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共和国大将:粟裕传 >

第2部分

共和国大将:粟裕传-第2部分

小说: 共和国大将:粟裕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个最紧张时刻。390
  五、再献解决百万人吃饭问题良策。总前委第一次全
  体会议策划即将到来的渡江作战。397
  六、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齐显神威。杜聿明集团30万
  大军土崩瓦解。399
  七、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401
  第十九章  军政全胜过大江403
  一、稳操胜券的京沪杭战役部署。周密组织渡江作战
  各项准备。403
  二、白马庙运筹帷幄,扬子江雄师扬威。争取军政全
  胜的战役指导思想。409
  三、机断专行一着神算,乘胜追歼十万逃敌。417
  四、精心设计解放上海的两全之策。粟裕说:“对上
  海采取完整接收,宁可让敌逃窜。”420
  第二十章  在历史转折关头428
  一、自觉实行由战争到建国的战略转变。组织指挥进
  军浙闽和解放华东沿海岛屿之战。428
  二、精心组织指导两航起义和上海防空。深谋远虑的
  华东空军建设方针。436
  三、毛泽东主席两次点将,要粟裕担负解放台湾和抗
  美卫国之战指挥重任。439
  四、以沧海一粟自况,以普通一兵自律。443
  第二十一章  进入统帅部任副总参谋长447
  一、毛主席亲自点将。周恩来、朱德登门传达中共
  中央命令。就任副总参谋长。447
  二、以主要力量抓大事、抓战略性问题。毛泽东说:
  粟裕能比较好地看出问题。449
  三、建设一支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军队。从解决
  建设方针、建设重点抓起。452
  四、建军先建校。整编整顿已有军校,筹划建设新
  院校。455
  五、力主利用抗美援朝和抗法援越战争锻炼部队。
  提高海军出海作战能力。458
  第二十二章  就任总参谋长462
  一、受命担任总参谋长。毛泽东亲自谈话,传达中
  共中央命令。毛泽东说:“根据我的了解,你
  可以胜任!”462
  二、对未来战争类型和模式的科学预测。“我们并
  不怕原子战争,但应积极准备……有备无患。”463
  三、提出重新划分全国军区方案。协助军委确定战
  略方针。主持制订作战计划。467
  四、一系列富有创见的建议,围绕一个目标:努力
  建成积极防御体系。470
  五、指导华东沿海对敌斗争。踏勘边防海岛。474
  六、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完成的一项特殊使命。478
  七、坚持原则,不卑不亢——总参谋长的国格、
  人格。481
  第二十三章  一九五八年蒙冤484
  一、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突然受到历时50多天的
  批判。484
  二、这场悲剧的主因。489
  三、历经坎坷,长达36年的冤案最终得到公正
  了结。490
  第二十四章  战斗在军事科研战线上494
  一、协助叶剑英创建军事科学院。在逆境中坚持实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目录(5)
事求是研究军事科学。494
  二、以毛泽东思想和唯物辩证法指导军事科研。协
  助叶帅做好“军委训委”工作。498
  三、“对镜不须叹白发,白发犹能再挥鞭”——一个
  老兵的高尚情操。500
  四、叶剑英说:“不要换小班,要准备接大班。”
  “你是战将,要准备打仗。”502
  第二十五章  名将不减当年勇——“十年###”中505
  一、逆流中奋击。被江青、康生列入黑名单。林彪
  集团说他有“特嫌”,对他进行秘密审查。505
  二、“主席说过,你过去有战功。现时打不倒,你
  去支撑这个局面吧!”临危受命,负责国防工
  业军管。507
  三、“将来一旦打起仗来,我还要重上前线!”七千
  公里边境行。实地考察诺曼底登陆场。511
  四、整顿交通口。“为革命工作就要大胆好好干,
  要打倒,我们一起打倒!”514
  五、###中争来的水运工业“黄金时代”和港口建设
  高潮。516
  六、身在地方工作,心系国家安危,两次上书中共
  中央,提出现代条件下卫国建军方略。518
  七、与“四人帮”最后一搏——再任军委常委后的
  特殊任务。520
  第二十六章  鞠躬尽瘁524
  一、全身心地投入拨乱反正的斗争。叶剑英说:
  “你这第一政委这一关把得好!”力主开展军
  事外交。524
  二、首要问题是“统一全军作战指导思想”。提出
  在新形势下军事改革设想。529
  三、一篇报告引起强烈反响。系统提出未来反侵略
  战争初期作战的战略、战术构想。533
  四、重病中的特殊奉献和最后的金玉良言。538
  粟裕生平大事年表544
  

完成由青年学生到革命军人的转变(1)
1927年5月28日,粟裕逃到武昌。这时的武汉政府还没有公开###。中###组织已在武昌叶挺领导的第二十四师成立了教导队,专门收容湖南、湖北地区被反革命迫害的青年学生和工农干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的基层军事干部。粟裕一到武昌就接上了关系,中###组织的安排和粟裕的心愿完全一致。他毫不犹豫地来到宾阳门外的招生处,办好入学手续,顺利进入二十四师教导队,任学员班长,走上了武装斗争道路。
  二十四师教导队规模很大,1000多名学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中###组织非常重视这批新生力量,派了坚强的政治、军事干部来领导。这批年轻人革命热情很高,但绝大多数出身小资产阶级家庭,缺乏革命斗争的实际锻炼。教导队十分重视对学员的军事、政治教育,力争尽快把他们从一个革命青年转变为坚定的掌握武装的无产阶级革命军人。
  周恩来、恽代英、叶挺等中###和军队中的领导人,经常到教导队作报告。粟裕每听一次报告,都感到收获很大。几十年后粟裕依然清晰记得,周恩来给大家作过两次报告,都是讲形势和任务。他说话爽朗明快,阐述的观点深刻鲜明,分析透彻精辟。周恩来对斗争前途满怀信心的革命坚定性,强烈地感染了粟裕和同学们。周恩来在报告中不时亲切地询问大家:“你们都是些学生,怕不怕苦?现在这样严格的军事生活,吃得消吗?”语重心长地鼓励大家“一定要肩负起阶级的重托”,“学会打仗,用革命的军队去战胜反革命的军队,去夺取革命的胜利!”① 周恩来的话,句句说到了粟裕的心里。他直接受过反革命武装的迫害,深知没有革命武装的痛苦和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自己能拿起枪杆参加到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去感到高兴、振奋。恽代英讲话很幽默,富有鼓动力量,而且妙语连珠。粟裕和同学们听着听着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不少深刻的道理,就在这笑声中弄明白了。蒋介石叛变革命,一部分国民党人士实际上亲蒋,表面上却标榜自己是中间派,孙科就是其中的代表。恽代英是这样形象地给孙科画像的:“人家说孙科是中间派,我看他是站在中间,向前走一步,向右看齐!”① 有一次,某部参加###夏斗寅叛军失利,败下阵来。有人嘲讽他们不会打仗。恽代英却力排众议,以坚定的语气对同学们说:“我看他们是演习了一次退却。打仗总是要在战争中才能学会的。”② 听着恽代英的报告,粟裕只觉得全身热血沸腾,信心百倍。“在战争中学会打仗”从此成为粟裕参加军事斗争实践的指南,成为他从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无产阶级军事家的奥秘。叶挺给粟裕留下的是又一种印象。他讲话严肃,干脆利落,典型的军人气派。粟裕和同学们对这位北伐名将很敬佩,经常传诵关于他身先士卒的动人事迹。
  教导队的军事训练非常严格。一般军队每天都是“三操两讲”,二十四师教导队却是“四操三讲”。“四操”是:早晨一次跑步,上、下午各一次军事课目操练,黄昏一次军事体操;“三讲”是:上、下午各一次政治课或军事课,晚上一小时点名训话,实际上也是一堂简明的政治课或军人修养课。每天清晨起床号一响,粟裕和同学们立即跳下床铺,穿衣、洗漱,整理内务完毕,便是例行的10公里长跑,到达终点时按先后次序站队,最后一名站在排尾。虽然队长没有一声表扬,也没有批评一人,谁看了心中都有数。列队完毕只休息5分钟,然后重新集合,带回营区,直接走进饭堂。吃罢早饭就是军事训练。教官对学员要求十分严格,一个动作不符合要求,就要重做十几次,直到完全合格了才做下一个,有时一个排以至一个连都重复做一个动作,直到全排、全连整齐划一为止。武汉是有名的“火炉”,教导队开学又是在夏天,为了培养学员的吃苦精神,适应未来战争环境的要求,炎夏酷暑照常出操,有时还特意命令大家脱下帽子,光着头在烈日下晒。长官训话,大家肃静立正,连虫子叮咬都不准动一动。军事训练是严格的,生活又很艰苦,平常吃的饭经常有意掺杂谷粒、沙子,时间规定5分钟,谁也顾不上细嚼慢咽,更无法边拣沙子边吃饭。
  

完成由青年学生到革命军人的转变(2)
艰苦、紧张的军旅生活犹如大浪淘沙,一些人吃不消了,退却了,先后离开了教导队;许多人坚持下来了,后来当了红军的师长、团长,绝大多数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了。解放后担任空军副司令的谭家述,就是粟裕在二十四师教导队同学中的幸存者。粟裕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艰苦的生活,开始时很不适应,一天操课下来浑身酸痛,疲惫不堪,但他立志从军,献身革命,崇高的理想、信念给了他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他把艰苦的生活和紧张的操课,当做磨炼自己的最好机会,咬着牙坚持,自觉适应军旅的要求。
  教导队是共产党领导的军校,很重视培养学员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劳动观点,假日外出必须集体行动,二人以上就要齐步行进。洗澡换下的衣服要在规定的时间集体洗晒。教导队设在武昌宾阳门外一所原来的大学里,宿舍的油漆地板,规定必须每天擦拭干净。尽管训练和管理都很严格,由于教导队废除了旧军队盛行的体罚,实行官兵平等的新型制度,内部关系比较融洽。上级的命令是必须服从的,但在中###的会议上,大家都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分上级下级、军官士兵,彼此之间都可以开展同志式的批评。发现谁有什么缺点或思想认识问题,便真诚地做工作,帮助教育。生活在这样的集体里,粟裕感到心情很舒畅。刚开学时一些青年学生出身的学员对严格的训练生活不习惯,中###组织立即加强了思想教育,说明中国革命的特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掌握武装、壮大革命力量,对于革命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使大家明确肩负责任的重大。有一次上政治课,教员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艰苦与死何者更难受?”
  一名学员站起来回答:“死更难受!”
  教员扫了大家一眼,接着说:“不对。艰苦比死更难受。死只是瞬间的事,而艰苦则是长期的,时刻都会遇到的。如果你们能战胜艰苦,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战胜呢?”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粟裕完全习惯了军旅生活,深深爱上了这样的军队,身体锻炼得更结实了,黑里透红的脸色,四肢肌肉鼓鼓的,走起路来虎虎有生气,比较好地实现了从青年学生到革命军人的转变。部队发的枪支很陈旧,“汉阳七九式”步枪就算是新式武器了,一个连只有寥寥几支,最多的是“老套筒”,还有九响毛瑟枪。粟裕懂得手中武器的分量和肩负责任的重大,对枪支倾注了深深的爱,一有空就认真擦拭,细心保护,枪身枪膛没有一点污迹。
  1927年6月,粟裕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绝对不能离开革命”(1)
蒋介石叛变革命。汪精卫逐步暴露出假左派真右派面目,加快了###步伐。武汉形势越来越紧张。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陈独秀推行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不但没有采取果断措施,还下令解散了武汉的工人纠察队,收了工人纠察队的枪支,自动交给武汉政府的唐生智总部,并把共产国际要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的指示送给汪精卫过目,以表示同国民党合作的诚意。面对紧张局势,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改组,停止陈独秀的领导,组成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将由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部队,以“东征讨蒋”为名,沿长江东进,经九江到南昌集中,准备举行武装起义。
  粟裕和教导队的同学们早就憋不住了,都想拿起枪杆和反动派干一场。汪精卫政府对这支由清一色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组成的部队极端仇视和害怕,千方百计想缴教导队的枪。一天,粟裕和同学们正在议论下一步该怎么走,突然听到值勤哨兵一声“立正”口令,大家顿时寂静下来,一齐站起来,注视门外,原来是叶挺师长来了。粟裕和同学们迎上去,有人急切地问:“师长,我们怎么办?部队究竟开到哪里去?”叶挺用坚定的口气回答:“你们准备好,过三天就出发!”叶师长指示每人准备好两双草鞋。学员们虽然对具体的任务还不清楚,但知道部队要行动了,都很兴奋。当天晚上各连都召开动员大会,传达叶挺师长命令。粟裕和战士们连夜动手打草鞋。第三天,出发命令下来了,教导队离开武昌,经湖北的大冶、黄石港,坐民船沿长江而下,直奔九江。粟裕心情激荡,和同学们一路高歌:“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打倒军阀,打倒军阀……”为了沿途减少目标,各个中队改名为手枪队、迫击炮连、监护连。教导队到达九江不久,贺龙领导的二十军也到了,接着周恩来等都到了九江。粟裕预感到部队将有重大军事行动。果然,新的命令下来了:“部队沿南浔路往南开,月底前到南昌集中。”
  部队按时到达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