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唐朝那些事儿 >

第3部分

唐朝那些事儿-第3部分

小说: 唐朝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孤皇后哪里睡得着?她一直在房间中守候,等老公一到,马上哭拜在地。高颎、杨素也在一旁不停说好话,打了不少圆场。不知为什么,一看到独孤皇后,杨坚就涌出满腔柔情,想生气也生不起来,也乐得找个台阶下。当晚,居然又喝酒作乐起来。
  数日后,杨素利用一次进宫赴宴的机会,见到了独孤皇后。三杯下肚,杨素漫不经心地夸赞了晋王几句,说晋王最像皇上,借此来试探皇后的态度。
  这话算是说到皇后心坎上了。独孤氏当下就表态说太子如何如何不好,晋王如何如何好。
  杨素也不含糊,马上就攻击了太子很多不是,申明了自己立场。
  皇后见杨素亮出了底牌,也乐的增加了一个如此强力同盟,便密令他回去多加准备,帮助皇上完成废立太子的大业。
  。 最好的txt下载网

7、废黜高颎(1)
尽管受到皇后、杨素的双重怂恿,尽管杨坚本人也早就对杨勇不满,但废立太子之事过于重大,行事老辣的隋文帝仍没敢轻举妄动。
  他需要评估:一旦废立之事公之于众,会有多少人赞成?多少人反对?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什么?需要提前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将风险控制到最小?这些问题不搞清楚,杨坚心中就没有底。
  此时,最让文帝头痛的还不是杨勇,而是高颎。因为在杨坚王朝,高颎的地位实在太特殊了。
  当杨坚还是宰相时,高颎就追随着他,是帮助他完成以隋代周的最大功臣。
  隋王朝建立后,高颎不光为杨坚推荐了杨素、苏威、贺若弼、韩擒虎等股肱重臣,而且还对内搞管理,对外掌征伐,鞍前马后忙个不停。甚至连建国以来最为重要的平陈战役,都是由他来亲自指挥的。
  以上事实,既可看出高颎的能力,也可看出杨坚对高颎的器重与信任。
  为了褒奖高颎的丰功伟绩,也为了拉近君臣距离,杨坚特意让高颎的儿子娶了杨勇的女儿。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隋文帝万万没想到,一旦要涉及废立太子,此事反成了障碍。
  考虑良久,文帝决定还是先跟高颎沟通一下。毕竟高颎身为当朝宰相,绕是绕不过去的。至于措辞,文帝采用了第三人称,以表明并非自己的观点:“晋王妃子梦见神仙对她说,晋王必得天下。你怎么看?”(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很明显,无论于公于私,高颎都不可能赞成此事,遂长跪着说道:“长幼有序,万万不可废!”(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
  皇上闻言后沉默不语,就此结束了沟通(上默然而止)。
  如果说,“长幼有序”这个理由还算冠冕堂皇,不足以断定高颎是###的话。那么,下面一件事就更明显了。
  不久后,文帝选拔了一帮高官子弟,想全部充作禁宫侍卫。
  高颎跑过来说,如果皇上把强壮的人都选走了,东宫(太子宫)那边恐怕就没人可选了(高颎奏称,若尽取强者,恐东宫宿卫太劣)。
  杨坚很不高兴:“我经常走动,侍卫不强壮不行。太子要那么多强壮的人干嘛?况且,父子都是一家人,分什么皇宫,东宫?”
  高颎真是多事!皇上自家的保镖安排关你屁事?你倒是一心为太子着想,但你要牺牲皇上利益,杨坚他能高兴吗?能不怀疑你是###吗(盖疑高颎男尚勇女,形于此言,以防之也)?
  高大人的所作所为,独孤皇后了解的清清楚楚。她明白:此人不可能被言语说服,要废掉太子,必须要先废掉他(独孤皇后知颎不可夺,阴欲去之)。
  由于担心杨坚不忍下手,皇后便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向皇上吹枕边风,以离间其君臣关系。
  当她听说高颎夫人去世的消息时,立即心生一计,对皇上道:“高颎年纪大了,不能没有夫人,皇上为何不替他再娶一个?”
  皇后的心思,当然是想以续弦为名,在高颎身边安个耳目。
  皇上不明就里,以为皇后一片好意,立即就找来高颎商量。
  不料高颎却痛哭流涕地说道:“臣年纪大了,退朝以后,唯有斋居念佛聊以度日。至于续弦一事,感谢陛下关心,但实在对不起,臣现在没这个心思。”(颎流涕谢曰:“臣今已老,退朝之后,唯斋居读佛经而已。虽陛下垂哀之深,至于纳室,非臣所愿。”)
  杨坚看高颍不乐意,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过了一段时间,高颎的爱妾生了一个男孩。皇上听到消息后非常高兴,皇后却非常不悦(至是,颎爱妾产男,上闻之极欢,后甚不悦)。
  皇上觉得奇怪,就问皇后原因。
  皇后答道:“上次皇上想为高颎续弦时,他不是说终日在斋居念佛吗?既然斋居念佛,又怎会生下儿子?我看,他是因为喜欢小妾,当面对皇上撒了谎。您还能相信他吗?”(后曰:“陛下当复信高颎邪?始陛下欲为颎娶,颎心存爱妾,面欺陛下。今其诈已见,陛下安得信之!”)
  “哎呀,可不是嘛!皇后不说,我差点忘了!”皇上立即由喜转怒。
  杨坚虽然雄才大略,但却有两个明显缺点:一是偏信夫人之言,二是生性多疑猜忌。皇后的高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上由是疏颎)。
  又有一次,志在四方的隋文帝准备###高丽国。高颎认为时机不成熟而力谏不可。但皇上不仅没听从,还命他作为元帅长史,辅佐汉王杨谅(杨坚第五子)出征。

7、废黜高颎(2)
这次安排跟上次伐陈时如出一辙,三军名义的主帅是杨谅,但实际发号施令的却是高颎(上以汉王年少,专委军于颎)。
  很遗憾,由于天气恶劣和疫病流行,大军最终无功而返。更糟糕的是,高颎因为心怀至公,办事不避嫌,对杨谅的很多建议都没有采纳(大概高颎觉得杨谅的观点比较幼稚),把这位名义上的主帅搞的很恼火(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谅所言多不用,甚衔之)。
  回来后,杨谅便对独孤皇后哭诉道:“孩儿差点就被高颎杀了。”(及还,谅泣言于后曰:“儿幸免高颎所杀。”)
  皇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即加油添醋对皇上道:“高颎本来就不想去,只是迫于皇上压力,才勉强为之。他心中有情绪,自然不能成功。你看看,你儿子已经被他整得颠三倒四了。”(后言于上曰:“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
  皇上勃然大怒,终于有了废掉高颎的意思。
  而接下来的王世积事件则为皇上提供了借口。
  王世积是朝廷另一重臣,时任凉州总管,官拜上柱国。当时,王世积一个旧下属因为有罪,想到王世积处避难,但未被接纳。于是,该下属便向皇上揭发,说王世积讲过几句想谋反的话。
  杨坚立即把王世积抓了起来,进行审讯。在严刑拷打之下,王世积又招供,说高颎曾经告诉过他一些皇宫内的密闻(宫廷黄色笑话?)。如此一来,不光王世积被诛杀,高颎也因此被免职了。
  以上过程见于正史记载。
  但此事若深究起来,疑点不少:
  其一、皇上怎么会因为一个有罪之人的一面之辞(明显是空口无凭),就轻易诛杀朝廷重臣呢?
  其二、王世积有什么必要要把高颎牵扯进来呢?
  其三、废黜高颎的理由更是荒唐,居然是泄漏了皇宫中的密闻。似乎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嫌。
  不过,如果我们对背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就会发现隋文帝此举其实另有深意。
  王世积出自北周名门,因为高颎的推荐,在杨坚篡位之后,转而为隋朝效力。
  但王世积却并不领杨坚的情,曾私下向高颎说道:“我们都是周朝臣子。现在国家灭亡了,该怎么办?”(尝密谓颎曰:“吾辈俱周之臣子,社稷沦灭,其若之何?”)
  从这里至少可以看出两点:
  其一、王世积与高颎关系非同寻常。
  其二、王世积不服杨坚。
  因为心中对杨坚不满,王世积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拒不参与朝廷之事(由是纵酒,不与执政言及时事)。
  老谋深算的杨坚看出王世积有消极对抗情绪,心中恼火,便故意说王患有“酒病”,把他招进宫中居住,让太医为其“治病”(上以为有酒疾,舍之宫内,令医者疗之)。
  皇上这么做,其实是在委婉地警告王:你如果继续以喝酒为名消极对抗,我就一直关你在宫中。
  王世积看有麻烦,便谎称“病”好了,这才得以脱身(世积诡称疾愈,始得就第)。
  此事之后,皇上难免对王有了些看法。
  征高丽之时,王世积与汉王杨谅同为行军元帅。也就是说,师出无功,他也有很大责任。再加上王与高颎关系非同一般,皇上难保不会浮想联翩:会不会是因为高颎与王世积勾结起来,消极怠工(王世积曾有以喝酒为名而消极怠工的不良记录),才导致征高丽失败?
  如此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王世积事件的实质是:杨坚是在追究征高丽时,高颎、王世积消极怠工的责任。所谓的“谋反”、“宫禁之事”等等,纯属罗织罪名。
  当然,高颎之所以下课,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在于他在皇位继承人的争斗中,陷的太深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8、如愿以偿
最大靠山的倒下,让皇太子深深感到了兔死狐悲的寒意。再加上耳目们频频送来的各种紧急密报,国家的二把手终于意识到大祸即将来临。
  接下来该怎么办?有谁能够帮忙?
  母亲是指望不上了,但他尚对城府极深、还未公开表态的父亲抱有一丝幻想。
  杨广那小子有什么本事?不就是会装穷卖乖吗?奶奶的,你大哥我也会!
  杨勇说干就干,连夜叫人在自家后院盖了一些茅草房,铺起草席,自己穿着粗布衣服就睡在上面,也来装穷。这是明招。
  此外,杨勇又找了一个神汉,搞一些木偶巫毒什么的,诅咒那些希望他下台的人。这是阴招。
  从以上举措看,杨勇的行为真可称得上可笑了。但就在这些看似幼稚可笑的举措后面,却隐藏着一颗惶恐到极点的心!
  杨勇的装穷自然瞒不过老谋深算的杨坚。他一眼就看出如此反常的举动,表明太子已经获知了对他非常不利的消息(高祖知其不安)。此时的隋文帝,在皇后和杨素的双重鼓动下,已经断然下了更立太子的决心。他现在操心的不是废不废太子的问题,而是废立太子时会不会出什么变故的问题。因为杨勇二十年的太子生涯,培育了不少朋党。虽然高颎已被免职,但谁又能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跟着太子走呢?
  于是,当时住在避暑行宫仁寿宫(位于今宝鸡市麟游县)的杨坚让倒太子派的积极分子杨素回京师(长安)去探视太子,其用意不言自明。杨素自然摸准了杨坚的脉,也算是“不辱使命”,故意坐在太子门口而不进去,让太子在客厅傻等。时间一久,太子耐心给磨没了,见到杨素,什么粗话脏话都出来了。回去后,杨素禀报道:“杨勇脸色非常怨恨,说不定会有什么变故,望陛下多加提防。”
  “说不定会有什么变故”,一语道穿了杨坚心病。皇上不得不当机立断:事情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搞不好太子要起兵谋反。
  应该说,作为老一辈政治家的杨坚,他的担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消息走漏,局势实际上已经非常紧急了。就算杨勇没有胆子造反,难保他手下的人不为自己利益而铤而走险。
  于是,皇上出手了。
  第一、他派出大批人员对太子进行“监视”。名为监视,实为控制。
  第二、太子府中的人,凡是职位在侍官以上的,全部调走。
  第三、把###的中坚人物苏孝慈调到浙州当刺史。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动,连傻瓜都看出太子已经失势,皇位继承权马上就要易主了。此时,太史令(管天文历法的官职)袁充跳了出来,说:“臣夜观天象,皇太子应该被废掉。”杨坚很不屑地答道:“天象很早就出来了,只不过群臣不敢说罢了。”言外之意无非两点:其一、你老兄反应也太慢了吧。其二、以前不敢说话的群臣们,现在你们尽管大胆地说。
  这阵儿,太子已被牢牢控制,想反反不了,想走走不脱。要废掉他,只需要一个罪名即可。
  杨广也不失时机地出招了,他重金收买了杨勇最信任的近臣姬威。姬威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旦太子有什么过错,就马上报出来。一时间,京师天天都流传着各种版本的关于太子缺点的传闻,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然后,杨广又威胁姬威写了一封书面告发信。这样,太子的罪名也就有了。
  杨坚算准太子差不多已被搞臭,就从度假的仁寿宫回到京师,朝会群臣,并故意说道:“我刚刚回到京师,本该喜气洋洋才对,怎么却反而闷闷不乐呢?”直到此时,杨坚都不肯主动提及此事,而是希望群臣能够自己报上来。
  吏部尚书牛弘是个正直的人,回答道:“都是为臣的不是,让皇上担心了。”
  牛弘的回答显然驴唇不对马嘴。杨坚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对太子府的官员道:“我每次回京师,都很没有安全感。昨天晚上我拉肚子,本来想住在后院靠厕所近的地方,但却怕有紧急的事情(指担心太子府的人造反)发生,所以又转移到前殿。难道你们非要把国家搞垮才甘休吗?”
  杨坚于是喝令左右,将太子府一干人马统统拿下,又让杨素把太子的过错对大臣们加油添醋地宣讲了一番。
  之后,杨坚作总结性发言:“我很早就看出这个儿子不是块当皇上的料(现在明白他为什么要重点栽培杨广了吧),皇后常常劝我废掉他(把责任先推到皇后身上)。我因为他是我在平民时生的,排行又最大,一直希望他能渐渐改过,所以容忍到了今天(显示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听说杨勇曾经指着皇后的侍女告诉别人说这些早晚都会属于他(多半是独孤皇后的诬陷)……”之后,杨坚又娓娓道出一大段杨勇坏话,最后下结论,废掉太子是为了安定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