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CCTV栏目历程 :亡者归来 >

第14部分

CCTV栏目历程 :亡者归来-第14部分

小说: CCTV栏目历程 :亡者归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修建之谜(3)
按照历史记载,唐以前的蒲津桥不是用铁造的,最多的时候,在蒲津桥这一带,并列着三座浮桥,规模是非常大的。但是那个时期,一个是冶铁技术和冶铁量,都不能满足造一个铁浮桥,按照史书中记载,都是靠木头作为桥板和舟船,而用竹索作为桥索,两岸也是用一些木石结构作为地锚。所以最初的时候,确实是用竹子、木头、石头搭建的蒲津桥。
  但是令张力和专家们疑惑的是,在水流量很大的黄河上使用竹子、石头建造一座巨型浮桥,能够承受住河水的巨大冲力吗?而且,蒲津桥地处黄土高原边缘,附近并不出产竹子,那么多的原材料该如何得到呢?
  张力:今天来看那个地方的纬度,已经比较高了,它绝对不是竹子的高产地。我们当时也觉得奇怪,这要是用竹子修,得从南方运来多少竹子啊!后来我们到附近转,就在蒲津桥遗址不远的一个地方,居然有一个非常庞大的竹材市场。而且在蒲津桥遗址不远的一个小村子里面,竟然有一片长势很好的竹林,到村子里一打听,居然还有健在的老人,是非常成熟的篾匠,就是编造竹器的篾匠,从那儿就证明这个竹林绝对不是后来人为种在这儿的,而是古时候遗留的一片竹林。
  既然古代的蒲津桥两岸有大面积的竹林,就很好地解决了来料问题。因为竹子不仅结实,价格也相对低廉。那么,为何唐朝人在修建蒲津桥时不再使用竹缆,而偏偏非要用全国年产量4/5的铁呢?张力和专家们推测,中国古代有许多震惊世界的大工程,像绵延的万里长城、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以及谜一样的秦始皇陵,它们都是出于某种迫切需要而完成的国家工程。用铁量达到古代桥梁之最的蒲津桥也必须具备同样的条件。那么唐朝人到底出于什么原因要倾力建造这样一座桥呢?原来1200年前的唐朝建都长安,当时的长安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西北有丝绸之路,西南有千里栈道,东南有运河水路,而东北就是蒲津桥所在的秦晋通途了。
  张力:我们当时就分析,既然这里如此迫切地需要一座浮桥,一定是要运输什么东西,这究竟是什么呢?因为当时没有战争,所以基本可以排除战争运兵的需要,那么这桥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后来我们得到结果了:运盐!因为在山西的南部,有一个城市叫运城,这个城市得名也是因为这个。运什么呢?就是运盐。运城南边正好有一个非常大的盐池,现在还在生产着池盐,当时海盐还不是人们主要的摄盐方式。所以,运城的盐就专门提供给长安,这是一个作用。还有长安当年作为国都,国运强盛,从东边来的货物都要经过蒲津桥运到长安去,所以这个桥的磨损率非常高,可能如果把周围的竹子、松树都砍光了,来维持蒲津桥都难以应付。所以唐朝有迫切需求,在黄河上修建一个一劳永逸、稳固的舟桥。
  总的来说,第一是有需求,第二是唐玄宗那个时期,也有这个能力了,有这个国力和技术。因此,唐朝时期动用全国年产量4/5的铁修建蒲津桥几乎毋庸置疑了。
  然而,元曲《西厢记》中的一句唱词却让张力和专家们产生了疑惑。戏中把蒲津桥唱成“竹索缆浮桥”。为何在唐朝之后的元朝人见到的蒲津桥是竹索而不是铁索呢?那么到底在唐朝时修建蒲津桥的桥索,用的是竹还是铁?
  张力:这个疑问很快就有了一个合理的推断,因为元曲《西厢记》是元代的王实甫写的,但是他是依据唐朝的大诗人元稹的一本《会真记》,又叫《莺莺传》为蓝本改编成元曲。所以,在元稹生活的时期,可能铁索桥还没有修好。因此他就记载了当时的情况。但是,元曲《西厢记》是王实甫写的,他是元代的,在那个时期的蒲津桥,已经失去了它浮桥的作用,可能已经消失了,所以王实甫也不太了解,唐朝时期的蒲津桥到底是铁索还是竹索,或许在元代的时候,铁牛还在呢,那么这个桥虽然毁了,临时又在铁牛的位置,又搭起来了,可能用的就是竹索。
  最终,专家们从史书中找到可靠证据。公元724年,唐玄宗下令重修蒲津桥,以铁牛、铁人、铁山、铁柱作为浮桥地锚。当时黄河蒲津段被沙洲一分为二,沙洲上有一座小城中,正好成为蒲津桥的天然桥墩。于是,这座“一桥锁三城,连接秦与晋”的铁索浮桥建成了。它是古代黄河上规模最宏伟、工艺最精良的“第一桥”。然而令张力和专家们疑惑的是,这座神奇的、被当作永不沉没的大浮桥为什么在建成500年之后,还是付诸东流了呢?
  关于这点,历史上能找到比较明确的记载是金元战火。1222年,蒙古铁骑南下,攻打蒲津地区,与驻守的金朝军队展开激战。蒲津桥就这样消失在战火中,自那以后,蒲津桥就再也没有恢复元气。
  然而,历史上的蒲津桥曾经多次毁于战火,却屡毁屡建,越修越庞大。七百年前那场战火之后,蒲津桥却为什么没有重建呢?何况铁牛、地锚并没有烧掉,重建浮桥并非难事。蒲津桥的毁灭似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张力:为什么没有重新修复、重新使用,当然我们推断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可能就是社会原因。我们都知道,长安是中国的历史古都,文化名都。但是唐朝以后中国几大名都,都跑到东边来了:北边是北京,往下有洛阳、开封,往南还有南京、杭州,都是在东边,那么也就是说文化、经济中心逐渐东移。长安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那么蒲津桥作为经济往来、军事往来的一个通道,它可能也没有像原来那么迫切的需要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修建之谜(4)
然而,蒲津桥真的就此衰亡了吗?皇帝虽然搬了家,却并没有忘记蒲津桥。一千年前的宋朝皇帝就曾经亲临蒲州“渡河桥,观铁牛”,还下令植树造林,加固堤岸。可以看出,当时蒲津桥仍然很受重视。那么,到底是什么毁灭了蒲津桥呢?
  张力: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恰恰是自然原因造成的。有一句古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为什么这么说,就是说黄河河道,由于洪水泛滥,经常来回来去变。你今天可能是在河东呢,但是这个河道一变迁,可能你人站在这儿没动,却是跑到河西去了。
  一座桥,即使它是一座浮桥,没有那么好的机动性,因为两岸地锚,那个铁牛都是非常沉重的,它固定在这儿了,你不能说我河道今天变了,我把桥搬那儿去,我河道回来了,你又搬回来。
  那么河道变来变去,就导致了这个桥,逐渐逐渐就失去作用。还有一个考古依据,就是在蒲津桥使用最频繁的三百年间,我们根据当年的气象资料去研究,就是那三百年间,黄河中游没有发生过大洪水,所以那会儿,那个蒲津桥相对就是稳定的。但是到了后来,洪水现象就比较频繁了,宋代以后,洪水就非常频繁了,当然这里边,也不是完全没有人为因素,比如上游的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气候的变化。
  实际上都说人创造了历史,但是在很多时候,气候、自然对历史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既有人世间的时世变迁,也有大自然的翻云覆雨,蒲津桥终于在洪水中消逝了。但是它却留给后人许多未解之谜。在出土的四头铁牛中,张力和专家们发现南面两头铁牛有厚厚的底座,北面两头牛的底座却薄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人认为是因为缺少足够的铁,只好舍弃底座。这种推测虽然有理,但这样的大工程显然需要精心的设计,如果有缺陷,唐朝人会仓促动工吗?此外,史书记载蒲津桥地锚有“铁柱十六”,而出土的铁柱只有七根,加上四个柱形铁墩,也不过十一根,其他的铁柱哪儿去了呢?如果它们是协助铁牛牵拉铁索的,为什么只有北侧铁牛身后有七根铁柱而南侧铁牛身后却没有呢?
  张力:这一路,对大河浮桥研究下来,跟拍下来,虽然提出了许多问题,也解决了不少疑问。但是关于这个1200年前的大工程,还是有大量的问题没有解决。不过我们还是要对破解这些疑问抱一点希望,因为在河的对面,还有一组铁器群没有挖出来,如果能把对面的文物出土,应该为大河桥的许多不解之谜提供丰富的研究线索。但是,正如以前所说,那边的铁牛已经找不到了,早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淹没在洪水中,再也没有人有幸目睹了。所以寻找起来将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工程,这是其一。其二就是铁器的氧化问题,它出土以后,接触空气以后要不断氧化,不断锈蚀,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据说东岸铁牛出土的时候,刚出土的牛头部还是带着亮光的,但是随着年头延长,氧化加重,锈蚀已经比较严重了。那么,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来达到保护的目的,即使你给它挖出来,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像东岸铁牛1989年出土的,可是它的保护工程,直到今天还没有彻底完工。
  至今,关于东岸铁牛的保护工作还在继续,专家们也在通过各种手段,继续破解大河桥的许多谜团。相信通过考古学家和建筑学家的不懈努力,以及通过将来对西岸铁牛的挖掘工作,后人可以真正了解这座人类工程奇迹,能够真正领略祖先当年创造的辉煌。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高原上的王朝(1)
  嘉宾  张建林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长年从事田野考古,曾多次进入阿里地区,对古格王朝遗址进行考察、发掘。
    导语: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苍凉高原之上有一个神秘的王朝,历经千年的古城遗世独立,气势宏大。山脚下密密麻麻的洞窟和房屋似乎提示着人们这里曾经有过的繁盛和兴旺。
  古格之谜——高原上的王朝
  被人们誉为世界屋脊的西藏阿里一向以神秘著称。那里山高路远,干旱缺氧。如此恶劣的环境,使得人类很难接近它。然而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过一个古老王朝,并延续了700余年。关于它的一切至今鲜为人知。
  1912年的一天,在西藏的阿里高原上,一位叫麦克沃斯·扬的英国旅行家无意间遇到了一片废墟,他在笔记中写下了这样一行文字:“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城市或者古堡的遗址!”
  古格王朝遗留下来的都城遗址,大大小小的洞窟和建筑残骸遍布整个山丘,令人惊叹。人们一方面可以想见这个王朝曾是何等的宏伟,同时也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
  古格人为何将王朝建立在如此偏远荒凉的地方?在这片不毛之地上,古格人曾经拥有着怎样的生活和文明?王朝的子民又是因为什么原因遗弃了家园,消失在荒原深处?一个古老王朝的秘密,从这时起才开始为世人所关注。
  张建林:我第一次听到古格这个词是在1981年,那时候我正在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学考古。1981年的《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一个由西藏文管会和新疆文管会联合调查古格的简报,字数不太多,大概五六千字。但是发了一组照片。那时候杂志上照片印刷也不是特别好,但是看了那组照片以后我特别震撼。因为这个地方从地图上看,它在西藏的最西边,就是在和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交界这块地方,在这么偏僻的一个地方。而那个地方自然条件又特别恶劣,竟然有一个这么大规模的古代城堡,里面又保存那么精美的壁画,我感觉好像又一个敦煌出现了。这是第一次听到古格,也看到古格,当时留下的印象特别深。
  在这组照片中,残垣断壁间遗留着古格王朝的痕迹,它们散发出的神秘气息,诱惑着张建林去发现其中的一切。因为在这篇文章发表之时,人们对古格的了解还是一片空白。
  当时我想,如果以后能从事考古这方面的工作,能有机会到这样的地方去,应该是我的一个梦想。后来,在1984年的时候,当时国家文物局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下达了一个文物普查的任务。西藏也要搞文物普查,但是当时西藏没有文物局,只有个文管会。它自己业务人员的力量比较单薄,独立地完成这个文物普查工作,几乎不太可能,所以他们当时想从外省找一些业务人员来跟他们一起做。那时候西藏文化厅和陕西文化厅谈好了以后,由陕西派了业务干部跟他们一起做文物普查,1984年的4月份到西藏去。
  那时我正在陕西省文物局帮着做文物保护宣传,所以这个消息我是最先得到的,等于报名也是我第一个报的。完了以后,组这个队和带这个队的工作,当时文物局让我来做,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当年的张建林怀揣着这个未泯的梦想,飞抵西藏拉萨。然后考古队一行人马,又跋山涉水、历尽艰苦,行程2000多公里,终于来到了梦想诞生的地方。这支考古队的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但是,他们是第一批进入阿里对古格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的中国专家。
  张建林:我毕业的时候已经26岁了,去西藏的时候是28岁。但是当时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我当时还当上了队长,当时心里也不是很有底。因为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都知道考古要有很充分的知识准备,而这个时候我对于古格的了解也不算特别多。
  于是,在出发去古格前,我翻阅了很多资料。但是当时在拉萨能找到的资料非常有限,只有一些已经从藏文翻译成汉文的一些史书。那时候还没有见到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关于西藏考古的一些书,后来才有一些。当时可以说对古格王国的历史和对古格考古的一些情况真是了解得还是不太多。
  通过有限的文献,人们还是初步了解了古格创建时期的那段历史。
  那是在公元9世纪中叶,整个西藏处在吐蕃王朝的统治下。一个叫达玛的贵族登上吐蕃的王位,开始了一场浩大的灭佛运动。从而引发了宗教与王室,以及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这导致强盛一时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几乎整个西藏陷入战乱局面,西藏历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