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香残燕子楼 >

第24部分

香残燕子楼-第24部分

小说: 香残燕子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禹锡曾在埔桥住了月余,以汤药调治父病,看看稍有好转,才不得不含着热泪恋恋不舍地告辞父亲,北上长安的,不料此行竟成了与父亲的永别。

  刘禹锡面对这噩耗,不禁痛哭失声,泪流满面。虽然他内心对父亲的病故是有所预感的,但没想到事情发展竟会这么快。本来刘禹锡是个懂得医术的人,他几次为父诊治,早就怀疑父亲得的是肺膈病,也就是肺癌。“风痨臌膈”历来是医学最为棘手的顽症。风即中风,即脑血管病,痨指肺结核,臌指肝腹水,膈指肺、食道及胃部的癌症,这些病即使是名医孙思邈再世也都束手无策,孙思邈曾对卢照邻的风病一筹莫展。所以,刘禹锡为父亲开过的一些方子不过只是拖延时日而已,哪能使他痊愈?

  刘禹锡匆匆赶到扬州友人府中,抚着父亲的灵柩放声大哭,悲痛至极。父亲一生均为下层幕僚,前年刚刚得到一官半职,日夜操劳,呕心沥血,才上任二年就魂归西天,连苏州都没有返成,更不用说叶落归根,再回洛阳故居了,想到这里刘禹锡又泪下不绝了。

  刘禹锡当晚便写了一篇悼文,将父亲一生的理想抱负及坎坷经历一一叙出,其中特别是提到权德舆曾在给刘禹锡的一封信中,赞扬其父刘绪有“万石君之遗风”,在悼文中称其父既为慈父又为严父。说起“万石君”,此人乃汉朝人,姓石名奋,为朝中大臣,有四子。他教子有方,既慈又严。四子后来均官至二千石,再加上其父官位也是二千石,所以景帝就赞扬他一家加起来为“万石”,称石奋为“万石君”。他教子之严是有名的。据说有次幼子犯了错误,他便自责有过,不吃不喝,以此自惩。权德舆认为刘绪在教子方面也同石奋一样,既慈又严,且将来刘禹锡前途一定更加辉煌,所以才以美称“万石君”赞刘绪。 

  刘禹锡的祖上世居洛阳,其祖坟也在洛阳。他原先是准备将父亲归葬洛阳祖坟地的,但派人去洛阳同祖母联系后,带来祖母的意见是:祖坟地形状狭小,恐难再次葬人,不如另择他处。刘禹锡便改变主意,将父亲葬在荥阳的檀山原,好在那里离洛阳也不远,丁忧居家时,随时可去坟上看看。

  刘禹锡丁忧之初,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母亲卢氏从苏州接来洛阳。母亲原本是范阳人,因遇安史叛乱才随同父亲逃难到南方来的。北人不惯南方水土,虽南居已有四十余年,现今已是六十五六岁的人了,数次向儿子要求重回洛阳。刘禹锡便亲返苏州,将母亲卢氏接回,让她同祖母一同居住,两位老人也好有个照应。

  刘禹锡在洛阳居住的房子,可谓“陋室”。此室位于洛阳故宅的后园东侧,室虽小,环境倒十分清幽,四周芳草丛生,青苔连绵,所见皆为绿色,映入眼帘之中,尤能沁人心脾。

  刘禹锡居住在陋室中,每天读书练字,但因为父守丧礼制所定不能写诗,所以几乎辍笔。但在贞元十二年(796)八、九月间丁忧时期,他写了杂文《讯 》。这篇文章借自己同流亡农民的交谈,表达了他对当时弊端的不满,以及希望实现政治改革的意愿。从中可以看出刘禹锡后来加入“永贞革新”队伍的思想基础。

  事情是这样的:刘禹锡由扬州北上,“过徐之右鄙,其道旁午,有旷增增,扶斑白,挈羁角,赍生器, 荷农用,摩肩而西。仆夫告予曰:‘斯宋人、梁人、毫人、颖人之道者,今 复矣。’”刘禹锡路过徐州时,目睹很多流亡的农民扶老携幼返回故里,看见有许多农民,结队蜂拥着朝西行进。

  刘禹锡的仆人告诉他说:“这些都是宋、汴、亳、颍等地的流亡农民,现在已欲重返家园了。”

  刘禹锡有些惊讶地向流民们发问:“听说你们所去地方的新官名叫董晋,他上任不过月余,你们对他了解吗?是听到有什么招抚流民的文告颁发吗?有什么减免赋税和劳役的条例发布吗?有救灾赈灾的实施方案吗?原来的那些如同耗子一样的贪官污吏逃走了吗?那些像疯狗般的地方军阀被撵走了吗?”

  流民们一齐回答刘禹锡说:“您所说的这些,一项都没有听说过。不过董晋节度使他的驻地是汴州,那里是我们地区的政治经济的中心。他过去当宰相时,能够统一政令使农民安定,现在一定会用仁慈的办法来解救我们。他的助手也曾在京城里打击豪强,必定也能用法令来保护我们。我们就根据这两条理由回来了,能在他管辖的地区生活,这已是我们的福分,、何必再要等到看见事实的那一天呢?”

  董晋在德宗贞元五年至九年任宰相,后调东都留 守,贞元十二年七月,为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汴州刺史、宣武 军节度使、宋毫颖观察使。董晋到达任所沛州刚过一个月,过去流亡在外地 的农民就争先恐后地赶回家乡。而他们并没有听到汴州有奖励回乡生产的文 告、有减兔赋税和劳役的条例、有救济和补助流亡农民的办法,但他们听说 新任命的节度使在过去当宰相的时候,能不烦扰人民,统一法令,这次来汴 州一定能减轻赋税负担,解除百姓的痛苦,“必能以仁苏我矣”;他们还听 说董晋的属官曾经主管过京兆尹所属的县份,能够惩办那些欺压人民的豪 强,现在一定会用法令来保护百姓,“必能以法卫我矣。奉斯二必而来归, 恶待事实之及也!”因此,这些过去流亡在外地的农民是信奉上面所说的两 项必然的推断而回家乡去的,何必要等看到事实呢?对于这件事,刘禹锡深有感慨:“行积于彼而化行于此,实未至而声先驰,声之感人若是之速欤!然而民知 至至矣,政在终终也。。。。。。民黠政颇,须理而后劝,斯实先声后也。民 离政乱,须感而后化,斯声先实后也。立实以致声,则难在经始;由声以循实,则难在克终。 操其柄者能审是理,傅先后终始之不失,斯诱民孔易也。”

  刘禹锡听完流民们发出这段议论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看来,一个官员在别处的所作所为能不胫而走,为天下人所共知。此地的政绩还未做出,而声誉却骤然而起。可见为官的无论在何时何地,他的一举一动均为民众们所瞩目,今后得多为百姓做有益的事啊!”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 白季庚病逝
当初,白季庚因衙州别驾任满,由观察使皇甫政推荐,以检校大理少卿,兼襄州别驾(襄州辖地相当于今湖北襄阳、谷城、光化、南章等地)。因环境生疏,白季庚只身赴任,将白居易母子安置在离徐州不远的符离。在符离县,白居易不忘父嘱昼课赋,夜读书,间又课诗,与同辈的贾悚等畅论古今,颇有少年心高气盛之语,相约长安会考,一战而霸。符离的水泊湖岸、古寺石桥都留下了这些年轻人的足迹。

  白居易跟随移官襄阳的父亲离开了符离集,诗人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年的春天,父亲就在襄阳官邸病故了。白居易便不得不匆匆赶往襄阳料理父亲的丧事。

  父亲的去世,这对白居易的打击非常大。当时,白居易无力安葬,只得把父亲的灵柩寄在襄阳城南,然后护送家人又回到了符离故居。白居易这一次来符离,度过了四个春秋。由于重孝在身,其间他和湘灵没有重温昨天的故事,诗人的人品是高尚的。但他把对湘灵的思念后来写成了千古名篇《长相思》却是不争的事实:“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这首《长相思》和《江南好》奠定了白居易在词创作上的地位,他和李白同被认为是当仁不让的“词家之祖”。

  父亲去世,白居易家庭的经济情况变得非常困难,生活几乎艰难维持。可是,诗人在这样穷困的生活中,得到了接触人民的机会,使他真实而确切地了解了农民的生活疾苦。他说:“一夫不田,天下有受其饿者;一妇不蚕,天下有受其寒者;斯则人之性命系焉,国之贫富属焉。”他憎恨为官作宦的人们生活太奢侈了,想改变这一极不合理的现象。白居易后来之所以确立“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应该讲,与他在符离集的生活是分不开的。白居易在符离期间写下很多诗文,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邺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这首诗读来十分亲切,好象听诗人叙家常一样,如怨如诉,有思有盼,感情凄楚而又热切。但诗人所言的决非个人或一家人的遭遇,而是想到了同时代人们的遭遇,对*不安的社会,表示了不满和痛恨。

  襄阳是大诗人孟浩然家乡,望着诗人隐居的鹿门山,白居易想起这位穷悴终身的诗人,不由得感慨万分,写下《游襄阳怀孟浩然》诗: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幸。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白季庚去世后,白家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就压在白居易之兄白幼文和白居易身上。幸好白幼文得任饶州浮梁县主簿一职。他既要分出俸禄以养家煳口,还要为其弟白居易前途功名而操心。白居易服丧满后回到符离不久,就举家移居洛阳。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