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王寒星80后杂文选 >

第4部分

王寒星80后杂文选-第4部分

小说: 王寒星80后杂文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醋鞯奶焯茫裁髟盎掖濉⒕┏且」鋈恕⑹笛橄肪缬胗笆印⑾执枵摺ⅰ氨本┒濉保桓龈鱿执帐醺拍钤谧杂勺迦送艏谭寂康谋氏拢瓜殖龅笔北本┫执帐醯脑O衷谠谙闵揭淮褂写罅康摹氨逼濉弊骷摇⑹撕痛罅康摹氨贝蟊咴等恕保ツ暝诒本┪一购秃芏嗾庋囊帐跫掖蚬坏馈I钤诒本┱庋桓龊D砂俅ā⒁帐踉胤追备丛拥牡胤剑菏饕部赡芑嵴慈旧险庑┝骼艘帐跫业南捌延诔臼溃霉夜媸啦还А?纯创菏飨不兜牡缬懊疲颐蔷痛笾铝私馑哪谛氖澜缌耍骸蛾袅虢稚倌晟比耸录贰ⅰ陡穸肪憷植浚‵ight Club)》、《无法无天》。什么样的经历让她对这个世界和生活产生这么大的怀疑和偏见呢?无情,甚至冷血,都可以这样称呼她了。但是,真实,最大程度上的真实,才是春树身上最优秀的品质。我们不能因为高中辍学的春树曾经在北师大的诗歌朗诵会上怒斥众多大学生和研究生,而指责她没素质,相反这不是需要很大勇气吗?作为一个高中没念完的学生,在大场合叫板比自己更有优越感的大学生、研究生,这本身就是很让我们这些盲流生扬眉吐气的事,不管你骂得对不对,也不管你骂得有没有水平。我最看不惯的就是在所谓的领导、名流面前低三下四、自贬自抑,装出一副缩头乌龟的样子,以自己的猥琐来衬托对方的高大。北师大的就水平高吗?北师大怎么了?照骂不误。真实的春树,生活在自己独特的别人无法理解的世界里,看看天,看看流云飞鸟,点一根香烟,吐几个烟圈,放一段摇滚,甚至汹涌澎湃地大哭一场,然后从明天开始,依然我行我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老去,这就是我们真实的春树。真实、直率的人一般都是感性的,不管明天怎样,过好今天,才是最重要的。春树2004年9月应邀前往挪威参加国际诗歌节,这应该是她较为和文学沾边,和烟酒、颓废不挂钩的事件了吧,之后的春树就一再沉寂,用她自己的话讲就是:当愤怒的北京娃娃不再愤怒时只有一片沉寂,等待巅峰再来。还是那句话,春树直率,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这就是春树。

  聊春树也不少了,湖南林萧憋不住了,出场。其实林萧早就憋不住了,否则他不会在刚完成一部还没有经过任何市场检验的小说《苦夏》后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说要和当红作家郭敬明单挑。这样一想,林萧还是个急性子,呵呵。林萧以前在红袖添香网站上给我顶过几回贴,那时候才注意到有这么一号人物。我要特别声明的是,林萧是这次我集中谈论的十个80后作家中唯一一个在自己的“百科词条”照片下写说明性文字的人,照片下的说明是“80后代表作家林萧”,其他包括韩寒、郭敬明等在内的所有人的词条照片都是光秃秃的。这就是咱们林萧先生的最大特点,什么事情都往明处做,不管是不是真的“80后‘代表’作家”,也不管自己加的封号别人承认不承认,先贴上去再说。林萧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老母鸡的生蛋哲学:咯咯哒,咯咯哒,这样别人才会知道你生了。这就是鸭蛋和鹅蛋尽管比鸡蛋大得多,但鸭和鹅却在主人面前不吃香的原因,不知道推销自己嘛!真正个大的不吭气,个小的却一直喊着个个大,个个大,不明就里的以为真的个大了,趴在草窝边仔细一看,也就只能摇头笑笑。林萧不愧是近几年在广东沿海混的人,商业头脑、营销观念就是强。东莞、深圳的金风商雨就是足以促使一个人成为商业人才的。说实话以前真的对这个湖南林萧不了解,没太听说过。后来在一些门户网站上如百度、一些80后网站上如80后之窗、一些文学网站上如红袖添香,时不时瞅见他匆忙的身影,为什么这样说呢?林萧一般是给人象征性地回帖回几个字后就永远不再出现,然后就忙于到各处去粘贴自己的东西,我以前在红袖添香上混得还算不错,红袖添香的文学论坛上其实最反对这样的作为了,你可以“疯狂灌水”,但一般人都不喜欢“蜻蜓点水”的人,神龙一见便已鸿飞冥冥,总让人觉得你不踏实。大家想想,既然在网上留言、回复、顶贴、交流,就不要老是让人觉得你不可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乱敲,这样在哪个真正有实力的地方都是不会吃香、不会留下真正印象的。林萧主要是个写诗的,前几天我专门在网上搜了几首他的诗歌,总体感觉两个字:一般。说实话,我不是因为自己也是个写诗的就看不起别人的诗句,自己写了十年写了千余首就觉得其他80后们的诗都扯淡,我怎么就一直欣赏郑小琼的作品呢?这不是门户之见,这不是文人相轻,这是我的真实感觉。就俩字,一般。我当时看了他好像写什么黄昏心情的一首诗,平铺直叙的述写,没有语句的含蓄、起落,没有内在的韵味,甚至没有一点意象、意境,真正的诗歌的所有要求几乎一样都没有,只有诗歌的外在形式,也就是长长短短,短短长长,字数不一,还分行,几乎完全就是走的梨花教主赵丽华“口水诗”的套路。这真就应了韩寒揶揄当代所谓诗歌的一句话:“其实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拆成一句一行写,而所谓比较大师的或者先锋的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每句句子的顺序捣乱了再拆成一句一行写。”呵呵,真没办法,要是真的都这样来创作诗歌,那中国十四亿人口几乎有十三亿半是诗人了,因为把散文拆开这是我那六岁的外甥女都会做的。尽管“诗无达诂”,没有谁能用最全面、最接近真实的评价来品论一首诗歌,但诗歌的最大属性“意境”如果在一首所谓诗歌里都找不见踪影的话,那趁早就承认自己是韩寒评价中的“大师”或“先锋”得了。看诗歌其实看的是一种感觉,就像看公文看的是一种格式一样。作为以诗歌为主业的80作家,诗歌的水平能达到这个层次,我觉得林萧还是不要红着脸底气不足地和郭敬明叫板为好,尽管林萧是以长篇处女作小说《苦夏》向郭敬明突然发难的。

  《苦夏》据称是一部“记录中国80后一代人的成长史”的小说,“它远远超越一般80后作家的写作范围,同时涉及校园、乡村、都市、职场等主题,引起了媒体广泛的关注。” 林萧成了“全国数百家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被媒体誉为‘中国公开挑战郭敬明第一人’。”这一段充满惊世骇俗之语的评价出自谁的手笔,不得而知,不过从林萧目前的人气来看,不会有其他任何人为其操刀代笔,除了他的父母,而他父母会不会上网都很难说。因为他至少现在离韩寒、郭敬明那种人气还是非常遥远的,韩郭两人的粉丝众多也最是愿意为之服务。“远远超越”、“同时涉及”、“广泛关注”、“数百家媒体”、“焦点人物”、“中国第一人”,真是可怕,鲁迅、胡适当年也不一定有林萧这么大名气。唉,玩笑过后其实是对我们目前80后这种浮躁心态和形势的深深的担忧。各式各样的“中国第一人”、“史上最牛的”、“排行榜”已经见怪不怪得快要让人恶心大吐了,这种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称呼网上实在是太多了。中国现在什么人都缺,就是不缺“中国第一人”和“史上最牛的”两种人。杀猪的都有中国第一人,北大才子陆步轩;要饭的也有史上最牛的,今年成都那乞丐。没办法,中国就这网情,不是国情。就像去年的搞笑电影《天下第二》中辽东大侠每杀一个人,那人都会说,我上有老下有小,八十岁老母瘫痪在床,吃奶的孩子嗷嗷待哺,闹得辽东大侠都生气了:靠,你就不能整点新鲜的?店小二说他老婆是个吸大烟的败家婆,辽东大侠才放了他,因为这一点和上有老下有小那老一套相比还是比较新鲜的。炒作,没办法,请原谅我又因为这个来自湖南的“中国第一人”想到了炒作,这些在张一一那节里已经谈了很多。唯一不同的是,张一一用身体在炒,身体力行,并且不回避、不隐藏、不否认自己的行为,从而显得光明正大;而林萧极其用心在炒却极力用手在盖,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他的慌张失措的样子,绞尽脑汁地想怎样才能出名呢?然后满头大汗地注册大量ID发帖,变换不同的身份,在网上为“80后‘代表’作家林萧”大声疾呼,大火爆炒,又反过来对别人义正词严地、极端愤慨地、像铡刀前的刘胡兰一样大义凛然地说他讨厌炒作,炒作的人没素质。这就像笑话上讲的,馋儿媳蒸年糕,一边向婆婆许诺不偷嘴,一边趁婆婆不注意猛往嘴里塞,最后被噎个半死。林萧后来还又自己弄了个网站,独立域名,“林萧诗歌网站”,还热烈欢迎别人和其建立链接。我前边讲到了,林萧的诗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不能说是太能登台面的东西,他也许觉得,我已经是能跟郭敬明叫板的人了,已经“远远超越”、“同时涉及”、“广泛关注”、“数百家媒体”、“焦点人物”、“中国第一人”了,已经“80后‘代表’作家”了,没个个人网站怎么能体现出我的声望和人气?所以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一副意满志得的成功相,也不管别人问他什么,回答永远是“嗯,好,不错,是的。好。”有个成语叫“沐猴而冠”,我不知道用在人气已经“很高”、但百科词条还得自己编辑的林萧身上是不是合适。我曾经和他QQ聊天,我问他,你那一千万赌资有着落了?林萧很惊讶地反问我说:你没看新闻?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怎样,当时我被呛个半死。说实话,林萧能混到现在其实也已经很不容易了,多少个曾经健康的脑细胞被活活累死?多少个绝妙的炒作方案被无情地判死刑?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一个人坐在电脑前为不能成名而痛不欲生?多少个心灰意冷的瞬间想从东莞最高楼层上学习一下张国荣?终于,机会来了,试着和郭敬明叫两声,咦,效果还不错,还有那么几个不成熟的郭敬明粉丝进了圈套。林萧自称每天都有数百个郭粉对其进行攻击,我就不知道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偷笑了没有:我又撒谎了,他没看出来,嘿嘿。数百个,好家伙,又是数百个,这跟其自称的“数百家媒体”对应成趣,还都惊人地一致了。林萧也许想当然地觉得,湖南的辣椒比四川的辣椒辣,殊不知郭敬明这个红了多年的四川辣椒压根就没有把林萧这个还是青皮*的湖南辣椒放在眼里,而是忙着挣钱,最近又要做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副总了,哪有时间和精力理会一个自说自话的后生?再说了,湖南人再能吃辣椒,也是吃不过四川人的,这是全中国的常识了吧。就像哪个省份和我们山西人比赛吃醋,那还不是自找没趣的事吗?

  我在这篇文章的起首一段曾经讲过,对林萧和春树这两个人的比较,实际上是在进行网络时代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深层次性格的比较。春树是那种我行我素、做任何事之后都依然故我的类型,她不管留给大家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印象,只要自己高兴,怎样来都行,颓废就颓废,老娘就这样,咋地?我就抽烟、就酗酒、就斗殴,逮住北师大的研究生就骂,咋地?还是那句话,春树真实。春树在风格上其实还是很接近现在的90后、非主流之类,我就在太原街头看见过有着奇异造型的年轻女生们在网吧门口聚众打架,眼影、鼻环、脏话、鸡窝头、裤子上一个洞,甚至大街上抽烟,这都是她们的显著特征。这些孩子们其实活得很真实,在别人以奇怪眼光看她们的时候,我却赞许地笑了笑。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毕竟她们都还小,只要不对社会产生太大危害,什么都好说。以后她们会长大的。春树也一样,所以我欣赏春树的风格,那种以“真实”为最大特征的风格。相反,湖南林萧装出一副救世主的样子,还呼吁并号召全国80后作家们集体声讨郭敬明、抵制伪文学,还口口声声地说,“我有责任写出真正的80后。”我就不知道,全国80后有几个响应林作家的一声号召而左袒了。我就不知道,“真正的80”是个什么样子,就是那种黄昏心情的平铺直叙的述写?那种没有语句的含蓄、起落,没有内在的韵味,甚至没有一点意象、意境的样子?这就是“真正的80后”?很多人都是这样,趁着稍微炒得热乎点了,有点温度了,就赶紧趁热打铁,海吹神侃一些有时候连自己都觉得不靠谱的大话,来给如坠五里雾中的网友再加点烟幕。好在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们都不会以某个人自己的吹嘘为转移,那种长了点眼屎的毕竟是少数,况且一洗脸就看清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了。老实说,“真正的80后”,现在根本没人能弄清它长什么样子,我们都在摸索中前行,摸着石头过河,即使有人能看清,也不是自以为是的你林萧,它更不会是你那本还未经过任何市场检验的《苦夏》的样子。照目前这种形势,我真的无法想象林萧的未来,当然这不是说我认为他没有未来,而是觉得只有停止这种无味的炒作,他才能真正走上文学的红地毯而渐行渐远,否则也许这次所谓的“呼吁全国80后作家集体抵制伪文学”的“一千万打擂”活动就是其艺术生涯的终结。我不是东汉许劭,也不开展“月旦评”,更不会把曹操或别人说的那么准,但是按照林萧的网迹推算,这种预测大概差不了,因为还没有哪个真正的作家是拿着一张空头支票靠和别人打擂而成功的。而春树,也许她已经不太多想这些乱七八糟的80后圈子里的事,“当愤怒的北京娃娃不再愤怒时只有一片沉寂,等待巅峰再来。”沉寂的春树,静下心来的春树,只要她愿意,她的巅峰还是会到来的,毕竟她曾经“巅峰”过,毕竟她的追随者还在期待,也毕竟她率真、无畏。率真、无畏,这是春树的本质性格,更是我们所有从文者、所有真正的80后作家的基本要求和赖以生存与成功的最重要的人生信念。最后我想说,网络时代,其实归结起来,也就是春树和林萧的这两种性格,一个看似张狂却又真实率性,一个貌似端庄实则扯皮藏掖,这两个人的这一点最本质的区别,也正是我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