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军旗 >

第2部分

军旗-第2部分

小说: 军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埋头研究军事理论。

  见到身为“五虎上将”的卫立煌亲自登门拜访,杨杰感到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一听到卫兵的通报,立即小跑着来到卫立煌面前。

  卫立煌笑着说:“耿光兄,我专程求教你来了。”

  杨杰说:“不敢当,不敢当。不知俊如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快请进。”

  两人寒暄着,一起走进杨府。

  卫立煌说:“听说老兄回乡省亲,小弟自当前来拜访。”

  杨杰说:“俊如兄重任在肩,还拨冗光临寒舍,真令杨某蓬荜生辉啊!”

  卫立煌说:“请老兄先带我去拜见一下令尊和令堂大人吧。”

  杨杰说:“怎么敢劳动俊如兄大驾,家父家母早已在客厅迎候总司令了。”

  见过杨杰的父母后,杨杰把卫立煌领到了自己的书房,让仆人泡上一杯普洱茶后,二人相对,坐到了藤椅上。三句话不离本行,他们的谈话很快便进入了正题。

  杨杰问:“俊如兄,前线战事如何啊?”

  卫立煌说:“不瞒老兄,虽然我们刚刚攻占了高黎贡山,但要拿下腾冲,尚需时日啊。”

  杨杰问:“我听说,我军损失惨重,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卫立煌说:“主要是重庆方面出了内奸,把我们的作战部署泄露给了日本人。我刚刚从委员长那里回来,委员长已经批准了我们的新方案,回去后就可以立即实施了。”

  杨杰问:“你打算如何取胜呢?”

  卫立煌将新的作战计划递给杨杰,说:“我准备调整作战部署,把主攻方向从腾冲一线转移到松山、龙陵一线。老兄是本地人,对松山、龙陵一带的地形一定了如指掌,所以我这次来专程向你求教,请你帮我参谋参谋如何排兵布阵。”

  杨杰感到责任重大,立即仔细看了一遍新的作战计划,然后又从公文包里找出一幅大比例尺的滇西地形图来,与卫立煌精心研究起作战方案来。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松山位于龙陵县的腊勐乡,属横断山脉的高黎贡山系,有大小20多座山峰组成。在海拔2200米的主峰峰顶上,可以从北、东、南三个方向俯瞰气候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怒江东岸的崇山峻岭与怒江西岸的松山隔江对峙,形成惊涛拍岸、高耸入云的怒江天堑。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跨过怒江后,在松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40多公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因此被美军顾问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

  杨杰看了地形图后,对卫立煌说:“我建议你让美国空军的‘飞虎队’切断日军的后勤补给,断绝日军的水源,这样不出一月,日军就会不战自败。”

  卫立煌兴奋地说:“果如老兄所言,我一定在委员长那里给老兄请功。”

  杨杰笑着说:“杨某作为*军人,不敢贪功,只求尽责,只要能早一天把小日本赶出中国,就是抛头洒血,也在所不辞。”

  卫立煌感慨地说:“*军人如果都能像老兄一样,小日本何愁不败。”

  两人相视一眼,朗声大笑起来。。 最好的txt下载网

秘密机动
5月25日夜。按照重新制订的作战计划,原本在腾冲方向担任增援任务的第11集团军所属3个军(2军、6军、71军)开始昼伏夜出,沿怒江东岸秘密地向松山、龙陵方向运动。为了保密,所有车辆都不许开灯,电台关闭,人员不得大声喧哗。

  71军走在大部队的最前面。军长钟彬就在其中。

  钟彬,字中兵,与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同为黄埔一期毕业生,交谊甚笃。在他的升迁过程中,曾多次得到宋希濂的提携。1933年1月,钟彬调任第87师第261旅第522团上校团长时,旅长正是宋希濂。这一年8月,军政部合并第87、第88师的4个补充团,成立第36师,任命宋希濂为师长。钟彬也随之前往,升任少将参谋长,主持编组训练工作。 1938年6月,钟彬又被时任第71军军长的宋希濂推荐,接任第88师中将师长。1942年1月,钟彬就任第71军中将军长,隶属宋希濂任总司令的第11集团军序列。

  此次,钟彬接到的任务是指挥71军以及临时配属的新编第29师,自攀枝花渡江,向龙陵、松山展开进攻。具体的作战方案是由钟彬亲自督战该军新编第28师(配属第6军新编39师117团)主攻松山,由该军另外2个师(87师、88师配属新编28师84团)和第6军的新编39师绕过松山,进攻龙陵县城。

  久经沙场的钟彬十分清楚,在这盘“棋局”中,松山是一个最重要的棋子,因为它是龙陵县境内的第一高峰,登上主峰子高地,不用望远镜,就能将怒江东岸孩婆山的日军阵地尽收眼底。在没有雾的天气里,还能看到横跨怒江的惠通桥及滇缅公路保山至龙陵段88公里长、像一条巨蟒一样蜿蜒盘旋的灰色路面。根据美军飞机的航测资料,日军设在松山阵地上的115榴弹炮群至少可以将怒江两岸100公里的路段全部置于炮火的控制下。它不仅扼住了滇缅公路的要冲,而且与龙陵、腾冲形成犄角之势,可以互相策应。当初,远征军之所以没有把它作为主攻方向,就是因为它易守难攻。但是,在腾冲城久攻不下、我军伤亡惨重的情况下,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及时调整部署,一方面令20集团军继续炮轰腾冲城,摆出强攻的架势,以迷惑日军;另一方面,令11集团军悄悄撤出腾冲战场,从惠通桥、攀枝花等地渡江,秘密向松山、龙陵一线运动,待部队集结完毕后,向日军发起突然袭击,以打乱日军的部署。

  想到这里,钟彬问给他开车的司机:“我们现在到哪里了?”

  司机回答:“长官,快到老六田了。”

  钟彬知道,老六田已是紧靠怒江东岸的地区,也就是说,渡过怒江,就是松山了。他在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下,从5月25日出发到今天,已是第7天,明天6月1日,部队就可以强渡怒江,向松山日军阵地发起攻击了。

  于是,钟彬向坐在他身后的报务员说:“立即给28师刘师长发电,叫他做好战斗准备,明天凌晨6点向松山发起进攻。”

  报务员答道:“是。”随即,吉普车里便响起了“嘀嘀哒哒”的发报声。

  好象一块巨石扔进了水面,迅速泛起层层涟漪一样,71军所属部队的各级电台都相继作出了回应,这也使老六田一带的通讯信号陡然增高,引起了日军设在芒市的侦听一号电台的注意。他们立即将这一新情况报告给驻守在龙陵县城的第113联队长松井秀治,松井秀治又迅速将情况通报给驻守在松山阵地上的腊勐守备队队长金光惠次郎,然而为时已晚,中国远征军的士兵们已经像潮水一样涌到了松山对岸,即将对松山守敌发起毁灭性的打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固若金汤
腊勐是松山大垭口下面的一个村寨。“勐”在傣语中是“平坝”的意思。而“腊勐”意思是“大象吼叫的平坝”。日军松山守备队(又称腊勐守备队)的司令部就设在这个寨子里。司令官是金光惠次郎少佐(相当中国的少校)。

  松山守备队共有兵力1200余人,火炮数十门,机枪百余挺,另有坦克若干,全部隐蔽在松山各个山头的地堡中。

  这些地堡是1943年日军侵占滇西后修建的。

  为修建这些地堡,日军专门从缅甸方面军派了一个工兵部队,并且为了保守秘密,连一个中国民工也不用,而是从泰国和缅甸雇佣了大批民工,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才建成。

  地堡是按照永久性作战需要构筑的。地堡建成后,日军缅甸派遣军总司令河边正三中将、第15军新任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和第56师团长松山佑三中将都曾亲自前来视察,现场观看重炮轰击和飞机轰炸试验。试验表明,数枚500磅重型炸弹直接命中地堡表面,也未能使工事内部受到什么损害。司令官们对此极为满意。河边总司令在写给南方军总司令的报告中称∶“松山工事的坚固性足以抵御任何程度的猛烈攻击,并可坚守8个月以上。”因此,金光惠次郎踌躇满志地认为,仅凭着山头上修建的那些地堡,就可以击退中国军队的任何一次进攻。

  借着中国军队秘密机动的短暂间隙,金光惠次郎一个人来到设在一个腊勐街上的慰安所,想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

  金光惠次郎刚一走到慰安所的门口,一个中年妇女便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她是这里的“妈妈桑”,负责管理慰安所里的十几名慰安妇。这些慰安妇有日本人、朝鲜人,也有中国人,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从各地征调过来的。

  妇人夸张地喊着:“哎呦,您可是好久没来了,我们这里的姑娘把眼睛都望穿了。”

  金光惠次郎仍然绷着个脸,问妇人:“这一段时间,姑娘们没有受伤吧?”

  妇人回答:“没有,没有。小伙子们都挺温柔的。话说回来,这多亏了您三番五次教训那些当兵的,他们才不敢胡闹的。”

  金光惠次郎又问:“武泽医生在吗?”

  还没等妇人回答,守备队的军医武泽少尉早已挤了过来,说:“少佐,我在这儿。”

  金光惠次郎问武泽:“姑娘们的身体怎么样?没有得性病的吧?”

  武泽少尉回答:“身体都不错。有病的我都给她们打了青霉素针,还让她们休息几天,姑娘们都念您的好呢。”

  金光惠次郎这才点了点头,继续往慰安所里走。

  妇人赶紧在前面领路。

  妇人高声喊着:“姑娘们,快出来,少佐来看你们来了。”

  几个慰安妇闻声跑了出来,笑嘻嘻地簇拥着金光惠次郎往里走。

  武泽见状,和慰安妇们开起了玩笑,说:“你们这么多人,别把少佐累坏了,我替少佐照顾两个吧。”

  慰安妇们这才跑过来两个人,一左一右,拉着武泽的胳膊进了屋。

  从慰安所出来,金光惠次郎立即赶回他的指挥所。

  一位哨兵在指挥所门口向金光惠次郎敬了个礼。

  金光惠次郎问:“真锅邦人少尉在吗?”

  哨兵回答:“在。”

  金光惠次郎“恩”了一声,低头进了指挥所。

  在这间指挥所里,除了墙上的地图、桌上的电台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面军旗。

  军旗的图案是在日本国旗的基础上加了16道红色的光芒,三个边饰有紫色流苏,木制烤漆旗杆顶部,有一个三面体的镀金大旗冠,镌刻着16瓣*,这是日本皇室的标志。

  这是日军步兵第113联队的军旗。是由日本天皇亲自授予该联队第一任长官的,因而在联队官兵们眼中,无疑是一种崇高的荣誉。而现任联队长将这面军旗放在松山守备队的指挥所里,更是对守备队连续三年获得步枪射击、火炮射击和负重攀登三项第一佳绩的奖赏。因此,联队专门委派了一个中队(相当中国的连级单位)作为军旗的护卫中队,而军旗手一般由联队中最优秀的少尉军官担任。但是,因为松山守备队是个建制不完整的部队,只有1000多人,所以只指定了一个小队(相当中国的排级单位)军旗护卫队。现在,联队的军旗手就是真锅邦人少尉。

  见金光惠次郎走进来,真锅邦人立刻站起身,迎了上来,并敬了个军礼。

  金光惠次郎拍了拍真锅邦人的肩膀,说:“马上就要打仗了,你可一定要把军旗保护好啊!”

  真锅邦人响亮地回答:“少佐,您放心吧,有我在,就有军旗在。”

  金光惠次郎强调说:“实在不行就烧掉它,决不能让中国军队缴获。”

  真锅邦人说:“我相信,日本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金光惠次郎满意地望了他一眼,赞许地点了点头。

攻击受挫
6月1日凌晨6时,天色刚刚放亮,在血红的晨曦里,空中就由远及近传来“隆隆”的轰鸣声,仿佛响起了滚滚的春雷。30架美军轰炸机从保山机场起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抵松山上空,掷下了一颗颗愤怒的炸弹。顷刻间,松山山顶火光冲天,烟雾缭绕,焦土横飞。碗口粗的树枝被炸断,树叶更像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样,铺天盖地。

  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第11集团军71军军长钟彬来到怒江江边召开了担任主攻松山任务的新编第28师誓师大会。

  钟彬慷慨激昂地对28师的将士们说:“弟兄们,俗话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就是用到我们的时候了。对面的松山上只有一支小小的日军守备队,三四百人,5门火炮,十几挺机枪,而我们有上万之众,是他们的30倍,又有美国空军的支援,拿下松山根本不成问题。不过,在昆明的时候,卫长官曾经交给我们一项任务,就是一定要夺取日军的军旗,从精神上彻底打败小日本。据情报,日军113联队的军旗就在松山上。因此,我们一定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来不及烧毁军旗。谁第一个夺取日军的军旗,官升三级。抓到一个日军俘虏,赏大洋1000元。现在,我命令:新编第28师渡过怒江,进攻松山。本人随你们一起渡江。出发!”

  飞机轰炸过后,在炮火的掩护下,28师顺利地渡过了怒江,来到了松山脚下。

  军长钟彬、师长刘又军和主攻团一营官兵喝了壮行酒后,攻击正式开始!

  钟彬在前沿指挥所里,双手举着望远镜,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一营的行动。只见身穿灰色军服的士兵们端着枪、猫着腰,时而匍匐,时而跳跃前进,像一群蚂蚁一样缓慢地蠕动着,一步步接近日军阵地。500米、200米,日军阵地依然一片沉寂。钟彬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丝犹疑,莫非日军在玩什么花样吗?但随即又自我否定了这一想法。从他亲身经历的大小百余战的经验来看,以数十倍于敌的兵力打反攻,取胜绝对没有问题。

  正当钟彬踌躇满志的时候,突然从日军阵地响起了地雷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数不清的烟柱此起彼伏,瞬间便吞没了国军士兵的身影。钟彬赶紧收回思绪,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