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

第2部分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第2部分

小说: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江……”毛泽东没走几步,值班卫士追了上来,在他身后轻声说:“主席,总理的电话。”毛泽东倏忽转身,大步奔回自己的办公室。
  周恩来总理的电话内容是:朝鲜战争。
  对朝鲜半岛发生的那场局部战争最先作出反应的是美国。
  六月二十七日,在战争爆发的第三天,美国政府就运转了它的战争机器,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对北方城市狂轰滥炸。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占中国领土台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接着又命令美国陆军在朝鲜参战,从此,美军的坦克碾碎了朝鲜大地。
  美国把我国台湾和朝鲜半岛这两个毫不相干的地区扯在一起,同时采取严重的军事步骤,公然干涉中朝两国的内部事务,显然有其战略上的考虑。冷战开始以来,野心勃勃的美国一直把这两个地区视为在远东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桥头堡,尤其是把中国的宝岛台湾当作自己“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美国总统杜鲁门还贼喊捉贼地叫嚣:“对韩国的攻击已无可怀疑地说明,共产主义已不限于使用颠覆手段来征服独立国家,现在要用武装入侵和战争手段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共产党占领台湾,就会对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和在这一地区履行合法而必要职责的美国部队构成直接威胁。”
  美国政府不顾台湾的地位已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日本投降后的现状所肯定的事实,无理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企图阻止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大业。
  毛泽东在六月二十八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庄严宣告:“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毛泽东还一针见血地指出,“杜鲁门在今年一月五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
  七月上旬,北京中南海。
  毛泽东的新居菊香书屋东厢房烟雾缭绕,宽大的书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当年他用这些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四大家族。此时的毛泽东正衔烟而立,默默注视着窗外的茫茫夜色,伟岸的身躯一动不动,如山停岳峙。面对风云诡谲的世界局势,原准备脱掉军装的毛泽东又在思考着一个新的军事课题。
  天将五更,月移星稀,中南海的多处灯光都已熄灭了,惟独丰泽园的灯光还亮着,常常是亮到东方红、太阳升的时候。长期的战争生活,使毛泽东养成了夜晚工作、白天休息的习惯。这固然是毛泽东个人的生活习惯,但也无意中帮了身边工作人员一个忙——他夜间审批的文件,可以交给别人白天去处理,犹如倒班的流水作业,时间差带来了高效率。正像毛泽东自己所说,他一个人改变了生活习惯,能够换来别人工作的方便。
  美国干预朝鲜内战的行为本身已经侵犯了主权国家的权利,而更让所有中国人愤怒不已的是,美国干预朝鲜内战的第一反应居然是针对中国。就在我国政府发表声明的同时,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领袖们正在密切关注时局的变化,连日来不断与中央军委的领导同志研究我国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的局势。
  周恩来和聂荣臻正襟危坐,注视着沉思中的毛泽东。毛泽东手里的香烟冒出蓝色烟雾,缭绕不绝。他弹一弹烟灰,踱到地图前,看着地图右上方战火犹酣的朝鲜半岛和半岛中部长约二百五十公里的三八线,若有所思地说:“孙武子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场战争将如何发展,需要严密注视,应作好战局恶化的准备。”
  “麦克阿瑟是个战争狂,一闻到硝烟味中枢神经就兴奋,有人说他是中了战争的梅毒。这个亡命徒积极主张发动侵朝战争,已命令驻日陆军第八集团军沃尔顿·沃克中将入朝指挥作战。这个沃克据说是得克萨斯州人,性烈好斗,外号叫斗牛犬。”总参代总长聂荣臻介绍道。
  “不能小看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下去会很快威胁到我国的安全和远东的和平,还可能引起世界大战。”毛泽东以他那军事家的机敏,预感到朝鲜战争有升级扩大的可能,他告诉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应该立即召开军委会,研究加强我东北边防问题,以作未雨绸缪之计,包括研究安排部队调动问题,建立指挥机构以及后勤保障问题。”
  

第一章 火烧鸭绿江(2)
“美国杜鲁门总统下令出兵台湾海峡,又称台湾地位未定,这无异于向我下了宣战书,迫我必须应战。”周恩来面带忧色说,“四野作为军委的战略预备队入关南下后,东北地区只留下一个四十二军搞经济建设,兵力十分空虚,可以说那里是有边无防!”
  东北布兵较少,并非军委主席毛泽东的疏忽。当时他主要考虑到北边有坚强的后盾苏联老大哥,南边有兄弟邻邦朝鲜,两国与我们的关系很好,都是一家人,在那里不需要放太多的部队,因此就把四野的主力调到南方去了,为下一步解放台湾作准备。
  沉默半晌,毛泽东又点燃一支烟,询问道:“恩来之意,是否是说暂缓解放台湾,移兵北上,为朝鲜局势突变作准备?”
  周恩来点点头:“一旦朝鲜战局逆转,我无后备军,便会措手不及。为了保卫国防,保卫家门,总参正在考虑派得力的部队加强东北边防。”
  “你们总参打算用哪个部队?”毛泽东问聂荣臻。
  “作战部研究了几次,考虑用原四野的十三兵团,即驻防河南的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和驻防东北的四十二军。”
  “为什么考虑用十三兵团的部队?”
  “因为这几支部队东北人多,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打过仗,对东北地理情况熟悉,对与东北相似的寒冷气候也完全能够适应……”
  “这个想法好,调四野过去是对的。”毛泽东吮着嘴唇,然后问,“炮兵呢?”
  “准备用佳木斯的炮一师,河南的炮二师,安东的炮八师。”
  毛泽东微微颔首说:“战争一旦爆发,很难预料发展到什么程度,什么规模。要立即调整战略重心,抽调部队保卫边防,准备防止东北边境出现的危机情况。一个是调兵,一个是选将,你们要好好研究一个方案。”
  “这支部队可以叫东北边防军。”周恩来说,“我与朱老总、林总、罗荣桓同志研究,建议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劲光为副司令员,肖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调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任第十三兵团司令员。”
  “那好啊!你们还要考虑一下第二线的兵力问题,作好打大仗的准备,作好进行一场空前军事斗争的准备。要有备无患,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用而无备。”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站在时局的高处,走在事件的前端。毛泽东高瞻远瞩,巧夺先机于对方,迅速果断地组建东北边防军并屯兵于鸭绿江畔,为我国后来的出兵援朝争取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毛岸英:看来,美国佬真要插手朝鲜半岛和我国台湾的问题。
  北国刚刚进入绿肥红瘦、草长莺飞的时节,湘江之滨的湖南省会长沙已是烈日当头、一片葱茏葳蕤的盛夏景象了。
  尽管太阳已经落山,但溽暑炙人的余威犹在,三湘大地热气蒸腾,晚霞的氤氲好像在燃烧。素有“火炉”之称的古城长沙,整座城市宛似被罩在蒸笼里。苍茫的暮色中,汽笛一声长鸣,一列满载乘客的特别快车在长沙车站起动了。车过浏阳河大桥,速度逐渐加快,犹如一条摇头摆尾的巨龙,喘息着冲出三湘大地,向北方、向江汉平原、向祖国的首都北京疾驶。
  软卧车厢里,有一位身材颀长、相貌英俊的青年男子凭窗而坐。他望着远处闪烁跳跃的万家灯火,望着渐渐远去的故乡热土,依依情思涌上心头,俊朗的脸上满是凝重的离愁。这个年轻人就是时任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的秘书兼翻译——毛岸英。
  毛岸英,谱名毛远仁,曾用名杨永福,为杨开慧所生,是毛泽东的长子,一九二二年十月二十四日生于湖南长沙。毛岸英出生时,正值中共在湖南建党初期,又因毛家住在小吴门外清水塘岸边,所以毛泽东给英俊可爱的头生儿子起了这样一个响亮好听而又寓意深刻的名字。
  列车驶出市区,窗外明灭闪烁的灯火逐渐隐去。毛岸英的双眸从车窗移到车内。孤寂漫长的旅行,最容易引发人的缱绻情思,离京一个多月了,毛岸英此时想起了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刘思齐端庄文静的倩影浮现在眼前——
  “岸英,这回去南方出差,你可要照顾好自己哟!”这次离京南下前,刘思齐一边给毛岸英打点行装,一边不无遗憾地说,“你见到了外婆,一定要代我向她老人家问好。这次我不能去看望她,请她原谅。要不是还在上学,我和你一块去拜见老人家该有多好啊!”
  毛岸英赶紧劝慰道:“外婆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知道你上学走不开,不会怪罪你的。等你完成了学业,咱们再一起去看望她老人家。”
  毛岸英这次南下是公私兼顾,他随苏联代表团来到武汉,给李克农当了几天翻译后便匆匆赶往长沙探亲。在湖南省委招待所住了一夜,这位“少年舍家游,思乡昼夜起”的青年游子吃完早饭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学宫街外祖母家。
  

第一章 火烧鸭绿江(3)
毛岸英的突然出现,使望穿秋水的外祖母悲喜交集,舅父舅母也兴奋得涕泪俱下。岸英一把抱住外祖母,孩子似的撒起娇来,用当地土语喃喃:“外婆,外婆,我好想你啊!”接着又抱住外祖母的胳膊失声痛哭,“妈妈,妈妈,你好苦哇……”
  外祖母从岸英那英俊秀气的脸上,依稀辨出亡女杨开慧的倩影,不禁一阵感叹唏嘘,她抚摸着岸英的脑袋说:“让孩子哭几声妈妈吧!”
  五月二十五日(农历四月初九),是外祖母向振熙老太太的八十寿辰。这一天,毛岸英遵照父亲的嘱托,在杨家举办了一个小型庆祝会。他首先对各位来宾表达谢意,接着宣读了毛泽东和江青写来的贺信:
  向老太太尊鉴:
  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寿,因令小儿岸英回湘致敬,并奉人参、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贺之忱,尚祈笑纳为幸。
  敬颂康吉!
  毛泽东
  江  青
  一九五○年四月十三日
  向老太太一边听着一边频频点头表示高兴,并对岸英说:“别看你爸爸是个大人物,他也有赤子之心。要是你妈妈还健在,那该多好呀!”
  毛岸英念念不忘二十年前死在敌人屠刀下的母亲,外祖母的一句话,又加重了他的思母情怀。在舅舅、舅妈的陪同下,毛岸英来到板仓给母亲扫墓。他在“毛母杨开慧墓”的石碑前扑地跪倒,泣不成声地哭道:“妈妈,儿子回来了,真的回来了!妈妈,我是岸英呀,岸青也会来看妈妈的。可是,妈妈,我没有把岸龙看好……”
  除了看望外婆、祭扫生母之墓以外,毛岸英这次回湘还有一个使命——专程到韶山看望那里的父老乡亲们。
  韶山是父亲的诞生之地。二十五年前,父母曾经带着三岁的毛岸英、抱着出生不久的弟弟回到故里小住。当时年幼,如今回想起来已记不清老家是个啥样子了。毛岸英为了加深对乡情的感受,特意在毛氏祠堂的门板上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就踏着晨露去瞻仰祖父的旧居上屋场,在父辈住过的房间里流连、沉思,总是舍不得离开。
  临行前,父亲特意叮嘱他,一定要到大坪乡唐家坨看望祖母的娘家人。文运昌、文南松等老人在棠佳阁正厅摆开酒席,热情款待远道而来的毛岸英,他们举杯祝祷:“岸英,你是祖母的娘家亲,常言道: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岸英贤侄的到来,我等生平难得,来,为毛主席健康长寿干杯!”谦恭懂事的毛岸英没有坐下,一直以晚辈的身份站着向老人们敬酒祝福!
  正当毛岸英与乡亲父老互致问候、欢聚一堂时,李克农发来了加急电报,催他赶快回京。六月二十五日,朝鲜爆发了内战,李克农拟秘密访苏,政治上绝对可靠而又精通俄语的毛岸英成为这次密访行动不可或缺的随员。毛岸英接到电报,旋即结束了家乡之行,匆匆北上。
  列车平稳而有节奏地向前行进,不时响起通过桥梁的呜呜声。车厢顶棚的电风扇孜孜不倦地摇头晃脑,送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凉风。“长沙沙水水无沙”,毛岸英品尝一口用长沙水泡出的君山毛尖茶,然后仰坐于沙发上,开始翻阅当天的报纸。
  “各位旅客,你们好!现在播送重要新闻——”列车播音员清脆而庄严的声音打断了毛岸英的思绪。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六月二十八日严正指出:杜鲁门二十七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于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美国政府的这种暴力掠夺的行为,并未出乎中国人民的意料,只更增加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因为中国人民许久以来即不断地揭穿美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霸占亚洲的全部计划,而杜鲁门这次声明不过将其预定计划公开暴露并付之实施而已。事实上,美国政府指使南朝鲜李承晚傀儡军队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进攻,乃是美国的一个预定步骤,其目的是为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越南和菲律宾制造借口,也正是美帝国主义干涉亚洲事务的进一步行动……
  朝鲜内战爆发后,毛岸英一直关注着南北双方的战争态势,更担心着北朝鲜的命运。听完列车上的新闻广播,毛岸英联想到近两天看到的时事报道,不禁心潮起伏,不能自抑。时局的突变使他仿佛又置身于欧洲战场,眼前飘起了烽火硝烟,耳边响起了枪炮轰鸣。他的目光转向窗外,夜色阑珊,除了天幕下隐约可见的山峦轮廓之外,什么也看不清。但是毛岸英却仿佛看见了中南海菊香书屋彻夜不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