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往事-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堑墓叵挡⒉换嵴饷粗毕怠
先不管这个子婴在史料上留下什么样的记载,单看胡亥对他的态度就能分析个一二,他的身份绝对不会和胡亥太为直系。因为当初胡亥大杀宗室之时,把所有可能威胁自己地位的人全部干完,子婴能活着,说明他和皇位的距离非常远,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所欲清除的亲戚之列,反而能站出来劝谏不要滥施诛杀。
有人说子婴是扶苏的儿子,我觉得这纯粹胡扯,胡亥连姐姐妹妹都毫不客气地送她们归西,扶苏的儿子会能留他活着,并且给他机会跑到面前叽呱叽呱叫唤?
因此,这个人只是胡亥的本家。
就在胡亥大开杀戒之时,这位仁兄也时时刻刻胆颤心惊的隐忍着,装着糊涂、充着愣,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能不走路就不走路,硬是熬了过来。在那非人间的日子里,胡亥和赵高的一举一动让这位仁兄恶心至极,但也毫无办法。就在这隐忍过程中,一些有些良心的大臣开始慢慢向他靠拢。直到赵高逼死胡亥,大臣们心里的天平彻底倾斜到子婴的身边。只需一个机会就能把那个太监打回原形。
而此时的赵高却顾上分析这些变化,为了不成为众矢之的,不成为被群殴的对象,赵高看中了子婴,让子婴来背秦国这口烂锅。打这位仁兄的主意,只能说赵高是瞎了他的狗眼。
赵高匆匆忙忙以平民的礼节埋了胡亥后,就立子婴为秦王。
虽然已是千疮百孔,但该有的礼节还的有。就在子婴成为秦王前,仍需斋戒五天。就在这五天里,注定了赵高的命运。
子婴叫来他的两个儿子,“赵高杀了胡亥,害怕群臣诛伐,立我为王,如果现在继位,必将受他控制,不如我装病不去,赵高一定会亲自前来,到时杀死他,然后联络大臣灭其全族。”
方针已定,三人分头布局。
继位的日子到了,赵高派人来请子婴,子婴称病不去;再请,再不去。在几次拉锯后,赵高决定亲自去叫他过来。给你脸不要脸的东西,赵高暗骂着向斋戒宫室走去,一见子婴就没好气地训斥道:“国家大事,你怎么不去?”
没有得到子婴的回答,却冲进来一群拿着武器的军士,进门后二话不说提刀就砍,把赵高和随行的人全部砍死在子婴的面前。
静静的欣赏完赵高被砍死的经过后,子婴又说了一句话,“去其家,诛其全族。”
然后几百名军士二话不说直奔赵高家而去。聚在赵高家的赵成、阎乐本准备开个庆祝会什么的,却不想迎来了全副武装的士兵。不过他们这一行为,方便了军士们的诛杀行为,不用四处乱找了。在一阵刀光剑影后,这些人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个恶心人的太监终于被赶下了舞台。
子婴称王了。
称王后的子婴本准备干些实事,重振大秦雄风。可当他推开秦朝帝国这扇巨门后,眼前的全是血腥和腐臭,刀兵和败亡,腥膻味和打斗声惊的他全身冷汗,连忙重新关上这个大门,等待命运的抉择。
事实上,他并没有等多长时间,一个多月后,刘邦站到了咸阳城门外。做了四十六天秦王的子婴,用丝带系着脖子,白马素车,捧着天子的玉玺和符节,跪在了刘邦的面前。
刘邦兵进咸阳。至此,秦国在地图上消失。
想当年,在“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百年宣传口号的指引下,大秦雄师,其气吞万里、横扫**。当年大秦帝国开动战争机器,挥动百万铁军四方征讨,开疆拓地,一统天下。而短短十五年,泱泱大秦毁于一旦。“其兴也勃矣,其亡也乎矣”,这句话用在大秦帝国真是再恰当不过。
在这十五年里,嬴政是可气的,胡亥是可恨的,子婴是可怜的。
咸阳这座古城,在不需要等待太久的时间后,将迎来新的主人。
第四章 军挺咸阳—(三)胡亥之死
就在项羽大战巨鹿,刘邦挺兵西进之时,咸阳也热闹非常。该不管事的依旧不管事,该杀人放火的依旧杀人放火,虽然东边几波人正在卯着劲闹腾,可过往的生活习惯和办事方式一时半会又改不过来,因此咸阳的局面开始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深渊滑去。
赵高杀了很多人,把那个横扫天下的大秦帝国已被折腾成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但对赵高来说,这还不够满意。因为自己还不是天下无敌,还不是老大。宫里边住的那个二球好像才是一把手,因此赵高很生气,也有了想法。
有想法的赵高准备干件大事——让那个二球出去凉快。可准备干这件事情之前,还得做个试验,试试这滩浑水有多深。这难不住赵高,因为赵太监这一辈子别的本事没有,干坏事的能力绝对算是无敌,因为他开创一个先河,为那群身体有缺陷的人树立了榜样,并且还创造了个成语。他在干坏事这方面真的很牛逼,如果要对坏人下个等级的话,赵高算是超特级闻名无敌天下第一大坏蛋。
这天早朝,他把一头鹿拉进大殿,对胡亥说,“这是一匹马”。
胡亥不是瞎子,但他是个傻子,因为他根本没弄明白赵高这句话的含义。在后代有个成语来形容赵高的行为很贴切——颠倒黑白,在后代有个罪名描写赵高的行为也很贴切——欺君,然而胡亥没弄明白。
胡亥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了马。”(李斯死后,赵太监当了丞相)
在得到胡亥这个回答后,赵高并不紧张,因为到此时才是他试验的开始。赵高回头问左右大臣,大殿安静异常,大臣们缄默不语,过了一段时间后,很多人开始附和赵高,“这的确是一匹马”。
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可胡亥没感觉到,他的第一感觉是自己的眼睛可能出了问题。
当然,很多人也并不是所有人,也有个别人没有附和赵高,当庭就提出了反对意见。可这些仁兄没想到的是,只在几天后他们的脑袋全部都挂在了城墙上。
赵高这种胡作非为的行为虽然很放肆,但他并不怕。杀人的理由太好找了,这对赵高这个流氓来说简直不算是个事,并且此时的胡亥从不过问自己杀了谁,只会问最近没杀谁。不过这样一来,大臣们更怕赵高了,也更没人敢说话了。胡亥连鹿和马都分不清了,你还去说啥呀。
对赵高而言,这次试验是成功的。通过这次成功的试验,他准备着手干件大事。还没来得及动手,两条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项羽灭王离降章邯、刘邦过武关抵峣关。
赵高害怕了。这个太监一直以来在胡亥耳边吹风,说什么“关东盗毋能为也。”而现在这些“毋能为”的贼盗却开到了咸阳边。赵太监害怕了。因为他也怕那个二球找自己麻烦,因此推说有病,待家里不上朝。
怕啥来啥,纵然装病也没能躲过胡亥的责问。要说胡亥来找赵高问罪也不没有经过什么思想活动、心里斗争而来的,只是因为一个梦而已。胡亥梦见一只老虎吃了自己一匹马,这让胡亥很不爽,不爽的胡亥就想找点事做,也想给赵高寻点事情做,因此派人以有关盗贼的事情去指责赵高。
这一下,赵高真的害怕了。赵高这个坏人的名号绝对不是白给的,因为这个害怕了的太监准备再干件坏事,这件坏事干完,自己就成极品坏蛋了。
就在胡亥很不爽的同时,赵高叫来了自己的做女婿咸阳令阎乐(赵高应先有女儿后被阉割),弟弟赵成(也是个太监)商量,商量的内容很胆大——废掉胡亥。
干这种事情,对别人来说很难,可对赵太监而言那却比较简单,和吃饭睡觉这种日常生活没多大区别。自己因为这些天来一直在杀人,朝里边有些想法的都被干完了,自己动动屁股,剩下那帮人巴不得追过来闻,因此那些大臣几乎可以排除在考虑之外。唯一的困难就是胡亥身边的护卫们,不过就这么个小小的问题是难不到赵太监的,找个由头就能明目张胆地干这件有前途的事情。
由头找到了。这天赵高叫宫廷里的内应告诉胡亥说有一大群强盗来了,因此命令阎乐发兵追击。阎乐带住兵了,可赵高又有些不放心阎乐了,为体现人文关怀,就把亲家母(阎乐的母亲)接到自己家中给看了起来。这一下,不管阎乐愿不愿意都的跟着干了。
抓强盗的阎乐带着一千多人直奔望夷宫而来,这里住了一个人,就是胡亥。抓强盗能抓到皇帝身边,真可谓有才。不过赵高这个借口实际也不是胡说的,因为就胡亥这一年多来的杀人行为来看,他完全具备强盗的资质。
在宫门口,阎乐把卫令(守门的头)抓了起来,并且还不失时机地冲他开了个玩笑,“强盗都跑进去了,为什么不阻止?”
卫令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反驳道,“防卫严谨,强盗怎么敢闯进去?”
卫令的话还没有说完,阎乐就用行为告诉他,强盗就在眼前。因为阎乐二话不说就把他砍死在阶前。
卫令死的实际一点也不冤枉。胡亥那个大强盗天天就在他眼皮底下进进出出,他却视而不见;眼前阎乐这个小强盗都和他说了半天话了,竟然还不知道。就他的智商和他的眼神,能在胡亥手下混这么长时间,应该说死的一点也不冤枉。
阎乐杀了卫令,带着人就冲进了宫殿,一边走,一边四处射箭。里边的人跑的跑、窜的窜,也有几个不长眼的过来搏斗,不过都被阎强盗轻松搞定。
就这样阎乐轻轻松松就进了胡亥的卧室,正在床上睡觉的胡亥一见有人向自己的帷帐上射箭,非常生气,起来大呼小叫地让身边的人上前搏斗,可那帮人一个个躲在角落里筛糠,就是不过来。
不过还有个宦官陪在胡亥身边,没有走开。胡亥逃到内室,这个宦官也跟了进来。胡亥扭头问这个宦官,“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宦官抬起头,有些不屑地说,“我不敢说,所有保住了命。假如我早说了,早就被你杀了,还能活到现在?”
胡亥无话了。
阎乐很适时地跟了进来,张牙舞爪地把胡亥教训一番,数落数落他的罪行,最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死吧!”
“我能不能见见丞相?”胡亥无奈了。
“不能!”
“我能当个郡王吗?”
“不能!”
“我能去做个万户侯么?”
“不能!”
“我去当个老百姓吧?”胡亥没招了。
“不能!”
在一连串讨价还价过后,胡亥发现自己原来没有了一丁点本钱,不是皇帝就是死尸,痛苦的胡亥最终用自己的双手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这个人,死的当然,死的其所,死的罪有应得,对于他,我只能说,他死的太晚了。不过他死在一个似乎是最不该让他死的人手里,因为让他死的人更该死。这不能不说是个笑话。
总的来说,胡亥不光是二球,更是个小丑,在不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跳了场异常滑稽也很不合时宜的舞,最终被那个蹩脚的导演赶下了舞台,最终也让自己和那个蹩脚的导演都落下很不光彩骂名。
这两个人,我很鄙视!
第四章 军挺咸阳—(二)西进
南阳郡守退守宛城后,急于西进的刘邦自认为准备充足,毫无阻力,可以自由自在的去咸阳旅游。因此率军绕过宛城,向西进发。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如果按刘邦这个步骤操作下去的话,那刘邦的结局可能不比那个周章好到哪里去。最起码他不可能是第一个进入咸阳的人,因为此时项羽正在和章邯探讨投降事宜。项狂人屠城的速度,就要比刘邦走路的速度要快好些。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不出其中的危险,就在刘邦埋头赶路时,有人拽住了他。
拽住他的人是张良。张良的赶来,为他解开了眼前的症结,也让他西进的道路更加平坦。
这段时间,张仁兄并不在刘邦身边。事实上,这位仁兄的故事也比较丰富,在前边那热闹的氛围下,为了给刘邦一个表现的空间,因此没对张兄弟进行详细介绍,至此,我认为需要进行一下补充,因为张兄弟的戏份上来了。他的戏份多了,胡亥的戏份可就少了。
张良的先祖都是韩国人,并且都是大的没边的官。祖父张开地和父亲张平先后当过五代韩王的宰相。张平死后二十多年,秦灭韩国。张良当时年轻,没能在韩国混个一官半职,但这位仁兄却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用全部家当在国内外聘请刺客,专门去找嬴政的麻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淮阳他找到了大力士。碰巧嬴政东游,路过河南原阳,大力士捞起一百二十斤的铁锤向车队扔去,没砸到嬴政,只压了几个替死鬼。但这也把嬴政吓的半死,从惊吓中缓过神的嬴政砍死了刺客,却跑了张良。嬴政一怒之下,在全国大肆搜查,最终也没能逮住这个主谋。
张良一口气跑到下邳,藏了起来。就在这里,使他跳出了刺客这个层次,让他窥见了更广博的天地,得到了更高深的手段,最终实现鱼龙变化。因为在这里,张良碰见了个老头,老头在对他进行几次考研后,送给他一本名字叫《太公兵法》的书,从此张良开始夜以继日地研究兵法。就在这期间,张良还帮一个名叫项伯的人躲了场官司。但总的来说,在下邳的这段日子是比较平静的。
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的心又开始躁动了,领了一百多人跑了过来,刚好跟上陈胜被杀。一咬牙准备去投奔秦嘉,可在半路碰见了刘邦,俩人聊的投缘,干脆投进了刘邦的怀抱。后来,跟着刘邦跑到项梁手下。再后来建议项梁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