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在民国 >

第3部分

在民国-第3部分

小说: 在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远远地走在了世人的前面。

    苦雨斋主人在文体上给张中行的影响是巨大的。《负暄琐话》的风格明显是从《知堂回想录》那里流出来的。那组红楼的回忆文章分明有周氏谈天说地的影子,话语的方式有连带的地方。差别是前者是亲历的漫语,无关乎历史评价;后者则多了往昔的追忆,是感伤的文本,有大的无奈在里面。在周作人一笔带过的平静里,张中行往往荡出波澜,似乎更有精神的冲击力。苦雨斋的文本是绝望后的冷观,而张氏的笔触却是冷中的热的喷发,不安的悲悯和伤感的低语更强烈吧。周作人看历史和人物,不动神色的地方多。张中行却情动于中,有诗人的忧郁。所以,我更倾向于把张中行的书看成是忧郁的独语,较之于自己的老师,肉身的体味更浓些罢了。

    关于苦雨斋的主人,张中行写过许多文章,看法都是独到的。在我看来他是真正懂得自己的老师的人。在鲁迅和周作人之间,他似乎更喜欢周作人。因为那种平和与学识是自己不及的。鲁迅难学,许多模仿鲁迅的人不幸成了流氓式的人物,而追随周作人的读书人,大多是本分的边缘化者。在那个历史年代,革命风云变幻,激进队伍成分复杂,鲁迅不幸也被复杂的烟云包围着。在张中行看来,只有苦雨斋主人在相当长的岁月里保持了读书人的本色,是大不易的。周作人虽然最终落水,附逆于日本政权,可在精神的维度上,那种坚守思想的独思和寂静,确实难能可贵。至少周作人在文章的写法与精神的表达上,没有趋于泛道德化的思路,在他看来是极为稀少的清醒剂。作为一种遗产的继承者,他知道要理解苦雨斋的主人仍需时间。
第10节,
∧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如果不是张中行在20世纪90年代坚持的这条写作与思考的路向,我们对“五四”的理解也许将少了些什么。他的文字仿佛“五四”文化的活化石,展示了艺术表达的另一种可能,而且重要的是,他把这样一种路向扩大化了。

    六

    还有几个人影响了他终身。胡适的宽容、科学理性,马一浮的学识与趣味,都内化在他的世界里。我们读他晚年写下的文字,是可以看到这一点的。但在精神的层面,即哲学的境界上,他是罗素的学生是无疑的。是罗素的思想,在根本上奠定了他认知世界的基础,其一切关于人生和社会的解释,都含有罗素的影子。一部《顺生论》可以说是罗素哲学的中国版。

    当张中行来到北大时,罗素已离开中国十年了。但这个英国人的思想,还久久地回荡在北大的校园里。当年罗素来北京时,知识界的欢呼声震动着校园。许多中国学者的文字里表示了对这位思想者的敬意。因为他所带来的正是知识界急需的东西。许多年后北大人回忆当年的情形,还激动不已。到了20世纪30年代,校风依旧,那时北大的思想多元,古典的与外来的东西都并存着,非理性的与理性的,科学的与玄学的东西都在,对青年学子都有不小的吸引力。罗素的书籍在那时已译了许多,张中行是从老师的授课中了解的还是在自学中接触的,我们就不知道了。北大的学术流派虽千差万别,可是罗素的基本哲学意识在那时是被接受的。胡适虽是杜威的弟子,但在不迷信任何思想的层面上与罗素并不冲突。钱玄同的疑古,周作人的个人主义,都有罗素精神的因素也是对的。学生可以质疑老师,在那时是允许的现象,在爱师与爱真理面前,真理的价值自然是更大的。所以即便是罗素早已离开中国,北大红楼内外的气息,也还能嗅出这类思想者的气息。

    现代以来,介绍罗素哲学最多的学人之一有张申府先生。他是中共的元老之一,在《新青年》上多次推出罗素的文章。那些关于人生哲学、自然科学、伦理道德的讲演和论述,在当时的反响是巨大的。周作人的关于国家的概念的突破,就受到了罗素的影响是无疑的。张申府后来远离政治,大概和他的罗素哲学的吸收有关。主张怀疑,不去轻信,在知识界是普遍被欢迎的理念。现代以来有几个罗素的追随者是很有意思的。一是曹聚仁,自由报人,一生不盲从于什么派别,独立地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二是张中行,我们读他的书自然可以感受到此点。三是王小波,近几年的英雄般的人物,让人看到了自由理念的力量。大凡喜欢罗素的人,在他的世界里都找不到依附外在理念的孱弱的意识。独立思考,深入盘诘,冷静多于狂热,百年间这样的思想传统,一直没有被广泛注意,实在是件遗憾的事情。
第11节,
    罗素能引起张申府的注意,在我看来有几点。一是罗素的学说涉及宇宙本体的存在,讲到上苍和人,有限和无限,帝力之大与人力之微。直面着有神论与无神论的问题。还有一点,就是自主的选择,即人性的问题。不是从伦理的角度看事物,而是以人本的观点对待大千世界。张申府在1919年的《每周评论》上连载译过罗素的《我们所能做的》,其中有言:

    但要拿思想征服世界,现在就须甘心不再依傍他。大多数的人,一辈子没有多少疑问。他们看着流行的信仰和实际,就随声附和,自觉着若不反对世界,世界总要是他们的伴侣。这种舒舒贴贴的默许甘从,新的世界思想实与他不能相容。新思想必需的,是一种知识的超脱,一种孤独发精力,一种能在内里主宰世界的力量。不乐于孤寂,新思想是不能得到的,但是若孤寂至于与世隔绝,全灭亡了愿与人结合的志愿,或若知识的超脱弄成骄傲轻蔑,也必不会切当如意的得到他。对于人事的有效果的思想所以不普通,大多数的理论家所以不是趋俗合习,便是无成效,都因为既得知识的超脱又不与世隔绝,这件事大不容易。

    我想张中行是看过这样的文章的。至少从他的随笔里,我们能对照出这些思想。罗素的意识是融化到他血液里的。读罗素的最大收获,一是觉出先前人们唯道德的话语方式是有问题的,不能发现人的本然的存在。二是能在一个空旷的世界里注视问题,什么是实有,什么是虚无,都可以自行判断。三呢,是懂得人的有限性,对万能的理论持怀疑的态度。怀疑主义,乃治学的必备意识之一,所谓“大胆地怀疑,小心地求证”,就是这个意思。在这个层面上,他和胡适的思想又交叉到了一起,有了中土的意味。罗素从学理上教导他大胆地怀疑,胡适则让他体味到行动选择的意义。北大教授在此领域有贡献者,实在是太多了。

    我想罗素的人生过程,比他的学术更能吸引张中行,比如多次的婚姻选择,对教会的态度。罗素的生平传奇的色彩对青年张中行而言更为有趣。张氏后来精神上的浪漫和不为俗物所累的洒脱,都和罗素的暗示有关。我多次听他在男女爱情选择上的看法,完全是西式的,老朽的东西甚少。人是自己的主人,大可不必为外在虚幻的理念所扰。生命承受的应是自己所创造的快乐,没有自选的快乐,别人是不会赐给另一类的幸福的。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懂得他后来对政治疏远的原因。在动荡的年代,能以较为冷静的心判断事物,实在是大难的。他沦落到社会的边缘里,冷眼看着世界,成了流行色的拒绝者,都和早期北大的知识训练有关。罗素的思想被真正人生化,且流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张氏是个典型的代表吧。

    在《负暄续话·彗星》一文,张中行写道:

    我喜欢读英国哲学家罗素(1872—1970)的著作,因为就是讲哲学范围内的事物,也总是深入浅出,既有见识,又有风趣,只有板起面孔讲数理逻辑的两种(其中一种三卷本的与白头博士合著)例外。这位先生兴趣广泛,除了坐在屋里冥想“道可道”“境由心造”一类问题之外,还喜欢走出家门闲看看,看到他认为其中藏有什么问题,就写。这就难免惹是生非。举例说,一次大的,是因为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战,英政府让步,说思想自由,难得勉强,只要不吵嚷就可以各行其是,他说想法不同就要吵嚷,于是捉进监狱,住了整整半年。就我所知,还有一次小的,是租了一所房子,很合心意,就要往里搬了,房主提出补充条件,是住他的房,就不要在那里宣扬某种政治主张,于是以互不迁就而决裂。
第12节,
    上述的描述,写出了罗素的纲要,一是有自由的理念,二是有科学的意识,都是中国人难做到的。张中行其实更看重的是罗素的人性化的趣味,这在他看来,更为重要,也是大不易的。所以他又说:

    且说罗素这篇怪文,开篇第一句是“如果我是个彗星,我要说现代人是退化了”(意译,下同)。现代人比古人退化,这是怎么想的?他的理由是,由天人关系方面看,古人近,现代人远了。证据有泛泛的,是:住在城市,已经看不见充满星辰的夜空;就是行于村野,也因为车灯太亮,把天空隔在视野之外了他慨叹说:“与过去任何时代相比,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都太人功化了。这有所得也有所失。人呢,以为这就可以坐稳宝座,而其实这是平庸,是狂妄自大,是有点精神失常。”§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罗素身上的反现代的一面,对张中行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进化的不一定就是好的。新的可能是反人性的。罗素至少使他明白了智慧的意义,也明白了趣味的价值。人创造的东西,如果不能益智,让人快乐,反而使人变傻,那就要警惕的。许多年间,他在生活里遇到难题的时候,罗素的东西就会出来,成为一个向导。他的思想的许多侧面,和这位英国人的色彩是接近的。

    七

    季羡林说,张中行乃至人、逸人、超人。在当下这是最高的评语了。季羡林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因为张氏的思想是有哲学的因素的,即他是个哲人。说他是哲人,有以下的几点可以证明:一是他通读过古典的各家的理论,经史子集的重要篇章是过目过的,对儒道释的经典是熟悉的。二是能读西方的原典,了解千百年西洋的思想史脉络,思想是多元的。三是有细节里穿透本质的反诘的力量,常常在日常里体悟出人生的玄机,又无故作高明的架子。在文字里流露出天人之际的游想。在破毁信念里建立了自己的信念,卷动了精神的狂潮。我认为他能很快被读者接受,乃因为他指痛了今人苦楚的神经,给人以自省的机会,而且那语调里传达了通明的智慧的火。

    20世纪40年代,他曾办过《世间解》杂志,专门讨论佛学。佛学吸引他是因为他意识到了内心的苦,要想解决这些久久缠绕自己的难题。士大夫的文本似乎没有办法,那些文字离当下的困惑太远了,只好从印度的遗产寻找着什么。那时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自己的市场,但他却找到了佛学这条路。在他而言,这种选择似乎有种情结的因素的。印度的古人在思想上有高于中国文人的地方。从生命出发去探讨人生的意义,有切身的感觉,不是虚无缥缈的思绪。佛讲生命的大苦,要超度这些。在苦闷的人里,谁不想超脱这些呢?张中行到了青年时期,有各种苦楚的东西袭来,惶惑不知所以。后来才知道是欲望不得转化的缘故,不知如何是好。看到生老病死,美丽的凋落,生命的逝去,自己也落泪的。乡间人没有办法,只好求救在佛的面前,中土百姓突然找到了倾诉的出口,内心是有解脱的感受的。不过佛是讲逆着人生来解决问题的,要消灭人的欲望。这给他带来了惶惑。看到了佛说的苦的根源,自然有大的欣喜。但人的生命源于欲,竟然以消灭欲望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也是有自身的问题吧。他晚年写《顺生论》,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难意。在涉及佛家学说时,他讲到了这样一个观点:
第13节,
    从人生哲学的角度看,有三点很值得注意。一,佛家轻视私爱之情,可是不舍“大悲”,修菩萨行,要普度众生,这即使应该算作空想吧,如果所想多多少少可以影响所行,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想总比不想为好。二,逆常人之道以灭苦的办法,如果真能够信守奉行,精进不息,禅悟而心安理得,这种可能还是有的;修持而确有所得,这条路一定不如常人么?似乎也不容易这样说。三,定名的网罗,疏而不漏,跳出去,大难,不幸有疑而问其所以然,又常常感到迷蒙而冷酷。对这样冷酷的现实,道家的办法近于玩世不恭,只是不闻不问地混下去。佛家则不然,他们认真,想人定胜天,沙上筑塔,其精神是“抗”。胜利自然很难,不过,正如叔本华所推崇的,逆自然盲目之命而行之,可以当作人对自然的一种挑战。用佛家的话说是“大雄”,结果是螳臂当车也好,这种坚忍的愿力,就是我们常人,想到人生、自然这类大问题的时候,也不能淡漠置之吧?

    上述思想能看出他的关于信念与否的核心。从早期过于痴迷佛学到后来告别佛学,在他是经历了大的转折的。倒是中国古人的思想给了他一些启示。那就是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顺着人生而行,而不是逆人生而动。信念这东西,是要和人的基本逻辑起点相关的。由于他不久意识到了宗教的虚妄,思路就发生了巨变,不再为任何幻象所虏,坦然地面对着世间的一切。后来能不为世俗层面的成功与否所扰,独行于世,也是和他这一人生信念的建立有关的。

    我们的前人在面对死灭和困顿的时候,造出了种种的逃路,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