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说春秋第五部(完) >

第40部分

说春秋第五部(完)-第40部分

小说: 说春秋第五部(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澄铩
  嫡子死了,免除三年徭役;庶子死了,免除三个月的徭役,而且勾践一定亲自哭着参加埋葬,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除了计划生育政策,还有养老福利政策和人才吸引政策。
  凡是鳏夫、寡妇、有病和贫弱的家庭,由公家供给其子女生活费用。对那些有才干的人,提供他们整洁的住房,给他们穿好的,吃好的,让他们切磋磨练以崇尚正义。对各地来投奔的士人,一定在庙堂里以礼接待。勾践还坐着装载粮食和肉的船出行,遇到流浪的年轻人,给吃给喝,记下姓名安排工作。
  
  勾践自己以各种方法折磨自己,让自己时刻不忘在吴国所受的侮辱和痛苦。他怎样折磨自己?来看看两种版本的说法。
  按《吴越春秋》:越王念复吴雠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中夜潸泣,泣而复啸。
  简单翻译:勾践日夜想着报仇,困了,就用蓼叶刺激自己的眼睛;脚冷,就用更冷的水去泡。冬天经常抱着冰,夏天总是烤火。门口挂着苦胆,进出都尝一下。半夜经常哭泣,哭完了还对天长啸。
  基本上,《吴越春秋》比较夸张,勾践自己神经衰弱也就罢了,估计把后宫所有人都要弄成神经病。
  按《国语》: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
  简单翻译:勾践苦思冥想怎样报仇,座位上挂了一个苦胆,时常咬一口,吃饭的时候也要咬一口。经常对自己说:“你忘掉了会稽投降的耻辱了吗?”
  基本上,《国语》比较真实。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出于这里。
  不过对于尝胆,似乎不仅仅是激励自己的意思。想来尝粪的阴影总在勾践心中,挥之不去,尝胆也是为了压制异味的心理安慰。
  除此之外,勾践亲自下地干活,夫人亲自织布。不是自己种出的粮食就不吃,不是夫人亲自织成的布就不穿。同时,宣布整整十年在国内不收赋税。
  看得出来,勾践复仇的决心远远大于当初夫差复仇的决心,同样也大于伍子胥复仇的决心。
  对内,勾践苦心经营,卧薪尝胆。对吴国,还要继续装孙子,拿出养马尝粪的精神来。
  勾践先后向吴王夫差进贡“葛布十万,甘蜜九党,文笥七枚,狐皮五双,晋竹十廋。”同时也继续贿赂伯嚭,结果吴王夫差一高兴,把越国的封地增加到八百里;再一高兴,把越国原来的地盘全部还给了越国,于是,越国的地盘超过了一千里。
  
  ——计然之策
  勾践很努力,但是,仅仅有努力是不够的。
  两年过去,越国的变化不算太大。
  “大王,这样下去,报仇大概要五十年了。”范蠡对勾践说。
  “什么?只怕我也活不了五十年了。”勾践瞪着眼说,有点急了。
  “这样下去不行。”
  “那,那怎么办?我都自己下地种田了,还天天尝苦胆,这都不行,我,我可怎么办啊?”勾践哭丧着脸说,他有报仇的决心,可是真没有办法,范蠡这么说,让他有些绝望。
  “大王,有一个人很有才能,不妨请他来给大王出出主意。”范蠡这人这点好,提出问题的时候,多半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快请来。”勾践迫不及待地说。
  
  计然,范蠡介绍的这个人叫计然。
  计然也不是越国人,是蔡国人,不过,是晋文公的后人,晋国公子都流落在外国,计然的祖辈就到了蔡国。计然原本姓辛,字文子。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不过此人性格内向,酷爱山水,不求功名。从蔡国到越国,也不过是游山玩水。恰好遇上了范蠡,两人一交谈,范蠡大吃一惊,知道这是一个真正的高手,比自己还高的高手。
  所以,范蠡把他推荐给了越王勾践。
  “先生请坐,您就是计、计然?”勾践说话有一点结巴,为什么?不是因为忘了尝苦胆,而是觉得眼前这个人不像是个有学问的人。
  这也难怪,计然这人外貌平平,甚至看上去有些木讷。
  “是。”计然话不多。
  勾践哼哼唧唧没有再说话,他对计然很失望。这也难怪,范蠡平时滔滔不绝,这与计然的沉默截然不同。
  “大王,计然先生大智若愚,外讷内秀,有什么问题,大王尽管问。”范蠡看见勾践犹豫,赶紧说。
  见范蠡这样说,勾践总算对计然有了一点信心。
  “计然先生,我回国已经两年,为了国家的强大,我卧薪尝胆,甚至自己下地种田,老婆亲自织布。可是为什么不见什么成效?请先生教我。”勾践开始提问。
  “大王错了,你亲自种地,不会比老农收获得多;夫人亲自织布,也不会比农妇织得好。你们这样做,不过是做一时的榜样,遇上天灾,就什么用也没有了。所以,大王要做大王应该做的事情,你应该去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应时而动,才能让百姓富裕,国家强大。”计然不拐弯抹角,直接开始批评。
  勾践一愣,再一想,竟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计然先生,您真是一席话点醒梦中人,继续啊。”勾践来了精神,说话也客气了很多。
  一旁,范蠡一边点头,一边也聚精会神地听。
  “夫兴师举兵,必先内蓄五谷,实其金银,满其府库,励其甲兵。(《吴越春秋》)”计然开始了,他说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我们要藏富于民,税赋要低。可是,大王免了税,为什么百姓还是不富有?粮食还是没有储备?因为,免税是错误的。”
  勾践眨眨眼,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范蠡也眨眨眼,思考着。
  “如果向百姓收取二十石粮食以下的税,百姓就不会努力种粮,因为不用努力就够吃了;向商人收取九十石粮食以上的税,商人就无利可图,就不会经商了。所以,税赋应该在三十石到八十石之间,这样农民就必须努力种田,而商人有利可图,就会经商。那么最后,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商人的利益增加了,国家的粮食库存也增加了。”计然说到这里,勾践眼都直了,茅塞顿开。
  “我怎么就不会这么思考问题呢?”范蠡喃喃自语,对计然十分佩服。
  “种地不是傻种,要懂得自然的规律。月亮每十二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周期性循环时,大地万物也会随之变化……自然的周期是每隔六年一次丰收,每隔六年一次持平,十二年一次饥荒。如果处理不好,人民就会对你的统治没有信心,离你而去。古代的圣人由于能早早预知自然界的变化,所以预先做好准备……”计然侃侃而谈,都是勾践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道理。
  “哇赛,从前以为有没有文化都一个鸟样,现在看来真不一样。”勾践在心里说,从此对中原文化有了憧憬。
  “越国国土狭小,如果单靠种地,恐怕很难富足。但是,我们越国的位置处在吴国、楚国和百越之间,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我们如果经商,那将是快速致富的方法。”计然说起了经商,范蠡瞪大了眼睛,他也对经商感兴趣。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史记》)”计然说了一通原理,又举了几个例子,范蠡细心地记录下来。
  “先生,那,具体点,我们该怎么做?”勾践探出头去,两眼盯着计然,急急地问。
  “好,我有七条经商策略,按照这七条去施行,应该可以帮助大王早日复仇成功。”计然说,还是那么不急不慢的样子。
  “先生等等,我叫人来记录下来。”勾践生怕忘了,要喊人来记,旁边范蠡急忙说:“大王,不要叫人了,我在记呢。”
  勾践这才发现范蠡在记,笑了笑。
  计然七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经商法则,按理说大家应该记住。
  可惜的是,失传了。
  《史记•;货殖列传》中,计然的出场排在管仲之后为第二位。而以经商而言,计然应该排在第一,中国商学的祖师爷非计然莫属。后来范蠡运用计然的商学原理经商,富甲一方,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人陶朱公。
  计然之术、计然之策是两个应用不太多的成语,意思是发财的办法,这两个成语,就是来自计然七策。
  至今,在浙江慈溪县慈城镇黄山村的计家山下,有一计然泉,想发财的人不妨去讨口水来喝。

第一九四章 折腾和被折腾
  计然七策,让勾践和范蠡大开眼界。
  “计先生,你太有才了,你来替我管理国家怎么样?”勾践这时候已经是计然的铁杆粉丝了,立即发出邀请。
  “大王,我这人经商还行,别的不行。行军打仗,外交辞令,设计谋划,当机立断,这些,范蠡最有能力。管理国家,安抚百姓,这些方面,文种最在行。所以,大王应该跟他们多沟通。”计然很谦虚,也很实在。
  计然的话,让勾践想起范蠡当初的话来。从那以后,计然与范蠡和文种成为越王勾践最倚重的三个人。
  “计先生,觉得大王怎样?”从勾践那里出来,范蠡问。
  “坚忍不拔,一定会成功。不过,长颈鸟喙(音会,鸟兽的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计然淡淡地说。
  范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折腾鲁国
  历史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但是也没有传说中那么简单。
  吴王夫差之所以接受越国的投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全力对付楚国。
  就在夫差讨伐越国的同时,楚国人就已经重新向吴国人发起了挑衅。
  楚军出动,包围了吴国的保护国蔡国,在蔡国首都四周修筑了高两丈的隔离墙。九天之后,蔡国投降。
  楚军命令蔡国迁到楚国境内的长江和汝水之间,由于担心吴军来救,先行撤军了。
  吴军从越国回来,夫差决定以牙还牙,于是出兵讨伐楚国的属国陈国。吴国没有能够拿下陈国,只是抢掠了一番,就回国了。
  第二年,吴军出兵前往蔡国,将蔡国搬迁到了吴国边境的州来。所以,州来之后改名为下蔡。
  吴王夫差七年(前489年),释放了勾践之后,夫差再次出兵伐陈。这一次,楚昭王亲自率领楚军救援陈国。不过,楚昭王病死在军营,楚军撤军。而吴军因为粮草不继,也撤军了。
  
  “明年咱们再攻打陈国,一定要拿下来。”回到吴国,夫差发誓要拿下陈国。
  “不,大王,不要再打陈国了。”伯嚭提出反对意见,这让夫差有点惊奇,因为伯嚭一向都是无条件支持他的。
  “为什么?”
  “陈国是个小国,我们拿下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炫耀的,而拿不下他们,就会很丢人。所以,没必要再打他们。”
  “不打他们,那我们干什么?”
  “我们要称霸啊,我们这么强的实力,不称霸对不起自己啊。”
  “说得对。”夫差来劲来,称霸是他早就有的想法,不过一向没有多大信心,也没有想太深,如今伯嚭说出来,正中了他心头那块痒痒肉。
  “大王,要称霸,就不能跟陈国这种垃圾国家纠缠,甚至没必要跟楚国这类半蛮国家计较。要记住啊,咱们吴国是周朝正宗,咱们要让中原诸侯服气,楚国越国这样的蛮子国家服不服其实没关系。所以我建议,咱们的眼光放到北面,挺进中原。”伯嚭看夫差的表情,知道自己揣摩对了夫差的心思。
  “那,先打谁?”
  “嗨,不一定就要先打谁啊。鲁国就在咱们北面,一向跟咱们关系也不错,这样,咱们先去趟鲁国趟趟路。”
  “那,你安排一下吧。”果然,夫差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
  所以,提反对意见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投其所好。
  
  安排这样的是事,伯嚭很在行。
  吴王夫差七年夏天,吴国大军北上,驻扎在吴国北部边界。随后,伯嚭派出特使前往鲁国。
  “邀请我们大王来做客吧?”吴国特使对鲁国国君鲁哀公说。
  “那,那就邀请吧。”没办法,鲁哀公只好邀请吴王夫差在曾地会面。现在哪个国家都能得罪,只有吴国得罪不起。
  吴王夫差就这么被邀请到了曾地。
  “你们要用百牢的享礼招待我们大王。”伯嚭提出要求,牢就是祭祀用的牛、羊、猪,百牢就是牛羊猪各一百头。
  鲁国人一听就傻眼了,因为即便是周天子,也只能享受十二牢的享礼。
  “那,超标了吧?”鲁国人解释了一遍,他们为吴王准备的是十二牢,以为已经够意思了。
  其实,不用解释,伯嚭早就知道。正因为知道,他才要求百牢,要让夫差高兴。
  “超什么标?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啊?当年范鞅在你们这里享受了十一牢,以为我不知道?他能享受十一牢,我们大王怎么不能享受百牢?”伯嚭强词夺理。
  没办法,鲁国人答应用百牢来招待吴王夫差。
  这就够了吗?伯嚭还要继续耍威风。
  “那什么,你们的执政季康子怎么不来啊?瞧不起我是吗?”伯嚭还要让夫差看看吴国的威力。
  “那,那什么,他,害怕。”孔子的弟子子贡回答,他是季康子的家臣,替主人找了个借口。
  “我们又不是蛮子,怕什么怕?叫他来。”伯嚭不依不饶。
  没办法,季康子也只好来了。
  吴鲁之会,吴王夫差感觉很爽。
  “太宰,还是你博学多才,要不然,就算咱们实力强,也要被他们忽悠了。”回到吴国,吴王夫差夸奖伯嚭。
  “大王,这不算什么,咱们慢慢折腾他们。”伯嚭很得意,他在想,要是我祖爷爷我爷爷我伯父像我这样把国君哄得高高兴兴,何至于被杀啊?

——折腾齐国
  吴王夫差从鲁国回来仅仅两个月,就找到了继续折腾鲁国的借口。
  原来,鲁国出兵攻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