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风云录-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遥沟谩妒芳恰返娜ㄍ砸苍嚼丛礁摺
那么,存在过的殷王朝是个怎样的政权呢?
从海量的卜辞及其内容来研究,殷王朝是个祭政合一的国家,每件事情都会向上天和祖先求问。有大量的贞人,即占卜士,而一般也认为殷王自身是一名占卜士,还是他们的头领。殷王根据神意而施政,所以可以说殷是个神国,根据神意而行动的王也就是神圣王。就像埃及的法老,王虽然不是神,但和神之间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持续时间约500年的殷代(《三统历》中为629年,《经世书》中为644年)也曾历经盛衰。《史记》中说,诸侯即各地部族首领,当他们接踵入朝就是盛时,不怎么前来的就是衰时。如果这是盛衰的寒暑表,殷王就还带有首领同盟盟主的性质。
从远祖契受封于商,到汤成为中原之主前,殷八次迁都,前文中已提到。汤之后到十九代的盘庚,其间也迁都五次。首次迁都是十代的中丁迁往隞地,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市周边发现了两个青铜器工房,其中一个工房内出土了1000多个铸型。1950年建设新市街的时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多处遗址。
龙山文化拥有制造和卵壳一样薄的黑陶的技术,但没有留下制作铜器的痕迹。殷代终于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是划时代的进步。喜好祭祀的殷人首先用铜制作祭祀用的器具,不过,铜也可以被制成农具和武器。生活方式必定要发生一次巨大的革新。
如果把制造黑陶所用的旋盘看作龙山文化的象征,殷代文化的象征就是制造青铜器所用的坩埚。
迁都到隞的中丁是个怎样的人物,为什么要迁都,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这些都没有记录遗留下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关于中丁的记录已经散佚而未能流传下来。散佚的原因,是政局的不安定吧。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史记·殷本纪》中记述如上,说的是家庭内部争斗不休。对比卜辞和《史记》,王名虽然一致,《史记》中却有两处把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弄错了。这两处都是九世时候的事情。就算是司马迁,大概也没到利用卜辞的程度吧。
甲骨文中有相当于“册”和“典”的文字。“册”表示把竹简或木简串起的形状 ,“典”表示把册郑重地放在台上,双手高举的样子 。据此,就可推断出殷代也将正式记录书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甲骨占卜的是实时遇到的问题,充其量是个备忘录。正式的竹简、木简很容易腐朽,不知何时就会消失。而并未受到重视的甲骨却因很难腐坏而保存到了现在,这确实具有讽刺意味。司马迁说中丁时期的记录散佚了,指的应该就是册和典。
4
十九代王盘庚,被认为是个有能力、有决断力的人物。殷已衰落到诸侯久不入朝,盘庚决心要让王朝再度强盛。为此,他决定迁都。
《史记》中记载,殷的人民虽然长吁短叹非常悲伤,但为了让人心一新,恢复建国时的上进,盘庚说服人们渡过黄河南下。盘庚选中的都城所在,正是现在我们称为殷墟的安阳县小屯村。
在此之后二百余年间,殷再也没有迁都。《史记·殷本纪》记载,在二十七代的武乙时期也迁过都,但那是因为河水泛滥什么的而采取的不得已的临时措施,之后立刻还都。武乙时期以及之后的卜辞都在小屯村中被大量发现。《史记·殷本纪》把盘庚迁都称为“南下”,如果没有“北上”,就没法把话说圆。
除了甲骨外,殷墟还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大墓里面有很多陪葬的青铜器。据说二战之前进行发掘调查时,还不得不防备前来抢夺出土青铜器的强盗团伙。
殷代青铜器是世界级的谜题,因为这是突然出现的最高水平的作品。人类的制造工艺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先从稚拙的阶段开始,再逐渐加以改良、洗练,最后攀升到高级阶段。对殷代青铜器来说,并没发现有这样一个先行过程,就毫无征兆地出土了大量最高级的作品。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有种说法认为,这可能是西亚已经高度发达的青铜技术,通过斯基泰人游牧民传到东方。然而,前文提到,在郑州出土的工房和铸型比殷墟的青铜器显得稚拙,稳定性也欠佳。看来,殷代青铜器是在中原通过某个适当的阶段独立发展起来的,这种说法非常有力。不过,郑州也没有发现更早阶段的青铜器,所以“中原起源说”还需进一步证明。
没有被发现不等于不存在,文字也是一样。作为中国最老的文字,展示在我们面前的甲骨文字,绝不是稚拙阶段的产物。它应该是由单纯的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明显已进入表意的阶段。但是,在它之前的文字至今尚未被发现,可能是写在容易腐朽的材料上而没有存留下来。用兽骨占卜是自古就有的。人们偶尔在兽骨等利于保存的材料上进行占卜,记录的文字就被遗留下来。也有很多甲骨被钻灼取割纹,却没有上刻文字。
突发奇想要在甲骨上写入文字,应该把这理解为文字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发达的阶段。否则就会跟研究青铜器一样,也出现其先祖来自西方的看法。实际情况确实也是如此,已经有人提出了汉字西方传来之说。
殷代青铜器令人倾倒,比起之后的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要好很多。不仅如此,即使采用现代的技术,也制造不出和殷代青铜器完全一样的作品。
如前文所述,殷代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而且绝大多数是酒器。祭政合一的殷有“神人共食”的仪式,人们和神一起主要以饮酒为乐,可能他们认为在醉酒时的恍惚状态下就能够和神接近。总之,出土了大量的酒器——盛酒的、倒酒的、饮酒的,各种各样形状的酒器。虽说这些是为祭祀所用,但殷人好酒却是毫无疑问的。有些尖刻的中国史学家甚至发出这样的论调,认为殷因酒灭国。
殷周革命(1)
1
从殷代大墓中发现的大量殉葬者遗骸,可以说更加形象具体地反映了这个王朝的性质。战后第一个发掘的武官村大墓有两层,上层东侧有17具男性遗骸,西侧有24具女性遗骸,这41具遗骸中有13具被收入棺内。墓室的东西两侧埋有34个头颅,墓道内有22匹马,南北各埋有一名手持不同戈的武士。墓外还有排成一列的无头遗骸。
殷代被定性为奴隶制社会。代表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准、甚至现在都无法制造出来的殷代青铜器,实际上是由奴隶们制作完成的。除了既是贵族娱乐也是战斗训练的狩猎以外,社会生产的核心力量正是奴隶。卜辞中不时出现这样的占文
——羌得?
羌指的似乎是游牧的藏系民族。有说法认为“羌”字下面的“儿”代表辫发,说明羌和殷人风俗迥异。殷人狩猎的对象不仅包括飞禽走兽,还有主要叫做羌的异族。他们事前占卜能不能活捉大量的羌人,期望捕猎羌人也能如同捕猎鸟兽那样获得丰收。
重视祭祀的殷人在献上禽兽牺牲的同时,还杀人献供。可能是认为比起畜生,人牲更能取悦神灵和祖先。卜辞中频繁出现“杀几名羌人合适”的记录,也有杀羌人以求雨的事例。
可见殷人需要牺牲,故抓捕羌人。有说法认为这些羌人不被驱使参加劳动,但按常理思考,他们应该也从事些简单劳动才对。卜辞中的记录不会细致到那样的地步。
奴隶制社会同时也是阶级社会。武官村大墓的主人,不是王就是王族。上层殉葬的41人是近臣和妻妾,而其中13具棺则表明,近侍的妻妾也有各自身份的差别。守护墓道的武士仍被期望能在死后的世界里继续为君主的府邸紧守大门。
一般认为被砍掉头颅的是奴隶。他们究竟只是供物,还是死后继续为君主工作的奴隶?古代中国人认为,如果头和身子分开,就不能再生,纵使在阴间也不能复活。所以,他们不再是作为劳动主力的奴隶,而仅仅是供物。
调查报告中称,在殷墟50多座宫殿的台基遗迹中的前庭,原封不动地埋有850人的军团,其中包含五辆战车,从司令官到兵卒一应俱全。可见这是很重要的建筑,对于推定这是宗庙的说法而言,是很有力的证据。这个地下军团的成员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别,比如也分有头还是无头,俯卧还是仰卧,帽子的装饰是铜铃还是贝壳等。从这个守护宗庙台基的地下军团遗骸群可以看出,殷代的阶级制度森严。司令官和战车长应该是身份极高的人,他们被杀和掩埋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或许他们的心理超出了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理解范畴。可能他们觉得,成为守护宗庙的干将,死后也能为殷效力,这是无上的光荣。说不定他们还是从大量的志愿者中选拔出来的,也可以想见人选是由甲骨钻灼来决定的。甲骨上出现的裂纹是神意,谁都不敢违抗——殷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人们感觉神就在身边,可能并不认为去往神的所在也就是死亡是多么悲伤的事情。
殷人觉得食用献做牺牲的牛、羊,是在和神一起享用,这是神人共食的世界。但殷人们并不像我们现代人感觉的那样,觉得地上和地下的距离相当遥远。墓上不留坟丘是因为没有必要,可以说这也有“神人共住”的意味。
殷的远祖受封商地,到成为天下之主之前十四代的时间内,八次迁都;入主中原后,又五次迁都。而盘庚迁殷后,二百多年定居于此,这意味着什么呢?
殷周革命(2)
屡屡迁都的那段时间,主要生活手段可能是游牧,也有可能是依赖于刀耕火种的农业——刀耕火种无法对同一片土地进行持续利用。
到了盘庚时代,人们终于可以安定下来生活了。农业应该有了进步,套在牛身上的犁出现在甲骨文中。郭沫若(1892—1978)认为,殷代是畜牧时代,而盘庚以后,农业所占比重渐增。青铜器造型中常用的“饕餮”这种想象的动物就综合了牛和虎的特长。一般认为,殷在迁殷后,以畜牧、狩猎、农耕三者为生。此外还应该加上一项生计,那就是用战争掠夺物资和人口。
殷人的特点是:认为神就在人身边;不把奴隶当人看待;此外,因畜牧和狩猎而对动物有亲近感。不畏惧死亡的殷人都是勇敢、优秀的战士。要养活因王朝繁荣而增加的人口,从战争中掠夺奴隶是最简单省事的方法。殷逐渐变得好战,可以说它因此而灭亡。
通过战争,殷可能得到了一时的财富。但另一方面,掠夺物资、人口,也必然招来受害者一方的憎恨。在殷的周围,对它怀有敌意的部族开始浮现出来。
2
取代殷的周也有自己的神话。周远祖是后稷(官职名,管理农务的长官),名字叫弃。他的母亲外出,在野外看到巨人的脚印,心中欢喜就踩了上去,于是有了身孕。她原以为这是个不祥的孩子,就将他丢弃在小巷子里,但牛马经过的时候都避开而不践踏他。再把他丢弃到原本以为是荒无人烟的山林,却意外地发现有很多人。看到发生在婴儿身上各种各样奇异的事情,她决定要抚养这个孩子长大。
这个孩子起初是准备丢弃掉的,所以就取名“弃”。弃从少年时代开始就爱好农业。《史记·周本纪》说
——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
尧舜的时代,弃被任命为后稷。这个传说也同样反映出周是农业团体。
夏王朝因政治衰微,废除了农务官,后稷的儿子失去了官职,就进入了戎狄的地界。从此之后,周人就居住在戎狄中间。
周在现在的陕西省境内,离中原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然而要成为天下之主,就必须强调自己和中原的关联。原本在尧舜的时候就是农务长官的传说,很可能是周在变得繁盛之后创造出来的。
建国的神话中有浓厚的说明要素。
在中原民众眼中,戎和狄都是未开化的野蛮部族。为什么说周处在戎狄的中间呢?难道周不是戎狄吗?对此说“不是”的,就是建国神话。它强调周原本在中原,只不过在失去官职后才转移到戎狄之地。也可以这么认为,可能叫周的部族就是戎狄,因为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有优秀的领导出现,于是脱离了未开化阶段。
在古公亶父任首领的时代,薰育(部族名,据说是后来的匈奴)和戎狄前来向周索要财物,古公就给了他们。第二次他们又来索要土地和人口,愤怒的民众想拼命,但古公不愿让这些父亲和儿子去送死,于是整族迁到了岐山。而其他族的人们仰慕古公的德望,也追随而来。不仅是本族,邻近的人们也大量投奔过来了。《史记·周本纪》说
——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就这样,周的首领被推举成为周族以外部族同盟的盟主。参加的部族要么离戎狄很近,要么就在戎狄。盟主古公把中原开化的生活方式教给了他们。
殷周革命(3)
根据考古学调查,殷代势力达到了相当远的地方。可以看到,古公对西方部族生活的改善也受到了殷文化的影响。尽管如此,却没有像殷墟大墓那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出现,文化也没有达到殷那样的高度。换言之,周吸收了殷文化的活力作为自己的滋养成分,却没有采纳殷文化颓废的一面。虽然说没采纳是因为周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但周总算也拥有了文明,开始以踏实肯干的部族同盟形象出现在西方。
周的神话所要强调的是,农业立国,厌恶战争,持续让步,以德同化戎狄。周作为部族同盟盟主,其实力到了古公的孙子昌的时代,已经到了殷必须重视的程度。昌被任命为西伯。这位西伯昌,就是周成为天下之主后,谥号“文王”的人物。
殷只是意识到了远在西方的周的实力,但似乎也并没放在心上。殷的眼光集中在东方,派遣一批又一批军队去###淮水和海岸之间的人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