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中国十年"文革"分析与反思:回首"文革" >

第13部分

中国十年"文革"分析与反思:回首"文革"-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将公诸于世了。如此看来,珍宝岛事件发生在中共九大召开之前,即已说明这不是一次单纯的边界冲突事件,而是有着重要历史背景的。
  

中苏边界问题的重新提出与边界冲突的升级(5)
中国对于苏方不断挑起的边界事端,的确有一个忍让、准备和反击的过程。反击是必定的,问题就在于时机的选择。七里沁岛流血事件之后,1968年1月24日,中央军委电示沈阳、北京等有关军区,加强中苏边界东段边防警戒的重点部署,边防部队要严格遵守针锋相对,后发制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并要求边防部队注意选择政治上有利的时间、地点和情况,事先做好准备,多设想几种可能,拟定行动方案,有重点、有计划地打击苏军的挑衅,力争做到〃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同时强调边防斗争主要是搞好政治、外交斗争,边防上每一行动都要考虑全局,按政策办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李可、郝生章:《〃文化大革命〃中的人民解放军》,中###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318页。这样,从1968年初到1969年初,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冲突程度的严格控制及调整下,中国边防军在苏联挑起的一系列事端中只是作出有限的反应,始终采取了忍让和克制的态度。直到1969年1月25日,黑龙江省军区才提出了珍宝岛地区反干涉斗争的方案,设想以3个连左右的兵力参加该地区的斗争,以一部兵力上岛潜伏,并在珍宝岛附近的公司边防检查站设立指挥所。对此,沈阳军区基本同意。2月19日,总参谋部、外交部也予以同意。总参在给沈阳军区和黑龙江省军区的复电中要求要选择重点,预有准备地坚决予以自卫还击,速斗速决,不予纠缠。周恩来还强调对苏边防斗争〃既要掌握好进行###的边防政策,又要准备好重点进行自卫反击斗争以为后盾〃。中共中央同意选择珍宝岛作为自卫反击的重点李可、郝生章前引书,第319、320页。。这样至2月末,中国方面已对在珍宝岛地区进行自卫反击问题做了周密的安排。3月2日,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终于爆发。事件发生后,苏共给东欧党发出的内部情况通报反映出,苏方对中方行动的最初反应是目瞪口呆,而且满腹狐疑。通报还说,情况表明此事件之前中国政府已做了长时间的准备该通报说,据对苏方死亡士兵尸体的检查,伤口来自于近距离的枪击或刀扎。见前东德统一社会党档案馆档案第1号:1969年3月8日〃苏联就1969年3月2日中苏边界冲突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领导的报告〃,引自华盛顿特区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编:《冷战国际史项目公报》(CWIHP),第6…7辑,1995/96年冬季号,第189、190页。。尽管苏联的这个通报不乏消除东欧各国在苏侵捷后产生的恐惧感的成分,但苏联军方对中国的反击缺乏准备还是事实在3月15日凌晨开始的战斗中,苏联边防军根据当时情况要求指挥部派坦克和炮兵进行增援时,苏方却由于勃列日涅夫和国防部长格列奇科的出访而无人能作出相应的决定,直至中午与最高领导人联系上以后,苏军才向边防军派出增援部队。见叶利扎维金:《柯西金与周恩来北京机场会谈》第一部分,〃导言〃作者乌索夫对苏方〃达曼斯基岛事件〃参加者的采访记录。引自《远东问题》1992年第5期,第44、62页。。然而,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冲突的双方在这次事件中哪一方有所准备,也不在于谁先开了第一枪。毕竟,珍宝岛事件不是一次孤立的事件,而是中苏边界长期冲突的继续,是中国对苏联不断挑衅的反击,而且事件发生在中国的领土上。作为历史研究的着眼点,关键问题在于这次事件选择的时机,在于一次小小的边界事件在中国和国际上引起的轰动效应,它表明中苏边界争端已成为中国对国际战略问题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构成了中国调整对外战略策略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珍宝岛事件的后果(1)
既然毛泽东已经把中苏的边境冲突纳入了中国调整对外战略的整体思路和策略安排,那么珍宝岛事件的后果也就直接促成了70年代毛泽东对外战略的调整。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升级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还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事件的后果,在于中国对这次事件所做出的异乎寻常的反应。第一,珍宝岛战斗之后,中国在首都北京和全国城乡组织了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游行,强烈抗议苏联侵犯中国领土珍宝岛。在3月4日至12日不足十天的时间里,参加示威游行的军民已达4亿人次以上见1969年3月13日《人民日报》。。第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针对苏联的战备高潮。1969年3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文革〃碰头会上听取珍宝岛地区战况汇报时指出:让他打进来,就使我们动员起来。大敌当前,动员准备一下有利。我们是后发制人。还说,让敌人沾点面子,他占了牡丹江,外国人就知道了。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林彪在代表中央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决不能忽视美帝、苏修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危险。强调要做好充分准备,准备他们大打,早打,打常规战,打核大战。4月28日,毛泽东在九届一中全会上提出〃要准备打仗〃,并说:小打就在边界上打,大打,我主张让出点地方来。他进来了,我看比较有利,使他陷在人民包围中间。这也就通过党的代表大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准备打仗〃的号召。此后,苏联继续扩大中苏边境地区的挑衅活动,并于8月13日在中国西部边境新疆裕民县列克提地区制造了带有报复性质的严重流血事件。面对中苏边境持续紧张的局势,中国的战备工作开始进一步超出常备规模,从政治、军事上进入了突击性临战阶段。第三,毛泽东针对苏联的举动是做给美国看的。毛泽东看完一份关于珍宝岛事件的报告后说,中苏交战〃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还说由于中苏分裂,美国由打〃两个半战争〃缩减到打〃一个半战争〃了,美国将根据与中苏各方的利益来考虑并决定自己的外交取向吴旭君:《毛泽东的心事》,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缅怀毛泽东》(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44、645页。。〃九大〃以后毛泽东就交给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四位元帅一项研究国际形势的任务。四位老帅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从6月7日至10月进行了近20次战略务虚讨论,向中央提交了《从世界看一棵珍宝树》、《对目前形势的看法》等书面报告。报告全面分析了中美苏三大力量之间的矛盾斗争,提出中美都各以苏修为敌,苏修不敢同时进行两面作战,不会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陈毅还提出了从战略上利用美苏矛盾,打开中美关系的设想熊向晖:《打开中美关系的前奏》,《中###史资料》第42辑,第72、87页。。第四,1969年初以来,美国也开始向中国发出缓和关系的信号,中国对此不失时机地作出了积极反应;1969年末至1970年初中美华沙会谈翻开了新的一页;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接见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让他站在自己身边一起检阅游行队伍,翌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与斯诺在一起的巨幅照片,向美国传递了缓和的信息。毛泽东作出了打开中美关系僵局的重大决策。中国对珍宝岛边界冲突的反应,一方面是对苏联的大规模军事威胁及核威胁作出的必然而且必要的姿态;另一方面,也是向全世界特别是美国公开显示中苏两国已经走到战争的边缘,双方关系的恶化已无法挽回,通过利用国家关系中最敏感的边界问题,公开表明中国与美国已具有了共同的国家安全利益。这即为中美联合抗衡苏联的对外战略调整做了充分的铺垫。苏联对于这次边界冲突,特别是对中国在冲突后的举措的反应也是颇值回味的。珍宝岛冲突硝烟初散后,苏联随震惊而来的是满腹疑团,开始怀疑中国的动机、目的何在。他们认为毛泽东已抱有向西方寻求援助的意图。可见,苏联已对中美联手抗苏的趋向忧心忡忡。故此,苏联一方面对中国实施核威胁,一方面又表示愿意同中国恢复协商,积极谋求缓和双方关系。而苏联的核威慑虽然吓不倒中国,但既然中国在边界冲突问题上的政治目的本就大于军事目的,珍宝岛事件的政治意义本就大于军事意义,那么,使两国处于战争边缘的紧张关系缓和下来并摸清苏联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意向也即对中国更有利。于是,毛泽东批准了柯西金提出的来京会谈的要求。
   。 想看书来

珍宝岛事件的后果(2)
1969年9月11日,周恩来与柯西金举行了〃机场会谈〃,双方达成了签订一个关于维持边界现状、防止武装冲突、双方武装力量在边界争议地区脱离接触等四点临时措施的协议《当代中国外交》,第126页。。会谈中柯西金还提出了在铁路和航空交通、高频电话通信等方面联系正常化;建立和发展双方的经济联系,扩大贸易往来,签署当年并次年的贸易议定书,确定目前五年计划(1970…1975)期间双方经贸合作方式;以及研究互派大使等建议。周恩来答复说,将就这些建议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汇报。柯西金同时还以苏联政府的名义请周恩来向毛泽东转达希望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愿望叶利扎维金前引文,第二部分,《远东问题》1993年第1期,第117、118页;前东德统一社会党档案馆档案第3号:〃苏联关于1969年9月11日柯西金…周恩来会谈的报告〃,见《冷战国际史项目公报》,第6…7辑,1995/96年冬季号,第192页。。表露了与中国缓和关系的迫切心情。9月18日,周恩来秘密致函柯西金,建议双方都承担互不使用武力、包括不使用核力量进攻对方的义务。26日,柯西金即密函答复周恩来:建议〃实行严格的监督以遵守苏中两国间的空中界线〃,并建议签订一个互不侵犯、互不使用武力国家间的专项协定叶利扎维金前引文,第一部分,第57页。。这就等于在两国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向中国作出了不会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正式保证。显然苏联从中央到地方都试图缓和中苏之间的紧张关系,摆脱处于中美联合压力之下的被动局面1969年9月22日苏共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区、市委员会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与会者一致拥护苏共中央关于使苏中关系正常化、巩固并发展两国关系的方针。会上七名发言人的主调是,对苏共正在寻求巩固苏中关系途径的做法表示高兴和赞同。见1969年9月22日苏共哈巴罗夫斯克区、市委员会领导干部会议发言速记及哈巴罗夫斯克市委上报苏共中央组织部的会议纪要。见《冷战国际史项目公报》,第6…7辑,1995/96年冬季号,第194…198页。。然而,苏联领导人的口头保证并不能消除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的实际压力,更无法消除对中国进行〃核手术〃的威胁,何况毛泽东也不可能仅凭与苏联的一纸协议就更改刚刚开始调整的对外战略方针,从而造成国内和国际间认识上的混乱。因此,1969年9月11日晚7时柯西金刚飞离北京不久,中国外交部就电话通知苏联驻华使馆:次日将发表的经双方商定的关于两国总理会谈的消息文稿须作一些改动,删去〃会谈是有益的〃一句。不久,苏驻华使馆参赞叶利扎维金就此向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询问缘由,乔向上一指,暗示没有最高层的同意,就是国务院总理也不能处理这样的问题叶利扎维金前引文,第二部分,第119页。。对于柯西金提出的诸项建议,中国方面也基本没有响应。全国对苏备战的紧张气氛依旧持续升温。10月中旬,全军各部队进入一级战备,从中央到地方都处于临战状态。中苏边境地区的中国军民更是剑拔弩张,不可能再谈及对苏缓和问题。10月20日,中苏边界谈判开始后,苏方拒绝讨论〃机场会谈〃达成的协议草案,不承认中苏边界存在〃争议地区〃见叶利扎维金前引文,第二部分,第113…115页。但中国有材料说,柯西金在会谈中同意了这个概念。见《当代中国外交》,第242页。另外,柴成文在《周恩来领导我们进行边界谈判》一文中介绍说:经对此概念反复探讨,最后柯西金讲:〃争议地区,就是你们说是你们的,我们说是我们的地区。〃见《党的文献》1991年第3期,第47页。,甚至否认双方所达成的谅解,中国认为苏方态度有所后退。此后至1978年6月,由于双方在边界问题立场上的分歧,谈判虽然持续未断,但也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珍宝岛事件的后果(3)
中苏双方在会谈、谈判上的交手从另一个方面表明,苏联担忧中美联合抗苏,从而在保证不会对中国发动进攻之后,想避开边界问题上的争执。但是长期存在的苏联对中国的强大压力已经使毛泽东选择了联合美国、抗衡苏联的新战略,对于苏联方面的种种建议自然就不会、也无须再加以注意。毛泽东已经用边界问题在对苏###中作足了文章,使中国得以在国际战略大格局的变动中把握住了外交上的主动权。
  1970年毛泽东打破了中美20年长期交恶的局面,1971年展开对美〃乒乓外交攻势〃,1972年2月毛泽东与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握手〃。在中美联合抗衡苏联威胁的态势初步形成后,1973年2月和1974年1月毛泽东又提出了〃一条线〃、〃一大片〃的思想〃一条线〃是指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到美国;〃一大片〃是指这条线周围所有的国家。。最后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策略,明确了通过划分三个世界,建立最广泛的国际反霸、首要是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统一战线的主旨,最终完成了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策略的调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