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迷途是否知返:有关青春与爱情的故事 >

第23部分

迷途是否知返:有关青春与爱情的故事-第23部分

小说: 迷途是否知返:有关青春与爱情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直认真地听着他的话,接受他严厉的批评而频频点头。两年的大学生活就快成为过去了,我承认自己对新闻——或者说对媒体一无所知,今天,第一次有人跟我谈这些话。

  我问倪洋,我这篇稿子是如此糟糕,那应该怎样修改呢。

  倪洋说:“无法修改,只能重写!”

  我问:“意思是我前面写的这些东西都没有用,对吗倪老师?”

  倪洋道:“如果说你前面写的东西都没有用,那我就不叫你重写,而是叫你不要再写了。但是我要你重写,是要你摆脱那个框框架架。你不摆脱出来,那你的稿子将还会什么都不像,你的叙述也还要变成王大妈的裹脚。所以我要你重写,下去认真思考一下这个你所掌握的素材适合写人物通讯、调查报告还是写成事件新闻——评论就不要想了,以你们的经历和能力,还达不到写评论的水平——写好之后再发到我邮箱里面,我们进行下一步讨论。”

  我连连点头,接下来,倪洋一边抽烟,一边跟我谈论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我要写这篇稿子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等,最后问我:“现在对把这篇文章写好,又信心吗?”

  “不是太有信心,倪老师!”我据实回答。

  “我最讨厌你们这些农村学生对自己的不自信,我希望你明白,你们的不自信,你们的自卑,对你们以后的人生都是最危险的。所以从现在开始,你要树立起自信来。”

  我对他的谆谆教诲不敢勇敢地回答“是”,只是低下了头。

  倪洋说:“当然,我理解你们,你们的这种自卑具有普遍性,所以它是环境所造成的。以后慢慢改吧。我还听说你喜欢文学,喜欢写小说?”

  “是的!”我两眼放光。

  “你为什么没有选择中文专业,而选择了新闻专业呢?大学这两年你是怎样过的,你的同学们又是怎样过的?你对大学毕业后的打算是什么?”倪洋一连串的问题与我自身太贴近,所以我可以滔滔不绝地告诉他,而且跟他谈论我的理想,我的记者梦,以及我的失望和已经放弃了四年后到媒体行业工作的打算。在交谈的时候,我毫无保留,自己就像跟一个最信任的朋友聊天,倾诉,毫不为自己的幼稚感到羞涩,毫无为自己的无知感到难为情。

  倪洋突然打断我,问:“你可以跟我谈谈你对文学的理解吗?”

  我又谈了一点我对文学的理解。

  倪洋说:“这里我又要打击你了,以你现在的人生阅历,以及你现在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等,你还没有能力写小说。但我不是要否定你的爱好和理想。你要明白,人是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的,人生得一步一步的走。你要做一个作家,这是你的一个目标,要达成同一个目标,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你应该选择的方式是先进行知识积累,以后在搞创作。刚才我从你的谈话中我可以肯定,你的阅读范围太窄,只限定在文学作品上,而且几乎只限定在五四文学上,这可能与你崇拜鲁迅有关。”

  然后,倪洋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文史哲之间的关系,告诉我应该怎样去阅读。我很感激,我知道我在这次谈话中获益匪浅,它使我对人生又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向往。对我的一次又一次致谢,倪洋说:“我只是想到你们家里的父母,想到我所领取的工资里,有一部分是他们的血汗钱,所以我有义务和责任让你们每一个人都尽可能地在走出大学后,能够用在大学里面学到的知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样我们做老师的才能对得起你们父母。”

  我跟倪洋的聊天持续了四个小时,他除了打听我的情况而外,还向我仔细打听了班上每一个同学的情况。离开咖啡馆时,我要付帐,他说:“学生跟老师在一起,谁说的应该是学生花费?你们还是在拿着你父母的血汗钱过日子呢,等你自己挣钱的时候再请倪老师去吃好的喝好的吧。”我再三坚持,被他批评一顿。

  那天晚上,我连夜重写《他的虚拟生活》,并发到倪洋邮箱,第二天打电话告诉他。过了一日,倪洋电话告诉我他的修改意见已经发到我邮箱里。我急忙去打开来看,立即羞愧得满脸通红。按照他的修改建议,我的整篇文章几乎面目全非,跟重写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这次的重写在他的建议下进行。

  当夜,我的第三稿《他的虚拟生活》发到了倪洋的邮箱,次日又收到了他的修改建议。这次修改得比上次少了一些,我不敢有半分懈怠,立即投入工作。如此五次之后,倪洋终于说自己斟酌着作最后一次修改。

  《他的虚拟生活》发给《A青年》后,得到许老师的赞赏,在本期《A青年》原创天地里刊发。并领到120元稿费。

  《他的虚拟生活》就这样成了我的处女作,在这篇处女作五次的重写与修改中,我不仅是学到了采写新闻稿件的很多技巧,更是感受到了一个老师都与学生耐心而细致的指导和关心。当我手里拿着120元稿费的时候,我觉得这120元钱不属于我,而应该属于倪洋。

7。嫉妒
我跟倪洋的第一次面谈中,他曾详细地向我打听04新闻班的具体情况和班里每一个人。

  我有所保留地跟他说了我特别了解的几个人。3504的兄弟,班长江军、校记者部部长江颜俊、哲学家王在武、三好学生祁佳佳等。在我的谈话中,极力夸赞了芩飞、江军等人的优秀突出,并对他们的突出表示出无比的羡慕。

  这时,我看见倪洋脸上发出冷笑,我不知道他是在笑别人还是在笑我。我想他是看出了我的虚伪而笑我,因为我在言语之间,夸赞他们是多么的出色,而我的内心之中,却在嗤笑他们的圆滑和势利。

  倪洋要求我带张晓峰来跟他面谈一次,可是我一直没有做到,因为我很少见到张晓峰,当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来推托,我明白,他在决定挑战权威,获得了“满堂红灯”之后,已经把自己陷得太深了,也许他已经觉得自己没有了后路。

  说实话,我心中已经把倪洋当作了人生的贵人。他的出现,至少让我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这对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来说,是何其大的安慰呵!同时,他的出现,让我坚定了做记者的理想。在此后的一个月中,我整天为《A青年》构思稿件,我不在乎它们是否能够刊登,而只是在用倪洋教给我的各种方法进行练笔,为将来的媒体从业积累经验。我联系了我们学校的校园十大歌手进行采访,力求展现校园内这个群体的梦想;我对考证进行思考、对考研进行思考,欲要从中写出几篇有深度的稿子来。在这样的过程中,即使失败,我也是快乐的、充实的。

  我把自己拥有这样的生活,以及遇到了一个倪洋告诉丑人和杨伟权等,他们都表示羡慕,说大学里面能够遇到请学生吃东西的老师真是太少见了。

  同样,我的生活也让3504的兄弟们羡慕,特别是当他们看到《A青年》上署有我的大名的《他的虚拟生活》,就难免对我恭维一番。张晓峰阅读《他的虚拟生活》,足足看了半个小时,突然哈哈大笑,说:“萧哥,狗日的搞了半天你写的是我呢?”

  我也哈哈大笑,说:“是啊,我要以你为榜样,劝诫别人不要像你这样沉迷网络阿。”

  张晓峰继续笑道:“哈哈,写得好,写得好。你的处女作就是以我为原型写出来的,以后你当了作家不能把我忘记了。哎,你为什么不用我的真名呢,要是用真名了,你出名了我不就跟着出名了吗?呵呵!”

  我说:“我担心你找我打官司,说我侵犯你隐私权啊。”

  张晓峰说:“我是那种人吗,狗日的你太不了解我了。”他把《A青年》扔还给我,哈哈大笑着出门去了,他家里昨天才给他寄来生活费,他又将到网吧里面去度过半个月了。我看着《他的虚拟生活》发呆,我的目的是要用这篇文章给人以警示,可是张晓峰阅读之后依然纵情于他的虚拟生活,他居然没有产生切身的体会和醒悟,对别人又能起多大作用呢?我向来认为文学对人生、对社会、对现实世界应该具有很大的作用,可是我又记得倪洋问过我的一句话:“农民是从来不看书的,但他们不是一代又一代地活下来了吗?你说这是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我一直都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张晓峰走后,李聪突然说:“萧哥不错啊,都成了责任编辑了。唉,看来我也得想办法找个地方锻炼一下了。”

  听到他这句话,我想起曾经无数次我与他和纪洪志一起聊天时对“苟富贵,毋相忘”的感慨,便问他是否愿意到《A青年》,我可以帮他打电话问一下许老师。

  李聪当然是很高兴,然后我就打电话给许老师,许老师说可以叫上他。

  过了几天,《A青年》联系了一位省里的名人要做一个专访,倪洋为了让我们能够从现场采访中学到更实际的东西,例如提问方式、追问技巧等,所以他带着我和李聪、江军、江颜俊以及另外两位女生一起去见这位名人。采访结束之后,他不仅要我们交一篇人物专访稿给《A青年》,还要写一篇现场采访的心得体会给他。我自然也在当天晚上就把专访稿和心得体会都交给了他,第二天下课之后他特意把我叫到一边,先夸赞了我跟写《他的虚拟生活》相比的进步之后,又详细地为我指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最后,我这篇稿件在六个人的稿件中脱颖而出,被《A青年》选用。

  我一直觉得,倪洋对我,如同手把手地教我怎样做新闻一样,我为自己感激他,为家人感激他。当我打电话跟父母说起这样一位老师,他们立即要求我做人不能忘本,叫我到集市上买只鸡或者买箱鸡蛋去送给他。我只好跟我的父母解释:“那么老土,我们这位老师每个月请学生吃饭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人家稀罕这鸡蛋。”

  我说的是实话,倪洋每个月花在学生身上的钱的确很多。几个月以来,我们班除了张晓峰而外,其他的人几乎都与倪洋单独谈过,倪洋不喝酒,爱好就是抽烟和喝咖啡,所以他每次向学生了解情况时都要到咖啡馆里去,而每次他都坚决不让学生结帐,就像当初请我喝咖啡一样。

  另外,倪洋在我们班上确定了几个主干人员,他跟这几个主干人员的接触就更多,经常带着几位同学到校外一家很高档的餐馆里面去用餐。我们当时都很不明白,若按照这样的开销,他在大学的收入还不够请他的学生们吃饭和喝咖啡。很久以后,我明白,钱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他只是觉得为学生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心里感到快乐。

  我就想,这真是一位好老师,我只是在心里面这样想,所以算不上拍马屁。而且这些都是很久以后才产生的想法,而当初,我也曾对倪洋生出过不满。

  这一切都源于我的嫉妒之心。

  倪洋在班上确定的几个主干人员,第一个是张龙,他的能说会道博得了倪洋的青睐。

  倪洋来教我们之后,我说过,他从来不用教科书,他也不只是讲一些干巴巴的理论和大道理。他找了很多选题,让我们根据选题写采访提纲,写新闻稿,写评论。还把我们分组,用分工协作的方式锻炼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第一个关于周星驰的选题中,张龙谈到了草根文化,王在武用《圣经》来解释人生,都获得了倪洋的青睐。

  同时,班长江军,3504的芩飞,沉稳的伊和杰等六人成为主干人员——也就是主要培养对象。

  倪洋说过,以他一人之力,不可能手把手地教每一个人。因为我们的层次不同,他要对不同层次的人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争取半年之后一部分人可以教另一部分人。这很像我们贫富不均之后,我们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由先富带动后富。

  虽然第一次面谈后,倪洋又找我谈过一次话,叫我在班上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但他并没有把我纳入主干成员中。说到底,我的嫉妒还源于一种怀才不遇的困惑,我仔细想那几个主干人员,张龙我还不了解吗,在3504种除了一张嘴,什么也没有;王在武纯粹就是一个疯子;芩飞和江军只算得上是马屁精。而如今,他们竟全部爬到我头上,成了倪洋的得意门生了。

  同时我发现这种嫉妒不是我一个人的专利。在04新闻班,慢慢地由于这种嫉妒而逐渐分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派别,一派就是主干成员派,看似势单力薄,实则实力雄厚;另一派是以江颜俊为首的学生会干部派,看似队伍庞大,实则有点底气不足。干部派对主干成员和倪洋都开始不满和仇恨。剩下的就是中间的派别,就如同我,我们是随风摇摆的,我们是没有自己的立场的,但我们是怨言最多而最保持沉默的。

  我因为嫉妒,因为怀才不遇而不满,后来发展为对倪洋的不满,产生了小农思想中最世俗的仇恨。特别是在班上召开的一次读书会之后,这种仇恨更加浓烈地散发出腐臭的味道,它曾让我一度忘记了倪洋对我的知遇之恩。

  下面,我就来说说这一次读书会。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8。读书会
倪洋曾让我在班上组织了一个读书会,后来,在我号召下,读书会成员有祁佳佳寝室的六个人,3504的我和李聪、纪洪志等十人。我们每星期读一本书,星期天晚上在进行讨论。

  在班上,倪洋也发动大家读书,并每周叫一个老师来带领大家进行讨论。这两位老师都是倪洋到育才大学后,在他的努力争取下才外聘进来的。一位叫王家化,一位叫李建明,两人都在媒体工作了很多年,且做过一些新闻获得省级大奖。

  倪洋一次又一次叮嘱我们阅读对于一个新闻从业者的重要性,所以他要求我们在班上组织读书会,并希望我们长期坚持下去。那么,当我们毕业之时,这些知识就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了。可惜,我组织的小型读书会和他组织的全班同学参与的读书会,都很短命。

  全班读书会第一次选读了金庸的《笑傲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