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第三帝国的兴亡 >

第102部分

第三帝国的兴亡-第102部分

小说: 第三帝国的兴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的人民付出惨重的代价。'562' 我们这些在最后几天紧张的和平日子里留在柏林企图向外界报道消息的人,对于总理府和外交部所在地威廉街和军事总部所在地班德勒街发生的事情也知道得很少。我们尽可能地密切注意威廉街上政府各部出出进进、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们每天在一大堆谣言、传闻、谎话,诳骗中间沙里淘金。普通老百姓和我们所认识的政府官员、党的领袖、外交家以及军人的情绪,我们是了解的。但是有些事情,我们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蒙在鼓里,比如汉德逊大使频繁地和希特勒、里宾特洛甫举行会晤,而且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其中说些什么我们就没法知道;希特勒与张伯伦之间、希特勒与墨索里尼之间、希特勒与斯大林之间有书信往返,其中的内容,我们也摸不清;里宾特洛甫与莫洛托夫之间、里宾特洛甫与齐亚诺之间举行过会谈,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我们也无从得知;至于那些忙得晕头转向、心慌意乱的外交家与外交部官员之间互相交换的密码电报的内容,以及军方首脑正在策划和采取的各种行动,我们就更莫名其妙了。

    当然,有少数一些事情,我们和公众是知道的。比如德国人大吹大擂的德苏条约,大家自然知道,只不过瓜分波兰和东欧其余部分的秘密议定书直到战后才知道。我们都知道,甚至在这一条约还没签字以前,汉德逊就飞到伯希特斯加登郑重地告诉希特勒,这个条约不能阻止英国履行它对波兰的保证。8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开始以后,我们在柏林就感觉到,除非再来一个慕尼黑,否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而且已经是不出几天的事。到8 月25日,最后一批英、法侨民都离了境。原来预定于8月27 日在坦能堡举行大规模的纳粹集会,希特勒将在会上发表演说。

    26日,这次集会也宣布取消了。原定于9 月第一个星期在纽伦堡召开的一年一度的党代表大会,希特勒曾正式称之为“和平的党代表大会”,同样也取消了。8 月27日政府宣布,食品、肥皂、鞋、纺织品和煤从第二天开始实行配给制,我记得,主要是这个公告使德国人民意识到了战争的迫近,他们对这一公告的牢骚不满是可以很清晰地听到的。8 月28日,星期一,柏林的居民看到源源不绝的军队穿过市区开往东方。他们被装在所能搜寻到的各种各样的运货的卡车里运走。

    这种情况也必然使普通老百姓警觉到要发生什么事了。我记得那个周末又闷又热,大多数柏林人不顾战争已经就在眼前,还是到首都周围的湖泊和树林中去消暑度假。星期日晚上回到城里以后,他们从无线电里听到国会在总理府举行了一次非正式的秘密会议的消息。德意志通讯社的公报说:“元首在会上扼要地阐述'563' 了局势的严重性。”这是德国公众第一次听到希特勒告诉他们时局已经严重了。会议的详细内容没有披露,除了国会议员和希特勒的亲信以外,没有一个外人知道那位纳粹独裁者那天的心情。过了很久以后,我们才从哈尔德8 月28日的日记中看到谍报局奥斯特上校告诉他的当天开会情况的记述:午后5 点30分在总理府举行会议。有国会议员和若干党内显要参加……局势非常严重。无论如何决心要解决东部问题。最低要求:归还但泽,解决走廊问题。最高要求“取决于军事形势”。如果最低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就进行战争:野蛮!他将亲临前线。意大利领袖的态度对我们极为有利。战争将非常困难,也许毫无希望。“只要我还活着,就谈不到投降。”苏联条约在党内受到广泛的误解。这是一个为了赶走魔王而与撒旦结盟的条约……“有人按照一定的暗示鼓掌,但是稀疏零落。”

    个人对元首的印象是:疲惫、憔悴、嗓音嘎哑、心事重重。“他现在已经完全被他在党卫队里的顾问包围了。”

    一个外国观察家在柏林也可以看到,报纸在戈培尔的巧妙操纵下,怎样欺骗了天真的德国人民。自从纳粹对所有的日报实行“一体化”,摧毁了新闻出版自由以后,6 年以来德国人民对于外界真相一直是隔绝的。有一个时期,在德国的大报摊上还可以买到苏黎世和巴塞尔出版的瑞士德文报纸,那上面还登着一些客观的消息。但是近几年来,德国不是在国内禁止销售这些报纸,就是把数量限制到极为有限的几份。懂英文和法文的德国人,偶然可以弄到几份伦敦和巴黎的报纸,不过读到的人却很少。

    我在1939年8 月10日的日记中写道,“德国人民生活在一个完全与世隔绝的世界里,看一看过去和今天的报纸,就会有这种感觉”。当时我是在华盛顿、纽约和巴黎作短期休假后回到德国来的,两天以前离开我在瑞士的家登上火车时,我买了一束柏林和莱因兰的报纸。它们把我一下子推回到了疯狂的纳粹世界,它和我刚刚离开的那个世界迥然不同,就好像是在另一个星球上一样。我到达柏林以后,8 月10日又继续写道:全世界都认为和平将受到德国的破坏,是德国在威胁着要进攻波兰……但是在德国,被本国报纸蒙在鼓里,说法恰恰相反……纳粹报纸正在叫嚷的是:扰乱欧洲和平的是波兰,是波兰在以武装入侵威胁德国……

    《柏林日报》以大字标题提出警告:“当心波兰!”并说:“对于肆无忌惮'564'地蹂躏欧洲和平与人权的波兰的答复!”

    我在火车上买到的卡尔斯鲁厄《领袖》日报的标题是:“华沙杨吉将轰炸但泽——极端疯狂的波兰人发动了专人难以置信的挑衅!”

    你也许会问:德国人民不可能相信这些谎言吧?你就去和他们淡淡吧。很多人是这么相信的。到希特勒原定进攻波兰的日子8 月26日,星期六,戈培尔在报纸上发动的宣传攻势达到了顶峰。我在日记里记下了当时报纸上的一些标题:《柏林日报》:“波兰完全陷于骚乱之中——日耳曼人家庭在逃亡——波兰军队推进到德国国境边缘!”《12点钟报》:“这样的玩火行为太过分了——3 架德国客机受到波兰人射击——走廊地带许多日耳曼人农舍成为一片火海!”

    半夜我到“广播大厦”去,路上买了一份8 月27日星期天版的《人民观察家报》。第一版顶端高达一英寸的通栏标题是:波兰全境均处于战争狂热中!150 万人已经动员!军队源源运往边境!上西里西亚陷入混乱!当然,关于德国的动员情况只字未提,虽然我们亲眼看到德国早在半个月以前就开始动员了。

    最后关头的德英关系

    罗马和伦敦传来的消息迫使希特勒从战争的悬崖边缘退缩回来以后,哈尔德将军曾在他8 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元首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可是第二天下午,这位参谋总长发现领袖的态度又骤然改变了。“元首非常镇静而开朗”,这是他在那天下午3 点22分随手写下的日记。这种变化不是没有来由的,这位将军的日记道出了这个原因。“要为‘第七动员日’的早晨做好一切准备。进攻在9 月1 日开始。”希特勒用电话向陆军总司令部发出了这个命令。

    这就是说,希特勒准备动手打波兰了。这一点既然已确定,他就要尽一切可能使英国置身局外。哈尔德的日记道出了元首及其亲信在8 月26日那个决定命运的一天的想法。

    传说英国有意考虑德国的全面建议。汉德逊归来后就可知道洋情。另外有谣言说,英国强调,波兰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胁是必须由英国来宣布的事。在法国,向政府提出的反战抗议书越来越多……计划:我们要求取得但泽,一条穿过“走廊”的走廊,在和萨尔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公民投票。英国也许会接受。波兰多半不会。这是分化它们的楔子。

    着重字体是哈尔德自己写的,在某种程度内这无疑正确地反映了希特勒当时的想法。他想在波兰和英国之间打进一个楔子,并给张伯伦一个借口,让他摆脱对华沙的保证。在命令军队准备于9 月1 日进军以后,希特勒就等着看伦敦方面对他那个“保证”英帝国存在的狂妄自大的建议有什么反应。当时他与英国政府有两次接触,而伦敦的德国大使馆没有参预那最后一刻钟的紧张的谈判活动,因为德国驻伦敦大使狄克森正在休假。一次接触是通过汉德逊大使的官方接触,汉德逊在8 月26日星期六一清早带着元首的建议乘坐一架德国专机飞到了伦敦。另一次接触是非官方、秘密的,而且结果证明是相当外行的接触。这次的中间人是戈林的瑞典朋友,那位喜欢到处奔走的比尔格·达勒鲁斯,早在前一天他就带着这位德国空军司令给英国政府的一封信从柏林飞到了伦敦。

    '570' “在这个时期,”后来戈林在纽伦堡法庭的一次提讯中说,“我同哈利法克斯在正常外交途径之外通过一个特别信使保持着联系。”这位瑞典“信使”在8月25 日星期五下午6 点30分飞到伦敦就是去找英国外交大臣的。前一天,戈林把他从斯德哥尔摩找到柏林来,告诉他,尽管前一天夜间签订了德苏条约,德国还是想同大不列颠达成一项“谅解”,他把自己的一架专机交给这个瑞典人使用,以便让他能火速飞往伦敦,把这件重要的事情通知哈利法克斯勋爵。

    这位在一小时以前签订了英波互助协定的英国外交大臣感谢达勒鲁斯的奔走,并告诉他说,汉德逊刚在柏林同希特勒进行了商谈,马上就要带着元首的新建议飞回伦敦;既然柏林同伦敦之间的官方联系现在已经重新打开,他认为这位瑞典人的居间奔走已经不再需要。但是不久证明这种奔走还是需要的。当达勒鲁斯于当晚打电话给戈林报告他同哈利法克斯会谈经过时,那位元帅告诉他,由于英波条约的签订,局势已经恶化,大概只有英、德两国代表举行会谈才能挽救和平。据戈林后来在纽伦堡作证时说,他和墨索里尼一样,当时都想再来一次慕尼黑式的妥协。

    当天深夜,那位不知疲倦的瑞典人把他同戈林的谈话通知了英国外交部,次日早晨他接到邀请同哈利法克斯再作一次会谈。这一次他说服了英国外交大臣给戈林写了一封信,他把戈林说成是唯一能够防止战争爆发的德国人。那封措辞笼统的信很简短,而且话说得很含混。它只是重申了英国对于达成和平解决的愿望,并且强调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办到。”虽然如此,这位肥胖的元帅却认为这封信“极其重要”。达勒'571' 鲁斯于当晚'8月26日' 就把这封信交给了戈林,当时戈林正坐着一列专车去柏林郊外奥兰宁堡空军司令部的途中。专车在第二站就停住了,两人临时征用了一辆汽车直奔总理府。到那里时已经半夜了,总理府一片漆黑,希特勒已经上床睡觉了。但是戈林一定要把他叫起来。到这时为止,达勒鲁斯也和很多其他的人一样,总认为希特勒并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他会像一年前在慕尼黑所做的那样,接受一个和平解决的办法。这个瑞典人这回却要破题儿第一道领教这位天赋神赐的独裁者的思想多么荒唐离奇,脾气多么喜怒无常。这是一次使他灰心丧气的经历。

    达勒鲁斯从哈利法克斯那里带来的这封信,戈林认为事关重要,必须在深更半夜把元首叫起来看看,可是希特勒却根本不加理睬。他反而对这个瑞典人滔滔不绝他讲了20分钟他早年的奋斗经过、他的伟大成就以及他为了同英国人取得谅解而作出的各种努力。接着,当达勒鲁斯插上一句说他曾经在英国当过工人时,这位总理马上就询问他有关这个古怪的岛国和这个古怪的民族的情形,他说他曾花了很大的努力,可是始终还没有能了解他们。接着他又大谈了一通德国的军事威力,有些地方还是从技术角度来谈的。达勒鲁斯后来说,这时候他认定他的夜访“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了”。不过这个瑞典人到底抓住一个机会,把他所了解到的一些英国人的情况告诉了他的主人。

    希特勒一直听下去,没有打断我的话头……但是后来他突然站起来,变得非常激动而且神经质,在屋子里来回地走着,一面自言自语地说,德国是不可抗拒的……突然,他在房间中央站住,眼睛直挺挺地望着前面。他的声音变得含糊不清,他那样子完全是一个神经失常的人。他断断续续地说道:“如果发生战争,我就要造潜水艇,造潜水艇,潜水艇,潜水艇,潜水艇!”他的话越来越不清楚,最后根本就听不出他在说些什么了。接着他定了定神,就像在对大庭广众发表演说似地拉开嗓门,尖声尖气地叫了起来:“我要造飞机,造飞机,飞机,飞机!我要消灭我的敌人。”那神情活像小说里的一个妖魔,而不像是个真人。我惊讶地注视着他,又回过头来看看戈林的反应,他却若无其事。'572' 最后,这位激动的元首大踏步走到他的客人面前,对他说,“达勒鲁斯先生,你是很了解英国的。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我想同英国达成协议,可是总也不能成功?”达勒鲁斯自称他“最初犹豫了一下”不知怎样回答,但是后来答道:据他个人看来,原因在于英国人“不信任他和他的政府”。

    “这些白痴!”据达勒鲁斯说,当时希特勒把右臂一甩,用左手拍着自己的胸口,对他吼道,“我这一辈子几时说过谎话?”

    随后这位纳粹独裁者平静下来,他们讨论了希特勒通过汉德逊提出的建议;最后决定让达勒鲁斯飞回伦敦去,再交一份建议给英国政府。戈林反对把它写下来,他要这位脾气随和的瑞典人把它记在心里。这个建议包括6 点:1。德国希望同英国缔约或者同英国结盟。

    2。英国要协助德国取得但泽和走廊,但是波兰可以在但泽拥有一个自由的港口,保留波罗的海上的格丁尼亚港和通在该港的走廊。

    3。德国将保证波兰的新国界。

    4。德国要收回自己的殖民地或者与此相当的土地。

    5。必须对波兰境内的日耳曼少数民族作出保证。

    6。德国方面将保证保卫英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