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和玉种田记 >

第135部分

和玉种田记-第135部分

小说: 和玉种田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庄”?”王知州建议说道,本来这个地方就没个正是的名字。

    “是啊,玉儿,既然你们何氏一族到了这边,一定要取个名字,要不然还是和以前一样,没人注意到这边。”杨师爷补充说道,没个地名是不行的。

    和玉想想也是,回答说道:“还是两位伯伯想得比较周全。不管怎么样,玉儿感觉“玉庄”不是很适合,这个地方比“玉庄”可是大多了,用庄来形容,不相符;还有就是玉庄这个名字一听上去,就像很有钱的样子,正所谓财不外漏,我们还是取一个贱名,就叫做北大荒吧。”其实在和玉心里已经把这个地方叫成北大荒了,只是没和别人说。就算以后取了其他名字,和玉仍然会叫这个地方北大荒,所以也就干脆顺着自己心意。

    “北大荒,北大荒。。。。。。”王知州摸着胡子,喃喃自语,品味这三个字的意思和内涵。

    “这个名字很恰当,这个地方是我们明硕国极北的地方,配得上这个北字,而且到处都是荒地,地广人稀。”杨师爷很快反应过来,替和玉解释了北大荒的含义。

    “那就叫北大荒了,好记又不高调,这个名字好。”最后王知州拍板,就叫北大荒了,结束了这片处女地无名的尴尬局面。回去之后,王知州就把这名字登记在册。

    聊完名字王知州便开始询问明年的计划:“玉儿,没想到这才多长时间就开出这么多的土地,你准备在这儿地方只种小麦吗?”

    “才不是呢,种小麦,是因为小麦种子很多;再者这个地方也是一年两季,冬天种植小麦,等收完小麦之后,春耕,就可以把棉花山芋,土豆,向日葵啊,花生,一些蔬菜种上,那时候花样比较多一点。就怕到时候种子不够,呵呵。”和玉已经能够想象的出,明年会是怎样的金彩纷呈。

    “这些种子在,在这边都可以种吗?”杨师爷好奇的问道,怕和玉一不小心种了,没的收获,岂不是亏大了。

    “放心吧,我让人观察过这里日照时间,没问题的;而且这些地方干燥,正适合种植棉花,山芋。”和玉笑着说道,这些地方可是后世的产粮基地,怎么可能不能种植呢。

    “你有计划就好,有什么需要,一定要开口,不要和义父见外。”王知州说道,知道和玉不喜欢麻烦别人,经常让自己这个做义父的很是无奈,一般等知道和玉有难处,大都是已经解决了,不能为女儿分忧,很没成就感。有时候,还在为这四个孩子这么听话,有点苦恼。虽然平日里最讨厌仗势欺人,但现在居然想着让几个孩子惹出点事,自己作为家长去解决。这只是想想,当不得真。要是真这样了,估计自己还不得气得半死。

    “这还用说,玉儿能解决的,就不劳烦两位义父了;解决不了的,一定会叨扰两位义父的。对了,你说给我们带好东西了,什么呀?赶紧拿出来看看,玉儿都等不及了。”和玉一直记着王知州的好东西。

    “你不说,老夫差点忘了, 赶紧拿过来。”王知州对着外面的侍卫说道,只见这个侍卫拿过来一个鼓鼓的包裹,放在桌子上。

    和玉,何喜迫不及待打开来看看,一看里面是好几个小包包,和玉便猜到是什么东西了,一定是种子,拿起一包看看问道:“有点药材的味道,这是什么呀?”和玉对植物种植了解的比较多,但对药种子了解的很少,所以好奇问道。

    “算是猜对了一半,这是北方盛产的药材,不知道在这个地方可不可以成活。要是能中药材,这可是不错的想法,比种粮食划算多了。”杨师爷知道和玉一直尝试种植不同作物,药材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要知道,每年因为药材紧缺,好多人买不到需要的药,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以至于留下残疾,甚至丢掉性命。

    和玉知道在古代医疗水平低下,又有很多人因为药价太高而无钱买药,自己这边有这么多田,要是引导部分族人种植药材,可真是不错的发展方向。

    “好啊,北大荒这边,能开发不下百万亩的土地,种植点药材卖钱,价格低一点不要紧,最主要是利国利民。”和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像有的地方不适合种植粮食,但却非常适合中药材,这也是因地制宜的说法由来。

    “老夫再多弄点药材种子过来,到时候玉儿你多察,有适合种植药材的,我们就种药材。”王知州笑着说道,“我们把这边不仅要弄成棉花基地,山芋基地,还要弄成药材基地,好好的把这边建设的好一点。”

    “有劳义父了。”和玉心里特别感激两位义父事事为自己着想。

    倒是何喜打开一看,里面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坐在旁边郁郁寡欢,不说话,很是哀怨的看着两位义父。

    “小喜儿,是不是怪义父没给你带好吃的呀?”杨师爷摸着何喜的脸蛋,笑着问道,早就发现何喜一打开包袱之后,失落的表情。大姐是喜欢这些种子,但是自己不喜欢,自己喜欢好吃的点心。

    “没有。”何喜说完把自己的小脸转向别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何喜在说谎,气鼓鼓的样子,怎么看都像只生气的小青蛙。

    “你看这是什么?”杨师爷从背后拿出一个食盒,虽没有京都八珍斋的精致,但也不错了。何喜看到,一把拿过来说道:“谢谢义父,义父真好。”打开起来,给在座的每人一块。越发,脸色越不好,没想到屋里这么多人,也没想到点心这么少,刚才一打开,忘记数了,最后只剩下一块,还有二哥没有分到,虽然很心疼,舍不得,但还是送给二哥,因为何志勇正在房间里读书。

    何志勇哪知道这是最后一块,拿起来就吃,接过何喜递过来的点心,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但还是没说什么,看着哥哥吃完了,才转身出去。

    和玉没有吃点心,递给喜儿说道:“大姐不喜欢吃,你吃吧。”何喜知道大姐不怎么喜欢吃甜点,所以也不作假,接过大姐的点心,小心翼翼的掰成两半,自己吃一半,给大姐一半。一屋子的人其实都没吃,看着何喜这么懂事,心里更加喜欢何喜。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给别人,而且还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不是一般的小孩子能做得到的。

    王知州,杨师爷在这边呆了没几天,便离开了。毕竟还是官位在身,不能离开太长时间。虽然很喜欢和玉这边温馨的感觉,但也不能不离开,摸摸喜儿的头,依依不舍的走了。

    和玉从王知州得到启示,种药材的确是个好方法。但是自己对药材一窍不通,看来的找找凤阳子师傅来看看,毕竟这凤阳子的师傅医术非常高超,一定对药材很了解,说不定能够告诉和玉什么地方适合种药材,种什么药材。和玉来到凤阳子的住所,看到凤阳子正在忙活,便上来帮忙,把外面的药材收进去,放到匣子里。

    “慢慢,不要你动手,还是我自己来的,要是你给我弄,待会还得检查一遍。”凤阳子连头都没抬,嘟囔着说道,赶紧过来把刚才和玉放置药材的地方在检查一遍。见没弄错,才抬起头问道:“玉丫头,今天怎么有空看我这个老头子?”

    你也知道自己是老头子啊,除了长相,没一点老头子的自觉。但和玉现在有事相求,当然不能说出心里话,满脸堆上笑容,讨好说道:“师傅,你一定对药材很熟悉,徒儿现在有点小事请教。”

    “还知道我这个师傅啊,武功现在都不练了,功夫停滞不前,你没感觉到吗?”一听和玉叫自己师傅,凤阳子心里又来气,恨铁不成钢的说道,那么好的资质,居然不好好利用,真是白瞎了,整天就知道瞎搞。没办法,在凤阳子眼里,除了医术和武功是正事,其他的都是闲事。而这些闲事正是和玉所喜欢的,凤阳子也不好多说,这次估计实在憋不住了。

    和玉赶紧给凤阳子倒杯水说道:“师傅,忙完这阵子,玉儿就好好练功,再也不像现在这样,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徒儿真的是有点小事想请教,你就帮帮徒儿呗。”

    凤阳子这才拿正眼看着和玉说道:“什么事?跟师傅还客气,这可不像我凤阳子的徒弟啊”只要玉儿答应练武就好,医术嘛,看样子玉儿一点也没兴趣,还是不要再给玉儿施压了,以防适得其反。

    “师傅,你也看到了,北大荒这边,土地辽阔,只种一些粮食作物,可不是很划算。玉儿想种点药材,想请教你,这边适合种什么药材,什么样的土质适合种药材?”

正文 二百八十三章 纠结地回信

    一提到药材,凤阳子,那是自豪的不得了。不说整个明硕国,就算整个天下,在医药方面超过自己的人,要么老死了,要么还没出生。

    “此等小事,还拿来烦师傅我。听好了,我只说一遍。”凤阳子原本以为还是什么难事,此等小事,信手拈来。

    “慢慢,徒儿记性不好,我用笔记下。”和玉说着,便拿起旁边放着的笔,雪莲很是有眼色的赶紧给和玉磨墨。和玉占了点墨水,随时等着凤阳子说下去。

    “这个地方比较靠北,比较名贵的有人参,这个不好种植;但是一些常规的药材,却是可以大规模种植的,黄柴胡,白芷,牛夕,黄芪,黄岑,干草,五味子、辽细辛、刺五加、穿地龙、牡丹皮、赤芍、白芍,桔梗,党参。。。。。。”凤阳子一说起药材,滔滔不绝,好在和玉字写得也不慢,把凤阳子说的东西全部记下了。

    “那什么地方适合种植这些草药呢?”和玉问道,怕这师傅一停下来,就会岔开这话题。

    “这个比较复杂,等明年春耕的时候,老夫去转一圈,就知道什么地方适合种什么药材。”凤阳子可能也不知道怎么形容什么土地适合种植这些中药,也可能是不耐烦了,所以笼统的回答说道。

    “那这些东西都拜托师傅了,对了师傅,中午做了饺子,别来晚了,要不然冷掉了,不好吃。”和玉看到凤阳子脸上有不耐烦的表情,便开始拿好吃的哄着凤阳子,谁要自己现在有求于人呢。

    “算你有心,我这边还有事呢,就不送你了,旁边的小抽屉里,有两瓶凝玉露,拿过去,给你韩姨一瓶,女孩子要好好保养皮肤,要不然变丑了,找不到好婆家。”凤阳子看到和玉有点干得皮肤,责怪说道。要知道和玉过了今年,马上就十六了,更何况那个小郎君居然比小玉小了三岁。要是不注意保养,到时候人老珠黄,地位不保,天家的事情说不清。有时候想劝劝玉儿,不要和皇家的人牵扯太多。经了解, 好像想避开也避不了,那只能接受。

    和玉刚从凤阳子那边回来,就见周澈进来说道:“和玉姑娘,三皇子来信了,还捎了一些东西,这是包裹。”周澈把东西放在桌上,好大的一个包裹,里面是什么好东西呢。和玉也不怕别人看,直接打开来看看。哎呦,又是种子;还有一些好玩的东西,首饰。把这些东西给雪莲,让雪莲好好收好,便打开刘天佑写的信,厚厚的一打,记录这段时间的见闻,全篇也没有情情爱爱。现在刘天佑自从发现父皇,对玉儿有着不一样的喜欢,便暗自小心,不刺激父皇敏感的神经,万事等自己成年再说。

    其实和玉非常喜欢看这样的信件,情情爱爱对和玉来说,感觉不真实;只有琐碎的小事,才能反映爱情的真挚。爱情是短暂的,但生活是长久的,能把生活处理好,两人的感情也不会降温。

    见和玉喜滋滋的看信,周澈咳了一声说道:“和玉姑娘,皇上也很关心你,要不要给皇上写封信呢?”

    和玉听了周澈的话,和玉想到人家皇上履行诺言,开了前面的山路,自己怎么说也得写封信感谢一下。和玉不是没感觉到皇帝的一样,但自己一介布衣女子,何德何能引起皇帝的注意。之前皇帝眼睛里流露的是长辈看晚辈的眼神,但自从上次火药事件之后,和玉不敢确定皇帝还是之前的眼神,里面有些东西很复杂。和玉不敢理清,也不想理,只能装作不知道。

    “好的,皇上对民女厚爱,帮助开了前面的路,于情于理,和玉应该给皇帝写一封感谢信。今晚我就会写好,明日还要劳烦周澈你发出去了。”和玉笑着说道,脸上的笑容暖暖的,看的周澈有点晃神。

    “这是周澈本分,叨扰不敢当。”周澈说完,便以要到外面巡逻为由,转身出去。周澈呆在皇帝身边很长时间,对于皇帝的心思也是知道一二,心里暗暗叹息,这父子两人看上同一女子,不知道对于和玉姑娘来说是福是祸。希望和玉姑娘吉人自有天相,能够得到自己的幸福。在和玉姑娘身边待了了这么长时间,很了解和玉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善良女子,眼睛里的纯净不是一般女子所能具备的。对人和气,很有才华,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姑娘,喜欢种田。这样的美貌,慵懒女子,应该在深闺中,琴棋书画,而不是在田间与泥土,农人为伍。时间也就仅此一人,所以很其他,能够吸引这么多人真心对待和玉姑娘。

    中午,和玉家饺子还没包好,凤阳子带着徒弟已经过来了。坐在屋里,逗着何喜,等着吃饺子。和玉提醒早点,没想到这凤阳子来的这么早。刚才赶自己回来,是不是想尽快处理手里的活计,赶过来吃饭。这个可能性很大,在吃的面前,凤阳子的智力和何喜差不多。

    直到连锅里的饺子水也被喝得差不多,凤阳子带着徒弟,摸着肚子,颤巍巍的离开。和玉苦笑不得,怎么有这样的师徒啊。和玉心里鄙视凤阳子一行人,没想到自己现在也是凤阳子的徒弟之一。跟凤阳子混了一段时间,和玉也变的很滑头,只是和玉自己不知道。

    晚上和玉很快就给刘天佑写好了回信,因为给刘天佑的信,不是一下洗好的,而是像写日记的样子,遇到有趣的事情或者难过的事情,直接写下来。等收到刘天佑的信之后,回信的时候,只是把这些一张张的“日记”连在一起就行了,这也是和玉每次一写就写一打;估计刘天佑也是这样,虽然刘天佑没说,但和玉从墨迹不同,判断不是一次性写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