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北宋·帝国书生意气 >

第15部分

北宋·帝国书生意气-第15部分

小说: 北宋·帝国书生意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往是监督、牵制。原来宋朝自太祖太宗开始,就重用文官,认为武人手中有兵,不易控制,因此在朝中压制武官,重文轻武实在是宋朝的政治传统。
  仁宗拿不定主意,就与宰相庞籍商量,庞籍说:“狄青是行伍出身,如果用文臣辅佐,可能造成号令不能专一的局面,这对领兵打仗是很不利的。如果官家并不信任狄青,那还不如不派他去呢。”
  仁宗于是断然决定,授狄青为宣徽南院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盗贼事,差不多相当于总后勤部部长、湖南湖北军区司令、平定广南侬智高叛乱前线总司令。同时仁宗下令广南所有将士都归狄青节制,出行前一天,还亲自在垂拱殿为狄青置酒饯行。
  

5.狄青平南
在古代的演义小说中,有关于狄青的演义三部曲。
  第一部是《万花楼》,全称《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叙述传奇人物杨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将抗击外侮、斥佞除奸、忠君报国的故事。包公断狸猫换太子案,以及杨、包、狄与奸相庞洪的斗争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杨宗保的老成持重,狄青的血气方刚,包拯的足智多谋,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部是《五虎征西》,又名《五虎平西珍珠旗演义狄青全传》,故事承接《万花楼》,叙述狄青、张忠、刘庆、李义、石玉五虎将出征西夏的过程,以及狄青和单单国八宝公主的爱情故事。
  第三部是《五虎平南》,又名《五虎平南狄青后传》,承续征西故事,叙述以狄青为首的五虎将率兵南征,平定广源州依智高叛乱的经过,以及狄青的两个孪生子狄龙、狄虎在出征中与敌方女将段红玉、王兰英之间的爱情纠葛,同时也穿插了包拯、狄青与朝中奸佞斗争的线索。这部演义小说的情节,绝大部分都是虚构的,但狄青征西、平南的赫赫战功,却完全是史实。
  话说在宰相庞籍的大力推荐和仁宗皇帝的英明决断下,狄青终于来到了广南前线。很快狄青就发现宋军屡败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号令不一,没有完整的作战计划,各地将领随意出击;二是由于随意出击,屡遭失败,死伤既多,将士们畏敌心理蔓延。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狄青与孙沔、余靖诸将领会合后,便下令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与敌人应战。
  当时的广西钤辖(相当于边防武警总队队长)陈曙在昆仑关(今邕宁东北)与侬智高相持,因为想邀功,挑选了八千精兵与敌人开战,大败而归。狄青得知后,扣押陈曙与部下三十一人,宣布他们“不听号令,擅自开战,丧师辱节,沮我士气”的罪状,并立即依法斩首示众,以肃军纪。此事震动了整个军队,孙沔、余靖等大臣见状都惊骇不已,将士们因此各知警戒,变得纪律严明,士气大振。
  传说为了帮助将士们克服畏敌心理,狄青还玩过一个小花招。广南地区民俗都相信巫鬼,狄青行军路过桂林时,看到路边有一座大庙,香火很盛,狄青便进庙祈祷,并取出一百枚铜钱,对神说:如果此次征战可以大胜,那么我投出这些钱应该都是钱字面!
  部下都劝狄青不要这样,害怕如果不能全得钱面,会打击士气。没想到狄青一掷,果然全是钱字面,于是“举军欢呼,声振林野”。其实说穿了,这毫不奇怪,狄青玩的是“两字钱”的花招。
  不过狄青机智过人,他也知道他的花招并不新鲜,大家捡起来一看就会当场戳穿,因此令部下用钉子将钱全部钉在地上,声称要把天意牢牢锁住,等凯旋再收回铜钱,酬谢神灵。这样一来,轻轻松松地瞒过了众人。
  在解决了宋军内部的问题后,狄青迅速将军队发往宾州,指挥了出神入化的昆仑关战役。这就是狄青平南主要情节,只是《五虎平南》中除狄青之外的另外四虎,都是虚构的人物。
  

6.天声远振,系公之才
狄青不但是北宋第一大帅哥,而且是宋朝最成功的军事将领之一。
  昆仑关大捷是狄青一生打得最漂亮的战役,也是平定侬智高叛乱的关键战役。
  狄青率军到达昆仑关附近的宾州,正是皇祐五年(1053)正月十五上元节。上元节就是元宵节,宋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每座城池都要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不少宋人话本故事都发生在这一天,比如说这一天青年才子看花灯时常常有艳遇,而艳遇中的美妇人一般都是鬼变的。《水浒传》中宋江就因在清风寨贪看上元节花灯,被文官刘知寨的老婆认出,差点丢了性命。
  既然是上元节,就要好好庆祝一番。到了宾州,狄青便要地方官府安排三天晚宴,第一天宴请高级军官,第二天宴请中低级军官,第三天犒赏士兵。
  第一夜欢宴将佐时,狄青吃酒行令,好不快活,欢饮到天明才散去。第二夜宴请中下级军官,酒至半酣,狄青忽然站起来,向大家说:“我忽然觉得很不舒服,大约是病了,待我到里面稍作休息,再来奉陪大家。”过了半天,狄青传出话来,说病得不轻,只好请孙沔暂代主席行酒。
  等到清晨,忽有军卒驰报军中说:“狄元帅已经打破昆仑关,请各位将士到关外吃早饭去。”众人听了,都是莫名其妙,惊讶万分。
  原来,昆仑关是个重要的关隘,易守难攻,如果敌人派重兵把守,狄青很难剿灭在昆仑关东三十里归仁铺的敌军主力。于是狄青连夜宴请将士,故意让间谍传到侬智高军中,侬智高因此放松警惕,也大摆酒席庆贺上元节。第二天夜里风雨交加,天气寒冷,狄青趁敌不备,突然领兵猛扑昆仑关,果然没有遇到有力抵抗,宋军长驱直入,迅速开至归仁铺扎下营寨。
  侬智高的精锐部队“标牌军”屯驻于归仁铺。“标牌军”的士兵都穿着绛色军衣,左手持着一个巨大的藤甲盾牌,右手执一支标枪,长于排阵,更擅长攀越山岭,之前宋朝官军从未战胜过这支军队。
  当初狄青意识到汉族士兵难于应付“标牌军”,便向朝廷申请调派西北前线由当地部族组建的“蕃落马军”前往广南前线。宋廷当即调来诏鄜延、环庆、泾原三路的蕃落军、广锐军共一万五千人,这些军队的士兵都有作战经验,并能在马上使铁连枷。与此同时,狄青训练广南士兵使用大斧,以对付“标牌军”的盾牌。
  宋朝大军进入昆仑关后,狄青开始排阵,向“标牌军”发起总进攻:前军先锋部队,由右班殿直张玉带领;左翼部队,由如京副使贾逵率领;右翼部队,由左藏库副使孙节指挥;狄青与孙沔、余靖率领一万五千蕃落骑兵居中,迎战敌人正面。
  次日黎明发起进攻,两军相遇,敌军来势凶猛,迅速冲散先锋部队。孙节指挥右翼冲击敌军,双方展开肉搏,但是宋军兵势不支,全军覆没,孙节阵亡。左翼大将贾逵见无力应对“标牌军”的攻势,率军跑上山头,被敌军包围,最后拼死从山上俯冲突围,将敌阵冲成两段。两方战斗正酣,狄青指挥蕃落骑兵分成两股,一股绕到敌阵背后袭击,另一股与左右两翼持大斧的士兵会合,从正面迎头痛击敌军。于是宋军拼命血战,势不可当。
  “标牌军”前后受敌,渐成溃势。侬智高见大势已去,率残兵逃往邕州。敌军军师黄师宓,大将侬健中、侬智中在战争中被斩。
  侬智高逃到邕州,闭城不出。狄青率军围城,日夜攻打,侬智高无力抵抗,在半夜纵火焚城,单骑逃往大理国。第二天狄青入城灭火,取金库财宝全部犒赏士兵,又出示安民,派钱遣返被侬智高强征的壮丁等七千余人。
  两广民众为感谢和纪念狄青的功德,把桂林的山上崖石磨平,将他战斗的经过刻写在上面,这就是《大*蛮碑记》,最后的铭文中写道:
  我公之来,电扫云开。叛蛮斗破,纲领重恢。
  师成庙算,民得春台。天声远振,系公之才。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7.面涅将军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是从宋代开始形成的,因为宋朝重文轻武,压制武官,士兵的社会地位特别低,相当于奴隶、罪犯一类,比普通的平民还要低一等。
  在一个文官统治的时代,一个小兵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哪怕他长得很帅。
  但狄青不信这个邪。
  宋朝男人的出路,最窝囊的莫过于当兵,最威风得意的莫过于考进士中状元。考完进士发皇榜时,京城中的富户就派人等在皇榜下面,发现一个考中的进士,就缠着将新科进士到他家中做客,要人家当女婿,这叫做“榜下捉婿”,是宋朝开封的一大奇观。
  狄青在开封当兵时,有一次恰好碰到考进士发皇榜,考中状元的王尧臣“春风得意马蹄疾”,走在街上*,轰动京师。当时狄青与几个军中的同伴也在街上看热闹,其中一个感叹道:“人家年纪轻轻就考中状元了,我们却还在做一个小兵,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实在太大了。”这时的狄青愣头愣脑地说:“人与人的差别主要是看才能怎么样,出身并不重要。”他的同伴都笑他不懂世俗。
  但是多年以后,这个不懂世俗“潜规则”的狄青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征西与平南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不但成为大宋士民崇拜的偶像,无数少妇少女的“杀手”,还位极人臣,在枢密府当上了枢密使。而当年的状元王尧臣,竟成了当年拱圣营小兵的副手——枢密副使。
  当时的仁宗皇帝曾给王尧臣一个任务,让王尧臣私下劝劝狄青,让他用药将脸上的黥文给抹掉。
  黥文就是刺字,有点像现在的文身。《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一般都是“犯了罪”才逼上梁山的,他们“犯罪”后都要在脸上刺字,被人骂作“贼配军”,宋江、林冲、武松等,无不“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狄青的脸上为什么也有刺字呢,是不是在开封当骑兵时犯了什么罪?不是。
  其实在宋代,不但罪犯要刺字,当兵的人也无一例外地要刺字,被当做罪犯来看待,这是宋朝重文轻武的重要表现。
  士兵的刺字,不是像岳母刺字一样,在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而是在脸上刺出所属军队的编制,狄青的刺字,就是他在开封拱圣营里当小兵时留下的,应该是“拱圣第×指挥”一行字。
  当时的宋仁宗看着狄青脸上那行刺字,觉得这个样子去枢密府当官有点不像话,但自己又不好意思说,好像歧视军人似的,于是让王尧臣去说。
  不料狄青说:“我狄青本来就是行伍出身,若没有这行字,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觉得不应该将它抹去,而应该让它好好留着,正好可以鼓励我大宋的士卒们,让他们都知道,在脸上刺字并不是多么羞耻的事情,即使是枢密使这样的高官也是每个士卒可以争取的。”
  当时王尧臣看着自己这位上司脸上的刺字,真是越看越有趣,忍不住说道:“狄公脸上的那行涅文啊,自从做了枢密使,就愈显得光明鲜亮了。”狄青听了也不生气,冷冷地说:“王公若要是喜欢的话,我可以免费送您一行。”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8.少一进士及第耳
宋朝重文轻武,而科举制度是实现重文轻武最重要的手段,因此进士成了时代的宠儿,军事将领也由文官担任。科举制度中倒也有武举,不过考的主要不是武功,而是《孙子兵法》这类理论上的东西。
  宋朝重文轻武的最大理由,是武人不可靠,他们手中有兵,有机会篡夺皇位,就像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那样。因此不断地压制武人,让不晓军事的文官主持军务,结果就是连续遭到北方辽朝、金朝、蒙古的军事打压,酿成无穷无尽的军事灾难。
  皇帝不信任武人,文官也看不起武官。
  狄青在西北前线遇到了多位贵人,但当时西北前线的另一位主帅韩琦看不起狄青,两人的关系非常糟糕。
  在西北前线,当时的统帅韩琦主张进攻战略,结果宋军连遭好水川、定川砦大败。这时宋仁宗急调狄青前去应战,一举把西夏军打得大败。
  八年之后,在指挥好水川战役时遭遇大败的韩琦,出知定州兼真定府、定州、高阳关三路都部署。定州是一个军镇,原本一直由武将镇守,这时朝廷改派了韩琦这个文官来接手。
  韩琦不信任武将,到任后开始用他的方法整顿军队,据说他对那些品行恶劣的士兵毫不留情地诛杀,而对以死攻战者予以重赏。
  这个时候,狄青正在真定路副都总管的任上,韩琦成了狄青的顶头上司。一天,韩琦设宴,席上有一名叫做白牡丹的歌伎,趁着酒酣向狄青劝酒说:“劝斑儿一盏。”
  或许是因为最近颇受了点“穷酸饿醋”的文官的鸟气,狄青听白牡丹称他“斑儿”,讥笑他面有涅文,心中十分不快。隔了几天,狄青找了个事,笞挞了白牡丹一顿,出了心中恶气。
  没过几天,狄青的旧部焦用押兵路过定州,狄青请他喝酒。没想到焦用所押的卒徒状告焦用一路上管理混乱,克扣士兵供给。韩琦正在军中实行严打政策,立即擒拿焦用,准备诛杀以肃军纪。
  狄青为了拯救焦用,数次求见韩琦,韩琦根本不愿见他。最后狄青就在韩琦公署的门外阶下等着韩琦出来,求情说:“焦用有军功好儿。”
  无奈韩琦看不起武人,轻蔑地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
  然后韩琦当着狄青的面就将焦用给诛杀了。狄青见自己的爱将被诛,既震惊又愤怒,既屈辱又无奈,一时六神无主,不知所以,直到有人提醒他说:“狄总管已经在这里站了很久了。”
  在那个崇尚进士的年代里,狄青作为朝廷命官,虽然不敢对那些“穷酸饿醋”的文官如何造次,但对于韩琦,狄青心里一直是有意见的。后来狄青以军功荣升枢密使,可说是位极人臣,做出了一番一般状元也难以企及的功业。那时他常常对人说:“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韩枢密就是韩琦。可见狄青对韩琦是很不服气的,两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