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搅局者-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熟悉历史的王衡来说,却知道他在几年之后便成为了一代枭雄,雄踞河北数州,如果不是遇上了曹操这个BUG般的对手,也许这个天下就是他的了。
袁绍三十余岁,同样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至少从相貌上来说,这三位都是极好的。
除了这三位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负责宣旨的小宦官,名叫李全。
这一次王叡、羊续等人平定南阳之乱,光复帝乡、帝陵的功劳是极大的,特别是平乱速度实在太过神速,只用了一个多月,让帝乡、帝陵不至于长陷乱军之手,所以汉帝刘宏在爵位上这一次还是非常慷慨大方的,荆州刺史王叡被封为临沂侯,食邑三千户,南阳太守羊续被封为平乡侯,食邑千户,其他有功将士也各有爵位赐封。
一次一万余人的叛乱被平定,就封了一个县侯,一个乡侯,汉帝出手还是很大方的,不过在钱财的赏赐上,他就没那么大方了,所有赏钱加起来只有五百余万,可以称得上寒酸,不过大家也都知道现在朝廷的日子难过,是确实没钱,所以也不计较了,幸好王叡提前已经用缴获的战利品赏赐了有功将士。
颁完圣旨之后,几位颁旨大臣也就没那么严肃了,刘焉微笑着对王叡和羊续道:“临沂侯,平乡侯,这便要恭喜二位了。”
王叡和羊续连声称谢,钟繇和袁绍也分别向二人道喜。
王叡命人赏钱给小宦官李全,然后摆下酒宴,招待了几位颁旨大臣,护送颁旨大臣们来南阳的军士自然也有酒肉犒劳。
本来羊续是东道主,不过他一向两袖清风,自奉甚俭,因此这顿酒宴由王叡请了,小宦官李全倒也知趣,没跟这些大名士同席,自去跟那些军士一起喝酒去了。
陪同这些大臣们的除了王叡的掾属之外,还有王衡,这是刘焉专门指定的。
席间饮的酒自是上好的武陵春,王叡军中倒是没带酒,不过宛城也有通江商号的分号,王衡让韩达前去,调一些酒过来自是不在话下。
刘焉等人在雒阳当然也喝过武陵春酒,知道此酒贵重,对王叡的安排很是满意,一直谈笑风生,只有羊续一直默默无言,也不饮酒,只是吃着自己面前的食物。
众人也知道羊续的性格,他对官场上的奢侈之风极为憎恶,自己平时吃饭也不饮酒,食物很简单,今天这个样子,已经算是很给几位朝中大臣面子了,若是依他平日的性格,席间有武陵春这样贵的酒,他最少也会拂袖而去,绝不会留在这里。因此,众人也都不以为忤。
他们不知道,羊续今天之所以这么安静,是因为王衡提前就给他做过功课,他告诉羊续,这武陵春酒的成本其实很便宜,之所以卖这么贵,就是因为想要赚那些有钱的权贵豪强的钱,然后用来做善事,赈济饥民。
羊续通过这段时间与王衡的交往,也知道他不是个虚言之人,他也听说过王叡在武陵施粥赈济饥民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知道王叡不是个贪财之人,这一点从他将那些巨量的战利品毫不犹豫的就全部交给了自己就可以看出来了,所以他马上就相信了王衡的话。
既然如此,他当然不会在今天的酒宴上发飙了,不过他也不会饮酒,这是他自己的原则。
虽然羊续没有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可是他与酒宴上的其他人格格不入,倒也让酒宴的气氛越来越沉闷,幸好羊续自己也不想呆在这里,在吃完了自己面前的食物之后,他便推说郡衙里还有事情,告罪之后离开了。
按理说,羊续的这一行为是比较失礼的,不过席中人都知道羊续的个性,对他的操守人品也都是很敬重的,所以没一个人有意见。
相反,羊续一走,酒宴的气氛马上就热烈起来了。
王衡一直观察着这一幕,他在心中感叹道,果然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羊续太过清廉自守,弄得别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相处了,中国几千年都在传颂着像他这样的清官的故事,可是实际上,官场却一直都在排斥着这样的人,导致清官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想到这里,王衡有些惭愧起来,自己这算不算是同流合污了呢?
不过这也只是一瞬间的感慨,王衡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情绪,继续打起精神来陪这几位相当重要的客人,他们对王衡的将来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刘焉端起酒樽,一饮而尽后道:“真是好酒,在雒阳,此酒一樽只怕就要千钱啊!”
钟繇点头笑而不语,而袁绍笑道:“一樽千钱又值得甚么?我上次喝的武陵春,价值一斛十五万钱,似乎还没有今天王君侯拿出来待客的好。”
袁绍本身的职位在这些大佬面前不值一提,不过他是士族领袖袁家的子弟,本人也是名士,声望也很高,是八厨之一,俨然有成为新一代士族领袖之势,所以能够跟大佬们平等对话而不觉突兀。
刘焉道:“那是自然,此酒本就是君侯公子所制,他拿出来待客的酒自也不会差了。说起来,衡公子真是天纵之才啊,不但制得好酒,印出来的书也让老朽叹为观止啊!”
王衡恭敬的对刘焉施礼道:“太常唤我叔平即可。”
刘焉大笑道:“好,那老朽就托大,唤你叔平了,老朽比王君侯痴长几岁,叔平你就叫老夫世伯好了。”
王衡连声答应,心中却想到,刘焉是自己让林宾着意交好的朝臣之一,看样子也起了作用,而且王叡近来势头很劲,现在又封了侯,刘焉想来也想要结交这么一个前途无量的刺史。
刘焉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如果按照史书所载,应该在后年刘焉就会向汉帝刘宏提出将刺史改成州牧的建议,并且被刘宏所采纳,而第一个受益的正是刘焉本人,他听人说益州有王气,便请求担任益州牧,结果如愿以偿,最终刘家割据益州长达二十多年。
州牧与刺史看上去差不多,都是一州之长官,而且目前刺史的权力范围和州牧也差不多,可是毕竟州牧是二千石,刺史只有六百石,而且现在刺史的权力也只是临时的,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刺史变成了州牧,那就名正言顺了。
所以,王衡交好刘焉,也就是想要在后年的刺史改州牧的盛宴中分一杯羹,让王叡也成为州牧,这样,在过几年的董卓之乱中,王叡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一州诸侯了。
钟繇也饮了一樽酒,附和着刘焉的话道:“是啊,叔平实乃天纵之才也,连书道都颇有成就了啊!”
王衡连忙谦道:“岂敢岂敢,在元常先生面前谈论书道,岂不是班门弄斧?”
袁绍眼睛一亮道:“班门弄斧?这个比喻好,不过既然元常兄说你在书道上颇有成就,那必定不是虚言了。”
王衡这才省起,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在此时只怕还没出现,不过公输般,也就是木匠祖师鲁班,倒是这个时代之前的人,所以这个成语的意思大家倒也是一听就懂,不会露馅,心中连道侥幸。
钟繇道:“我上月在雒阳看到过一本印刷书籍,里面的字据说是叔平所书,我看后觉得此字颇有可观之处,于是也学着写了一下。”
袁绍道:“不知元常兄可否写来看看?”
刘焉也微笑点头道:“是啊,元常不妨写几个字,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众人不禁都生出了期待,钟繇可是这时代数一数二的大书家,这等现场观看他写字的机会可是相当宝贵,更别说他是写一种新书体了。
在众人的期待中,钟繇不负众望的点头道:“那我就献丑了!”
王叡让下人拿上纸笔,在一张干净案几上铺好,钟繇提起笔来,饱蘸浓墨,并没有经过太多思考,便飞快的在纸上写下了几行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几行字正是行楷字体,比钟繇开创的楷书又多了几分灵动。
30 钟元常宛城论字 王叔平汉寿擒凶
钟繇这几行字一写出来,围观众人立刻大加赞叹,有的赞字好,有的赞词好,钟繇不但书法了得,辞赋也是写得极好,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这几句话是他所做。
只有王衡等少数几人知道这是王衡对郑玄说过的几句话,怎么都传到钟繇耳中去了?
钟繇摇头道:“繇可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这几句话便是叔平所作。”
原来这几句话正是郑玄让自己主持印书之事的弟子徐商和公孙方将王衡拜师时的情景记录下来,印成了一本小册子,然后让通江商号带到各地,送给那些儒学精深的名士。
此举便是郑玄替自己这个弟子扬名了,他知道,王衡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声望了,而且他做这些事情都没有告诉王衡。王衡听了之后顿时心中生出了一股浓浓的感动。
当众人知道这几句话原来是王衡在回答郑玄“为什么要随他学儒”时的答案时,顿时对这个少年又投向了别样的眼光,刘焉眼中异彩连闪,点头道:“没想到叔平贤侄仅仅十四岁,已经有了如此之大气魄!”
袁绍也赞道:“这四句话格局之大,实乃绍此生所仅见,可称之为叔平四句,吾辈士人,皆应以叔平四句为楷模啊!真后生可畏也!”
众人的夸奖让王衡脸上有些发红,他连忙谦道:“我看我们还是多谈论元常先生的字吧。”众人这才将注意力放到了钟繇的字上面来,钟繇微笑道:“叔平,那你就说说对这幅字的看法。”
王衡仔细观看这幅字,暗自点头,钟繇果然是书法大家,在书法上的天分和悟性是不用怀疑的,他仅仅是看过王衡所书的行楷,就能够写出这样一幅极具书圣王羲之风格的行楷来,已经具备了王羲之书法的七八分神形。
王衡赞道:“小子刚才那一句班门弄斧果然没有说错,元常先生此字神形兼备,夭矫如神龙在天,笔触可比小子所书老辣得多了。”
张机微微点头,他是在武陵亲眼目睹过王衡的字的,王衡的字体虽然别出机杼,可是论到老辣圆熟,还是钟繇高了不止一筹,不愧是书法大家。
钟繇微笑道:“这个是自然,毕竟我练字已经练了三十余年,笔触老辣一些也是应该的。其实书道最重天分和悟性,叔平小友练字应该只有数年吧?可却已经创出一种新体,不落前人窠臼,已有宗师气象也,假以时日,便是我,也只能望叔平小友之项背了!”
钟繇之语让场中一阵骚动,钟繇在书法上是何等身份?他居然说王衡的字已经有了宗师气象,还说将来连他也只能望其项背了,这是多么高的评价?
王衡却是自家知自家事,钟繇更多的是在夸赞王羲之罢了,因为他学的就是王羲之的书体,自己只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王衡连忙逊谢道:“元常先生言重了,在书道一途,先生便是泰山北斗,小子岂敢与先生相提并论?”
刘焉笑道:“叔平你也勿须过谦,元常此举固然是他奖掖后进,你所创之书体也确实颇有可观之处,必将在书道一途留名于后世。”
袁绍大笑道:“元常兄奖掖后进,叔平天纵之才,等到叔平也成为书道大家的时候,今日之会必然会传为佳话啊!”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王叡微笑着举起酒樽道:“为元常先生的奖掖后进,饮胜!”
众人一起举樽道:“饮胜!”然后将酒一饮而尽了。
这个小插曲让酒宴的气氛更加热烈,也更加拉近了王叡等人与刘焉、钟繇、袁绍的距离。
酒至酣处,袁绍似乎已经有些醉意了,他笑着对王叡道:“君侯,此次大将军可是在圣上面前说了不少好话啊!”
王衡知道,这是袁绍替何进来与王叡正式拉上关系了。
王叡微笑着端起酒樽道:“还请本初回去之后替叡谢过大将军美意,若有机会,叡必亲至雒阳向大将军致谢!”
袁绍酒醉心明,他当然明白王叡的言下之意,这种事情也只需要点到为止即可,他哈哈大笑道:“那绍便在雒阳恭候君侯大驾了!”
袁绍心中确实十分畅快,王叡需要何进在朝中替他说话,何进同样也需要王叡这样手握重权的地方实力派支持,双方目前的目标也是相同的,那就是铲除阉宦,所以双方是彼此需要,合则两利也。
刘焉之所以要交好王叡,与袁绍的目的也差不多,是想找一个政治盟友,王叡便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对象。刘焉有野心,他看出了目前朝廷的衰弱,所以一直想外放为州牧,但是他没有十足的把握获得刘宏的同意,在他看来,身为刺史的王叡应该与他有着同样的利益诉求,这样一来,两个人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最近,王叡风头正劲,尤其是这一次的南阳平乱之战表现惊艳,他派出的代表又主动到雒阳与刘焉搭上了关系,刘焉自然是与他一拍即合,这一次要与王叡刻意交好了。
而钟繇这一次主要是确实喜欢王衡“创造”的这种字体,另外,王叡和王衡最近的出色表现也让钟繇觉得交好他们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钟繇虽然对汉室还是非常忠诚的,但是他更看重他的家族,而且他也是士族出身,有着铲除阉宦的理想,所以他也想要寻求王叡这样一个实力强劲的政治盟友。
就这样,席中各人各怀心机,在谈笑风生之中,一席酒宴欢快的结束了。
第二天,一行人便踏上了前往章陵祭拜帝陵的路。
行至新野,邓展已经如期归队,他把家里的房子委托族人照看,带上了母亲,准备去武陵定居了。
王叡安排赵丑、王垚等将带领大军先行往武陵进发,而他还是亲率那一千精锐与自己的一众掾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