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那时唐朝 >

第18部分

那时唐朝-第18部分

小说: 那时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杀声四起,王长谐正面迎敌,开始还有点挡不住,孙华和史大奈则率骑兵从背后突击。桑显和大叫不好,知道中了埋伏,可是已无能为力,被杀得人仰马翻。最后打得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像个叫花子一样地逃回河东,而王长谐则笑呵呵地把黄河上的蒲津桥一把拆掉。
  屈突通好没面子,也不打主动出击的主意了,而只是闭门自守,做好防御的一切准备,随时等待李渊来攻城——李渊,看你怎么来!
  同月,李渊部将张纶攻占龙泉、文成等郡,俘获文成太守郑元璹。郑元璹善用兵法,更是个远近闻名的外交人才,李渊如获至宝,不但赦他无罪,还任命他为太常卿。从此,郑元璹登上了唐朝的外交舞台,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外交官。
  9月10日,李渊统帅大军把屈突通围困在河东城,屈突通这头猛虎,也似乎成了关在动物园里的一只乖乖虎,但始终与李老大僵持着。
  虽然此时河东还未攻下,但河西诸郡的豪杰,听说李渊准备进取关中,都好像博客抢沙发一样,争着抢着来归附。各路豪杰,争相前来投奔李渊的义军,每天数以千计,渡河入关的时机已经成熟,可屈突通这只锁在笼子里的老虎,降又不降,那就只有打了。
  李渊也想打下河东后,再渡河入关,他派李建成、李世民和裴寂,各自领兵围城,将河东城团团围住,自己则登上城东高地,观察敌情。李渊看到河东城墙高耸坚固,屈突通防守也很有一套,非常到位,再看义军将士,个个斗志昂扬,跃跃欲试,争着上火线,就好像革命电影里的镜头:“连长,请相信俺,让俺上吧!”
  “连长”下达了攻城命令,李渊想试试“三斗葱”的威力,先只派了1000多人,在城南发起攻击。将士们得令,不顾生死,冒着箭雨,冲了上去,眼看就要登上城头,不料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一场暴雨。
  李老大急忙鸣金收兵,待撤下来时,军中又增添了不少烈士和伤兵,将士们不理解,问怎么又收兵不战?
  李渊解释说:“屈突通干保安队长可是老手了,他野战虽不怎么样,但善于守城,我军常胜,必有轻敌之心。今日只是示示威而已,还没到攻城的时候,况且杀人得城,如何可用?”
  话是这么说,李渊心里却没底,下一步该怎么办?对了,马上召集领导班子开会,会是开了,不想又有两派发生争执,这两派,裴寂和李世民两人是总代表。
  这是进军长安的路上,第二次发生军事策略上的分歧。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争执
裴寂说:“屈突通拥有大批的军队,凭借着坚固的城池,时刻对我们形成威胁。如果舍他而去,直接进攻长安。若是长安打不下来,退兵又必然受到屈突通的拦截,这样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情况就相当危险了。不如先设法攻占河东,然后挥师入关,长安之所以有本钱与我们对抗,还不是仗着有屈突通这支主力部队?如果消灭了屈突通,长安守军必然丧失斗志,要拿下长安,也就不在话下了。”
  李世民当即予以反驳:“不对!兵贵神速,我军连续获胜,士气正旺,威名远扬,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来投靠。我们应当乘着这股屡战屡胜的军威和气势,大张旗鼓地向西进军,长安守军必然措手不及,胆战心惊,只要他们有智慧来不及谋划,有勇气来不及决断,搞定长安,那还不是如同摇落树上的枯叶一般容易?要是我们留在这里久攻不克,把时间耗费在这该死的城墙下,隋军一定会找出对付我们的办法。打又打不下,走又走不了,时间浪费了,必定军心混乱,如此一来,那我们就全玩完了,还取什么天下?况且关中群雄四起,正流着口水,盼着咱们去招抚他们,我们怎么可以丧失这么好的机会?屈突通守的不过是一座孤城而已,不足为虑,等我们摆平了长安,他自然也就是我们砧板上的一块肉了。”
  两人都讲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但似乎水火不相容,争得面红耳赤脖子粗,只差没动手打起来。不知道这是否也成为日后李世民对裴寂有成见的一个原因?
  裴寂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定要先把河东搞定,再取长安;,李世民的意思,则是先绕开河东,直取长安。
  两人都不无道理,只是裴寂过于保守,而李世民又过于激进,尤其是说什么屈突通不足为虑,也未免太轻敌。不过,李世民的方案,切中要害,有胆有识,很有战略眼光。
  该怎么办?
  看看我们李渊同志他怎么处理,史书记载:“渊两从之,留诸将围河东,自引军西行。”注意,“两从之”三个字,说明李渊比他们两人都要高明,可以说是把他们的发明方案“窃取”一部分,再自己发明一个更好的东东,也算是取其精华吧。
  李渊留部分兵力,继续包围和牵制屈突通,自己则亲率大军直取关中,进击长安!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完美的决策,李渊一改自己步步为营的作风,大刀阔斧,雷厉风行,不等摆平屈突通,就抢先渡河,直入关中。在李渊看来,抢占关中这一战略要地,是一刻也不能耽搁的,但是看好屈突通这头猛虎,也是要下些工夫。
  不把笼子锁死,再拿根木棒,随时防备老虎跳出来,那岂不是危险时刻伴随你,成天都要提心吊胆吗?这么一来,你怎能安心睡觉?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渡河
此时,李渊已经攻占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义兵队伍已创记录突破10万人。将佐们又纷纷拥戴李渊为太尉,并增设官属,李老大也不讲客气,为适应形势的需要,就把这顶帽子戴到了自己头上,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太尉可以说是全国的武装部队总司令,此时李渊还未称帝,这个头衔,肯定最适合他了,自是欣然接受。
  9月12日,李渊以少牢之礼祭祀黄河,古人祭祀,有太牢和少牢之分。太牢就是要三牲齐备,案头上,要摆上猪啊、羊啊、牛啊,缺一不可。没有?嘿嘿,偷也要去偷一只凑齐这个数。少牢就只有猪羊没有牛,算是照顾那些偷不到的,反正少一个也行,菩萨只管吃,也不会太怪罪,可能李渊也是那种偷不到牛的人。
  祭祀完毕,李渊身穿朝廷官服,率大军从河东郡与朝邑之间的地方,抢渡黄河。
  担任渡河这出戏的总指挥,是大将军府司功参军姜謩。刚开始秩序非常乱,好像生怕对岸的美女宝贝都被别人抢走了似的。姜謩就是有一套,迅速控制住局面,也不知用的是什么招,反正随后各部规规矩矩地排队上船。
  看来,李老大手下的人才,还真是多,冷不丁地又从哪里冒出一个能人来,大喊一声:“OK,我能!”
  为防止屈突通突袭,渡河基本都在夜间进行,整整一夜,10余万义军才全部渡完,李渊见姜謩如此能干,大加赞赏。
  9月16日,义军进入朝邑,李渊住在长春宫。社会各界人士,都像久旱盼来了及时雨,没日没夜地向李老大涌来,纷纷前来投奔,李渊几乎成了一块有超强磁力的磁铁,预约更是多得不得了。史载:“三秦士庶,衣冠子弟,郡县长吏,豪强弟兄,老幼相携,来者如市,帝皆引见,亲劳问,仍节级授官。”
  古人也够搞笑的,记载这个盛况,就差点没用万人空巷,人人流鼻血去机场迎接韩国“大长今”这样来形容了。
  李渊一本正经,非常认真地下了一道告示,对关中父老讲了一番济世救民的豪言壮语。老百姓见了,个个竖起大拇指,见人就大发感叹:“这人才是咱们的真命天子啊,怎么来得这么晚呢?”他们心里肯定在想,要是早点来,还可以到咱家去喝杯酒呢。
  李渊打开门来做生意,“生意”出奇地好,反正愿意归附的,都有官做,都有好处得,谁不干?除非是傻瓜。
  人气简直太旺了,这种场面,恐怕也只有现在一些超市搞出1元空调,限时抢购这种怪事时才会出现。
  李渊每天稳坐钓鱼台,在长春宫,笑容可掬,亲自接见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的高级人才。
  我们的颜师古同志来了,我们的于志宁同志来了,我们的长孙无忌同志来了——这三人可不简单,都不是等闲之辈。
  

三贴猛药
颜师古是北齐著名大儒颜之推的嫡长孙,他的家族,以家教著称,与温大雅、温大临和温大有三兄弟一样,他也是三兄弟,被誉为“颜氏三雄”,而温家三公子,则以文学著称,被誉为“温氏三雄”。
  颜之推写了一部家教宝典《颜氏家训》,流传千古。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正是他的五世孙;而颜师古也是个大能人,后来考订《五经》、为《汉书》作注,都是出自他之手。
  长孙无忌,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不读历史的,千万不要以为是《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什么人,他是李世民的小舅子,长孙氏的老哥。长孙兄妹本是隋朝谋臣名将长孙晟的一双儿女,长孙晟去世后,他们就跟着母亲投靠在舅舅高士廉家。
  高士廉是渤海名士,与长孙家族不同,以文著称。两兄妹在老舅的熏陶和教导下,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成了大才子和小才女,要是现在参加高考,或许会是两个文科状元。
  长孙无忌的到来,最开心的,莫过于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两兄妹好久不见了,恐怕刚见面就泪水哗哗流,有说不完的话,我们就不要去打扰他们了。
  另外一个于志宁,也是当时闻名全国的大文学家,李渊授予他记室一职,就是机要秘书,成为李老大的笔杆子,也算是找对了人。
  李渊搞得红红火火,最抓狂的,莫过于“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这位老爷子了。屈突通获知李渊主力已入关中,直趋长安,顿时脸色突变,大为震惊,火速命令鹰扬郎将尧君素代理河东通守,留守蒲坂,履行他老人家的职务,自己则亲率几万精兵,一路气势汹汹,直奔长安,前去救援。老虎挣脱铁笼子,又追上来了——不怕,对于这点,李老大已有安排。
  李渊在朝邑早已分兵,他派李建成统率刘文静、王长谐、姜宝谊等人带领的左路军数万人,屯守永丰仓,扼守潼关,只等着屈突通来;而右路军,则由李世民统领,刘弘基、长孙顺德、杨毛等人担任指挥,一路急行军,西取长安。
  李建成是左路军统帅,他接到屈突通出兵的消息,立即进行军事部署,下了三贴猛药,便把屈突通制服。
  第一贴,派人在潼关外设置栅营,阻截屈突通。
  第二贴,派人攻打仍然戍守潼关南城的刘纲,将其当场宰杀,防止他与屈突通勾搭成奸。
  第三贴,派人乘河东城内空虚,突袭河东城,让屈突通无心西进。
  可以说,这三剂猛药下去,屈突通这只老虎,即便从笼子里跳出来了,也跑不多远。
  从这件史实,可以看出李建成的军事谋略和胆识,后来的史书污蔑李建成只是个贪酒好色的无能之辈。史书记载他:“资简弛,不治常检,荒色嗜酒,畋猎无度,所从皆博徒大侠。”显然,这是不公正的,只有一个解释:有人要故意贬低李建成来抬高李世民——那么,还是那句话:李建成与李世民都是能人,两人都有非凡的才能,只是李世民略胜一筹而已,最后两人在玄武门大搞PK,也是高手之间的对决。
  李建成的军事部署,让屈突通变成一头困兽,为李世民直入长安,解除了后顾之忧。
  关中地区,人心已趋向李渊,沿途又有李氏家属接应义兵,因此,李世民的右路军,进展十分迅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快就到了长安城下。('END')
  ??
  ??
  ??
  ??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