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死 焉知生:名人死亡档案-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自知病将不起,于是召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至榻前,嘱托后事。曹洪等顿首说:“大王善保玉体,不几日定会康复。”曹操说:“孤纵横天下30余年,群雄皆灭,只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你们共谋大事,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死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最爱第三子曹植,但他为人虚华少实,且嗜酒放纵,因此不能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只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承大业。希望你们同心协力辅佐曹丕。”曹洪等领命涕泣而出。
曹操临终前,遗命设立疑冢72座:“不要让后人知吾葬处,以防被人挖掘。”嘱毕,长叹一声,泪如雨下。须臾,气绝而死,终年65岁。时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所有的城门全部被打开,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抬出。从此,曹操之墓在何处就无人知道了。“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正平只有坟三尺,千古安眠鹦鹉洲。”南宋诗人范成大1170年曾拜谒过曹操陵,但不知他所拜的是否是真陵。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
身份:隋朝皇帝
死于:604年(终年64岁)
死因:被害
地点:仁寿宫(今陕西凤翔南)
评价:杨坚在开国之初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使国家人丁兴旺,国库殷实,促成了“开皇之治”的局面,是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但其性格多疑,不学无术,不识大体,尤其到了晚年,更是喜怒无常,滥杀无辜,最后落得被其子杀害的地步。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正月,隋文帝离开京师,前往仁寿宫休养,把朝政托付给太子杨广。年老体弱的杨坚到仁寿宫不久就病倒了,而且病势日益沉重。为了防备万一,他命内臣前往京城宣召太子。
太子杨广在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以及护卫随从的陪同下,星夜赶到仁寿宫,当天夜里就去拜见隋文帝。由于隋文帝在熟睡,杨广等人向左右宫人询问了病情,了解了一些情况后,便各自安歇了。第二天一早,杨广等人再次入见隋文帝。隋文帝躺在床上微睁双眼,有气无力地和他们说了几句话,便吩咐退下。
杨广到了大殿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到隋文帝已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而自己也将登上皇帝宝座,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提笔给杨素写了一封信,询问隋文帝死了以后,应当怎么办。杨素看完信后,马上回了一封,详细谈了隋文帝死后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没想到的是,杨素给杨广的这封信被宫人错送给隋文帝了。文帝看后大怒,痛骂杨广是不肖子孙。
这时,名为服侍父亲杨坚,实为等待他死期的杨广,在花园里碰到了一位绝色女子——隋文帝晚年宠幸的宣华夫人陈氏。陈氏是陈后主的妹妹,生得国色天香,羞花闭月。杨广见了不由得欲火焚身,兽性大发,企图逼奸她。隋文帝听说后暴怒,真正看清了杨广的真面目,他强撑着从病床上坐起来,口中不停地骂:“像这样的畜生,怎么能够托付国家大事!”并且速召柳述、元岩入宫,要他们立即起草诏书,废掉杨广,立杨勇为太子。杨素听说后急忙找到杨广,将诏谕内容告诉了他。杨广心急如焚。杨素看到这种情形,便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地讲了出来。杨广听后大喜,立即下令照办。
随即,杨广矫诏调东宫兵入卫禁中,将柳述、元岩逮捕,并以东宫卫士全部替换了隋文帝的卫士。这些卫士在大将军宇文述、郭衍指挥下,封锁了仁寿宫的全部通道。杨广又下令说,不经他允许任何人都不得出入仁寿宫。一切布置好后,杨广派左庶子张衡直入隋文帝的寝宫。张衡让隋文帝身旁的人全部离开,由他负责照管。宣华夫人陈氏及许多宫女都被赶到了别的房间内。过了一会儿,张衡从文帝寝宫内出来,大声嚷道:“皇上已经死了,你们为什么不早些报告?”众人听了,都吓得浑身哆嗦,不敢吱声。其实,隋文帝是被张衡杀死的。据说,张衡走进隋文帝寝宫,将众人赶走后,就将隋文帝从床上拉起,用刀直刺他的身体,喷出的鲜血将屏风都染红了,宫外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文帝的惨叫声。
不久,杨广即位,是为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隋炀帝。短短十几年时间,他即断送了隋文帝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大隋帝国。
txt小说上传分享
才到天中万国明:赵匡胤
身份:宋朝开国皇帝
死于:976年(终年50岁)
死因:被杀
地点:都城汴京(今开封)
评价:赵匡胤结束了五代以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重建统一中央集权国家,成为一代开国圣君。但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他的一系列集权的军政措施虽加强了皇权,但削弱了军队,使政府官僚化,导致了北宋积贫积弱,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最终国破家亡。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6年皇帝,到976年便撒手西归了。正史中没有关于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因此他的死因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成为历史上的一桩悬案。另外,赵匡胤死时,两个儿子尚在,却“传位”给了其弟赵光义,这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是极少见的。这也为后人留下了重重疑云。
《湘山野录》中记载,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天气极为寒冷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急唤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进入寝宫,斥退旁人,两人自斟自饮。酒过三巡,已是夜深了,他见晋王赵光义躲躲闪闪,显得极其害怕,自有几分得意。见殿前雪厚几寸,便用玉斧刺雪,还不时对赵光义说:“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当夜赵光义没走,留宿于禁宫。第二天天快亮时,禁宫里就传出了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消息。赵光义按遗诏于灵柩前即皇帝位。历史上所谓“烛影斧声”的疑案就指此事。有人认为“烛影斧声”也许不是疑案,只是赵光义戕兄夺位的借口。他们的主要理由是:宋太祖安排后事是宋朝的国家大事,不可能只召其弟单独入宫;用玉斧刺雪是赵匡胤与赵光义进行争斗时的状态;当时要是不这样写,这段史料也许会被封杀。
赵匡胤刚刚晏驾,赵光义第二天就即位,而且一反嗣统继位下一年改元的惯例,急急忙忙将只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继位后,其弟赵廷美被封齐王,后贬为涪陵县公,“悒郁而死”。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被封武功郡王,然而却于公元979年被迫自杀,次子赵德芳也于公元981年无故暴死。还有,赵光义曾加封赵匡胤的宋皇后为“开宝皇后”,可是在她死后却不按皇后的礼仪治丧。最让人莫名其妙的是,事隔187年之后,赵光义的后代南宋第一任皇帝宋高宗赵构没有儿子,却因梦见赵匡胤带他看当年“烛影斧声”的场面而把皇位传给赵匡胤七世孙赵玮。自此,赵匡胤的后代又统治着宋朝,直到被元朝灭亡。
以种种推测不难看出,赵光义是先弑其兄,再假传圣旨,接着即位改元,后来又害死其弟其侄,以保其皇权永固。在《宋史·太宗本纪》里这样写道:“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在这部赞美赵光义为“贤君”的官修正史中,也不难看出赵光义“杀兄篡位”的事实。
和尚出身的皇帝:朱元璋
身份:明朝开国皇帝
死于:1398年(终年71岁)
死因:病逝
地点:北京
评价: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以平民起家的,除了汉高祖刘邦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朱元璋在位期间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他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使中国封建经济在他统治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当然,朱元璋也并非完人,他最受世人口诛笔伐的做法就是屠杀功臣。虽然这种方法利于他的各种改革,但也使他的孙子建文帝在面对强敌时,竟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最终落得悲惨结局。
朱元璋的晚年生活颇不寂寞,朝廷之事,只要不是太重要的,他都放手让孙子朱允炆去处理,而自己则待在后宫想享一下晚年的清福。年近70的朱元璋依旧多情,宠幸上了一个宫女小张氏,居然又有了一个女儿,这就是朱元璋众多子女中最小的一个——宝庆公主。朱元璋老来得子,爱之甚切,将她奉若明珠,百般呵护。
朱元璋是在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的秋天病倒的。一开始,他病得并不严重,虽躺在床上,却也经常下地活动。朱允炆等人来看他的时候,他有说有笑,看不出一点儿有病的样子,而且他还曾单独向朱允炆传授了自己的治国策略。
这年冬天,从西安传来消息,朱元璋的二儿子秦王朱樉病死。次年二月初,又从太原传来消息,朱元璋的三儿子晋王朱棡病死。虽说朱元璋早就知道他们两个身体一直不好,而且对他们两人生前的所作所为也很是不满意,但是,毕竟他们是他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朱元璋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自此病情开始加重。
5年前,长子也即太子朱标病逝,5年后,二子、三子又相继病死。现在,还剩下的四子燕王朱棣实际上就相当于朱元璋的大儿子了。而朱棣也是朱元璋所有儿子中最有才智的一个。这不能不让朱元璋为自己性格柔弱的孙子朱允炆担心。为此,他专门给燕王下了一道手谕:朕观成周之时,天下治矣。周公告成王曰:诰尔戎兵,安不忘危之道也。朕之诸子,汝独才智,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尔其总率诸王,相机度势,用防边患,奠安黎庶,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其敬慎之,毋怠!让燕王学周公,而且特别表明他的任务就是防守边疆、安抚百姓,朱元璋可谓用心良苦。他又擢兵部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并谕令齐泰和黄子澄辅佐朱允炆处理朝廷一切事务。而且,他还提前颁下了遗诏:待驾崩之后,太孙允炆嗣位,诸王各自镇守属地,一律不准回京。
朱元璋还想为朱允炆多做点事情,可是不行了。自四月中旬起,他常常处于昏迷之中。即使偶尔醒来,他的神志也很不清楚。这一年五月初九傍晚,一直昏睡不醒的朱元璋忽然睁开了眼睛。他把朱允炆叫到了身边,再次告诉了他一些治国之道。朱允炆听完后,张嘴想问点什么,但最终没有问出来。他看着满头白发、形容枯槁的爷爷,实在不忍心让他再多说了。这时,朱元璋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直咳得整个腰身都成了一个弧形。朱允炆赶紧过去为朱元璋抚背。许久,朱元璋的喘息才略略平止。
这时,小张氏抱着宝庆公主走进了朱元璋的寝殿。看到女儿,朱元璋眼睛一亮。他伸出两条瘦骨嶙峋的胳膊,想最后再抱一抱她,但未能如愿,他的胳膊已经没有一丝力气了。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五月初十,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崩殂,终年71岁。他被葬在南京城外紫金山南麓的孝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五月十六日,朱允炆在南京即位,是为明惠帝,也称建文帝。但是,朱元璋死前的良苦用心没有奏效,而其大杀功臣的效果却立竿见影。在他死后的第二年,朱棣便率军南下,朱允炆的军队人数虽然占优,但臣无良臣,将无良将,最终落得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下场。明朝
闯王:李自成
身份:明末起义军领袖
死于:1645年(终年39岁)
死因:被杀
地点:湖北通山九宫山
评价:李自成在总结斗争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农民的迫切要求,提出“均田免赋”的革命口号,从而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明朝。但是他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缺乏战略远见,滋生骄傲情绪,产生麻痹思想,对山海关这样的战略要地没有派得力将领去攻占。而且起义军只知流动作战,没有建立较稳定的根据地,撤出北京后,无立足之地,最终导致失败。
明朝被推翻的同时,关外的清军大举南下。驻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勾结满族贵族,联合向农民军进攻,李自成仓促应战,结果大败。撤回北京后,李自成即在明皇宫大殿里举行即位典礼,接受文武官员的朝拜。第二天一大早就率军离开北京,向陕西方向撤退。吴三桂和清军将领阿洛格联合率军追击,起义军遭受巨大损失。
李自成退出西安,率领一群残兵败将,来到了湖北通山县境内的九宫山下。此时已人困马乏、疲惫不堪了。于是,李自成便决定在山下扎下营盘,进行休整。
扎下营盘后,李自成带领着28名护卫人员到山上察看地形。可是,当行至半山腰的时候,却突然听见四处响起喊杀声,此起彼伏,紧接着,从山上不断滚下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原来,他们遭遇了当地地主武装。李自成势单力孤,28名亲兵先后被杀害后,他也死在了一个叫程九伯的暴民手中。
不过,坊间曾盛传李自成其实没死,而是出家做了和尚。
清人何璘的《书李自成传后》说:“余以澧志不备,周咨遗事。有孙教授为余言:‘李自成实窜澧州。’因旁询故老,闻自成由公安奔澧,其下多叛亡。至清化驿,随十余骑,走牯牛坝,在今安福县境,复弃骑去,独窜石门之夹山寺为僧。”何璘还说,李自成削发为僧后,取法号“奉天玉”,人称“奉天玉大和尚”。据说,何璘在实地考察时,曾遇到过一位服侍奉天玉和尚、口音似陕西人的老和尚,他曾出示奉天玉和尚的遗像,看上去很像史书中所记李自成的模样。
“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康熙
身份:清圣祖
死于:1722年(终年69岁)
死于:心血管病
地点:北京畅春园
评价: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也是一位相当精明的皇帝。守成之中,兼寓创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