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哈军工传 >

第75部分

哈军工传-第75部分

小说: 哈军工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明德说:“这得先简单说说风洞发展史了。德国人在1908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回流式风洞,鉴于小型风洞的误差总是影响航空科学的发展,每个国家都希望有大尺寸的风洞。又是德国人,在1917年建造世界第一个大型风洞,德国当年有强大的空军,受益于他们的先进风洞技术。
  美国人在1927年建造了直径为20英尺的大型风洞,可以做整机试验,1931年又建造了更大的全尺寸风洞,不再是做模型试验,而是把整个飞机安装在风洞中进行研究了。从此,美国风洞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了,取得许多重大研究成果。比如,通过几百次吹风试验,很快发现在发动机上安装一个重量很轻的整流罩,就能轻而易举地把飞机时速提高20英里。
  苏联也很厉害,早在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年,就建造了第一座整机试验的全尺寸风洞。听说,斯大林称赞苏联风洞是‘打败希特勒的一颗重磅炸弹’呢。”
  

25 教风严谨 卢庆骏名师出高徒(4)
平时沉默寡言的马明德讲起风洞来如数家珍,滔滔不绝,陈赓听得入迷,最后语气坚定地说:“你和岳劼毅教授都是空气动力学专家,现在要考虑搞中国的风洞了,咱们军工学院一定要有风洞,从小型开始,得快点干。”
  马明德笑笑,他是个性格内向而平和的人,建造中国人自己的风洞是他梦寐以求的志向,可那需要钱啊,军工有那个能力吗?不管怎么说,陈院长对风洞感兴趣,这让马明德兴奋莫名,他半宿睡不着,长吁短叹,辗转反侧,想想自己已经38岁了,已近不惑之年,坎坷的人生之路,往事不堪回首啊。
  1915年,马明德出生于北京,父亲马文蔚在北洋政府交通部供职,是学富五车的读书人,文章极好,闲时爱好金石雕琢。长子的降生,如天赐美玉,按照中国人“玉不琢,不成器”的传统,父亲要让儿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马明德不负老父厚望,193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成为这所江南名校的好学生。1937年夏,他回北平家中度暑假,正赶上“七七”事变,古都陷落,马明德亡命天津,又乘船到青岛,转火车回到上海。8月13日,日寇进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由徐家汇迁入法租界,在战乱岁月的惶恐不安中,马明德于1938年毕业,在父亲的资助下,赴美留学,一年后,他就获得密歇根大学航空工程硕士学位。随后他前往美国东部特拉华州的伯伦克飞机工厂实习,那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小厂,却禁止外国人进入该厂的技术设计室。望着玻璃窗里面的美国工程师,马明德深感弱国留学生备受歧视的那种无奈和忿懑。既然学不到真正的航空技术,又何必在大洋彼岸空耗时光?国内的抗战如火如荼,他再也等不下去了。
  1939年底,马明德回到上海,当时几所私立大学竞相礼聘他去执教,他却不堪忍受日寇统治下的亡国奴气氛,又不屑去英法租界过“孤岛蜗居”的日子,就婉拒了朋友们的好意。
  1940年6月,婚后第五天的马明德夫妇,悄然离开上海,前往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碧波,铜锣湾的高楼,都吸引不了马明德,在美丽贤惠的妻子蒋祖绮的理解和支持下,他决心以自己的航空工程专长去报效多难的祖国。
  他们在香港稍作停留就乘船去越南海防港,经陆路的小火车一路颠簸进入云南省。马明德在昆明找到国民党政府管理航空的下属机构,他的要求很简单,他想去内迁到云南的中央杭州飞机厂工作。
  “愿意去就去吧。”国民党官员耷拉着眼皮,漫不经心地给马明德开了张介绍信,委任他为工程师组长。
  中美合作创办的中央杭州飞机厂,为了躲开日军铁蹄,千辛万苦地搬迁到中国与缅甸交界的山区小县。
  马明德有一股“不到黄河心不死”的韧劲,为了自己痴爱的航空事业,他在昆明无心留恋,又和夫人朝行夜宿,饱尝艰辛,直奔中缅边界的大山,那里毕竟有自己国家的飞机厂呀。马明德终于见到了那个偏僻小县城里的飞机厂。命运似乎要残酷地折磨我们年轻的飞机设计师,就在几天前,日本飞机越过中缅边境,炸毁了这个可怜的飞机厂。
  望着被毁坏的设备,马明德欲哭无泪。飞机厂的负责人告诉他,跨过边界向南50公里有个叫八莫的缅甸小镇,那里还有该厂的飞机发动机装配厂。马明德心中豁然开朗,赶到八莫后,他的职务是负责该厂发动机试车工作。马明德全力以赴,建设试车工作台,他按照美方设计的图纸,亲自抓土建工程,每天和工人一起,满身泥土,满脸汗迹,在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航空工程技术基础。
  然而缅甸战局越来越糟,英军节节败退,仰光沦陷。八莫发动机厂奉命拆下主要设备,撤回昆明。至此,中央杭州飞机厂仅存的最后一个分厂也宣布解散了。来自浙江的工人们痛哭流涕,大骂那些党棍们把好端端的工厂给毁了。在危难的时候,马明德很冷静,他决心保住这批技术工人,有了人,就不愁造不出飞机,他带领一大批技术工人离开了八莫,投奔贵州省大定,那里还有一个发动机制造厂。大定和缅甸的八莫一样,也是生活艰苦的蛮荒之地。马明德把自己交给了中国的航空工业,义无反顾地带着妻儿钻进大定的穷山沟沟里。
  到大定厂后,马明德担任机工科技师。没干多久,马明德带来的那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受到排挤,最后连他自己也不能幸免。5个月后,大定厂方给了他一纸去广西柳州修理厂的调令。
  国难当头,国人还热衷于钩心斗角,多年来怀着航空救国理想的马明德彻底绝望了。马明德心力交瘁,明显地见老了。这一次,他不再痴迷飞机厂了,悲愤之下,他带着陪他吃苦受难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来到战时陪都重庆。此时,上海交大刚在重庆复校开课,他被母校聘为教授。在刚开办的航空系中讲授“应用空气动力学”等三门新课,课余种菜自给,生活清苦。
  日本投降后,马明德全家随交大迁回上海,他潜心于学问,又增开新课,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其中有后来的哈军工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甘。
  在交大的几年,马明德多次建议校方建造风洞实验室,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教育界,谁还会去关心风洞这种虚无缥缈的问题?肚子才是最大的风洞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5 教风严谨 卢庆骏名师出高徒(5)
陈赓给了马明德信心之源,哈军工给了马明德希望之火,他埋藏于心底那个建造风洞的夙愿,就像一堆被点燃的干柴,熊熊燃烧起来。1953年1月,马明德把全家从上海搬到哈尔滨,他是个埋头苦干的学者,对事业的执著追求远远超过对生活的要求,老教师“过三关”的问题,他不那么敏感;可他很幸运,患难与共的贤内助始终支持他,那时候,蒋祖绮在学院图书馆里工作。
  1953年春天,空气动力学教授会成立,岳劼毅教授任主任,马明德教授任副主任兼空气动力实验室主任。系领导鼓励岳劼毅、马明德两位教授:“陈院长已经下决心了,一定要把风洞实验室搞起来,系里也把基建规划上报院基建委了,你们就不要担心经费问题了,赶快弄出个建设方案吧。”
  说干就干,制订方案的核心人物是岳劼毅、马明德、庄逢甘、罗时钧四位教授,大家一致推举实践经验丰富的马明德为风洞建设的总指挥。四个人经过几次讨论,提出了初步实施计划,主要内容是先建造两座实验段直径为米的回流低速风洞,一座是开口的,编号为一号风洞;另一座是闭口的,编号为二号风洞。等这两个风洞建成后,再建一座实验段截面为80毫米×80毫米的超音速风洞,编号为三号风洞。
  5月中旬,四位教授的方案获得新上任的系主任唐铎和苏联顾问的支持,但技术细节尚需进一步研究。
  马明德拿出当年在云贵高原投身飞机制造业的那股拼命精神,吃饭、走路,都想着风洞,连做梦也是风洞,风洞成了他的命根子。蒋祖绮忧郁地观察丈夫的饮食起居,生怕他累倒了。1953年夏天,为了调查哈尔滨市有关工厂的加工能力和当时市场上的金属材料,马明德四处奔波。好在他有个好助手叫纪士玶,这个青年助教是个精明能干的小伙子,常常劝马明德:“马主任,你动动嘴就行了,跑腿的事儿交给我们来干!”
  纪士玶于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论辈分自然是马明德的学生,解放前夕是中共上海地下党员,他不仅政治觉悟高,且业务能力很强,在马明德的指导下,这位从来没有见过风洞的年轻人很快成了风洞迷。他心痛身体瘦弱,体质亦差的马老师日夜操劳,总是主动地抢挑重担。
  当时摆在马明德面前的最大困难是螺旋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建国初期,中国尚不具备制造金属螺旋桨的条件,如果采用飞机上现成的螺旋桨,又难以与发动机、转速、风速完全匹配。螺旋桨做不出来,风洞建设就会告吹,怎么办呢?马明德苦苦思索。那天唐铎主任来看他,又把岳劼毅、庄逢甘、罗时钧三人请来,大家一起研究螺旋桨的问题。马明德说:“我考虑很长时间了,又查了一些资料,走访一些单位,觉得可以用木头来代替金属,制造木质桨叶。”
  岳劼毅有点惊讶:“木质桨叶的强度够吗?”
  马明德说:“关键要选最坚硬的木材,还要有一套特殊的加工工艺。”
  唐铎说:“马主任这个设想是另辟蹊径,不错啊,系里再研究一下,为你们当当参谋。另外,你们还有什么困难,也及时提出来。”
  从来不向领导提要求的马明德,这一次不客气了,他说:“主任啊,我缺人手,能不能给我调几个手艺好的老技工呢?”
  “要什么样的老技工呢?”
  “首先要找会刻制桨叶的高级木工,还要找高级钳工和车工,做平台得有好手艺才行。”
  “赫拉少!”唐铎满口答应,一高兴,顺嘴溜出一句俄语,他笑笑说:“系里尽快解决调人的问题。”
  唐铎和系里领导再三研究,又征求部分专家的意见,最后向空气动力学教授会提出“自己动手,制造木质螺旋桨,由试制第一片开始,取得经验。测试合格再往下制作”的要求。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秋天到了,经过大半年的调研和准备,一、二号风洞的设计工作正式开始。马明德从系里调来他在南京时就十分熟悉的助教刘千刚,与纪士玶一起,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实验员们也积极参与,主动帮助打打下手。
  马明德和两位助手精心设计,精心绘画,纵向三分力台式机械天平的设计尤为费力,要绘出测风速、风向、阻力、升力等各种状态下的结构图。昼夜奋战几个月,两个风洞的全部工程图纸400余张终于完稿,在实验室里摆了一大摞。一头埋在图纸中的马明德不知不觉地送走了1953年。
  那天马明德正在低头审查风扇总图,因为一直找不到高级木工来刻制浆叶,心里有点烦躁。不知道什么时候陈赓走了进来,大家看到院长,都纷纷站起来,马明德竟浑然不知,还在低着头审图。
  “嗬!成绩不小哇!”陈赓高兴地扫视着满屋摆的图纸说,马明德闻声站起来,陈赓走过去,握住马明德的手,用力摇了几下: “我给你报喜来了,马主任!”
  马明德还没明白过来,风洞才开始建造,报什么喜呀?
  陈赓笑嘻嘻地说:“你要的高级木工和车工,咱学院里可没办法解决,没这样的能工巧匠呀。我给哈尔滨市委王一伦书记写了信,请市政府帮助在全市的工厂里寻找,现在找到两位,据说名气还不小呢,明天到你这里报到,所以我先给你报个喜信噢。”
  马明德恍然大悟,感激地望着陈赓,光是嘿嘿儿地笑,心里有一箩筐话却说不出一句。为了建造风洞,院长亲自帮助在全市寻找高级技工,我们的好院长啊,您工作那么忙,还挂念着这样小的一件事,我们不把风洞建造起来,怎么对得起您啊!
   。。

25 教风严谨 卢庆骏名师出高徒(6)
哈尔滨市有名的巧木匠吴相亭和八级老车工姜延栋兴冲冲地来见马明德,虽然他们不知道风洞为何方圣物,但党和政府调他们到哈军工工作,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荣光,使两位朴朴实实的老工人红光满面,乐得合不拢嘴。
  马明德把风洞铁壳体的加工交给纪士玶去办,他自己集中精力和吴相亭等人研究桨叶的加工工艺。他们选择坚硬的核桃木料,再把它变成合乎技术要求的螺旋桨叶片,这种复杂活儿,连见多识广的吴师傅也没有做过。马明德综合有关资料,和吴师傅反复做试验,使木料的抗拉力、抗阻力、抗扭力和木料的胶合、加温、脱脂、干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逐一得到解决。然后又亲自带着实验员煮木料,指导吴相亭按着图纸刻制桨叶。经过近5个月的摸索,第一片合乎要求的木质桨叶终于刻制成功,这在中外风洞建造史上是个创举。接着吴相亭一鼓作气,将12片桨叶全部制成。
  与此同时,马明德指导车工姜延栋加工其他零件,又领着院实习工厂钳工张志敏、张旗中等师傅在新竣工的1500平方米风洞实验楼中安装风洞,吊装风扇,装配天平和电机。
  风洞壳体在哈尔滨铆焊厂加工,厂方不懂怎么干,一定要哈军工派人指导。马明德去了几次,而纪士玶则要天天和工人们在一起流汗,负责指导和监督壳体加工,这两个风洞壳体共用去60吨钢板。
  庄逢甘教授是个理论家,他完成了风洞风扇的气动计算,机械设计则由老师马明德一手包办。风洞天平由学院实习工厂加工,钳工车间副主任左雪农抓得很紧,一有问题就去请教马明德。
  春雨秋风,寒暑更替。马明德和他的助手们整整苦干了一年零三个月,其间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付出的心血汗水,一言难尽。与马明德搭邻居的顾懋祥教授常常看到早出晚归、面容憔悴的“风洞教授”,总是说:“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呀!”从南京军事科学研究室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