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那时唐朝 >

第17部分

那时唐朝-第17部分

小说: 那时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没坐热就来做官呢?至少,也要先实习实习吧?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死也不投降!
可是,李老大却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想得更高更远,其实所做的这些努力,都是在为夺取关中做充分的准备。李渊举了刘邦的例子,说服老部下,并一一讲明,人们之所以加入义军,很大部分,还不是想升官发财?
  授受官职,反正是不要钱的买卖,只是在任命状上签个字,盖个章,就OK啦。而且,如今也是用人之际,人才多多益善,何况这么做还可以笼络人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李渊说,用官职来笼络和动员别人,难道不比武力征服要好得多吗?众人无可辩驳,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谁不知道?关键是要怎么去做,就全看你的道行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攻陷霍邑,就等于进了临汾的大门,李渊大军以破竹之势,乘胜继续南下,一路狂胜。
  8月8日,进入临汾,安抚郡内官民,一如霍邑;8月11日,到达绛郡,前面又是一大关。这一关的老鬼,却是一个白面书生,难道书生也来打仗?是的,那时候,秀才知兵也是很常见的。镇守绛郡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绛郡通守陈叔达,一个是正平县令李安远。
  陈叔达兄弟,是当年陈宣帝的第16个儿子,颇有才学,在南陈时,被封为义阳王。据说此人很不一般,十多岁时,有一次吃饭,即兴作诗十首,挥笔而就,被人赞为奇才,其诗被人争相传颂,一夜之间,陈叔达就成了“网络红人”。
  隋灭陈后,陈叔达郁郁不得志,到大业年间,被志同道合的杨广看中,提拔他做了中书舍人,后来又让他做绛郡通守,直至今日。
  李安远兄弟,是隋云州刺史李彻之子,少年时,是个喜欢斗地主、赌三攻、打六合彩、买马、玩色子的大赌徒。后来,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突然悔悟,决定改邪归正,赶跑赌友、扔了色子、烧了赌具,不再赌博,并且戒得干干净净。从此挑灯夜读,潜心读书做学问,只是现在的戒赌培训班请不到他,可惜了。
  李安远生得好,继承老爸的爵位,为城阳公,与李渊老早就是好朋友,他本想投降,无奈陈叔达掌权,只好装病,窝在家里不出来。陈叔达兄弟,是个迂腐书生,受儒家君君臣臣的思想毒害太深,不辨是非,仍是想着报效当今皇上杨广,想自不量力地打败李渊。
  这种螳臂挡车的行为和做法,在李渊看来,不值一提。他亲自给陈叔达写了封信,想劝他开城投降,免得玉石俱焚,陈叔达不听,李渊为争取时间,没办法,只好下令准备攻城。但李老大还是很给面子的,在8月12日清晨,还下最后通牒,陈叔达仍是一根筋,就是不听。又等了一天,到次日一早,李渊这才正式下攻城的命令。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群策群力
结果可想而知,三下五除二,李老大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绛郡拿下。李渊进城后,先去看望了老朋友李安远,还在他家里吃饭,并封他为正平县公。
  陈叔达被五花大绑地押来,吓得浑身直打摆子。李渊笑容满面,亲自为他解去绳子,还赔礼道歉,陈叔达那叫一个感动啊,肝脑涂地,拼死效力之类的话,肯定说了不少。李渊以礼相待,授予他为大将军府主簿,封爵汉东郡公,令他与秘书温大雅同掌机密。
  陈叔达兄弟本来就是个才子,作文写得好,书法也不错。自此以后,全军上下的军书、教令和文告,以及李渊开会用的讲稿,多是出自陈叔达之手,陈叔达成了李渊的笔杆子。爱惜人才就是好,至少也不用天天自己提着个毛笔,在枯黄的油灯下,冥思苦想了。
  陈叔达的部下,李渊也一概不予追究,而城里有头脸的人物,也都加官晋爵,以礼相待。
  攻占绛郡后,李渊率义军折而西进,8月15日,也就是中秋节这天,李渊到达龙门。龙门就是今天山西省的禹门口,与陕西的韩城市隔黄河相望。黄河从这里直入华北平原,龙门以北,水流平缓,龙门以南,水势湍急,人们传说这里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是大禹一斧子给劈开的。
  恰在此时,刘文静又带着突厥的柱国大将军康鞘利及其突厥兵500人,战马2000匹,回来复命了。李渊大喜过望,盛赞刘文静办事利索,而这些机动灵活,耐力超强,适合长途奔驰的突厥马,为“李家军”建立强大的骑兵,提供了绝佳的物质基础。
  李渊准备强渡黄河,可是如何渡河,也是个大问题。因为河东还有一头猛虎,张着血盆大嘴,虎视眈眈地在盯着自己呢。汾阳人薛大鼎来到军中,向李渊献策,出了一个鬼点子:“如今屈突通留守孤城,既然不能强攻,不如绕开河东,由龙门强渡黄河,直取永丰仓,再向各地传檄,那关中岂不就坐在那里都可以到手了?”
  计策归计策,也算是一家之言,众将却表示反对,认为如果绕开河东,那屈突通这只老虎,就会随时从背后追上,一扑过来,活活咬死你。故此,李渊没有接受这个意见,只是给了薛大鼎一个大将军府察非掾的官来做。
  这时,老朋友河东县户曹任瑰前来拜见李渊,李老大特别高兴,任瑰可是在河东一直照料李建成一家子人的大恩人啊!李渊问他此次起兵能否成功,任瑰吹捧一番,积极分析了一番周边的形势,说什么关中的豪杰都是踮着脚,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义军来,他想去招抚他们。任瑰还建议老朋友,要大张旗鼓地进军,直接占据关中最大的粮仓永丰仓,如此一来,即使还没得到长安,但关中可以说基本搞定。
  当然,瑰哥也获得丰厚回报,他被任命为银青光禄大夫和抚慰大使,前往黄河以西诸郡做游说工作,目的就是要他们不要打了。只要不动手,做什么官,享受什么待遇,都好商量。任瑰不辱使命,收冯翊、下韩城,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真正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也算是个人才。
  这时,还有一个关中牛人要收伏,他是谁?孙华是也。孙华何许人?他是关中地区农民起义军的龙头老大,规模虽不大,只有几千兵马,但却是以一当十的“特种部队”,在关中打游击已有多年,经验丰富,战斗力强,个个都是“尖刀连”和“敢死队”,无人能敌。
  李渊深以为然,当即写信给孙华,要与他一起创业,只是不知道孙华这小子会如何抉择呢?
  

鲤鱼跳龙门
8月21日,李渊大军到达黄河壶口。这儿就是著名的壶口瀑布,黄河之水天上来,从这里冲出壶口,涛声如雷,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向着大海狂奔而去。
  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每年都会有无数的鲤鱼逆流而上来跳龙门,但只有72尾能成功,初登龙门,有云雨相随,有天火烧其尾,而后化作飞龙,冲天而去。
  李渊触景生情,心想:自己不正是要跳龙门的鲤鱼吗?难道咱就是那个飞龙在天,黄袍加身的天子?
  李老大充满信心,黄河两岸的百姓,也很有信心,都把李渊当做自家的亲人,像迎接亲人一样,又是敲锣,又是打鼓,又是送水果,又是放鞭炮,恐怕还唱起了信天游,扭起了秧歌——老百姓不但鼓励家里人来参军,还纷纷送来渡船,一天之内,就有上百条。
  李渊乘机建立水军,日夜操练,准备渡河。8月24日,终于等到孙华的消息,这小子,可比陈叔达那书呆子聪明多了,他亲率几十个心腹,从郃阳出发,轻骑渡过黄河,到壶口叩见李老大。
  孙华年仅20岁,年龄与李世民差不多,但说起话来,却是豪爽直率。李渊看到孙华身强体壮,又为人质朴,心胸坦荡,不禁满心欢喜,与他手拉着手,坐在一起,热情似火地说:“哎呀,兄弟真是义气啊!你能亲自前来,我绝不会亏待你的,关中豪杰为数不少,但声望能及得上你的,恐怕没有第二个人了。你今天率先来投奔我,看来,关中群雄当争相而至了。”
  孙华也很是感激,因为自此以后,他档案上,就要记下他的新身份了,这身份,就是李渊授予他的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冯翊太守,其部下有功的,都个个有官做,有好处得。
  大好事啊,人活在世上,奔波劳累,还不都是为了一个利字吗?自此以后,关中的农民起义军,都以孙华为楷模,只要听到李老大来了,裤子都来不及穿,就哭着喊着,前来投奔。
  对于招抚工作,李渊一路上也是两手抓,两手都很硬。他一手抓投降的地方官府,一手抓归附的农民起义军,可见,统一战线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
  这么多的好消息接踵而至,让李渊兴奋不已,真是好事连着来。兴平人孔善乐献嘉禾,就是一茎多穗的庄稼,在古代这可是祥瑞,李渊还特意为此下教,予以褒奖,并授孔善乐为朝散大夫的荣誉官。而镇守太原的李元吉也来凑热闹,传来一个更好的消息,小家伙派人来报,说是晋阳发现一件圣物,李渊求之不得,命人赶紧送来,与部将一起观看。
  这件圣物,不是什么舍利子,也不是什么神器,而是一块龙形翠石。翠石上还印着“李治万世”四个红色的字,上方下锐,宛若龟形,而且天然映彻,众人都是惊奇不已。史载:“神工器物,见者咸惊奇异。”
  李渊装作不相信,令人提来一桶水,浸了很久,再用水使劲地磨啊磨,磨了几天,石头上的字却越磨越清晰,字迹愈来愈明显。
  这事一传开,那可炸开了锅,大家都非常惊讶,只有一个感觉:奇哉!于是纷纷传言,说李渊就是那个李治万世、身受天命的大圣人。这个事情,恐怕李渊在心里偷着乐,并且要狂笑三天,其实这是他事先安排小宝贝李元吉手工制作的一个东东,为的就是借助天命,引导舆论,让人们觉得,他取亡隋而代之,是天经地义的。
  可是,若真要登上皇帝宝座,可没这么容易,最大的一关,还没过哩。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准备渡河。
   。。

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可是李老大担心屈突通乘他渡河之机进行袭扰,于是派出间谍,四处活动,搜集情报。李渊发现屈突通并没有轻举妄动的意思,立即让孙华抢先渡河,在河对岸做好接应工作;而后又命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左领军长史陈演寿,金紫光禄大夫史大奈等人,先率6000人,从梁山过河,占据黄河西岸,等待和接应主力部队,出发前,李渊又把详细的作战计划对王长谐讲清楚:“屈突通手下精兵不少,与我军相距仅50余里,但他不敢来战,足以证明他的部下已经不那么听他话了。然而不可大意的是,屈突通毕竟是老江湖,又奉公守法,怕上边怪罪,所以不敢不出战。如果他伺机对你发动突然袭击,我便会率军直取河东,那么,河东便就是我们的了;假如他全力守城,你们就拆毁河上的蒲津桥,这样,前面卡住他脖子,后面攻击他后背,屈突通进退两难,首尾相救,肯定吃不消,除了乖乖进到我的口袋,落入我的手心,他还能有什么出路呢?”
  话虽这么说,当然只是给部将更多信心,屈突通这头老虎,可不是一只纸老虎,他是让李渊十分担心的超级对手。
  屈突通是长安人,也是贵族出身,老爸在北周时担任邛州刺史。他做过隋文帝的亲卫大都督,也就是隋文帝的卫队长,李渊亦做过隋文帝的千牛备身,相当于贴身保镖——可见他们两人,曾经干的都是保安工作,有着非凡的才能,只可惜,两人未曾谋面。
  隋文帝曾派屈突通去陇右检察军马,做审计工作,查出当地官吏隐瞒两万匹马没有上报。隋文帝获悉后大怒,认为私藏军马是要谋反,准备将大小养马的官员,以及各级监察官共1500人,全部砍头。
  事关重大,屈突通劝道:“人命关天,死不能复生,陛下怎么可以因为几只畜生的缘故,就要杀掉这么多人呢?”
  隋文帝瞪大眼睛,斥责屈突通多嘴,但他仍是力谏不已,并说:“我宁愿以一人之性命,来换取这千余人之性命!”
  隋文帝知道屈突通是个忠臣,就问起原因,屈突通说:“陇右养马,每年的情况很不稳定。年景好的时候,水草也多,产马自然多;年景不好的时候,水草不好,产马自然就少。可是国家规定产马多时就赏,产马少时就罚。养马的官员,平时藏些马匹,为灾年来顶数,也是常情,况且这里条件艰苦,有人私藏了一点马来换钱,也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怎么可以认为养了马,就是要谋反呢?”
  隋文帝是个很讲道理的人,听了屈突通的解释,就赦免了这1000多名官员,改用其他的惩罚。后来,屈突通做了右武侯车骑将军,克己奉公,不徇私情;弟弟屈突盖,同样以敢于秉公执法、不畏权贵而闻名,由此成为许多贪官污吏的大克星。
  你猜当时的贪官污吏,怎么说他们哥俩的?他们咬牙切齿地说:“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哈哈,太搞了,可见屈突通真是当时的“包青天”啊。
  杨广上台后,提升“三斗葱”屈突通为左骁卫大将军,镇压了安定人刘伽伦的10余万农民起义军。杨广跑去江都,留屈突通在长安辅助杨侑镇守,可见对他很是器重。如今李渊要来打长安了,杨侑派老屈同志守在河东,就像一头随时要出击的猛虎,叫李渊怎能安心?
   。 想看书来

夜袭
屈突通获得李渊已经渡河的情报,决定变被动为主动,策划了一个大胆的军事行动,这就是派虎牙郎将桑显和率精骑数千,借着夜色,对刚刚过河的王长谐发动突然袭击。
  无奈道高一丈,魔高一尺。
  更有头脑的李渊,已想到屈突通会来这一招,早在营寨周围设好埋伏,造了一个大口袋,等着桑显和来钻。
  夜深,寂静。
  突然,杀声四起,王长谐正面迎敌,开始还有点挡不住,孙华和史大奈则率骑兵从背后突击。桑显和大叫不好,知道中了埋伏,可是已无能为力,被杀得人仰马翻。最后打得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像个叫花子一样地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