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叶剑英在关键时刻 >

第38部分

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第38部分

小说: 叶剑英在关键时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粉碎“四人帮”后(17)
叶剑英不仅这样说,而且身体力行,主动退位让贤。1977年11月,他在广州松园宾馆赋诗一首:“四面青山列翠屏,松园终不老闲身。会当再奋十年斗,归读阴那梅水滨。”诗中表达了他早已萌生的退位之意。1979年,他鉴于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已重新确立,党中央的领导机构已趋健全,特别是年富力强的同志已挑起了重担,便给中央政治局常委逐个做工作,要求同意他退出中央的领导岗位,但中央仍希望他留在领导岗位上。1981年春节,他欣然命笔,写出“宏观代谢依新陈,接力华年一代兴”的诗句,以抒情明志。1982年5月,叶剑英在和几位中央领导人的一次谈话中,特别谈到三国时期蜀国在接班人问题上的教训。他说:“蜀国那时也有个干部接班的问题。‘蜀中无良将,廖化做先锋’。诸葛亮晚年,不放手选拔使用年轻的接班人。后来,诸葛亮很急,好容易发现姜维是个人才,让姜维做了接班人。蜀国人才的老化问题,接班问题,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自从井冈山以来,五十多年了,多年征战的干部都老了,现在需要大力培养选拔接班人。”他还谈到,在干部选拔问题上要“知人善任”。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总结了两汉四百多年兴衰的历史,归结为能否做到“知人善任”。我们要以历史为鉴,一定要把各级领导班子配备好,我们老年人就放心了。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叶剑英发言再次强调了这一问题,他说:“唐朝诗人李商隐曾经用‘雏风清于老风声’的诗句,称赞他的后辈的诗才。意思是说,后来者居上,年轻的会超过年老的。可以说,这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基本规律。希望新上来工作的年轻同志,同老同志亲密合作,挑起重担,奋勇前进。我今年八十五岁了,年老多病,做事已力不从心,从党的事业着想,我曾多次要求退出领导岗位。在中央没有决定我退出之前,当尽力而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党的十二大没有同意他退出领导岗位的要求,他服从党的决定,以“鞠躬尽瘁”的精神,顽强地为党事国事操心,还坚持到外地视察,解决四化建设中的问题。
  但是,叶剑英退位让贤的愿望并未改变,而且越来越强烈。1983年2月,在他担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期将满之际,他又写信给人大常委会,请求不再提名他为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候选人。五届人大常委会,考虑了他的身体状况,这一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复信给他,表彰了他历史上为党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高度评价了他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直到1985年9月,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根据叶剑英的请求,同意他退出了他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所有领导岗位。全体代表高度赞扬他为促进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新老交替,促进党的事业的发展作出的模范表率作用。
  全会在给叶剑英的致敬信中对他在几十年革命斗争中,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献身精神,在复杂斗争转折关头所表现出来的非凡的革命胆略,对他好学深思、勤奋工作、照顾大局、团结同志的高贵品格,作了高度概括和评价,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对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