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畸形的武士道--日本的全球视角 >

第2部分

畸形的武士道--日本的全球视角-第2部分

小说: 畸形的武士道--日本的全球视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关系开始进入“蜜月期”。
  六、历史不可搁置/216
  “搁置历史”是绝对错误的,事实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历
  史看,中国希望把历史问题说清楚以后再“搁置”起来,主要是处理好现实问题,向
  前看。可是,日本却挑起了历史问题,不让“搁置”。
  七、中国该不该向日本学习/226
  在当今主流文化中,有不少人把某些经济的发展完全与文化挂钩,一时间所谓“新
  儒家”的解释盛行一时。但这种貌似深刻的文化决定论,其实很难经得住科学的检验。
  包括日本在内,东亚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奇迹,单纯地与文化相连,实在有些免为其
  难,站不住脚。
  

目录3
第三编 一个世界,或进或隐的全球攻略
  日本是不幸的。它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上天单单给了它大国的人口和充当大国的强烈民族意志,却没有赋予它大国的领土。自然环境的恶劣,必然会影响国民意识,尤其是会催生当地人民的危机意识。而危机意识往往又会催发一个国家的侵略意识。而侵略成败的结果,无非也就是或加剧国家危机感,或激发强者的征服欲。总而言之,始终萦绕日本人心头的总是那来来去去的几样,日本人的好战,也源于此。
  还在1945年之前,还是因为那个地理位置的原因,日本人从来没有被别的民族武装征服过。这是日本独一无二的历史。这种情形也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形成了日本人那种只能胜不能败、只能赢不能输的民族心态。虽然很大程度上,日本正是凭借这种民族性格才取得了各个方面的辉煌成就。但毫无疑问,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这也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第七章 对西方的臣服
  一、开国/232
  实际上早在一年之前,幕府就已经收到了来自荷兰的情报,称美国正打算派军舰
  来日本。但当时几乎所有的幕府官员都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并未多加留意。当美国人
  驶入伊豆海峡并驻扎浦贺的消息传到江户,恐慌的气氛霎时弥漫开来。
  二、对远东的觊觎/240
  一般这种情况下,日本都会用其惯用的借口和伎俩——借故保护日本侨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并还打着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旗号,出兵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但日
  本真正的意图本是实现其基本国策中“北进”的目标,侵占苏俄的领土。
  三、与世界斗,使帝国走向败亡/250
  曾经妄想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疯狂扩大侵略的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在世界反法西
  斯的联合力量下,被彻底歼灭。日本想要建立大日本殖民帝国的美梦,以及“大东亚
  共荣圈”的企图,宣告破灭,和世界做斗争的结果,最后只能步入灭亡。
  四、东京审判/258
  日本右翼和其理论家觉得,若要让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变得合法化,那就必须拿
  东京审判开刀。假如可以把东京审判的历史结论推翻,宣布日本曾经被判刑的战犯并
  不存在,那么参拜靖国神社也就会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于是,这些人想尽办法制
  造舆论,意图推翻东京审判的事实。
  五、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政策/264
  日本这个富有神秘色彩的东方国家,他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种种行为都让人
  觉得不可思议,许多日本所谓的民族精神对于我们这个与其有着深远历史渊源的国家
  都不能完全理解,又何况是美国这个“新人”呢!所以美国对日本存在极大的困惑,
  并将其看作异类进行研究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六、媾和/268
  在媾和一事上,吉田茂仿佛一个优秀的演员,没有人能看穿他内心的想法,但由
  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他也没能参透美方的想法,他个人以为只有同意美国继续在日
  驻军,才能顺利媾和。
  第八章 始终怀揣的“大国梦”
  一、以“经济外交”谋求“公平待遇”/275
  日本政府之所以要夸大粮食紧缺的危机,虚报粮食需求量,是因为日本政府本来
  就有这种“多吃多占”的习惯,希望从占领军那里得到更多的实惠;日本政府也想通
  过粮食问题耍点小计谋,给占领军添些麻烦。
  二、是“小国”还是“大国”/284
  环顾日本的四周,不是历史悠久的怏怏中华大国,就是经济实力雄厚、傲视全球
  的霸主美国,国土广袤、自然资源丰富的俄罗斯也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日本,你就是“小
  国”,一个偏隅于亚洲大陆的岛国,一个偏于一隅的“小国”。处于这等位置上的日本,
  怎么能不为自身所处的环境忧虑?
  三、国家至上主义的大国化目标/291
  当时,日本的国际地位说来真是无足轻重,在海湾危机的决策会议时,日本只能
  在会场外等结果,听消息。这让日本人觉得很没面子,也很窝火,但是日本坚信有一
  天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发表他们的宣言。日本国家战略正处于转型阶段,很重视在国
  际政治中的发展,所以再次提出“联合国中心主义”。
  四、是重视亚洲还是投奔欧美/299
  日本之所以会支持美国的行动,对美国的驻军行为置之不理,想必也是有着非同寻
  常的意义,身后一定也有个惊人的秘密。最明显的是日本本来就是追随美国的,这时将
  自己摆在美国的阵线上,有利于借助美国的力量迂回地实现自己成为世界“一级”的愿
  望。只是这时的日本将自己的目的隐藏起来,而且将自己对美国对世界的很多意见和看
  法都作了保留。
  五、绕开宪法的“国际贡献论”/304
  日本利用海湾战争为日本的海陆空三军进行了松绑,为日本保守势力突破《日本国
  宪法》和《自卫队法》开了先例。日本一系列违反和平宪法的举动与美国的暗中支持是
  分不开的,海湾危机使美日关系更加密切,还重新界定了日本所扮演的国际安全角色。
  第九章 谋求世界的突围
  一、以传统的名义向世界突围/312
  日本社会保守主义的盛行,其实是为了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创建日本的新形象,日
  本试图打造出一个带有传统国家色彩的日本作为新时代的形象。当初小泉就是身负这
  样的重任上台的,所以他用参拜的形式来突出日本鲜明的国家色彩。
  二、对世界作用的追求/319
  虽然日本被美国人认为企图取美而代之,但事实上日本的大国意识还不够成熟,战
  后的日本一直都是在美国的庇护下集中精力发展本国经济,在各个方面都极力追求本国
  经济的最大化,“大国”意识一直被日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当世界中出现矛盾冲突时,
  日本都是在美国身后乐得清静,甚至是亚洲地区的冲突问题,日本也不越雷池一步,从
  不操这“不需要操的心”,有美国维持世界的和平,日本乐得清静。
  三、对“联合国”的臆想/330
  日本在兼顾自己的国家利益的同时成功实行“联合国外交”,不过作出了很多努力
  的日本却依然没有盼来他们所要的结果,日本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最
  终目的依然没有实现。相信日本还是依旧会尽其最大努力,因为这是日本人固有的做派。
  四、在中国与美国之间/334
  中国其实并没有要夺取日本的“护身符”,而日本是否有了这个“护身符”就可以
  永保平安,那就只能靠日本自己去努力了。也许日本的安全保障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就是完全地依赖美国,另一个就是完全地脱离美国,走独立的“军事大国”道路。
  五、美国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340
  当美国政策的制订者发现自己正在仿效的那些在日本行之无效的政策时,一切已
  经为时已晚,并为此缴付了昂贵的学费。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有些领域,如工商业
  的实践领域,美国从日本学到的经验则是正确的,虽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就像论起世界艺术必称希腊,探讨中国文化必称儒学一样,想要了解日本则必称武士道。
  武士道来自遥远的过去,迄今为止已有千年的历史,它是日本民族的“基因”,融在每一个日本人的血液里,并为他们代代相传。它对日本人而言就像氧气对生物那般重要,它是一条看不见的脉络贯穿着日本历史,渗透至日本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灵魂,武士道就是日本人灵魂的核心。西方人心里有一个上帝,日本人心中则有一个武士。尽管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建立起现代的政治体制,天皇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花瓶式”象征,但文化的生命力往往比政治制度更为强韧,孕育并滋养了武士道的封建制度早已无踪无形,而武士道精神却并没有消散。
  日本,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擅长取他国之所长而补己之短的国家。公元7世纪,当日本尚经历着由奴隶制过渡至封建制的大变革之时,与其隔海相望的中国正坐享大唐时代的盛世繁荣,中国封建制度的高度发达给了善于学习的日本人以很大启发,他们不畏喜怒无常的大海,开始一次次地奔赴中国,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中国文化。
  虽然人们把日本的奈良称作缩小版的长安,日本的文字看起来也和中国的汉字极其类似,但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从来不是“照单全收,生搬硬套”,他们像一个出色的裁缝那样深谙“量体裁衣”之道,有针对性地汲取中国文化中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并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使其和日本国情两相契合。
  712年完成的《古事记》和720年编成的《日本书纪》,是日本最早的历史文献,后者还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史书,二者都成书于日本封建制度成形之际。但在今天的人看来,论述日本起源的《古事记》更像是一部神话故事,《古事记》中的天照大神,被认作日本神道教的最高神,她是开日本天地的大神伊奘诺尊的女儿,也是日本天皇的始祖。《日本书纪》中则用史家的口吻,认真地告诉人们天照大神和神武天皇的渊源。
  既然天皇是神的后裔,凡夫俗子们自然要像崇敬神灵样地崇敬天皇,向天皇效忠也就成了每个古代日本人必须承担的义务。在日本的古典文学中,反映这种“效忠”思想的作品俯拾皆是。
  与之相对,在早早就确立起封建制度的中国,皇帝们虽然也不厌其烦地向百姓们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并自称为“真龙天子”,但实际上大家却并没有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宫廷内外都不乏觊觎皇位的野心家,“江山轮流坐,明日到我家,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人们并没有因“真龙天子”的口号而对皇位望而却步。
  而在古代日本,“天皇是人神”却是不容置疑的真理,没有人怀疑天皇的神性,因此在日本漫长的封建历史中,从来没有发生过改朝换代之事,即便皇室势力多么衰微,大臣们多么渴望权力。
  天皇支持谁,神就站在谁的一边,而谁有神的支持,谁就理所当然是“众望所归”。因此,很多时候争取到天皇就意味着争取到统揽天下的权利,于是族长、大臣、领主、将军都倾己之力拉拢天皇。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天皇在政治上没有实权,从大化革新拉开日本封建时代序幕,到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这1000多年的时间里,国家的政治权力不是把持在关白手中,就是掌握在将军手里,但这些丝毫无损于天皇在人们心中的神圣性。对天皇的虔诚敬仰之情,往往能够在国家危难之际,将一盘散沙样的人们凝结成强大的力量,让人们为了国家的利益抛却生死。
  二战后,日本人仍旧对天皇忠贞不贰,很多人将战争的过错归咎于官员们没有很好地执行天皇的旨意。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他有着浓厚武士道色彩的小说《奔马》中,将天皇形容成太阳(天皇始祖天照大神又是日本神话中的太阳神),认为让国家蒙受灾难不是天皇的过错,而是那些不良官员,他们是国家的“乌云”,他们遮住了“太阳”的光芒。考虑到日本人根深蒂固的天皇情结,二战结束后,盟军左思右想终是放弃了废除天皇制的想法。1946年11月,《日本国宪法》生效,裕仁天皇也明言自己是人,不是神。但依据《日本国宪法》,天皇是国家的象征,也是国民的统一象征。
  另一方面,神和世俗是相对的概念,要保持神性就不得不牺牲“人性”。在日本,皇室之人被称作“居于云上者”,而既然生活在云端,世俗之事当然不好过问,于是天皇便自动放弃了行政大权,一心一意扮演人间之神,尽可能不问人间世事,和“人”保持距离。
  人的世界终究要由人来掌管,日本人讲究各安其分,人有人道,神有神道,放权力于人,是身为“神”的天皇的生存之道,虽然天皇从不用像中国皇帝那般日日夜夜担心自家基业为外姓取代,但也有被罢黜废弃的危险,天皇若想平安一生,不得不老老实实听命于国家的实权派。
  粗粗一看,日本的历史远不如中国那般跌宕起伏,它没有三番五次的朝代更替,但皇室的“万世一系”不代表国家的长治久安,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幕府、将军从没停止过对权力的争夺,他们都悉心培养着自己的亲信。在残酷惨烈的斗争中,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来。日本的历史有数不清的战乱,而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对他人仁爱就是对自己残忍,为敌人叹息心软往往会招致自我的死亡。充满着悲天悯人情怀的佛教,到了日本之后竟也沾染了几分暴虐的气息。“见佛杀佛,见鬼杀鬼”,日本人受禅宗影响至深,为了达到目的,他们要扫平前行路上的一切障碍,心无旁骛。
  一个弱小的民族若要强大起来,这种舍生忘死的执着精神必不可少。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