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第9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部原先拟的仪注,是小皇帝先落轿,立于母后皇太后御辇之侧,扶辇;圣母皇太后銮驾入午门内广场后,两宫皇太后同时落辇,彼此见礼。当然,圣母皇太后之“落辇”,就是从“黄金马车”上下来了。
但是,母后皇太后表示,远人劳苦,我在家里,应该提前落辇相候,方是迎迓承奉之道,一定要礼部将仪注改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圣母皇太后銮驾进入午门内广场,“黄金马车”车厢里边的慈禧,远远看见午门前面的情形,不由又是诧异,又是感动,不免还夹杂了几分得意。
轩军近卫团在午门外广场留驻,只关贝勒一人一骑,纵马随扈,一起进入了午门内广场。
车子停定,脚踏放好,关卓凡跳下马来,上前拉开了车门。
车门旁边,先撑起黄罗伞盖。不过,上前接应圣母皇太后“落辇”的,可就不能是关某人了。
圣母皇太后扶着李莲英的胳膊,小心翼翼地下了车。
然后,一步一摇地向姐姐和儿子走去。
关贝勒关上车门,立定不动。
小皇帝先给皇额娘请安,两宫皇太后再相对一福,见过礼了,执手欢叙,在大雪纷飞之中,说了好些热情的话。
本来还有不少程序的,但雪下得实在太大了,礼部决定启用备用计划:今儿就到此为止,明儿养心殿明殿百官觐见,再宣示圣母皇太后天津阅兵之伟大意义。
圣母皇太后进入明黄大轿的时候,似乎向着“黄金马车”的方向,微微地偏转了头。但是,雪太大了,关卓凡看得不是很清爽。
能够确认的是,从此,宫深如海。
*(未完待续。。)
第一八三章 东风压倒西风
圣母皇太后回到北京的第三天,几道上谕接二连三地颁了下来,朝野震动。
首先是关于惇王的:
“谕内阁:惇亲王奕誴,恶形恶状,卑污荒唐,生人难言。朕治天下,一秉至公,议亲议贵,不及枭獍,讵付伊有司,律法煌煌,断难侥幸!”
“惟奕誴乃宣宗成皇帝所出,文宗显皇帝手足,加诸重典,必妨皇祖考之父慈,伤皇考之兄友,害损二圣在天之德。朕中夜彷徨,辗转叹息,终不忍为也!”
“朕之苦衷,跪陈两宫皇太后膝前。我皇太后慈心悯然,相顾叹惘良久,谕曰:上天好生之德,降及草木,况皇考祖之血胤乎?慈命殷殷,朕奉承惟谨,着惇亲王奕誴,革去一切衔爵,收回一切御赐物件,贬为庶人,不入玉牒,交宗人府永远圈禁,遇赦不赦。”
“此恩出逾格,非为永例,臣民当谅,神明当鉴!钦此!”
又是一篇好文章。
这道上谕是用小皇帝的口吻发布的,事实上不关小皇帝一个铜板的事儿。曹毓瑛和许庚身二人合拟;关卓凡校阅修订——自然也请恭王看过,恭王也自然没有发表任何具体意见;两宫皇太后最后审定——其实也只是圣母皇太后一人的事儿,母后皇太后虽然细细看了,但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上谕没有指明惇王所犯何事,如果的指,一是必惊骇天下人耳目,致流言四起。人心浮动;二是这样一来。就没法子不“付伊有司”了。司法程序一旦启动。惇王最好的下场也是个赐死。
不过,上谕没有回避惇王罪行的严重性,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如果照章办事,是可以判处惇王极刑的。
这么做,一来是为了安抚受害方睿王一系,示宗室、八旗及天下臣民以大公无私,不使人有秉国者避重就轻、袒护宣宗一系的印象。二来。罪行足够重,接下来判惇王“无期徒刑”,才会显得不但没有冤枉惇王,其实还让他赚了便宜呢。
至于把宣宗、文宗和两宫皇太后一一搬将出来,为惇王“说情”,虽是必有的“套路”,但老桥段套出了新意思,读来颇为感人,许多人看了,都大赞“情、理、法、义兼及”。的的确确,“臣民谅之。神明鉴之”。
“不入玉牒”加“永远圈禁”,对于宗室来说,是仅次于处死的最重的惩罚,如前所言,相当于“无期徒刑”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享受这样的待遇,有清以来,奕誴当然不是第一个,不过,他的命运,比雍正朝的胤禩、胤禟,好得太多了。
同为圈禁,天壤有别。
胤禩、胤禟两个,是真正的坐牢。世宗直接授意之下,圈禁两兄弟的监所的起居条件十分恶劣。
比如,胤禟被关在保定,世宗谕示负责监管的直隶总督李绂,只能给予胤禟“下贱饮食”,其余“一切笔、墨、床、帐、书、字、冰、汤”,皆不得给予。其时酷暑,监所狭小,密不透风,胤禟铁索加身,手足锢禁,动辄昏迷,须随侍家人用冷水喷面,方能苏醒。等到几个家人也被关起来了,胤禟就更加煎熬了。
事实上,胤禟、胤禩都是被苛虐致死的——下毒?根本不需要!
奕誴呢?
名为“交宗人府永远圈禁”,但并没有将奕誴拎到宗人府里关空房子,更没有像世宗之于胤禟,发往外地,“交地方管束”。奕誴的“监所”,就是他烧酒胡同的原惇王府。只不过,原惇王府被一分为二,一大一小,大的那一半,朝廷收回,小的那一半,充作奕誴的“监所”;惇王府原先的下人,大半遣散,留下一小部分,照顾奕誴的饮食起居。
哦,对了,清华园当然是要收归朝廷的。
不能踏出烧酒胡同的监所一步,不能和监所“工作人员”之外的任何人士见面,除此以外,奕誴保持了一个亲贵的基本待遇和尊严。
关卓凡和慈禧,不是世宗那种睚眦必报的人,但宽待奕誴,并非因为他俩比世宗更加善良。
世宗必置八弟、九弟于死地而后快,是因为胤禩、胤禟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不从**上消灭他们,就有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的可能性。
奕誴却是笨蛋一只,在政坛上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力,跌下去了,就再也不能对关卓凡和慈禧造成任何威胁,所以,乐得做得漂亮些,既可邀“仁政”之名,也能叫宗室们的心里边儿,妥帖一些。
其次,是关于宝洌У摹
上谕直接采用了蔡寿祺奏折里的说法,斥责宝洌А八匦胁唤鳌⑿奚聿烩痢保缓笏怠俺⒌币源蟪枷头穸掀澉碲臁薄饩浠耙彩谴硬淌凫鞯淖嗾劾锢吹模龆ǜ璞︿'“退出军机行走,降三级”的处分,还特别注明,“不准抵消”。
这样,宝洌д飧稣黄肪捅涑闪说氐赖拇佣罚胫匦屡阑匾黄罚删偷蒙闲牧恕
他的“内务府大臣”的衔头之前,也多了“署理”两个字。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内务府大臣”是正二品。
“总理大臣”则如其旧。
对宝洌У拇Ψ直旧砻挥惺裁凑椋玫睦碛桑簧偃巳丛谛睦镟止尽
“朝廷当以大臣贤否而严其黜陟”?我操,以后“上头”一个不高兴,也不用说你哪儿做错了,只说你品德有问题,“素行不谨、修身不饬”,然后就可以请你回家了!
这官儿,是愈来愈不好当啦。
再次,是恭王。
上谕认为,恭王“奉职不谨”,致“蠹贼潜行,枭逆横起”,意思是,你是看家的,没看严实,粗疏大意,走了水,嗯,你要对接二连三发生大案要案负领导责任啊。
处分嘛,“褫夺冠顶东珠一颗”。
亲王冠顶结东珠十颗,减少一颗,就是九颗。不过,即便如此,也比郡王的多——郡王冠顶结东珠八颗。
所以,这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处分。可是,象征性有象征性的重要,大王之风起于青萍之末,政治就是要看“风向”的。
“风向”是非常明确的。
当天发布的最后一道上谕,也是最重要的一道,是关于关卓凡的。
上谕说,美利坚访华代表团即将抵埗,关卓凡总责接待。友邦这个代表团,是由该国“副总统”领衔的,为求“崇秩对等”,特加关卓凡“郡王衔”。
这道上谕包含了两层重大含义。
之前,征日回国,关卓凡晋贝勒的圣旨中,明确他“一切礼仪制度服用起居,皆用多罗郡王例”。这是给予关卓凡“郡王待遇”的意思。不过,“郡王待遇”仅仅是一种荣誉,关卓凡的级别,还是不折不扣的贝勒。还有,关卓凡虽然享受“郡王待遇”,但他从没有摆过郡王的谱出来——不然,就太不知道“谦抑”了。
“加郡王衔”不同,这是实实在在升了半级,距真正的郡王,只有一步之遥了。
贝勒到郡王,是一个大坎儿,如果不是世袭罔替,普通的宗室,一辈子就卡在这道坎儿上了,非对国家有特大功勋不能迈过。
“加郡王衔”,预示着,关卓凡事实上已经迈过了这道坎儿,由“郡王衔贝勒”而“郡王”,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此其重大含义一。
其二,“副总统”是个什么东东呢?明白美利坚官秩的人都晓得,在美利坚,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是国家的第二号人物——既然“崇秩对等”,那么,在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人,就是关卓凡了!
就是说,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东风压倒西风,关卓凡正式取代恭王,成为中央机枢的最高负责人。
从今以后,军机处就只有一个领班了。
*(未完待续。。)
第一八四章 团圆饭
因为没有把奕誴付诸有司,“揭帖案”和“落毒案”其余涉案人士,也就没有走刑部等三法司的程序。
立海,由宗人府转内务府慎刑司,杖死。
敖保,交内务府慎刑司,杖死。
“聚贤堂”所有武师,涉“揭帖案”者,交步军统领衙门绞决;其余全部军流至乌里雅苏台。
还有一位,德兴阿。
立海的供词扯到了德兴阿,说他曾向惇王递小话,说圣母皇太后和关贝勒如何如何,话说得十分不堪。于是,德兴阿被视为“玷辱圣德、谬种流传”之始作俑者,慈禧恨极了这个家伙,一心一意,要他的脑袋搬家。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面,关卓凡却有不同看法。
市井之间,八旗内部,甚至,宗室私底下面,说这种“小话”的,何止千百?如果因为这个事儿杀人,一定会叫人心障,不利于俺收揽人心。何况,关卓凡并不认为他是这种“小话”的受害者,事实上,某种意义上,他还是这种“小话”的受益者。
德兴阿本来也不是什么多重要的人物,惇王得罪,冰山既倒,他就更加无足轻重,杀他,也起不到“立威”的作用。
有害无益之事,俺是不爱干的。
不过,台面上得另外找个理由。
于是,军机“叫起”的时候,关卓凡装作十分尴尬的样子,说道:“启禀两宫皇太后,德兴阿虽然罪不容恕。可是……呃。臣和德兴阿。是打过一架的。如今,臣忝领机枢,若重处德某,不明白的人,大约会说……呃,这个,关某人假公济私,狭私报复。臣的名声不足惜。只怕,脑筋不清不楚之人,会议论我皇太后至公至正之圣德。”
别人还没怎样,慈安先笑了出来:“对呀,你为了那个姓吕的女人,跟德兴阿狠狠打过一架呢。”
这下子,关卓凡就真尴尬了。
其余几位大军机,憋着劲儿,小心脸上不要露出什么异样的表情来。
慈安自知失言,脸上微微一红。轻轻咳了一声,转向慈禧:“妹妹。我看,关卓凡说的也有道理,不然,咱们就放这个姓德的一马?”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没想到,居然是你来给他求情——好吧,赶这个家伙到打牲乌拉去!”
这样一来,德兴阿落下的处分,比“聚贤堂”军流的武师还轻。同样是军流,乌里雅苏台在蒙古极边之地,打牲乌拉却是在吉林,是旗人的老巢,德兴阿到了哪儿,日子过得可比在蒙古啃沙子舒服多了。
第二天,又一道谕旨颁了下来:“着郭嵩焘进军机处学习行走。”
宝洌Ъ热槐怀獬隽司匀痪偷貌挂桓鼋ィ馕恍陆蟪蓟崾撬蠡锒碌闷鹁ⅲ衷诿盏捉蚁词枪尴伞
嗯,也不能说在意料之外,可是——
郭筠仙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关贝勒的心腹之寄,政局一番大变之后,用自己人“补位”,这个,合情合理,不算意外。
问题上,郭嵩焘是汉人。
数一数,六位大军机,关贝勒、恭亲王、文博川,旗人;曹琢如、许星叔、郭筠仙,汉人,刚刚好,三对三。
这个局面,自世宗创设军机处以来,从所未有。
军机处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军机大臣中的汉员,至多两名,籍贯一南一北。事实上,汉员“满编”的时候并不多,就算“满编”,常常两个都是北方人;如果只有一个汉员,那铁定是北方人。
满洲亲贵对南方的汉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许庚身是杭州人,入直军机之时,已经令人意外;现在,郭嵩焘入直军机,跌破了更多人的眼镜——
军机大臣里边,汉员第一次“超编”,就人数来说,第一次和满员旗鼓相当。
还有,郭嵩焘是湖南人——也是南方人。
还有,郭嵩焘是“湘系”出身。
这些说明了什么呢?
有的人心里边嘀咕,有的人暗地里兴奋不已。不过,满汉之别,是极其敏感的事情,不论大伙儿心里边儿怎么想,都不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