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我是宋朝人 >

第11部分

我是宋朝人-第11部分

小说: 我是宋朝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官的时候,已经40出头,为人稳重、做事老练,不管承担什么工作,都能做出成绩,引人注目。他初做京官,是当监察御史。以后多次调动,或者是在东南各地当地方官,或者是在京城里面当监察官,总的说来,是一路顺风,稳步前进。到了公元1056年担任开封府尹(首都市长),1058年担任御史中丞,已经是他晚年。他于1062年去世,当时的职务是枢密副使。
  从来都说清官“铁面无私”,铁是黑的,所以舞台上的包拯都化妆为一个大黑脸,成为铁板一块,以说明他的不可通融,不讲人情。其实包拯一生做事都很有人情味。从官修史书、野史笔记、民间传说各方面来看,包拯都没有“门进难,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作风。《宋史?包拯传》中说:“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过去老百姓要到开封府告状,先得托人写好状纸,由衙门小吏代为投递,辗转费时,小吏就能从中敲诈勒索。包拯做开封府尹时,一举打破了这条规矩。他规定老百姓要来告状,可以到府衙门前击鼓。只要鼓声一响,府衙就得大开正门,让老百姓直接上堂告状。这样,衙门小吏就没有了敲诈勒索的机会。开封老百姓奔走相告,真想不到当时的“上访”竟会如此方便。
  赵祯把包拯调进京师,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正直敢言,叫他当个言官(谏官),既可以对朝廷大政提意见,提建议,也能对重要官员进行监督。包拯的确不负赵祯所望,只要他觉得自己所说的问题有理有据,对皇帝也敢力争,有时候争得唾沫横飞,溅了皇帝一脸。见到的人都很感动,觉得他们君臣契合,传为美谈。
  开封府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居住的地方。开封府尹不过是个从三品,而京城里面一二三品的高官至少有好几百家,有些衙内、豪奴倚官仗势,任意横行,开封府的官员们慑于权势,不敢去管他们。赵祯觉得实在看不下去了,有意整顿一下,决心动用包拯这张王牌,对那些经常横行霸道的人,给点颜色看看。包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向皇帝打了包票绝对依法办事,绝不后退一步。经过几个回合,包拯旗开得胜,在开封府名声大振。对那些扰乱社会秩序的人,说抓就抓,说判就判,对于说情的人,一概不理,还要追究责任。当年夏天大雨,开封城里的惠民河阻塞,河水泛滥,街道淹水,行人受阻。包拯经过调查,知道这是有些权贵侵占河道修建花园、亭台所致。他急如星火,连夜查卷,追查非法建筑物的产权,对于没有产权的建筑,一律强制拆除。那些业主说情没有人理,送礼没有人收。最后一直闹到皇帝那里去,皇帝推托说:“包拯这个人的性格你们是知道的,他只要有理有据,一定会蛮干到底,我说的话他也不会听,我也没有办法。”在皇帝那里碰了钉子,这些权贵也只好灰溜溜地同意拆房子。从此,“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

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6)
经过包拯一年多的整顿,开封城里的面目一新,秩序井然。赵祯所希望于包拯的,也不过如此。这样一做,至少可以治标,改变一下京城的面貌,至少可以树立一个清官的样板,让全国别的城市跟样学样,扭转一下社会风气。至于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积贫积弱的问题,那就要治本,要进行变法,不是这么君臣几个人在短时期内所能解决得了的。
  民间传说里的包公,小说、戏曲里的包公,长期以来被神话了,被美化了,被拔高了,被夸大了,这些包公,已经不是包公的真面目,可以说是已经进行加工了的假包公。不过这些假包公也反映了一种真实,那就是一千年来广大老百姓(包括海内外华人)善良的愿望。
  就是某些貌似荒诞的神话故事,也是在老百姓的善良愿望的基础上产生的。
  关于包公死后成为阎罗王的故事,就是来自当时的一句民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这就是说,对任何官员都可以打通关节,就是对阎罗王和包公打不通。说书者和演戏者因此就会想到:在阳世里老百姓有冤难伸,受屈而死,死后就会成为冤死鬼,进入阴间的枉死城。年深日久,枉死城鬼满为患。何不请包公去兼个职,日理阳,夜理阴,两头兼顾,让许多冤死鬼沉冤得雪,早日投胎重回人世。不过这样一来,包公早晚会被累死,不如让包公在百年之后,去当专职的阎罗王,这更符合老百姓的愿望。在人世间找不到包公,死后也可以找,如果他当了专职的阎罗王,那不就更好找了吗!
  在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中间,某些官员在飞黄腾达之后,忘恩负义,停妻再娶的故事颇为不少,如《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活捉王魁》等等皆是。老百姓同情弱者,痛恨忘恩负义的人,总希望有个青天大老爷出来主持正义,把他们狠狠打击一下。如果这个忘恩负义者来头很大,老百姓更希望有个不怕惹火烧身的清官来摸老虎屁股。包公严惩陈世美的故事恰好满足了老百姓的这种愿望,所以不胫而走,长期流传。
  在这个故事里,老百姓考验了包公——看他敢不敢触动皇亲国戚;也考验了皇帝——老包敢动你的女婿,看你还能不能沉得住气?包公和皇帝都经得起考验,老百姓为此感到万分高兴。虽然许多情节都是虚构的,历代观众都能够慨然允许并且欣然接受了它。大家觉得舞台上的包公形象是真实的,历史上确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在老百姓含冤负屈而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的时代里,大家宁肯相信人间确有这样一尊“正义之神”存在,因而也感到很大的欣慰。
  老百姓爱戴包公,是因为他能主持正义,不畏权贵,为民伸冤,为民造福。我们敬仰的是他的精神,而不是他破案的技巧和能力。可惜有一些民间故事出现了离奇的情节,让包公主持侦破疑难大案,把他写成了一个东方的福尔摩斯与古代的刑侦队长,这就使得包公异化,虽然不是面目全非,至少是让他世俗化了。
  皇帝发现了范仲淹
  还在刘太后垂帘听政,赵祯自己没有管事的时候,这位年轻的皇帝就已经为大宋帝国的内忧外患而担心,时时留意希望发现一些能臣,将来好当自己的治国帮手。当时究竟有哪些内忧外患?说起来也简单,就只是两个字,内忧是“贫”,外患是“弱”。
  你看,大宋帝国的京师,锦绣天街,花花世界;灯火樊楼,彻夜通明;灯红酒绿,千金买醉;笙歌鼎沸,歌舞升平。这还能叫“贫”么?当时的社会,看上去富贵繁华,似乎财大气粗,实际上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达官贵人,奢侈无度;贫民百姓,度日如年,一遇灾害,就会大乱,国家有极大的隐忧。
  大宋帝国养兵百万,一旦出师,刀枪眩目,衣铠鲜明;登山涉水,宛若长龙,前不见排头,后不见排尾。如此阵容,如此声势,还能叫做“弱”么?可是人人皆知,军队是用来打仗的,不是用来表演的。所谓“东京八十万禁军”,吓唬老百姓有余,对外作战就很难打胜过一回,经常是一打就垮,一触即溃。
  这个“贫”与“弱”的后遗症是谁留下来的?外人不知道,赵家的子孙大都了然于心。因为历代的账簿都保存在皇宫的档案里。只要没有大灾,国家的财政收入年年都差不多,为什么经济越来越困难,那是因为开支增加得太快了。也就是冗官(吃饭不做事的官)太多了,冗兵(根本不能作战的兵)也太多了。
  太祖赵匡胤时期,还很俭约,州、县地方官还有很多缺额,哪有冗官。全国兵员不过30多万,还在整编、裁汰之中。因此年年结余,仓库皆满。太宗赵光义弑兄夺位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帝位,大量开科取士,并且提高文官待遇,收揽人心,官员总数较太祖时期猛增七八倍之多,由此出现了冗官。他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两次贸然对辽作战,把军队扩大到了60多万,连续两次战败,军队溃散的就有30多万人,以后还得陆续收编。他轻开边衅,惨败之后吓破了胆,宁肯忍辱服输,以弱国自居,再也不敢对外应战。这就造成了:一、因为不敢对外应战,所有的军队都成了冗兵。二、边境上经常受到侵掠,不敢还击,遗患无穷。也就是说,这“贫”与“弱”两大后遗症主要是由太宗赵光义遗留下来的。既然是祖先闯下的祸,祸延子孙,子孙无话可说,只好默默承担,在刘太后当权,赵祯自己没有亲政之时,他已经发现了一位胆大包天的能臣,此人名叫范仲淹。刘太后权倾天下,没有人敢去惹她,范仲淹居然敢向她上疏,请他归政于皇帝。群臣都捏了一把汗,幸亏刘太后没有理他。刘太后去世,赵祯就把范仲淹提为右司谏,鼓励他遇事直言。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7)
有一次江淮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范仲淹上疏请派员前往安抚救济,皇帝没有及时批答,他就很不客气地急奏:“如宫廷中半日不食当如何?”皇帝一点也不生气,立即指派他去救济。他即日成行,所到之处,开仓放粮,豁免一切苛捐杂税,努力帮助灾区百姓度过难关。在回朝复命时,他带回几大捆灾民所吃的叫做“乌味草”的野草,请朝廷传示给六宫贵戚,希望大家知道民间疾苦。这个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公元989年生,两岁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他就跟着姓朱,取名朱说。逐渐长大知道自己的家世之后,他就涕泣辞母,外出发奋求学,就读于应天书院。在求学时,生活极为艰苦,即所谓“断薤画粥”每天煮粥一大碗,凝固以后划为几块,进食时以薤菜数茎,和盐而食。读书疲倦了,就以冷水洗脸提神。后来他中了进士,做了官,迎养母亲,才改回原姓,更名仲淹。他不以母亲改嫁为耻,一生中与朱氏异父兄弟友好相处,经常来往。足见他做人很有人情味,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道学先生。
  他从担任专职的言官开始,对于当时不良的社会风气——任人惟亲,官官相护,互相包庇,贿赂公行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随时发现,随时揭发。这不仅得罪了一大批贪官,而且捅了宰相吕夷简的马蜂窝。因为吕夷简本人就是结党营私的总后台。吕夷简派人劝他“不可妄议军国大事”,名为劝说,实为威胁。他坚决顶回去,表示宁肯丢官丢命,也不愿姑息养奸。朋友们在他揭发个别贪官的时候,还在为他的安全担心,后来看到他为了忠于职守,竟把生死置之度外,就只有衷心敬佩,再也不来相劝了。为了彻底揭开吕夷简任人惟亲,朋比为奸的真相,他亲手绘制了一张详细的《百官图》献给皇帝。图中一一注明,哪些官员是循序升迁,其官职是合法得来的;哪些官员是不次提拔,其官职来自歪门邪道。并且建议:“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这样一来,他和吕夷简的矛盾就趋于白热化,达到势不两立的程度。在那官官相护的年代,只要解开几张人事关系的底牌,就已经能让全城轰动;这时范仲淹竟然勇敢的站出来,成为以宰相为后台的庞大官僚集团的对立面。影响之强烈也就可想而知。皇帝虽然极力支持他,也觉得震动太大,难于处理。最后是以各打50大板的办法,双方同时外调,一起离开京城,让事情暂时平息。这样,范仲淹就赤手空拳把当朝宰相拉下了马。使得自己正直的名声举国皆知。至于自己到何处去?他早已想好了主意;到前线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以龙图阁直学士,出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文臣出身的范仲淹从此脱离了与官场腐败现象作战的无声战场,慷慨走向卫边守土与入侵者作战的有声战场,开始体验军旅生活,这时候他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所以后来他在填词的时候自称为“白发将军”。
  志士仁人先忧后乐
  范仲淹此去要和西夏这个小国作战。说起来也很可笑,西夏本来没有建国的条件,他们之所以能够利用宋辽之间的矛盾获得渔人之利,建立起一个小国,不断地骚扰宋的边境,对宋王朝所造成的损失比辽国的侵略还要大,这完全是宋太宗赵光义两次推行错误的国策所造成的。
  第一次是赵光义已经夺位的时候。那时宋王朝的建国工作刚刚开始,兵力不强,应该和辽国保持友好,努力发展经济,力争成为一个富国,像太祖赵匡胤所设计的那样,在积累了一大笔财富之后,用金帛把燕云16州的失地赎回来。从辽国倾心汉化的形势来看,这个计划不难实现。订立澶渊之盟以后,两国和好100多年,就足以证明两国友好相处是可能的。
  宋辽的关系处好了,辽的附属国北汉的问题随时可以解决。北方暂不能用兵,南方加紧建设,宋王朝的富强是可以计时以待的。但是赵光义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两次冒险伐辽,两次惨败。从此兵连祸结,使得北方边境长期不得安宁。使得西夏这一股力量能从宋辽之间的夹缝里生存,发展,直到称帝,建国。
  第二次是赵光义两次伐辽失败后,畏敌如虎,对小小的西夏也以笼络为主,不敢轻易用兵。西夏这一股力量对宋是时降时叛,叛了又降,降了又叛,如同儿戏。宋军要打他,他就投辽,宋军撤军,他又来寇宋,在辽国的蓄意保护之下,赵光义对他无可奈何,完全陷于被动地位。赵光义去世之前,曾经分兵五路伐夏,出兵不利。他在病榻上气得要死。
  建立西夏的这个民族叫做党项,从他们的民俗“衣皮毛,事牧畜”看来,显然属于游牧民族,人数不多。唐与吐蕃作战时,党项部落纷纷投降唐军。有个党项酋长拓跋赤辞受唐封为西戎州都督,接受唐的赐姓为李,成为西夏的李氏祖先。传到唐末,李赤辞的后裔李思恭助讨黄巢立功,受封为定难节度使,受命治理西北五州之地,治所放在夏州(今榆林县西),这就是他们国名的由来。因为他们地处宋、辽之西,又自称西夏。宋初,他们遣使进贡,受封为太尉。太宗赵光义时,他们的酋长李继捧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