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遗事-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胤皆谀冢髂媳倍钢荩皆睬蚶铮辛叩母嚯橹匾捕嘉奕烁帧U饣埃谑本陀腥怂倒恕6嗄昵暗目刀昙洌┪鞔笃匚奕烁值那榫埃费粜抟菜倒U庵肿纯觯巯虏坏挥懈靖墓郏峙掠从懔耍“彩淙恍那槌林兀挂膊⒉还直邸U莆樟饲榭觯乩锞陀惺恕6遥谆牟恢炙淙豢膳拢⒄股那绷Γ灰菜嬷┐罅寺穑渴略谌宋>涂丛趺创丛焯跫浔欢鞫恕
严酷的事实,也叫子厚心情沉重了好多天!他仿佛在一夜之间,突然变得凝重起来。身上那一股无可无不可的超然之气,也陡然收敛了许多,似有若无,不是熟人,再加仔细辨别,轻易间竟无从识认了!
惠卿与安石,几乎同时发现了这种变化。
“子厚这趟回来,突然变得怪怪的,大人发现了吗?”惠卿问安石。
“吉甫也注意到了?您说他是朝哪方面变了呢?”安石反问惠卿。
“这个,我说不好。好像更沉默了,更笃实了,出世的气息少了。”惠卿沉思着说,那措辞也是用心选择的。
“你的感觉跟我一样。”安石说,“就我看来,他变得更负责、更成熟了。不妨问问他,听听他自己说些什么?”
惠卿当真问子厚了:“子厚,您这趟从江南、两浙回来,好像变了一个人!参政大人与我,都有些纳闷,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心里沉甸甸的,轻松不起来!”子厚说,依然皱着眉头。
“为什么?”惠卿故意又问。
“国家最富庶的地方都是那个样子,我们这做官的能不忧心吗?”子厚望着窗外,眼神显得特别悠远,似乎又回到他走过的那些地方了。
惠卿回头看看安石,安石朝他点了点头。
“有什么想法吗?”惠卿继续问道。
“有。”子厚很干脆。
“是什么,能说说吗?”安石也插进来问了。
“就一条:国家非变法不能图存。变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子厚因为炼气,声音原本有些轻扬飘逸,这两句话却说得异常沉厚笃实,有千钧之力。
谁也没想到是这么一句,而且说得那么沉重悲壮!安石、惠卿原本平静的心境,一下也波涛起伏了。半晌,安石才故作轻松地笑道:“子厚说出这话,真是不虚此行!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上有皇上英明果断,下有大家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应该能够无往而不胜!”
这是安石的豪语,惠卿、子厚暂时也是愿意这么相信的。至于别人,可就不一定了。
一起下去巡视各地的,不还有个刘彝吗?刘彝,字执中,福州人,原来也是胡瑗胡翼之的学生。中了进士之后做官,倒也清明能干,想有所作为。要不,安石也不会选他做使者了。他去的是汴京西南几路。巡视回来,他也像变了个人。只是不像子厚变得更加坚强勇猛,倒是相反,变得完全消极无为了!
介绍完了情况,他就不无感慨地说:“完全想不到,完全想不到!大人,积重难返,积重难返!千万动不得,千万动不得!”
怎么,该不是吓傻了吧?怎么变成这样了?没出去前,也是挺精干的一个人哪?
“刘大人,怎么说呢?能解释解释吗?”大家都莫名其妙,升之要他解释一下。
“这还不好理解!譬如病人,重病,病到不能再重了,已到膏肓之间,怎么办?用重药猛治?那是叫他死快点儿!只能这么办,什么也不要做,保守治疗。慢慢儿用温药煲着,好吃好喝养着,天长地久,兴许还能起死回生,康复如初?要不,绝对凶险,绝对凶险!”他翻着眼睛焦躁地说,好像大限真的已经到了。
连程颢也看不下去,责备他说:“执中,您看您都说了些什么?哪里就到这个地步了?”
他盯着程颢,好像不认得似的!半晌才幡然醒悟,叫道:“您不明白,您不明白!积重难返,积重难返。勿谓言之不预也,勿谓言之不预也!”说着话,已摇头背手,扬长而去了。
程颢虽不像刘彝那么悲观,心灰意懒,却也开出了不尽相同的药方。
张载张子厚,不是程颢的表叔兼老师吗?这位老先生祖上虽然原籍汴梁,后来却零落了,滞留在凤翔府郿县回不来,家也就落在那儿了。直到嘉祐二年三十八岁,他才进京中了进士,算来,与曾巩、苏轼、章惇他们都是同年。做官,也是去的地方。这么一种身世、经历,见的、体验的都是底层的实情,他当然也赞成非变革不可。无奈,书读得多了,有些食古不化,那处方就难免开得古怪了。他说:“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又说:“仁政必自经界始。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为政要是不恢复三皇五帝的那些老法子,就都是扯淡。而要复古,关键是恢复井田制。否则,同样是扯淡。他到哪儿都这么说。连神宗接见他,开的也仍然是这套药方。那时主张恢复井田制的,也倒不止他一个。李觏在扬州酒店题的诗,不也是这样说的吗?
大宋遗事 第七十二回(4)
表叔的思想,程颢过去并不十分重视,不过一笑而已。可跑了一趟回来,面对那么严重的局面,程颢的想法已经有些变化。他开始重新考虑表叔的意见,隐隐觉得,要解决当前的问题,法先王之治,恢复井田,怕还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既然也主张法先王之治,那么,他与安石似乎还有共同语言?尽管内里的东西,并不完全一样。但一来,安石的措施还没有出台;二来,他自己的思想也还没有最后明晰;最后,也还没到揭牌的时候。至少,他们暂时还可以相安无事。程颢,似乎还可以跟着再走一段?
条例司内部的交流整合还没有最后完成,外面的反击声浪可就渐渐甚嚣尘上了。无非是说条例司无事生非,再就是抱怨诉苦,说下去的专使怎么怎么无视地方当局,颐指气使啦,等等。好在朝廷似乎早有准备,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来,并不买账,说说也就了了。
只有子厚的事,稍微复杂一些。人家攻他目无朝廷,行为怪诞,全无钦差大臣的礼仪尊严。
状子是由进奏院密奏直接送给皇上的,并没有经过中书,连安石他们也全蒙在鼓里。
神宗看了状子,将它递给安石:“爱卿知道吗?这是怎么回事?”
安石知道什么?一脸的茫然。
“告的章惇,说是行为怪诞,全无礼仪尊严,有辱国体。”神宗想起是密奏,没经过中书,这才解释道。
安石赶紧看那密折。到知道是怎么回事之后,仍然无法回答神宗,他不了解情况呵!只好如实回答:“这事微臣尚未听说,是否容臣等了解之后,再回复陛下?”
皇上倒也没说什么。
回来一问子厚,子厚半天也没想出自己究竟犯了什么事,只觉着冤。
最后,还是惠卿提醒他:“子厚,您是不是在待人接物上有什么不检点的地方?”
“不检点?什么不检点呢?我不想见的官儿,再怎么着也甭想见我,这是有的。”子厚回忆说。
“您一般在什么地方见人?穿戴些什么?”惠卿心细,对子厚也多少有些了解,问得特到位。
“也没有一定之规。看不上的那些东西,驿站见的时候多。穿戴嘛?戴隐士帽、道巾,穿直裰、背子,都有。”子厚满不在乎地说。
大家看见他那样子,益发觉着好笑,都忍不住笑了。
连安石也忍不住笑道:“这就是了。钦差大臣见地方长官,不穿戴官服,人家能不说话吗?”
“大人,这也不能完全怪我。他们巴巴地要见钦差大臣,连我打坐炼气的时候也来搅人,我能穿什么?我不告他们非礼打搅,他们倒告我目无朝仪?这不是倒打一耙吗?”子厚理直气壮,大家又都笑了。
安石一向也不大讲究,心里倒也喜欢子厚的率真与任性。可既然为官,而且做了条例司的官,注定会因为变法而成为许多人的靶子,就不能不严格自律,以免贻人口实了!他婉转地劝道:“我也正纳闷呢!不过,子厚,咱们既决心变法,众人难免对咱们另眼相看,更要严格要求。鸡蛋里还要挑骨头,有借口还能不说话吗?咱们总得要人家找不到借口,才好!”
子厚是何等聪明的人,一点就通。当时就表态道:“属下明白,下次一定注意!”
安石也将情况,如实报告了神宗。神宗对子厚也多少有些了解,一笑也就算了。总算有惊无险吧!
。 想看书来
大宋遗事 第七十三回(1)
议贡举乍开一锅粥
察言论自见是非心
安石的改革前提,是人才的陶冶。做了参知政事之后,他虽然不能不优先考虑亟待措置的一些事情,却也始终没有放弃这个问题。差不多就在派出使者巡视全国的同时,贡举改革也被提到日程上来了。
最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范仲淹。庆历新政,他提的十件事中,第三条不就是精贡举吗?可他这个改革,却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州县办学,有名无实,有的甚至干脆停办了;而考试科目的改造,也在一年之后完全复了旧。只有太学改造,多少有些成果。庆历的贡举改革虽然失败,但范仲淹的思路却是大体正确的。兴办学校与改变贡举考试科目,仍然不失为科举改革的两条基本途径。这一点,安石在《万言书》中已经详细论述过了。
目下最好当然还是先办学,让所有的人才都由学校选拔推荐,再参加贡举考试。可学校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好,由学校选拔推荐人才,更非一朝一夕的工夫。要想立竿见影,只能先改革旧的考试制度。
大宋的考试制度,承的是唐制,主要有常科与制科两种。制科是特殊考试,对象都是经过举荐的特殊人才,考试的时间、内容都没有一定之规,由皇上根据需要临时决定。庆历期间很活跃的那个余靖余希古,不是被人举荐参加制科,又被否决,还挨了知州一顿板子,闹出许多是非吗?苏轼兄弟后来也参加过制科考试,还考中了。常科,就是一般的进士与诸科考试了。先要由地方推荐,在州县考试中被举荐后,才能进京考试。它的考试时间与内容,都有明文规定。按规定,进士要考诗赋,兼考论、策及帖经、墨义;诸科包括九经、五经、三礼、三传、明经等,主要考帖经、墨义,检查考试者对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掌握情况。
什么是帖经、墨义呢?帖经,说白了,不过就是经典著作的填空而已!找一段经书,掐头去尾,让你填上空出的那一部分。墨义呢?就是从有关经典著作中找出一句或一段话,要你答出它的意思。与帖经一样,只要能背就行了。不同的只是,它除了要背原文,还得背下相关的注解。之所以叫墨义,原是与口义相对应的。口义就是口答经典问义,后来被取消了。
在唐代,进士考试先是只考诗赋,别的一概不考,后来才渐渐加上了策、论。又因为考策、论的时候,有些人信口胡说,有人建议应当检查参试者对于经典的熟悉程度,就将诸科考试中用的帖经、墨义办法,也用到进士考试中来了。
这种考试制度的弊病,几乎可以一目了然。范仲淹看得清楚,安石更透彻。他设想的改革,也比仲淹更彻底:一是完全废除明经等诸科考试,只留进士一科取人;二是进士考试,只考经义、论、策,再不考什么诗赋、帖经、墨义;三是增加新的实用科目。但这是大事,首先,当然得报请皇上批准;其次,还得广泛征求朝野的意见,以便使改革更趋合理,也好达到最广泛的共识。
中书几位意见大体一致,将兴办学校与改革贡举分两步走的大致设想,报告了皇上,请朝廷下诏广泛征求意见。皇上也同意,便下诏向相关官员征求意见:请他们务必在接到诏书后的一个月之内,将意见上报朝廷。
这是露脸的事情,因为具体,也相对较为简单。凡有权参与意见的,都争着说话了!
司马光自中进士到当考官,见得不少,对目下的贡举制度自然多有不满,甚至还不只是不满,简直深恶痛绝。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自古至今,取士之弊再没有比现在更坏的了!
他当然有自己的理由。
原来他看中的是古代的举荐制度,根本就不赞成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在他看来,三代取士,全都以德行为本,并不看重文辞。到汉代,虽有考试,但茂才孝廉等科还是靠的推荐,仍是品德第一。所以,那时尽管朝政一塌糊涂,但下面的民风还是很淳厚的。即使到魏晋及魏晋之后,风俗大变,浮华衰败,但九品中正制的取士制度讲究品德第一,仍然卓有成效。读书的人,谁都不敢胡来。只有隋唐兴起科举制度之后,只以文辞取人,被取者的操行品德才一塌糊涂,不堪入目了。现在要改革考试制度,实在是千载一时的绝好机会,得抓紧办。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当然是恢复古代的乡里推荐制度,将品德好的人推荐上来,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杜绝科举制度的一切弊病。他特别强调,这推荐只能由乡里的贤人官长等来实施,绝不能让州县的官儿去掌握。因为州县太大,他们根本没法儿全面了解情况,只有乡里根生土长的那些人,才真正知道实情。除此之外,也不能让京城的那些考官来全权品评参试者的操行,再决定他们是否考中。因为他们不了解情况,只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更要坏事。当然,就是乡党,也有看不清的时候。一个人的德行,不是那么好看的。就连家里的人,整天生活在一起,往往都有走眼的时候,何况别人?那么,究竟怎么办呢?
品德第一的原则绝对不能改变,只好将推荐的人改一改了。司马光的办法,是请京朝官来推荐。品级不同,可以推荐的人数也有所区别。官越大,推荐的人就越多,当然也要有限度。推荐不当,循私舞弊怎么办?可以加强监督,实行连坐。处罚一重,相信就没人再敢乱来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宋遗事 第七十三回(2)
凡被推荐的人,朝廷一律以举者多少决定是否入选。一旦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