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两汉往事 >

第141部分

两汉往事-第141部分

小说: 两汉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离昧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韩信面前,人还没有落座就听韩信悠悠说道:“我考虑好了……”

    “何时动手?”

    “现在。”

    “太草率了吧?”

    “不草率,我的意思是要你的人头。”

    钟离昧愣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没想到自己努力了几个月,竟然是这么个结局。他是无奈的,也是痛苦的,最终痛骂韩信一顿,过了一把嘴瘾后,挥剑抹了脖子。

    韩信静静的听完他长篇大论的问候,默默地看着他血洒当庭。待钟离昧表演结束,他割掉了他的脑袋,向陈县赶去。这一次他是彻彻底底向刘邦缴械,也实实在在要表示衷心,此时的他已没有了任何想法。

    然而刘邦没给他这个机会。

    当他向刘邦磕头的那一刹那,冲过来几个壮汉,二话不说就把他掀翻在地,然后结结实实地捆住,扔进了早已准备好的囚车。此时的韩信才弄明白,刘邦旅游目的就是为了逮他。

    他很后悔,要了朋友的性命,自己依然是这么个结局,真还不如……

    他真不愿再往下想。此时的他万念俱灰,怨言满腹。他说了句很经典,“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韩信一遍遍地说,最终很有创意地给这句话谱了个曲,饶有兴趣地唱了起来。

    记得曾经就是凭借这张嘴叫来了夏侯婴,挽救了自己的性命命,并成就了不世的功业,这一次他希望能够再创奇迹。可惜他错了,这一次他没有叫来夏侯婴,而是叫来了刘邦。

    韩信五音不全,歌唱水平一般,他的歌让很多人受不了,最终刘邦亲自跑到囚车跟前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别唱了,人告你反,并且反相已明。”

    这句话是刘邦对韩信的最终定性。我个人认为,韩信一点也不冤枉,虽然他一直以来没有捣鼓什么具体的反事,可他的心却一直游离在反叛的边缘,自己的的玩火行为,最终引火烧身。

    但刘邦还是不忍心对韩信下手,因为这个人毕竟声望太高,如若匆然下手可能会引来无数非议,甚至会招来更多不可预料的麻烦,因此刘邦还是放了韩信一马,封他为淮阴侯,随驾还京。

    十几天后,刘邦将楚地一份为二,封刘贾为荆王,王淮东;兄弟刘交为楚王,王淮西;大儿子刘肥为齐王,王齐国七十余城。

    拔掉了韩信,一连立三个同姓王,刘邦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将刘家天下领入正轨。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因为新一轮的造反**就要到来了。
第七章 烽烟再起—(三)玩火
    刘邦迁都咸阳,正直夏秋之交,风和日丽,阳光灿烂,让刘邦无比舒畅。就在他满面红光,春风得意之时,一个关于韩信的消息传了过来。不过这个消息很扫刘邦此时的雅兴。

    韩信我们在前边介绍了很多,这个人在军事上屡战屡胜,近乎于无敌;可在政治上却屡战屡败,近乎于弱智。但这位仁兄一直没做好自己的定位,尤为热衷于政治斗争。总让本就想找他麻烦的刘邦,轻松地找到收拾他的借口。

    韩信和项羽性格迥异,但纵览两人一生,却惊人的相似,军事上成就显著,政治上败笔连连。军事上的成就我们不再复述,在政治上,项羽是目空一切,抽刀斩乱麻,干脆利索;而韩信则恐惧一切,总犹豫不决,拖泥带水。韩信的造反,似乎可以贯穿其一生,可从头至尾,直到死都没能干干脆脆放出个屁来。可这位仁兄却从不愿意老老实实待着,总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他的这种行为,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犯贱。当初讨封齐王是犯贱第一集,现在第二集要上演了。

    他的这次犯贱应该从收留一个逃亡的朋友的开始,他这位朋友的名字叫钟离昧。

    钟离昧我们在前边也多次提到,但从没对他进行介绍,让这位仁兄在后台凉快了好长一段时间,该让他上台表演了。

    钟离昧是个智勇双全的猛将,项梁起事的早期就投奔过来,从小兵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终于登上了将军的位置。后来在项羽帐下,更是屡立奇功,和龙且并称为楚国两大虎将。

    那段时间钟离昧混的比较好,跟着项羽发了不少财,俨然一个暴发户。而这位暴发户却有个穷朋友,这个人就是韩信。认识韩信并不是收了他多少礼,得过他多少好处,而是钟离昧比较欣赏这个把门的保安。原因很简单,每次韩信在项羽面前喋喋不休地宣贯自己的军事构想时,钟离昧就陪在项羽身边。韩信的惊人奇谭没对项羽构成什么心里冲击,却让钟离昧受益良多,使他随后能顺利的为刘邦制造麻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认可了韩信后,钟离昧和韩信的关系渐渐有些亲近,甚至有些微妙,一个市场开发部的经理和一个门岗保安竟然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简直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这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随后的日子里,钟离昧多次在项羽面前保荐韩信,可项羽一直摇头,因为他在心里看不起这个钻过裤裆的男人。最终,无奈的韩信准备卷铺盖走人。

    韩信前脚刚走,范增发现了他的价值。范增对待人才的办法很简单——杀,因此派人追了过来。范增不是让韩信回去,而是要他的脑袋。

    事实证明,范增的确是个一流的导演,他很成功地导演了一场《虎口脱险》的中国古典版剧情。

    不过在这部电影里,韩信让范增很是失望,他不能独立完成脱险任务。就在范增着急的时刻,莫名其妙地跑进来一个群众演员,并且这个群众演员给予韩信莫大的帮助,最终为这部电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个群众演员就是钟离昧。

    电影成功杀青后,范增和钟离昧还在项羽面前争辩了很久,最终项羽摆摆手,“不就是一个韩信嘛,跑就跑了呗。”项羽的态度让钟离昧完美地给韩信一个人情,也为自己随后的逃亡路线埋下了伏笔。

    后来上演的剧情我们已介绍过了,就在钟离昧在项羽手下尽情表演时候,一个“和谐”的场景发生了——陈平行贿离间。这种办法只有陈平能想出来,并且也只有他才能做的有声有色。通过陈平这么一搞,范增气死,钟离昧也被疏远。

    实际上,钟离昧还是很冤枉的,当初陈平派人到府上送钱,钟离昧想都没想就把他们赶了出来。可这群家伙出门后,不但不感念钟离昧的清正廉洁,反而大肆宣扬钟离先生收受多少多少贿赂,贪赃枉法。

    众口铄金,传的多了,项羽自然也就相信了。因此项羽找了个机会问钟离昧:“收了多少钱?”

    “没收。”

    “骗人的吧?”

    “没骗。”

    项羽不问了,但在他的心里也不相信钟离昧了。

    不过这位钟离先生却比较忠诚,无论项羽怎么难为他,他就是不离开,夹着尾巴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曹咎被杀,钟离昧成功挡住刘邦前进的步伐,才重新恢复在项羽心中的位置。不过此时的这支“霸王股票”已开始进入了“熊市”阶段,并一路下滑,连st都没挂两天,就直接宣布破产。

    垓下之战,钟离昧和季布为项羽能顺利突围当了一次诱饵之后,也成功逃脱。不过他和季布的逃跑路线完全不同,季布一路向北直接跑到濮阳,而钟离昧却一路向西直接奔进了深山老林,在那里啃了几十天树皮后,终于躲过了刘邦的搜捕。

    韩信被封为楚王后,钟离昧把所认识的人全部赛选了一遍,最终还是选择了韩信。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钟离昧轻轻叩开了韩信王府的大门。

    当韩信看到他时,第一反应是要叫人抓他。可刚准备做这个发声运动,却他又停了下来,因为他想起自己当初逃跑时的场景。最终长叹一口气,把钟离昧让进了书房。

    在韩信府,钟离昧老老实实地住了下来。他没像季布那样受那么大的罪,也没有丢那么大的人,可事实证明他选择的是一条并不明智的路。

    对韩信而言,试图保住恩人的性命,这似乎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他缺少应有的智慧,也没有采用该用的办法。

    刘邦的眼中,钟离昧和季布一样,都属于最顽固,最不可饶恕的角色,也是着重抓捕的对象,这一点韩信是很清楚的。正因为他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直不敢到刘邦面前帮钟离先生求情。但他又不愿意把钟离昧上交过去,他还想挽救这个人的性命。因此他选择了一个办法——隐藏。事实证明,他的这个选择,无疑是在玩火,既烤糊了钟离昧,也烧焦了自己。

    在钟离昧陪着他的这段日子里,韩信没有想办法去向刘邦解释,反而在钟离昧的提醒下,想起了刘邦两次夺走军权、改封楚王等等一系列事件,让他心中有些哇凉,因此在钟离昧反动言语的蛊惑下,韩信开始动摇了。最终俩人开始探讨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这个人生理想。

    然而不幸的是,他俩人对话的内容,渐渐传进了一些人的耳朵里。更为不幸的是,这些人是刘邦派来的暗探。

    韩信通过这次玩火行为,给了刘邦收拾他的一个绝佳的借口,也减轻了刘邦收拾他之后的负罪感。
第七章 烽烟再起—(二)造反二重奏
    臧荼的造反是失败的,但他的造反理论却顽固的留了下来,总的来说他还是有些成绩的。自从臧荼开了这个好头后,在他光辉形象引领下,一个我们比较陌生的面孔蹦了出来,这个人名字很有意思,叫利几,他应该是受臧荼宣传工作影响最深的一个人。他为臧荼不成功的造反续写了一部更不成功的续集。

    史书里对这个人介绍的很模糊,不过从有限的史料中记载,这位仁兄应该是项氏宗将,早期跟着项梁闹了几年革命。后来项梁战死,他就跟着项羽鞍前马后伺候,虽然伺候的不是太到位,但也很尽心。为了表彰他的忠诚,项羽称霸后把他安插到陈留,很是“大方”地让他当了个县令。这个职务让利几吐槽了好些天。后来陈平离间项羽君臣,利几由于和陈平有些交往,很不幸地被列为离间的对象,虽然他当时的角色不是太扎眼,但依然被陈平弄得满身腥。

    一是项羽不重视,二是陈平在刨坑,利几同志既害怕又有想法,垓下大战前期,利几的这种思想状态终于开花结果了。就在楚军四面败退之时,他很合时宜地宣布倒戈,投奔了刘邦。此时的刘邦正在不遗余力地挖项羽的墙角,因此想都没想就封利几为颍川侯。颍川位于河南中部,是个好地方,这里人杰地灵,能人辈出,并且还比较富裕,利几被封到此地,是个不错的收获。

    然而好景不长,利几犯了个臧荼一样的毛病。当初项羽全线溃退,前边提到的那个丁公很不幸(应该是很幸运)地被赶的四处乱跑,最终万般无奈地跑到了老朋友利几的身边,躲了起来。

    刘邦称帝后,丁公准备出山了,他为当初放刘邦一马而感到欣慰。直到听说自己的好外甥季布被刘邦封官后,丁同志慌不择路地跑来了。刚跑到刘邦的面前,本以为刘邦会请他吃顿大餐,封个大官,却不曾想刘邦二话不说就把他扔进了牢房,请他吃牢饭去了。

    这个结果让丁公很是惊诧,连不远处的利几也很吃惊。得到这个消息后,利几立马上书替丁公求情,他把能说的好话替丁公说了一遍,接着得到了刘邦的回复:丁公对项羽不忠,致使楚国败亡。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利几的心。在利几听来,这句话不单是在说丁公,更多的是说给他听得。莫名其妙地揣摩到这一层后,他开始颤抖了。就在他颤抖之时,臧荼派人来做宣传工作了。臧荼的造反理论在吴芮跟前没用,可在利几的心里却掀起了不小的涟漪。不过利几不同于臧荼,臧荼把功夫用在嘴上,而利几却用在了行动上。当臧荼的使者走后,利几开始暗自招兵买马,同时希望臧荼能联系好吴芮,从南至北同时起兵,从而浑水摸鱼。

    然而令利几不曾预料到的是,吴芮不但不和他们一起闹事,还在第一时间把臧荼的造反理论原封不动地向刘邦进行了宣贯。更没让利几预料到的是,看似威风凛凛的臧荼竟然如此不济,还没开始闹腾就被刘邦围在了老家,并且被砍掉了脑袋。

    一连串不利的消息,让利几难以承受。更让利几难受的是他不知道臧荼临死前有没有给刘邦留下什么遗言,这是利几尤为关心的事情。可不幸的是这件事情还不能去问刘邦,要是直接去问,无疑等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不能去问,那就只能去揣摩了。人一旦去莫名其妙地揣摩一件事,往往会越想越糟糕,越来越担心,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让当事人几近崩溃或狗急跳墙。利几就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一次。

    就在利几认真揣摩的时候,在洛阳的刘邦突发奇想地下了一道诏令——举通侯籍召之,就是要召见所有侯爵以上人员到洛阳见面。这个诏令下发后,利几坐不住了,他地第一反应是刘邦知道了自己曾和臧荼的密谋,自己此去必死无疑。

    而事实情况是,刘邦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因为臧荼当初只忙着宣传造反理论,忘了向刘邦交代后事,连利几是谁他都把忘到了脑门后,还顾得上操心这杂七杂八的事情?而此时的利几却几近崩溃,在万般无奈之下,做出了个决定——扯旗造反。

    领邦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恼火,刚灭了臧荼,又有不长眼的家伙跳出来叫唤,随即亲率大军开往颍川。洛阳离颍川本就不是太远,利几还没把造反口号想全,刘邦就跑到了城外。

    不过利几的造反还是比较有声色的,最起码没有发生如同臧荼造反时临战倒戈的场景,由此可见埋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