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间在世,因母亲是苏州人,所以她也爱说吴语。在家赋闲的赵执信似乎也被女儿的才情感染,他依稀记起当年那个才华横溢的少年如何的名满京师,他把自己的一腔心血几乎都倾注到了赵慈身上,每日亲自指点赵慈练习书法,写诗诵词,把自己几十年诗文创作的积累和心得体会一点一滴传授给女儿。赵慈便每日随着父亲读书、作文、散心,不仅深得父亲为诗作文之道,而且还继承了母亲江南女子的才情,她的诗细腻、纤弱、真挚、凄婉。其中有一首道:〃纷披高势倚松顶,扑簌寒声堕竹枝。一自欧苏夸白战,谢家柳絮未为诗。〃 少女的矜持和明亮跃然纸上,怎能叫人不心有戚戚焉?         
。←虫←工←桥书←吧←  
第22节:回望的目光(22)       
  赵执信被罢官以后,赵家逐渐衰落。到赵慈出嫁时,竟无多少嫁妆陪送。成年以后,赵慈嫁到大明湖畔,丈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